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羊病太多了!最常见的是这四类病

    养羊有哪些常见的病,固然我国传统放牧少量圈养,没有什么羊病困扰,然则,若是圈养量加大,羊群扩展,就会碰到各类羊病!这就必要我们养羊人认识一下养羊疾病防治常识。 一、羊通俗病 1、羊口腔炎:原发性口炎常见于外伤性、霉菌性、中毒性。如采食尖利的植物枝权、秸秆、误饮氨水,舔食强酸强碱等,以及核黄素、维生素C、锌等缺乏。继发性口炎多见于羊口疮、口蹄疫、羊痘、霉菌性口炎、过敏回响和羔羊营养不良等。 2、瘤胃积食:瘤胃积食是瘤胃布满大量饲料,跨越了正常容积,致使胃体积增大,胃壁扩张,食糜滞留在瘤胃造成的严重消化不良。该病首要见于贪吃了大量喜爱的易膨胀饲料,如苜蓿、青草、豆科牧草、谷物饲料、块根类、豆饼等,或吃了过多的质量不良、粗硬秸秆霉变饲料,或采食过量的粗饲,如玉米秸秆、干草以及霉败饲料等,或饮水不足,或倏忽变换饲料亦可诱发本病。 3、瘤胃鼓气:瘤胃鼓气通称气胀。本病是草料阻滞,瘤胃内容物发酵产气,使瘤胃内敏捷蕴蓄大量气体,而致臌胀的一种前胃疾病。本病多发于春冬两季。 4、肠痉挛:当羊热渴暴饮,活动后急饮冷水,或突淋暴雨,寒湿凝聚于小腹之中,形成肠管强力喜悦,不时鼓气,肠内气流欠亨,乃至造成收缩性激烈痛苦。 二、羊风行症 1、炭疽:羊炭疽病由炭疽杆菌造成。该病发生有一定的季候性,多发于吸血虫豸多、雨水多的6-8月份。病羊是本病的首要传染源。炭疽病的流传途径较多,主如果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或由吸血虫豸叮咬经皮肤流传。炭疽芽孢具有较强的抗击力,当对病畜尸体处理欠妥,或其渗出物和渗出物未经彻底消毒,而污染了泥土、水源、饲料、器具和牧场时,尤其是被炭疽芽孢污染的泥土和草地,常可成为持久性的疫源地。 2、羊快疫:羊快疫的病原体是靡烂梭菌。首要经由消化道传染,低洼池沼区域多发生。初春、秋末天气倏忽转变,羊在冬季营养不良或采食霜草,患伤风等都能诱发本病。4-7月龄的断奶羔羊以及1周龄以内的羔羊最易传染此病。 3、羊肠毒血症:本病具有显着的季候性,多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发生。羊喂高卵白精料过多会降低胃的酸度,导致病原体生长滋生快。多雨季候、天气骤变、地势低洼等,都易诱发本病。 4、羊猝疽:羊猝疽是C型魏氏梭菌所造成成年绵羊的一种非接触传染性、急性毒血症。临床特征以急性灭亡、剖检转变为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首要显示。 三、羊寄生虫病 1、血吸虫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以慢性为常见。急性型见有体温升高达40℃以上,显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动作迟缓,站立艰巨,贫血,瘦削,腹泻,甚则衰竭灭亡。慢性型显示消化障碍,极端瘦削,腹泻频频发生,脱毛,母羊发生不孕或堕胎。传染虫体羔羊生长和发育受阻。 2、肝片吸虫病:患羊常造成肝炎和胆囊炎。临床常见急性型,多发生在夏末和秋季,严重传染者,体温升高,废食,腹胀,腹泻,贫血,几日内灭亡。慢性型,多发生瘦削,黏膜苍白,贫血,被毛粗乱,眼睑、颔下、腹下产生水肿。普遍经1-2个月后,成长成恶病质,敏捷灭亡。亦见有拖到次年春季,豢养前提改善后慢慢恢复,形成带虫者。 3、前后盘吸虫病:传染严重者,病羊精神不振,食欲削弱,反刍削减,消化杂乱,瘦削贫血,眼结膜苍白并黄染,呈顽固性腹泻。颌下及胸前皮下水肿,不肯活动,喜卧地,有时见有腹痛。有时虫体进入肺脏,显示异物性肺炎症状,而至灭亡。 4、脑多头蚴病:多头绦虫幼虫寄生于羊、牛等动物的脑和脊髓中所造成的一种寄生虫病,人亦可传染。是风险羔羊的首要寄生虫病。脑多头蚴的成虫是寄生于犬小肠的多头绦虫。原头蚴直径为2-3mm.数目100一250个,中绦期为多头蚴,呈囊泡状,囊体由豌豆到鸡蛋大,囊内布满透亮液体,囊内膜附有很多原头蚴。 四、羊常见中毒症状 1、毒草中毒:多因误食毒草,或有毒的植物叶子,如夹竹桃叶、苦杏树叶、霜后大麻子叶、高梁再生苗、黑斑病番薯等而造成中毒。 2、氢氰酸中毒:该病常因羊采食过量的亚麻苗、高梁苗、玉米苗等而倏忽发生。饲喂机榨亚麻饼,因含氰苷最多,也易发生中毒。 3、棉籽饼中毒:棉籽和棉叶里含有毒物质棉酚,当长久用大量棉籽饼、皮、仁饲喂时可造成中毒。反刍动物对棉酚的解毒能力较强,棉酚在体内有蓄积作用。当饲估中维生素、矿物质、青绿饲料缺乏时、怀胎母菌及幼畜对棉酚相对敏感。
  • 肉牛育肥管理与技术

    我国专门肉牛品种极少,肉牛的育肥多以本地黄牛或经过导血改良的杂种牛为对象,这些牛在前一般都是役牛或肉、役兼用牛、即所说的“架子牛”。肉羊品种引进的现在以波尔山羊为主,此外还有国内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品种如小尾寒羊、青山羊等。 一、肉牛育肥的管理要领 1、季节:肉牛育肥以夏季最好,其次为春、冬季。 2、年龄: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 3、驱虫:为了提高的效果,应按常规驱牛体内、外寄生虫。 4、饮水:牛口渴不易发现,喂完饲料后要饮水。每天3-4次,最好是自由饮水。 5、饲料调制:喂料先粗后精;冬天拌料干些,夏天拌料可湿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制作青贮饲料,也可制作颗粒饲料,效果更好。 