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山羊养殖技术四个技术要点

    冬季饲养山羊任务繁重,饲养技术难度大,稍不注意,往往造成山羊大批死亡。其中保膘、保畜、保胎又是饲养的中心任务。一般冬季养羊要注意抓好以下四个山羊养殖技术要点: 一、山羊合理放牧饲养: 冬季放牧一般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阳坡低凹处。初冬,一部分牧草还未枯死。这时要抓紧放牧,迟放早归,注意抓住晴天中午暖和的时间放牧,让山羊尽量多采食一些青草,但不要让山羊吃到霜冻的草和喝冰水。这段时间若山羊不能吃饱,回栏后要进行补饲,到了深冬季节,应将山羊收回进行舍饲。 二、山羊精心舍饲: 冬季气候寒冷,山羊体热消耗大,加上绝大部分母羊处于妊娠阶段,所以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除保证山羊青干草和秸秆类饲料外,还要补给山羊黄豆、玉米、麦麸等精饲料,并注意栏内干燥保暖。为了增加羊的运动,应让羊在栏内设置的土堆或木制高台上吃草,晴天还应让羊外出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度冬活力。 三、抓好山羊保胎和冬配: 冬季绝大多数母羊处于妊娠期,所以必须注意抓好保胎工作,公母羊要分开饲养。放牧时不要让妊娠母羊吃到霜冻和有冰雪的草,防止因打架、冲撞、挤压、跌倒而引起流产。多给母羊喂精饲料和加盐后的温水,并注意抓好空怀母羊的配种工作,以增加经济效益。 四、抓好山羊栏舍卫生和疫病防治: 山羊厌潮湿,怕贼风。所以冬季栏舍要避风,干燥,要随时保证山羊体表清洁卫生,同时要抓好山羊防病灭病工作,经常对粪便进行生物熟处理。搞好山羊疾病的防治和驱虫工作,特别要抓好羊痢疾,大肠杆菌病,羊链球菌病以及感冒等病的防治,并经常用驱虫药对山羊进行预防性驱虫,确保羊体健壮,抵抗寒冬侵袭。
  • 育肥牛适量饲喂蛋白质饲料

    肉牛在育肥过程中,喂蛋白质饲料应适量。不同的肉牛,不同时期,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是不同的。蛋白质饲料喂多了,肉牛吸收不了,造成饲料浪费,增加饲料成本;而且会给牛的胃肠增加负担,引起疾病。 肉牛在育肥过程中,喂蛋白质饲料应适量。不同的肉牛,不同时期,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是不同的。蛋白质饲料喂多了,肉牛吸收不了,造成饲料浪费,增加饲料成本;而且会给牛的胃肠增加负担,引起疾病;蛋白质饲料喂少了,就不能满足肉牛生长发育对蛋白质的需要,会直接影响育肥效果。所以,对育肥肉牛饲喂蛋白质饲料,要因牛、因时而异。 犊牛育肥:3月龄以前的犊牛,生长速度较快,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很大,在日粮中,蛋白质的饲料的含量可占20%。同时,因其瘤胃发育很不完善,体内不能合成某些必需的氨基酸,故适宜搭配饲喂不同的蛋白质饲料。犊牛长至6个月~12个月、体重150公斤~200公斤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的含量,可降至15%左右。以后随着犊牛体重的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的含量,还可逐步降至12%上下。 架子牛育肥:在牛舍同内进行育肥的、体重300公斤左右的架子牛,蛋白质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可占10%~13%。以后体重逐渐增加,蛋白质饲料在日粮中的含量,还可有所减少。到育肥末期,蛋白质饲料的含量,占日粮的10%即可。 老龄牛育肥:用老龄牛育肥,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的含量,只需要10%,但必须多喂玉米、高梁、甘薯干等能量饲 此外,若以优质牛强化育肥,生产高档牛肉,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的含量,应比普通牛育肥增加2%~3% 。
  • 养牛牛群结构应合理

