• 地方役用良种牛——安西牛

    安西牛的中心产区在甘肃省安西县。它是甘肃省宝贵的良种牛资源,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的玉门市、敦煌市以及金塔县和酒泉的部分地区。 安西牛皮肤较厚,被毛较长,骨骼粗壮,肌肉发育中等。 安西牛的中心产区在甘肃省安西县。它是甘肃省宝贵的良种牛资源,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的玉门市、敦煌市以及金塔县和酒泉的部分地区。 安西牛皮肤较厚,被毛较长,骨骼粗壮,肌肉发育中等。毛色以黑色居多,占49.66%;次为黄色,占35.03%,其他颜色(黑褐色、黧色、黑白花色、紫红色、黄白花色、杂色)占15.31%。安西牛头长且宽,眼明亮有神,鼻梁平直,鼻镜多为黑色,耳中等大小、较直立。公母牛均有角,角多为蜡黄色或灰白色。公牛角粗壮且长,母牛角较细,角形多为先向外,然后向前上方左右伸展,角尖部呈弧形弯曲伸向前方。颈短宽有力,垂皮不甚发达,公牛颈峰不明显。鬐甲低平,背腰平直,胸部较深,胸围较大,前胸略有突出而宽度稍差,后胸较为发达。中躯发育好,肋骨开张,腹大而不下垂,腰角宽,尻部长而较平。四肢和体躯结合良好,四肢短粗有力,关节筋腱明显,飞节强健,蹄大坚实,前肢略呈内弧。体格中等,较秦川牛小,比蒙古牛大,次于乌珠穆沁牛。 安西牛主要作役用(耕地、送粪、打场、运粮及运货)。其使役特点是灵敏、易调教、力量大、速度快(约为1~1.3米/秒)、耐热、耐寒、耐旱、抗病、耐粗饲,使役性极好,犍牛平均最大挽力428.2公斤,占其体重的96%,优于秦川牛和南阳牛。经测定,屠宰率41.7%,净肉率35.6%,母牛日泌乳量1~1.5公斤。繁殖成活率为59.06%。安西牛虽然体格不大,但上述特性是其他牛无法与之相比的。
  • 肉乳兼用型牛--金黄阿奎登牛

    金黄阿奎登牛原产于法国南部的山地和丘陵地带,被认定为国际优质肉牛品种,现分布于世界30个国家,属肉乳兼用型品种。1、金黄阿奎登牛的外貌特征:毛色为金黄色(从浅麦色到深麦色),眼睛和口鼻周围有浅色圆圈。 金黄阿奎登牛原产于法国南部的山地和丘陵地带,被认定为国际优质肉牛品种,现分布于世界30个国家,属肉乳兼用型品种。 1、金黄阿奎登牛的外貌特征 毛色为金黄色(从浅麦色到深麦色),眼睛和口鼻周围有浅色圆圈。体躯长、肉厚、骨架轻而匀称,大腿处的肉特别厚。母牛骨盆宽,利于产犊,且遗传性能稳定。公母牛体躯分别达到欧洲标准最高等级的E级和U级。 2、金黄阿奎登牛的生产性能 成牛公牛体重1300-1600公斤,母牛体重850-1200公斤,属最大型的肉牛品种之一。公母牛屠宰净肉率均在60%以上,瘦肉率高,肉质好,背膘厚仅为0.87毫米,相当于夏洛来牛的1/3,大腿处和上腰部的肌肉量远高于其他品种。 母牛初产年龄为24月龄,繁殖年限最高可达15年以上。初生公犊重平均47公斤,母犊平均44公斤,难产率极低。犊牛身体长而平,骨骼较轻,肩部、骨盆和大腿在出生后3-4周开始发育。 世界各地,金黄阿奎登牛都以其极高的饲料转化率、生长发育速度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而得到饲养者的喜爱,其饲料转化率为6.67∶1,优于其他肉牛品种(利木赞7.51∶1,夏洛来7.96∶1,西门塔尔8.42∶1)。 3、金黄阿奎登牛的杂交改良优势 金黄阿奎登牛既能作为纯种肉牛品种,用来生产提供优质牛肉的小牛,也能与其他品种的牛进行杂交,如在英国、爱尔兰和德国、匈牙利、波兰、南斯拉夫等国就用金黄阿奎登牛与当地的奶牛或役用牛进行杂交,或与南美瘤牛进行杂交。 河南省纯种肉牛繁育中心用引进的金黄阿奎登种公牛,与当地母牛杂交,初生犊牛体重为35―40公斤,优良特性表现突出。
  • 贵州白山羊的科学喂养技术