二、肉牛育肥的饲喂技术 肉牛采用高能日粮,所谓高能日粮,是指肉牛日粮中含有代谢能2.60千卡以上,或日粮中精料的比例70%以上。全粗料日粮型的架子牛从牧区送到农区育肥场后应在较短时间内喂精料型的日粮,120-150天即可育成出栏。 1、恢复期10-15天 架子牛经过了较长距离、较长时间的运输,由于运输应激反应造成的疲劳等,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架子牛到农区场,对农区的饲料、饲养方法、饮水条件及环境必须有个适应过程,在恢复期,日粮是以青干草为主,或50%青干草加50%青贮饲料为主。 2、过渡期15-20天 经过10-15天的恢复期饲养,架子牛已经基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便可以进入日粮由粗料型向精料型的过渡,架子牛在牧区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吃过玉米一类的精料,因此,要适当调教。具体做法是:将精料和粗料充分拌匀,并加适量水,使精料能附着于粗料;或将精料和青贮饲料充分拌匀后饲喂,这样连续喂几次以后,架子牛就能习惯,之后逐渐精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过渡期终了时,肉牛日粮中精料的比例应占40-45%。 3、催肥期110-120天 在催肥期内,日粮中精料的比例应越来越高,1-20天为55-60%,21-50天为70%,51-90天为75%,91-120天为80-85%。 在粗料型日粮过渡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日多餐:可以防止架子牛采食过多或个别牛过量采食造成胀肚、停食或拉稀。因此,在最初几天,一天要喂5-6次。经过3-4天后,一日多餐便可改为自由采食,食槽内昼夜有饲料,任其采食。 (2)充分饮水:采用自动饮水设备效果档能自由饮水,则每日应饮水3-4次。 (3)勤观察:在日粮变动的最初几天,饲养管理人员勤观察每头牛的反刍活动、精神状态、粪便等,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4)精粗比例:日粮中精料和粗料的比例一要各占50%。因为,育肥牛在这样的日粮条件下,会降低精料的消化变率。由于精料消化率的下降,造成了精料的浪费,并延长了饲养期,增加了饲养成本。 (5)饲喂添加剂:肉牛用饲料添加剂种类很多,功能主要是促进生长,改善消化机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肉牛的健康水平。现在常用的有莫能霉素(商品名欲可胖、瘤胃素)、碳酸氢钠等。
  • 牛羊之家告诉你:羔羊三月育肥新技术

    羔羊三个月出栏快速肥育,实行舍饲,全喂精料辅之以放牧。40日龄断奶,经过50~60天强度肥育后出栏,一般可达30~40公斤,羊肉鲜嫩味美,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其技术是:  羔羊断尾:羔羊3~20日龄均可断尾,但以3~10日龄为适宜。一般选择在晴天早上进行。方法是:用弹性较好的橡皮筋,套在羔羊第2~3尾椎之间,使羔羊尾下部得不到营养而萎缩,经过10天即自行脱落。也可用细绳捆住尾根,断绝血液流通,然后用快刀离尾4~5厘米处切断,用纱布包扎好,当天下午即可将细绳解开,一周左右即愈。通过断尾可以加速肉羊生长,改进肉质、减少膻味。 公羊去势:可与断尾同时进行。将8日龄内的公羔羊的睾丸挤到阴囊内,在精索部位连同阴囊用橡皮筋紧紧缠结,20~30天后,阴囊及睾丸就会干枯自然脱落。 圈舍饲喂:实行圈舍、饲料喂养,适当放牧。首先驱虫,按每公斤体重口服驱虫净5至10毫克1次灌服;针剂按每公斤体重5至10毫克皮下1次注射。二是配制精料饲喂,配方是:玉米粒54%、豆饼15%、草粉22%、石灰粉1.5%、麦麸7%、食盐0.5%,混匀饲用,每日3次,羔羊15~20公斤体重,每日0.75公斤,随体重增加,饲料逐渐增加,并适当放牧或饲草。 注意事项:喂给精料后要让羊饮水,羔羊刚开始采食饲料,有时会从口角边掉出,随日龄增大,此现象会逐渐消失。正常情况下,羔羊粪便呈团状、黄色,天气变化或阴雨天,可能出现拉稀现象。注意夏季防暑、秋季防潮、冬春季防寒,平时注意各种疾病。羊只有啃圈舍现象时,在饲料中适量增加食盐和石灰粉。
  • 放牧的羊每天都吃的很饱就是不长肉,用这3个步骤快速解决

    放牧的朋友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 羊每天吃的肚子很大,但其他地方很瘦,或者不长肉,整个羊肚子非常突出,严重的将比上图的羊肚子更大。 羊草包肚子 以上我们经常所说的“草包肚子”。 症状是:羊整体瘦弱,但是肚子任何时候都像吃饱了的样子,放牧回来吃饱了肚子撑起来圆圆的,两边突出很大。 原因:放牧的羊吃的是青草,虽然羊本来就是吃青草的动物,但是一直只吃青草并不利于瘤胃的消化,青草满足不了羊长期的营养,羊为了达到自身生长的需要只能不断使劲吃草,进而导致羊瘤胃里面有大量没消化和待消化的草纤维,严重的会导致慢性瘤胃酸中毒。草包肚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喂草太多,精料少或者慢性瘤胃迟缓。 解决办法 1、驱虫健胃,放牧羊寄生虫感染多,可以在每年春夏冬三个季节各驱虫一次,排除寄生虫导致羊机体营养缺乏的因素,驱虫后用舒肝健胃散健胃。 2、 给羊补充适当的蛋白饲料和能量饲料,放牧回去后补饲,比如酒糟、豆渣、豆腐渣、玉米等。 3、 经常放牧的羊可以适当拌料或者兑水饲喂舒肝健胃散,有利于保肝护肝和中和胃里面过多的酸,有利于羊吃食和长肉。舒肝健胃散有调节瘤胃酸碱平衡的作用,也有健胃作用。 也可以在羊平时的饮用水里面投放少量小苏打,1%左右即可,超量可能导致瘤胃碱性。建议羊圈放两盆水,一盆投放小苏打,另一盆不投放。
  • 肉牛安全过冬四要点,保湿通风同样重要

    冬季天气寒冷,肉牛的营养条件一般很差,给肉牛过冬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搞好防护措施,才能使肉牛更好地度过冬天。 一、注意牛舍保温 保温的牛舍可减少牛体热量的散失,因此入冬前一定要把牛舍修好,不能有贼风侵袭。 冬季肉牛饲养 二、注意饲喂 粗饲料储备利用牧草、玉米、稻草秸秆和青贮、黄贮、微贮、氨化等技术相结合生产粗饲料。氨化主要是针对稻草、麦秸等含水量较低、木质素比较高的作物秸秆,通过喷洒一定量的氨水进行碱化处理。氨化好的秸秆质地柔软,增加了适口性,但是氨化后的饲料必须进行放氨处理,否则极易引起肉牛的氨中毒。这些处理技术在增加肉牛对秸秆采食量的同时还增加了粗饲料的非蛋白氮的补充。 三、注意饮水 肉牛的代谢和体温是靠水来调节的,因为水有较好的保热效果,在饮水时水面上撒一把麸皮,可防止暴饮和伤水。如有温水饮,更有利于母牛保温保胎。 肉牛饲养 四、严格通风与光照管理 肉牛在0-4℃并不影响生长发育速度,但是目前许多牛场过分重视牛舍的保温,使得牛舍出现高湿,当湿度超过70%,牛的生长发育速度就会下降,因此在建立牛舍时需要将通风设施考虑在内。另外还要保证牛只具有充足的光照,光照可以通过牛舍的建设实现,还可在晴朗的天气将牛牵出舍外进行自然光照。
  • 牛的营养学,很全面,可学习(七)

    第七章 能量与动物营养 第一节  能量概述及其转化代谢 一、能量的概念及单位 二、能量来源 三、能量在动物体的转化代谢 第二节  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一、能量表示体系 二、能量体系间的转化关系 三、有关能量转化的要点 1.简述动物所需能量的作用及来源。 答:能量是做功的能力,包括光能、化学能、电能、热能等。动物所需的能量是饲料中能产生能量的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后的一种特性,是动物的第一需要,没有能量就没有动物体任何功能活动,甚至于维持。 能量的来源 1.主要来源于三大有机物: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来源   单胃动物:淀粉、单糖、寡糖   反刍动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 脂肪次之:是高产动物的能量补充 蛋白质作能源物质既不经济也不科学 2. 纯养分能量高低取决于分子中的C、H含量    C、H比例高能值高。O含量越低,能值越高。C/H越小,氧化释放的能量越多。各类物质能值的高低取决于分子中氧化时能结合外来氧的能力。 3. 饲料的能量高低取决于三大有机物的比例与含量   含脂肪高的饲料含能高:大豆、花生、豆饼 骨粉含有机物低,能量低 2.图示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v 3.GE、DE、ME、AME、TME、AMEn、TMEn、NE、HI的概念。 答:总能(gross energy,GE):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在体外通过弹式测热计测定。 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消化能(DE)=总能(GE)- 粪能(FE)                            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为表观消化能(ADE) 【粪能(FE): 粪中所含的能量(不能消化的养分随粪便排出)。是饲料能量代谢的第一道损失,也是最大的损 失。 表观消化能 = 总能-粪能,即:               ADE= GE – FE 真消化能 = 总能 -(粪能 - 内源物质所含的能量)               即: TDE = GE-(FE - FmE)                  TDE=ADE+FmE                              FmE:代谢粪能       表观消化能(ADE)<(TDE)真消化能    TDE比ADE能更准确的反映饲料的有效值,但测定困难】 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ME) 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Eg  气体能(Eg)        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甲烷能占总能3%-10% (主要针对反刍动物) 。单胃动物消化道产气  较少,Eg一项可以忽略不计。 尿能(UE) 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 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表观代谢能(AME)= 总能(GE)-粪能(FE)-                          尿能(UE)-气能(Eg) 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                  (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即TME = GE-(FE-FmE)-(UE-UeE)-Eg            TME=AME+FmE+UeE UeE:内源尿能,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所含的能量。 