    贵州白山羊,它生产于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在全省的存栏量已经达到了上百万只,贵州白山羊作为一个古老的品种,它的人工养殖来是出自于汉朝时期,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的培育。 贵州白山羊这一优良的地方品种是以肉皮兼优,繁殖力强等优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贵州白山羊离不开科学的养殖技术,今天就来看一看贵州白山羊是如何喂养的? 要养好贵州白山羊,就得从羔羊抓起,羔羊长至几周龄后,母羊奶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因此需早期训练羔羊吃草吃料,进行补饲。一般从7-10日龄开始诱食,15-30日龄日喂50-70克,30-60日龄达到100克,60-90日龄达到200克,保证羔羊全活全壮,快速生长,为早期断奶和后期育肥打好基础。早期断奶在100日龄进行,最迟不要超过4月龄,这样可缩短产羔间隔,增加母羊利用年限内所产胎数,养殖户在加强喂养羔羊的同时,对于育种羊的管理方面,利用肉用优良品种公羊与本地母羊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优良杂种羔羊,育肥生产商品肉羊。杂种羊不仅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而且肉质好、鲜嫩、售价高,经济效益好。 在农村传统养羊,所喂饲草往往不经过任何加工调制,像玉米秸多数以整株干秸喂养,这样饲喂后消化利用率低,不仅造成饲草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羊生长慢,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因此,老百姓养殖贵州白山羊,应广泛推广青贮、氨化、发酵等饲料调制加工技术,提高其养羊的经济效益,要养好羊,还有就是要有充足的饲料,因此必须广开饲料来源,保证白山羊饲料常年不断。在解决山羊饲料来源问题上,广大农民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措施是:广泛收集,种植放养和加工贮存。可以采集野草,同时还需因地制宜,种植一些高产青饲料草,如hn-mc优优玉米草、hn-mc优优苜蓿等高产牧草品种。加工贮存方式,大体有三种:一是晒干贮存:在夏秋季节,将羊吃不完的青绿饲料,晒成青干草,供山羊枯草季节利用。二是制成青贮料:将优质青草等进行青贮,在冬季代替青料喂羊。三是窖藏部分新鲜的青饲料和多汁饲料,以备补料之用。 贵州规模化饲养白山羊的饲养场开始利用设施养殖,以往农户养羊采用桩拴系,露天饲养,羊群往往出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状况。所以若想增加养羊效益,就应推广设施养殖,建造布局结构合理的羊舍或暖棚。这样无论在炎夏还是寒冬,羊群都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促其快速生长与增重。饲养设施的合理建造与布局,可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把钱花在羊舍建设上比花钱买药吃更经济,何况用药过多会产生药物残留。 养殖户在做好了羊的喂养管理后,防病的管理可不能少,因为疾病是养羊生产的一大威胁,应重点搞好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驱除羊体内外寄生虫,注意圈舍的卫生消毒,在日常管理中经常观察羊只精神、饮食、粪便等是否正常,做到没病早防,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 鲁西黄牛养殖技巧

    鲁西黄牛养殖有技巧。它是我国的一个优秀的肉牛品种,原产于山东省西南部,这里以生产高档肉牛为着称。 在日常的管理中,这种牛耐粗料、易管理,它就是鲁西黄牛,鲁西黄牛在山东养殖范围比较广泛,在人们饲养中,需要掌握关键的养殖技术,鲁西黄牛养殖还有一定的养殖技巧: 鲁西黄牛养殖主要以青粗饲料为主,饲料是育肥牛增膘长肉的物质基础,必须合理搭配饲料。 日粮为:干青草5kg,青贮玉米秸秆8kg,酒糟10kg,玉米粉3kg,豆饼0.5kg,尿素100g,食盐50g。 干青草的主要来源是人工牧草的种植,如种植hn-mc优优甜高粱、hn-mc优优墨西哥玉米、hn-mc优优苦荬菜等。 每天饲喂三次,即早晨六点、中午十二点、下午六点各喂一次。料要少添、勤添,每次采食时间1~1.5h,不要使牛吃的过饱,使牛在每次饲喂时都保持旺盛的食欲,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鲁西黄牛养殖的牛舍要做到通风、干燥,保持舍内外的卫生。