氮校正代谢能(MEn)】 净能(Net Energy,NE) 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包括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 NE = ME – HI NE = NEm + NEp 热增耗(heat increment,HI)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机体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量。                            体增热 = 采食动物产热量 - 绝食动物产热量 4. 简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答:影响代谢能的因素 ME = 总能-粪能-尿能-气能       ⑴ 影响饲料消化的因素(CF)     粪能       ⑵ 碳水化合物含量               气能       ⑶ 蛋白质水平                   尿能       ⑷ AA含量及平衡状况平衡         尿能     (5)饲料抗营养因子及毒素      粪、尿能 影响热增耗大小的因素 维持净能(NEm)指维持动物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耗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 生产净能(NEp)指饲料能量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功部分。根据生产目的不同,可分为增重净能、产蛋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环境温度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1.环境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动物的热调节来影响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 度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体温恒定 产热:饲料、体组织 散热:a.蒸发散热     呼吸、皮肤出汗       b.非蒸发散热   传导、对流、辐射 环境温度影响两个过程的强弱比例,也影响饲料的能量分配 2.等热区:在环境温度的某一范围内,动物不需要提高代谢率,只靠物理调节(蒸发、传导、对流、辐射),即可维持体温的恒定,通常将这一温度范围称为等热区。等热区内动物的代谢率最低。   3.临界温度: 等热区的下限点温度为下限临界温度,或简称临界温度。   4.上限温度:等热区的上限点温度叫上限温度。 等热区能量利用最高。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高限,动物产热略有下降,但随着环境温度升高,动物机体代谢加快,产热增加。环境温度低,动物本能增加采食。环境温度高于一定值,动物本能降低采食量,减少体增热。     通过饲养,管理扩大等热区。     低温下,每下降1℃,20kg猪多需13g饲料。 1.由GE转化为NEp的过程中有许多环节造成的能量损失,饲料中能转化为畜产品能量的仅是食入量的极少部分。减少各环节的损失就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降低UE:利用理想AA平衡模式设计日粮、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抗营养因子和毒素。 降低Eg:适当添加抑制CH4产生的物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瘤胃素(莫能霉素)。 降低NEm:控制环境温度、适度限制动物活动、提高动物健康水平、控制体重、养分分配剂。 2.评定饲料能量营养价值或动物能量需要时,GE效果最差,NEp准确性最高,但考虑到实用性,一般猪用DE/ME、家禽用ME、反刍用NE体系。 3.动物采食饲料能量以后,能量首先满足或用以非生产NE,只有多出的部分才能用作NEp的摄入量,若饲以维持或维持水平以下的能量,就不可能有动物的生长或生产。   4.NEm和HI均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夏季对动物有害,应当避免,如减少动物活动、饲养低敏感动物,冬季对动物有益,但不应当以体热来维持体温(成本太高)。    5.不同饲料对同一动物,同一饲料对不同动物的有效能值不同。饲料有效能受养分含量、饲养水平、有无添加剂、生产水平、动物品种、体况、加工处理、饲养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能值是个可变值,是动态的。
  • 养羊要想成功,你就得把母羊当老婆养!

    很多羊友在调侃说,把公羊当自已养,把母羊当老婆养,这句话一点不假,特别是在母羊产羔后,尤其要注意;母羊经过阵痛和分娩,体力消耗较大,产后身体疲乏,机能代谢下降,抗病力降低,如若护理不好,会对母羊的健康、生产性能和羔羊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更应加强护理。今天养殖一家人则给大家详细介绍? 1.保持母羊羊体和环境卫生。用温肥皂水擦净母羊臀部和乳房、外阴及后肢上粘附的胎水及污物。再用高锰酸钾清洗消毒,擦干。及时清除污物、更换成干净、干燥、柔软的垫草。有的母羊产羔后,有努责而又不是双羔,此时要及时把母羊扶起,令其运动,防止子宫脱出。 2.饮温水,切忌喝冷水:为防止母羊因口渴而吃(咬)羔羊;亦防止发生产后消化不良、胎衣不下、乳房炎等疾病;还为了及时温暖体腹、充饥等;在分娩后0.5~1小时左右,应给母羊饮温水,水温一般在30~35℃即可。可以是盐水、或红糖麸皮水(饮喂1份红糖、5份麸皮、10到20份水配比的红糖麸皮水)、或口服补液盐水、或麸皮水、或米汤。饮温水的时间宜在一周左右。 3.排除胎盘:母羊分娩后0.5~4小时内,胎盘一般会自然排出,4小时若排不出胎盘,就要肌肉注射缩宫素。胎衣排除后,马上拿走,要及时深埋。以免被母羊吞食,养成恶习或引起异食癖。如24小时后仍未排出,应及时做胎衣剥离处理。 4.保护子宫:产后7~10天内常有恶露排出。若胎衣、恶露排出异常,要及时肌肉注射消炎药。 5.注意保暖。母羊产后抵抗力减弱,让母羊安静休息。应注意保暖、防潮,宜在产房多呆几小时,室温应保存在10~15℃间。严防贼风,防治母羊患感冒、风湿等疾病。 6.定时检查产后母羊的乳房:如发现有奶孔闭塞时。宜①增加青绿多汁饲料;②纠正羔羊吃偏奶的习惯,两个乳头都要吃奶;③奶水过多要及时挤掉,防止发生乳腺炎;④模拟小猪、小鹿、小狗、小牛等拱奶头的方法,按摩催乳。 7.逐渐增加喂料量。母羊产后头几天内,喂些易消化的优质干草,喂料要少而精,5~7天后逐渐增加精料和多汁饲料的喂量,以增加产奶量,15天后可恢复到正常饲喂水平。 8.保证适量的运动,充足的光照。
  • 母牛产后综合护理技术,养牛户一定要有所了解!

    母牛是牛场生产的主力军,其繁殖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牛场效益高低,而母牛又恰恰比较容易出问题,特别是产后的一段时间更是问题的高发期,一旦出现问题便可能影响正常配种受孕,因此养牛户必须加强母牛产后护理工作才可以。今天小编则详细介绍一下母牛产后综合护理技术,希望对广大养牛户朋友能够有所帮助! 1、让母牛舔舐犊牛 母牛产后一定要让其将犊牛身上的黏液舔舐干净,一来可以减少犊牛身体热量流失,二来可以增进母牛与犊牛之间的感情,三来羊水中含有大量的垂体后叶素(催产素)可以促进母牛胎衣的排出,亦可在母牛分娩破水时接取500~1000毫升羊水待母牛生产完毕给其饮用。同时注意对牛舍进行保温以免母牛和犊牛受寒而生病,当牛舍气温低或母牛不舔舐犊牛时,可用干毛巾或麸皮将犊牛身上的黏液擦干,麸皮不要丢掉喂给母牛同样有促进胎衣排出的效果。 2、饮喂红糖麸皮汤 母牛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水分,应在犊牛出生后饮喂红糖麸皮汤,麸皮1~2千克、红糖300~500克、食盐80~100克、碳酸钙50克,加入沸水10~12千克进行冲泡,冷至适温后给母牛饮用,可以起到暖腹、充饥、增加腹压、补充水分和能量的作用,有利于母牛体力的恢复和胎衣的排出。给母牛饮喂红糖麸皮汤后可给予少量干草,以苜蓿草或其他幼嫩的优质干草为宜,喂量不宜过多以1~2千克为宜。 3、驱赶母牛多运动 母牛分娩后一般多喜欢趴卧,这时候一定要将母牛驱赶起来,以减少出血,同时也有利于生殖器官的复位。为防止母牛子宫脱垂(一般多发生于头胎母牛、老龄母牛或母牛小犊牛大等情况下),可牵引母牛缓慢运动15~20分钟,而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次牵引母牛缓慢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时间。 4、观察胎衣的排出 正常情况下母牛分娩后8小时内胎衣便会自行排出,超过8小时便要考虑是否为胎衣不下,超过24小时便可确诊为胎衣不下。母牛分娩后超过8小时未超过24小时,胎衣未排出可注射缩宫素或垂体后叶素促进胎衣的排出,超过24小时胎衣仍未排出的情况下可进行手术剖离或让其腐烂后自然流出,但一定要加强消炎才可以。胎衣排出后还应观察恶露排出情况,产后前几天无恶露排出或恶露排出量较少,要考虑恶露闭塞,这种情况下可给母牛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和抗菌消炎药物,或者给母牛饮用益母草水(新鲜益母草500克或干益母草250克,加1500~2000毫升水煮沸,适温后给母牛饮用,每天一次),防治发生产后败血症或子宫炎症。 5、预防炎症的发生 母牛产后特别容易发生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炎症感染,进而则会影响到母牛的正常发情和受孕,母牛产后发生炎症感染的原因较多,例如产房卫生差、助产不当、助产器械消毒不严格、胎衣不下等等。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母牛产后发生炎症感染,做好产房卫生消毒工作,合理助产且助产时应严格消毒,胎衣不下时应及时应对等;其次我们可在母牛产后注射恩诺沙星、头孢噻呋钠、林可霉素等药物,来预防和治疗母牛产后炎症感染问题。 6、不要过度的挤奶 母牛产后几天乳房内的血液循环和乳腺泡的活动控制与调节均未达到正常状态,乳房肿胀且内压比较高,所以泌乳性能较好的母牛,不能把乳房内的乳汁全部挤掉,不然乳房内压下降会使微血管渗漏现象加剧,血糖、血钙急剧流失,进一步增加母牛乳房水肿,可引起母牛产后瘫痪,甚至可造成死亡。母牛产后若水肿严重,可热敷乳房5~10分钟,每天进行数次,可有效促进乳房水肿消失。 7、母牛产后的饲喂 母牛产后消化功能较差,饲料喂量应逐渐添加,不可饲喂大量难以消化的饲料。产后第一天可以喂适量的优质青干草和少量精料,并给母牛饮用红糖麸皮汤促进产后恢复,第二天起逐渐增加饲料喂量,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喂量,例如苜蓿草和豆粕等,同时注意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补充。当母牛产后出现泌乳不足时,可以给母牛喂一些通乳的中药,并增加蛋白质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喂量,例如给母牛喂豆饼汤,豆饼500克用开水3000毫升冲泡,冷至适温后给母牛饮用即可。
  • 养羊卫生工作该怎么做?细节问题决定养羊成败!