要保持暖棚牛舍的卫生,才能保障肉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①及时清除牛粪,每天在喂牛时要清除牛粪。②打扫牛舍及饲槽,每天喂完牛之后要扫净拌料,及时扫净饲槽。③牛舍的消毒,每月进行一次,用1%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牛舍地面和墙壁喷雾消毒,氨味浓时用过氧乙酸消毒,牛舍门口可用白灰消毒。 鲁西黄牛的饮水不能少。很多养殖户认为只有夏季天气热才给牛喂水,其实冬季,是需要有充足的饮水的。 牛以吃干草料为主,所以要供给充足的饮水。饮水不足,不但影响牛采食,也影响牛对饲料的消化和利用,使牛的被毛、皮肤干燥,精神不振。牛饮水2次/d,采食后1h饮水,供给的水要清洁卫生、温度要适宜(20℃左右)。 让牛多晒太阳。在天气晴朗时,要把牛牵出舍外晒太阳,同时要刷拭牛体,即可预防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牛对寒冷的抵抗力,对肉牛增膘极为有利。
  • 白绒山羊的精细管理与育肥技术

    白绒山羊产肉率高,屠宰率可达45%,繁殖性能稳定,7-8月龄性成熟,公、母羊到18月龄就可以配种,母羊妊娠期150天左右,产羔数在1-2羔。白绒山羊具有抗寒、抗旱、抗病强等特点,适应在北方气温很冷地带饲养。 养殖白绒山羊,羊舍要做到通风要畅通,羊舍南北墙底部开设空气对流窗;羊舍的朝阳面设置遮阳棚,或搭盖遮阳物,圈舍要做到冬暖夏凉,要建在地势高燥、排水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地方,坐北朝阳为半坡式,一般后墙高1.8米,前檐高2.2米,外设运动场,为育肥羊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饲养上的要精细饲养管理。首先,必须抓好季节放牧,秋季天气凉爽,百草结籽营养价值高,是放牧的黄金季节,这时要尽量多放牧,让羊多吃草;冬季气候寒冷,尽量少放牧,让羊适当运动即可,补充优质干草和精料,饲喂优质饲草。可选用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牧草,如禾麦草、牧素草等。特别是刚断奶的羔羊和怀孕母羊更需注意这一点;春季天气寒冷多变,要让羊少跑多吃;夏季天气热、蚊蝇多,抓早晚两头尽量多放牧。其次,充分利用农家自产的青精饲料进行补饲 。 养羊户还要选好育肥羊。一般1至8月龄的羔羊生长速度最快,且主要生长肌肉,选择断奶羔羊做肥育羊,生产出的肥羔肉质好、效益高。因此,一般在羔羊断奶鉴定整群后,把不适合留作种用的羔羊,按性别、体重大小分别组群,分群肥育。淘汰成年羊,按年龄、体重大小分别组群肥育。选择时机出栏,育肥羊在膘满体壮即可依据市场行情及时出栏,即可缩短肉羊育肥周期,又可提高养羊户的经济效益。 白绒山羊饲养管理中,始终要有充足、清洁的饮水供应,舍内通风良好,地面干燥,铺有垫草,饲料不被污染。对羊圈、羊舍、料槽、水槽勤清扫、消毒;产羔的垫草、饲草、用具等要勤放在阳光下晾晒;对工作服、医疗器具要勤煮沸消毒。根据当地羊病的流行特点,坚持“防重于治”的饲养原则,有计划地对羊群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养羊户可根据寄生虫流行情况,每年进行驱虫和药浴。通常在春季进行第一次驱虫,多用左旋咪唑或虫克星等驱线虫,隔5~7天,再用硝氯酚驱线虫1次,秋季再进行1次。药浴每年春、秋各进行1次,选择晴暖天气,水温35℃,用0.5%~2%的敌百虫加硫磺洗浴1~2分钟。
  • 大型肉用牛夏洛莱

    夏洛莱牛原产于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的夏洛莱省和涅夫勒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大型肉牛品种,自育成以来就以其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耐粗放而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早巳输往世界许多国家。  外貌特征 该牛最显着的特点是被毛为白色或乳白色,皮肤常有色斑;全身肌肉特别发达;骨骼结实,四肢强壮。 夏洛莱牛头小而宽,角圆而较长,并向前方伸展,角质蜡黄、颈粗短,胸宽深,肋骨方圆,背宽肉厚,体躯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后臀肌肉很发达,并向后和侧面突出,常形成“双肌”特征。成年活重,公牛平均为1100至1200千克, 母牛700——800千克。初生公犊重45kg,母犊42kg。  生产性能 夏洛莱牛在生产性能方面表现出的最显着特点是:生长速度快,瘦肉产量高。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犊可达250千克,母犊210千克。日增重可达1400克。在加拿 大,良好饲养条件下公牛周岁可达511千克。 该牛作为专门化大型肉用牛,产肉性能好,屠宰率一般为60%——70%,胴体瘦肉率为80%——85%。16月龄 的育肥母牛胴体重达418千克,屠宰率66.3%。夏洛莱母牛泌乳量较高,一个泌乳期可产奶2000千克,乳脂率 为4.0%——4.7%,但该牛纯种繁殖时难产率较高(13.7%)。 夏洛莱牛肌肉纤维比较粗糙,肉稚嫩度不够好。 肉用特点 夏洛莱牛 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腿部肌肉发达,体驱呈圆筒状、脂肪少。早期生长速度快,并以产肉性能高,胴体瘦肉多而出名。在杂交利用或改良地方品种时的优秀父本。 1、具有典型的肉用性能 不同的品种,在体格、体型方面是不同的,这使肉牛的生长率、产肉量和胴体组成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在育肥期夏洛莱牛平均日增重1.7-2公斤,12月龄可达680-790公斤。而地方品种日增重仅有0.9-1.1公斤,可见差距之大。  2、肉的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含量高达8%-9.5%,而且人食用后的消化率高达90%以上。能提供大量的热能,是猪肉的2倍以上。所以该牛肉长期以来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3、肉品等级高 夏洛莱牛肉等级明显高于普通牛肉。肉色鲜红、纹理细致、富有弹性、大理石花纹适中、脂肪色泽为白色或带淡黄色、胴体体表脂肪覆盖率100%。普通的牛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 巴美肉羊的养殖管理技术

    【巴美肉羊的养殖管理技术】巴美肉羊是我国改良的肉羊品种,最初是由国外引种与国内细毛羊杂交而成,它耐粗饲、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羔羊的育肥性效果好。遗传性能稳定,适合半放牧半舍饲喂养。近年来巴美肉羊不但为我国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品种,也促进了肉羊的良种繁育。 巴美肉羊喜干燥,不喜欢潮湿的环境中,对阴冷、潮湿、污秽的环境耐受力较差,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在建设羊舍时,要选择在地势较高、向阳、干燥、通风和避风良好、排水容易的地方。羊圈舍要具有防暑、防寒功能,规模小时,可建在住宅院内或附近,以便于管理和看护。规模大时,最好在远离村屯的地方建成养羊小区,以便于防疫。 农户对于巴美肉羊的养殖要合理供给饲粮,根据饲养标准,结合育肥羊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确定肉羊的饲粮组成、日粮供应量或补饲定额,并结合实际的增重效果,及时进行调整。突出经济效益,不要盲目追求日增重最大化尤其在舍饲肥育条件下,最大化的肉羊增重,往往是以高精料日粮为基础的,肉羊日增重的最大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在设定预期肥育强度时,一定要以最佳经济效益为唯一尺度。 巴美肉羊爱清洁,最讲究清洁的饮水、饲草、饲料和用具,对污染了的水和草料,宁愿挨饿受渴,也不饮水和进食。要养好巴美肉羊还需要种植适宜的牧草,同时为羊只备足草料,饲草饲料是肉羊育肥的物质基础。育肥肉羊必须料草先行,种植hn-mc优优苜蓿、hn-mc优优黑麦、hn-mc优优籽粒苋等各种优质牧草。储备草料一般是通过青贮和微贮,秋季的草料收获后要及时把青秸秆切短进行青贮。 