    养羊应算作一门比较简单的工作,然而要想把这门简单的工作做好并不容易,无论羊价行情好坏,总有不少养羊户因各种原因导致失败,追其失败的原因多是细节问题没有做好。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养羊卫生工作的细节问题,这可能是一些养羊户没有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了却没有做到的细节问题,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够有所收获。 养羊卫生工作可大致分为3方面去做,一是羊舍清扫,二是羊舍消毒,三是空气质量。 1、羊舍清扫 羊舍清扫是养羊最基本的日常工作,然而不少养羊户却胡乱应付敷衍了事,认为羊舍一天不清理没有问题,一天又一天最终羊舍粪污堆积如山臭气熏天,羊群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如何不生病?如何才能创造好的经济效益? 羊舍清扫可以说不存在任何的技术含量,只需要养羊户勤快一点、细心一点就可以做好。羊舍内及运动场上的粪污应及时清扫干净,每天应至少清扫一次才可以,清扫时角角落落都要清扫干净不要留有死角。羊舍安装漏粪板的情况下最好安装电动刮粪板,每天或2~3天刮一次粪,未安装电动刮粪板的情况下夏秋季节每隔10~15天掀起漏粪板清扫一次,冬春季节每隔20~30天掀起漏粪板清扫一次。清扫出来的粪污不可在羊场周围随意堆放,应拉到距离羊场较远的地方堆积发酵,以便杀死里面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 除了羊舍内的粪污需要清扫外,饲槽、水槽也要定期清理,以免里面滋生致病微生物。每次饲喂后2小时都应将饲槽内的剩料清理出来,一来可以避免剩料过多影响羊群下餐食欲,二来可以避免剩料存放时间过长而出现腐败变质或滋生致病微生物。水槽应定期进行刷洗,一般夏秋季节3~5天清理一次,冬春季节7~10天清理一次,将水槽内壁的黏液、污物刷洗干净。 2、羊舍消毒 羊舍消毒也是养羊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消毒工作便可以最大程度杀灭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从而减少羊群发病,然而消毒工作看似简单不少养羊户却没有做好。有些养羊户几个月甚至长期不消毒这样肯定不行,有些养羊户天天消毒这样同样不行,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正确的消毒方法。 羊舍没有必要天天消毒,这样环境中的致病菌不一定被全部消灭,但环境中的有益菌肯定会被消灭的差不多了,正常情况下,夏秋季节3~5天消毒一次,冬春季节7~10天消毒一次即可。消毒前一定要先把羊舍清扫干净,不然带着粪污消毒效果甚微。消毒药应定期进行更换,以免致病微生物对某种消毒药有较强的耐性,或者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而使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产生耐性。 常用的消毒药介绍 碱类消毒,包括氢氧化钠(烧碱)、生石灰及草木灰等。这类消毒药物价格低廉但是腐蚀性较强,一般常用于羊舍、运动场及粪污消毒,尽量避免直接作用于羊体以免造成灼伤。 强氧化剂型消毒药,包括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等。过氧乙酸消毒时应配成0.2%~0.5%的溶液,可消毒饲槽、水槽及带羊消毒,但是消毒液应现配现用。高锰酸钾配成4%左右的溶液可对羊舍、饲槽、水槽等进行消毒,低浓度(0.5%以下)可对羊体皮肤、粘膜及创伤进行消毒。 新洁尔灭,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型的消毒药,既有清洁作用,又有抗菌消毒的效果,且对羊体组织无刺激性,作用快,毒性小,对金属无腐蚀性,不过其价格相对较高,一般多用于饲槽、水槽、器械及创伤的消毒等。 有机氯消毒剂,包括漂白粉、肖特灵、84消毒液等。这类消毒药物杀菌作用强,但药效持续时间不长,且具有腐蚀性强、不耐存放等特点,一般多用于羊舍、饲槽、水槽及羊场进出车辆的消毒。 复合酚,消毒效果好,不仅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霉菌,而且对寄生虫虫卵也有杀灭效果,适用于羊舍、器械等消毒,用药后药效可以维持5~7天,不过价格相对较高,一般中大型羊场使用较多。 3、空气质量 可以说绝大多数养羊户对羊舍空气质量问题都不太重视,或者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然而羊舍空气质量与羊群健康状况却息息相关。羊舍空气湿度大,粉尘多,氨气、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多等,均可能使羊群出现健康问题。羊舍门窗不可长时间关着,应视情况合理打开门窗加强通风,以便降低羊舍内的湿度、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当然通风是有一定技巧的,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更好的对羊舍进行通风。高温高湿季节要想加强通风和降温效果,一定要将羊舍两面的门窗都打开,让空气形成对流通风效果才好;昼夜温差大的季节,白天可将门窗全部打开形成对流加强通风,晚上则可以关闭一面门窗或视情况关闭门窗,既通风又不让羊舍温度太低;冬季白天打开一面门窗进行通风,到了晚上则要关闭门窗进行保温。
  • 牛的营养学,很全面,可学习(六)