在巴美肉羊的养殖管理中,农户要做好饲养卫生和消毒工作。日常喂给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饲喂用具经常保持干净。 羊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并定期消毒。要坚持自繁自养。如果须从外地引入时,要经过10~15小时隔离观察,并经兽医检查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定期进行预防注射,要注射口蹄疫、羊痘、羊四防等疫苗,注射时要严肃认真,逐只点清,做好查漏补注。 要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要对羊群驱肝片虫一次。羊舍饲后,活动范围变小,容易造成圈舍的潮湿和环境不良,往往会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羊舍的环境卫生、通风和防潮,做好羊疥癣等寄生虫病的防治。坚持健康检查,在日常饲养管理中,注意观察每只羊的精神、食欲、运动、呼吸、粪便等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如有疾病,及时治疗。
  • 国内一般都养殖什么品种的肉牛

    国内养殖肉牛品种大 目前我国主要肉牛品种有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鲁西黄牛,三元杂交牛,黑牛,有其他世界着名还有日本和牛(神户肉牛属于该品种)、 海福特牛、 短角牛、荷兰牛、 安格斯牛、 皮埃蒙特牛、 丹麦红牛等品种。 西门塔尔牛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并不是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也并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 西门塔尔牛乳、肉用性能均较好,平均产奶量为4070千克,乳脂率3.9%。在欧洲良种登记牛中,年产奶4540千克者约占20%。该牛生长速度较快,均日增重可达1.35-1.45千克以上,生长速度与其他大型肉用品种相近。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左右。 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总之,该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点的典型品种。 夏洛莱牛 原产于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的夏洛莱省和涅夫勒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大型肉牛品种,自育成以来就以其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耐粗放而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早巳输往世界许多国家。 夏洛莱牛在生产性能方面表现出的最显着特点是:生长速度快,瘦肉产量高。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犊可达250千克,母犊210千克。日增重可达1400克。在加拿大,良好饲养条件下公牛周岁可达511千克。 该牛作为专门化大型肉用牛,产肉性能好,屠宰率一般为60%——70%,胴体瘦肉率为80%——85%。16月龄 的育肥母牛胴体重达418千克,屠宰率66.3%。夏洛莱母牛泌乳量较高,一个泌乳期可产奶2000千克,乳脂率 为4.0%——4.7%,但该牛纯种繁殖时难产率较高(13.7%)。 夏洛莱牛肌肉纤维比较粗糙,肉稚嫩度不够好。 利木赞牛 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并因此得名。