    第六章 脂类的营养 第一节 脂肪的分类、性质及作用 一、脂类的组成与分类 二、饲料中脂类物质的特点及含量 三、脂类的性质 四.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第二节 脂肪的消化、吸收及代谢 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三、脂类的代谢 第三节  必需脂肪酸 一、概念与种类 二、作用与缺乏症 第四节  日粮添加脂肪的应用 一、添加原因 二、适量油脂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原因 三、添加油脂在生产中的应用 ★1.简述脂类的营养生理功能。 答:1.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    (1)脂类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a.能值最高;(是Pr和CH2O的2.25倍)   b.产生额外能量效应;   c.脂肪氧化供能的效率高;(比Pr和(CH2O)n高5~10%,HI低)   d.脂肪氧化时产生更多的代谢水; (2)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 1)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禽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加明显,这种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2)脂肪额外能量效应的可能机制 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协同作用; Ø适当延长食糜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更充分吸收; Ø脂肪的抗饥饿作用使动物用于活动的维持需要减少,用于生产的净能增加; Ø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肪内,减少由饲粮碳水化合物合成体脂的能耗; Ø添加脂肪提高日粮适口性,因此有更高的能量进食量,动物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 (3)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 2.作为机体的组成成分; 3.为动物提供EFA; 4. 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其他作用 (1)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 (2)脂类的防护作用 皮下脂肪:抵抗微生物侵袭,保护机体;绝热,防寒保暖(水生哺乳动物尤为重要)。 尾脂腺:抗湿作用。 (3)脂类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 (4)磷脂的乳化特性 对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以及营养物质的跨膜转运等发挥重要作用,提高脂肪和脂溶性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5) 胆固醇的生理作用 是甲壳类动物必需的营养素, 有助于甲壳类动物包括虾转化合成维生素D,性激素,胆酸,蜕皮激素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促进虾的正常蜕皮,消化、生长和繁殖。 (6)脂类也是动物体必需脂肪酸的来源。 ★ 2.简述EFA的概念、种类及其功能。 答: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FA,essentialfatty acids)。EFA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双键,称为高度不饱和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olyunsaturatedfatty acids) 通常将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称为EFA,其中后两者可通过亚油酸合成,所以一般亚油酸为EFA。 2、种类 (1)w-6系   (2)w-3系列  EFA的作用 1、生物学作用 ①参与磷脂合成,并以磷脂形式作为细胞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EFA缺乏将影响磷脂代谢,使生物膜因磷脂含量降低而导致结构功能异常,引发多种病变,如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而出现皮下水肿。毛细血管脆性增大,易于破裂 。 EFA能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 ②EFA是类二十烷合成的前体物。     类二十烷(前列腺素,环前列腺素,白三烯,凝血恶烷)对动物心血管健康、神经系统功能、胚胎发育、骨骼生长、繁殖机能、免疫反应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日粮长期缺乏可导致动物生长受阻,繁殖机能降低,抗病力减弱等。 ③EFA与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     胆固醇通过与EFA结合以易溶性的胆固醇酯形式在动物体内转运,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如果EFA缺乏,胆固醇将与SFA或单饱和SFA形成难溶性胆固醇酯,从而影响正常代谢。 ④EFA可以转化为一系列长链的PUFA。     而其中的DHA(对脑的生长有益)(C20:5,n-3)和EPA(C22:6,n-3)等可形成强抗凝因子,它们具有显著的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2、EFA缺乏症 (1)影响生产性能:引起生长速度下降,产奶量减少,饲料利用率下降。 (2)皮肤病变:出现角质鳞片,水肿,皮下血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强。 (3)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生长受阻,严重时引起动物死亡。 (4)引起繁殖动物繁殖力下降,甚至不育。 ★ 3.简述反刍动物、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     答: 吸收的特点。 脂类的消化、吸收 ü脂类水解 -------水解产物形成可溶的微粒-------小肠黏膜摄取这些微粒--------在小肠黏膜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进入血液循环 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1.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空肠       2.参与脂类消化的酶主要是胰脂肪酶、肠脂肪酶和胆汁。       3.消化产物是甘油一酯、FA、胆酸、胆固醇等,组成水溶性的易吸收的乳糜微粒。       4.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并以异化扩散方式吸收。       5.胃内为酸性环境,对脂肪的消化不利,在胃内起初步的乳化作用。 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1.瘤胃是反刍动物脂类物质的主要消化部位,在瘤胃中脂类物质得到明显的改组,瘤胃对脂类的消化有四个特点:   (1)大部分UFA氢化变成SFA,使EFA含量减少;   (2) 部分UFA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支链脂肪酸;   (3) 中性FA、磷脂、甘油变成VFA;   (4) 微生物合成的奇数碳和支链FA数量增加。 2.脂类物质通过网、瓣胃时几乎不发生变化,进入皱胃后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相似。 3.瘤胃壁只吸收VFA和短链FA。 ★ 4.脂类氧化酸败的概念与危害。 答:氧化酸败分{自动氧化:由自由基激发的氧化。 微生物氧化:油脂暴露空气中,由存在于饲料中或由微生物产生的脂氧化酶引起 氧化酸败的产物是一些低级脂肪酸、脂肪醇、醛、酸等,氧化的结果既降低营养价值,干扰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动物健康,也产生不适宜气味。脂肪变成粘稠、胶状甚至固体物质。对繁殖动物尤其要注意油脂的氧化。       不饱和程度越高,越容易氧化,一般可加入抗氧化剂(BHA、BHT、VE)或低温密封保存。 油脂氧化的危害 ★ 5.如何在动物饲粮中添加油脂? 答:添加油脂的原因 1.可利用的价廉质优的油脂产品增多; 2.动物生产能力提高,需要提高饲粮能量浓度; 3.一般而言,日粮含有适当脂肪可提高整个日粮能量的利用率(增能效应); 4.添加油脂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添加适量油脂提高日粮能量利用率的原因 1.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2.代谢过程简单,动物可将现成的FA沉积到组织和产品中去,减少合成代谢的消耗。     3.反刍动物氧化FA产生ATP的效率比氧化乙酸高10%(产后0~20天牛添加脂肪效果较好)     4.动物氧化利用脂肪时HI较低(夏季添加油脂可以减少动物热应激)。     5.添加油脂与基础日粮中已有油脂饱和度不同,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 添加油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一)家禽日粮中添加油脂的应用 一般蛋鸡添加 0.5-1%   肉鸡1-3%    1.混合油脂效果优于单一植物油(UFA与SFA混合,促进其协同作用的发挥,1/3动物油+2/3植物油效果最好),动物油生产中应用较麻烦,冬季是固态,需增添加热设备。 2.添加油脂后,日粮有效能高于其加合值,产生增能效应。 3.添加油脂后,可增加蛋重和蛋黄重,但添加过高时鸡蛋胆固醇含量上升。 4.高温季节家禽采食量下降,添加油脂可维持蛋重,降低体增热,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 5.鸡蛋、鸡肉中FA组成受日粮影响较大,与日粮FA模式相似(生产强化蛋)保健蛋。 6.一般家禽营养需要中不列出EE的需要,而仅列出亚油酸需要,代表对EE的需要量。对蛋鸡,1%的亚油酸可能不足。 (二)猪日粮添加油脂的应用 1. 5-20千克猪添加油脂后会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而采食量略下降(一般不宜添加);20-100千克猪添加油脂后改善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同时背膘提高(肥育后期应降低动物油脂)。 2.适中的温度下,用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DWG和饲料利用率提高,高温时期添加油脂才能获得最大增产效果。 3.妊娠后期、泌乳期母猪添加油脂,泌乳量、乳中脂肪含量增加,仔猪增重和成活率提高,哺乳期母体失重减少,缩短断奶-配种间隔。 4.猪对脂肪的消化率取决于FA链的长短和游离FA的多少及UFA与SFA的比例。 5.不同来源油脂对猪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影响不大,过多会影响肉质,形成软酯胴体(提倡使用混合油脂)。 (三)反刍动物添加油脂的应用 1.添加对象:瘦弱牛;泌乳期每天减重1kg以上的牛;乳脂率较低的牛;产奶量急剧下降的牛;泌乳曲线异常的牛。 2.油脂对瘤胃养分代谢的影响 (1)影响微生物活动 油脂>DM2%-3%时,纤维分解菌受抑制,且不饱和度越高,抑制越明显;未酯化油脂影响大于酯化油脂。油脂添加量越高,影响越大;酯化与非酯化油脂混合后其抑制程度小于任何一种。 (2)提高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 (3)降低钙、镁的吸收率。 3.使添加油脂效益增高,副作用减少的原则 a. 提高粗饲料采食量 b.提高钙、镁含量:Ca 1% ,Mg 0.2-0.3%(市场有棕榈酸钙出售) c.饲喂SFA或保护油脂(CaFA)(降低溶解度,降低负影响) d.多次饲喂,维持最适的能氮比 异位酸(异戊酸、异丁酸、α-羟丁酸是产奶牛的EFA) 添加油脂应注意的问题 1.采食量问题:动物为能而食。添加油脂可提高日粮能量,采食量可能降低,应防止其他养分不足。能量提高,其他养分浓度应相应提高。 2.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3.注意油脂对加工设备的影响:一般添加油脂应有喷油设备,动物油的加热设备。油脂大于2-3%时,饲料制粒难,且外观发青,不好看。添加油脂较高时,可将一部分油脂在制粒后喷添或使用CaFA或其他形式保护油脂 。 4.注意防止油脂的氧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