在法国,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数量仅次于夏洛来牛,育成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输入欧美各国,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牛分布,属于专门化的大型肉牛品种。 利木赞牛产肉性能高,屙体质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出肉率高,在肉牛市处上很有竞争力。集约饲养条件下,犊牛断奶后生长很快,10月龄体重即达408千克,周岁时体重可达48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为0.86——1.0千克;因该牛在幼龄期,8月龄小牛就可生产出具有大理石纹的牛肉。因此,是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生产牛肉的主要品种。  鲁西黄牛 是我国名贵牛种之一,其体躯高大,结构匀称,健壮威武,肉用价值高,闻名海内外。 据屠宰测定的结果,18月龄的阉牛平均屠宰率57.2%净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积89.1平方厘米。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净肉率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肌面积94.2平方厘米。 肌纤维细,肉质良好,脂肪分布均匀,大理石状花纹明显。生长发育快、周岁体尺可长到成年的79%,体重相当出生重的10.1倍。个体高大、育肥公牛体高146.3cm,体长160.9cm,胸围206.36cm,体重685.18kg,最大体重1040kg。皮质好,加工后不出萌眼。性情温顺,体壮抗病,便于饲养管理。 国外肉牛品种的特点 国外肉牛品种的特点,国外肉牛品种按其来源,体型和生产性能,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中小型早熟肉牛品种。其特点是:生长快,体内脂肪多,皮下脂肪厚,体型较小。一般成年公肉牛体重550~700公斤,母牛400~550公斤。如英国的海福特肉牛,短角,安格斯,无角红,德温等。 二是大型欧洲肉牛品种,其特点是:肉羊体型大,肌肉发达,脂肪少,肉牛生长快,但较晚熟,成年公肉牛体重可超过1000公斤,母肉牛可超过700公斤。如夏洛莱,利木赞,皮埃蒙特,西门塔尔,德国黄牛等肉牛品种。三是瘤胃及含有瘤牛血液的肉牛品种,主要适应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如抗旱王,肉牛王,婆罗福特等。
  • 世界上最丑的山羊,丑到认不出是一只羊,却卖到45万元一只!

    山羊是很常见的一种动物,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饲养山羊,后逐步形成规模。山羊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山羊至今都在很多大型的牧区进行广泛的饲养。 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山羊,大多有着长长的胡须,头上顶着两根尖尖的山羊角,耳朵也是又尖又小的。但是在世界上却还存在这样一种山羊,它的体貌特征可谓与其他的山羊完全不一样,人们看到这种山羊甚至都会做噩梦,这便是世界上最丑的山羊——大马士革山羊。 大马士革山羊与普通的山羊最大的区别,便是这种山羊在小时候都长有一对长长的耳朵。它们的耳朵能够从头顶一直下垂到膝盖处,长达几十厘米。 除了这对长长的耳朵之外,大马士革山羊还有着健壮的四肢,远远看去要比普通的山羊大很多。但是大马士革山羊在成年之后,便会变得丑陋无比。 小时候那对长长的耳朵会被人们割掉,最终留下两个管状的耳朵。嘴巴外凸,漏出嘴里的一对大龅牙。那高高的额头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像一个硕大的肿瘤顶在脑袋上。有人在看到这种山羊之后,甚至都会反胃。 虽然大马士革山羊的相貌奇丑无比,但是却十分的珍贵。它的肉质与奶质都是全世界最高的。据了解,一头成年的大马士革山羊可以卖到45万元,堪称是山羊里的“兰博基尼”。 来源: 风华国际
  • 高原新萌兽|无角牦牛“阿什旦”来了!

    说起高原上的牦牛,你是不是会想起动物世界里,高大的牦牛用巨大的牛角互相冲撞顶角的场景?但今后,这种新品种牦牛可能会颠覆你的印象。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会同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经过20年的艰辛努力,培育出了世界上首个无角牦牛新品种——“阿什旦”牦牛。它最大的特征就是不长牛角,性格温顺。 4月28日,“阿什旦”牦牛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这标志着我国在大动物育种领域再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无角牦牛“阿什旦”。 “无角”宜圈养填补牦牛育种空白 6月26日,记者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看到一头小牦牛刚降生,它刚刚能站起来,用有些惊慌的眼神打量着这个世界。它也许不知道,他一出生就意味和其他牦牛的与众不同,它是无角并且适合圈养的牦牛新品种,它有一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阿什旦”。 ▲刚出生的“阿什旦”牦牛犊牛。 “阿什旦”一名由来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境内海拔4380米的阿什旦雪山,“阿什旦”意为石头堆起来高高的山。在阿什旦雪山的脚下,几代科技人员经过极其艰难、极度艰辛的科研奋斗,历经20余年培育出无角可圈养舍饲的牦牛新品种。“阿什旦”牦牛新品种满足了我国牦牛养殖多元化的需求,为牦牛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饲养提供了差异化品种。 早在200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共同培育出了世界第一个人工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以我国独特遗传资源为基础,依靠独创技术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牦牛新品种,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时隔15年,双方科技人员再攀牦牛人工育种的新高峰,无角“阿什旦”牦牛诞生。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有了“大通牦牛”品种,为什么还要培育没有角的“阿什旦”牦牛?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阎萍告诉记者:“‘阿什旦’牦牛最大的显性特征就是无角,生产性能好。牦牛角在放牧体系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传统饲养方式的多元化、放牧加补饲、舍饲逐步发展,有角牦牛在规模化和集约化饲养中暴露出了相互伤害、不易采食、破坏圈舍、损坏设施等弊端。” 放眼世界,多年以来,各国的科学家也都非常注重培育无角家畜品种。比如,驰名中外的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无角为其重要特征,故其也被称为无角黑牛。短角牛是英国最古老的肉用品种之一,有乳用型、肉用型和乳肉兼用型3个类型,美国则利用短角牛育成了无角短角牛品种。 没有角的牦牛好在哪里?阎萍说,首先是性格好,阿什旦牦牛相比其它牦牛,更温顺不容易打斗,自然就能减少受伤、易饲养、易管理。其次,没有牛角少占地,可以增加饲养密度,便于进行舍饲。 在人们传统印象中,牦牛一直以来都是放养,为什么要发展舍饲?阎萍解释说,一是放养不便于管理;二是青藏高原有长达7个月的枯草期,放养牦牛在这时候掉膘严重,影响出栏,牦牛肉也会季节性的断供,影响牧民收入。圈养舍饲就大大改善了这个问题,让牦牛增重容易、不掉膘,生长发育也更快,达到牦牛肉的四季均衡供给。 早在1993-1995年间,大通种牛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所在对牛场牦牛群普查的基础上,便开展了对无角牦牛基础群组建工作。大通种牛场繁育中心主任、高级畜牧师武甫德回忆说,无角的牦牛其实很早就在牛群中出现了,牛场职工还给它取了个有趣的名字“秃蛋”,意思就是不长角。 ▲阎萍指导大通种牛场工作人员开展育种工作。 牦牛育种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科研人员选择青海高原牦牛群体中性能优异、表型无角的作为父、母本,应用测交和控制近交方式,有计划地运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育种核心群,进行强度选择与淘汰,获得产肉性能、繁殖性能、体型外貌、无角遗传性能稳定的新品种。这期间,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突破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鉴定角性状变异位点的技术瓶颈,首次系统开展了牦牛角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通过鉴定P1ID和P219ID位点基因型对牦牛角性状进行早期选择,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育种效率,加速了育种进程,其育种技术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综合品质优异凸显新品种优势 阿什旦牦牛以肉用选育方向为主,被毛黑褐色和无角为主要外貌特征。新品种体型外貌高度一致,遗传性能稳定,品种特征明显,产肉性能好,抗逆性强,繁殖性能高。“一个新品种的成功需要经历4个世代,并且要不断地选育,优中选优,才将其各种性能固定下来。每一个世代的时间是5年,20年余年‘阿什旦’牦牛培育成功。”大通种牛场研究员、育种二队队长殷满财说。记者了解到,在产地饲养管理条件下,该品种繁殖成活率达60%~85%。在放牧饲养条件下,成年公牦牛屠宰率为50.8%,成年母牦牛屠宰率为47.4%。在舍饲育肥条件下,成年牦牛屠宰率为57.6%。 我国目前有牦牛地方品种(遗传资源)17个,包括天祝白牦牛、甘南牦牛、青海高原牦牛、西藏高山牦牛、九龙牦牛、木里牦牛 、巴州牦牛、中甸牦牛、金川牦牛等。这 “阿什旦”牦牛无论其遗传基础和体型外貌特征均与上述17个地方品种(遗传资源)有着明显区别。 大通种牛场场长马进寿说:“技术人员将‘阿什旦’牦牛的性能指标与综合品质与青海本地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阿什旦”牦牛种在保持高原牦牛优秀抗逆性的基础上,在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等主要生产性能和综合品质全面超越青海高原牦牛、环湖牦牛。” ▲阎萍和“阿什旦”牦牛犊牛在一起。资料图 “‘阿什旦’牦牛性情温顺,生长发育快,易于饲养管理,深受牧民群众欢迎。”阎萍说,在“阿什旦”牦牛培育期间,团队和育种场边培育边推广,向青海省及周边地区试推广种公牛3950头,改良当地牦牛品种。“阿什旦”牦牛改良后裔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平均繁活率为59.98%,比当地牦牛提高11.72个百分点。死亡率为1.24%,比当地降低4.32个百分点。18月龄体重平均为92.77kg,比当地同龄牦牛高18.38kg,提高了24.71%,增产增效非常明显。 解决牧区生产需求推动牦牛产业发展 我国是牦牛的主产国,全世界约有2000万头牦牛,其中95%左右繁衍在我国。在高海拔、干旱、低氧的生态环境中,牦牛是全球唯一适应高寒条件的大型物种,也是整个青藏高原发展肉牛类的基础。牦牛不仅是高原人民的经济来源,也为他们提供了衣、食、住、行、运、烧、耕等基本生活保障。然而,多年以来原始放牧、产业粗放发展、产业化程度低的状态是牦牛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阿什旦”牦牛的成功培育,有望改变牦牛养殖长期对天然草场的依赖,为牦牛产业进一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过去牦牛饲养流传一句话,“春乏夏壮秋肥冬瘦”,也就是说牦牛每年不断经历长膘掉膘的过程,饲养效率低。“阿什旦”牦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放牧养殖模式季节格局,完善了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放牧、放牧加补饲及完全舍饲化等不同牦牛产业发展的结构,提升青藏高原寒旱生态区牦牛产业发展水平。 当前,青海省正在全力推进牦牛产业发展,并提出力争到2025年,将青海建成为全国牦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全国重要的牦牛肉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全面确立青海牦牛在全国乃至世界牦牛产业中的中心地位。在这庞大的产业中,“阿什旦”牦牛必将助一臂之力。 阎萍表示,“阿什旦”牦牛适宜在我国青藏高原寒旱草原生态区推广利用,对提高高原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农牧业发展水平、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控制净增、扩大出栏、加快周转、缓解草畜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大通种牛场将面向牦牛主产区,扩大推广“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新品种,开展牦牛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与配套技术开发研究,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推广牦牛良种繁育新品种新技术,提升牦牛制种、供种能力和改良效果,促进牦牛产业节本降耗、提质增效,带动牧民增产增收。 ----本文转自中国农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