    牛的适应性很强,能够较好的适应所在地气候,其适宜温度为15 - 25摄氏度;牛吃饱后会停止进食,但还会不住的反刍; 牛是素食动物,且食物范围很广,最喜欢吃青草。 牛群结构合理是养牛生产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保证,这对从事养牛生产的农户极为重要。首先,应确定当年的养牛头数(牛群规模),使每年的出栏头数等于或小于成牛群的50%左右为佳,再根据成年母牛以每年15%的比例淘汰,就应有相应的后备母牛,所以用后备母牛来补充淘汰母牛,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母牛都能成为后备母牛,所以后备母牛应占20%左右。这样,各年龄段的母牛应该占整个牛群的70%左右,15%的成年母牛减去15% 的淘汰牛,加上15%的后备牛,再加上20%的母牛计算得来。各年龄段的公牛应该占整个牛群的30%,如将全群牛数控制在一定数量上,当年牛犊占整个牛群的40%左右,包括20%的母牛犊及公牛犊,所以,当年出栏牛也就应小于当年犊牛成活数,即出栏牛应小于整个牛群的40%,牛群结构比例适宜,有利于提高养牛生产的经济效益。
  • 奶山羊养殖禁忌

    一、忌养山羊不费力许多养山羊户图省事,把整草或秸秆直接扔进山羊圈饲喂,甚至不添加精饲料或矿物质、添加剂等。 二、忌不搞防疫和驱虫大部分养殖户认为山羊不易生病,用不着预防接种,认为驱虫也是多此一举,是白花钱。殊不知传染病、寄生虫病对养山羊业的危害最大。 三、忌近亲配种在山羊的繁殖问题上,很多人图方便,不选择种公山羊,随便配种,结果造成近交,出现品种退化,导致生产性能降低。 四、忌公母山羊同群饲养公山羊达到性成熟以后,必须与母山羊分群饲养。 五、忌羔山羊断奶过早羔山羊断奶过早,影响生长发育,甚至会死亡。 六、忌过食精料和突然更换草料有的农户为了让奶山山羊多产奶或让山羊只生长快,就一味地给山羊添加精饲料,造成瘤胃膨胀;还有的养山羊户突然改变饲料,造成山羊只胃肠不适。 七、忌圈舍消毒不严山羊圈潮湿、通风不良,如果再不定期消毒,山羊只容易发生患下痢、疥癣、腐蹄病,传染病也很难控制。
  • 提高母山羊繁殖率

    每年都要整顿山羊群,及时淘汰老龄羊和不孕羊,出栏不留种用的小公山羊和小母山羊,使可繁殖母羊的在群比例达到70%以上,可繁母羊所占比例越大,数量越多,对提高繁殖率越有利。 1.增加可繁母羊比例。 每年都要整顿羊群,及时淘汰老龄羊和不孕羊,出栏不留种用的小公羊和小母羊,使可繁殖母羊的在群比例达到70%以上,可繁母羊所占比例越大,数量越多,对提高繁殖率越有利。 2.加强山羊饲养管理。 在配种前抓好夏秋膘、增加营养,提高配种前体重,可使母羊发情整齐,排卵数量多,质量好,提高配种率、受胎率和多胎性。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后期加强饲养管理,可以降低母羊的流产率、死胎率和死亡率,羔羊初生重量大。加强哺乳期饲养管理,可使母羊泌乳力提高,羔羊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 3.选留多胎母羊及其羔羊。 选留第1~2胎产羔多的母羊,养羊其以后胎次的产羔率也比较高;再选留其所生的多胎羔羊留种,将来的多胎性也高。这是提高多胎性的重要途径。 4.频密产羔。 对常年繁殖的母羊要缩短空怀期,使母羊间隔6~7个月产1次羔,1年产2次或2年产3次,可以提早给羔羊断奶,由4个月改为2~3个月断奶,使母羊早发情配种。还可以适当提早母羊的初配年龄,可使母羊一生的产羔数量增加。频密产羔是增加羔羊数量的有效方法,但对母羊和羔羊都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5.导入多胎羊血液。 选择多胎品种的公羊与单胎品种的母羊配种,其所生后代具有多胎性,可以提高以后的产羔率。在同一品种内,用多胎公羊作种羊也如此。
  • 瘦牛催肥的十大要点

    市场上出售的瘦牛价格通常比较低廉,若能够充分发掘其生长潜力,短期内进行催肥以后,作为育肥肉牛进行出售,不但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农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瘦牛催肥的要点有哪些呢? 要想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好以下十个催肥要点: 一、选准对象。 这是瘦牛催肥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选择好催肥对象,关键在于发现瘦牛的催肥潜力。对于因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低劣或劳役繁重等原因所致的瘦牛可作为首选对象。对于肢体稍有残疾,不影响催肥效果或因体内外普通寄生虫等原因所致的瘦牛,在市场售价较低的前题下亦可作为选择对象。这类瘦牛一旦经过精心饲养,给予充足的优质饲料, 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忌购买那些因年龄过大或顽固性腹泻等疾病所致的体质衰弱的瘦牛。 二、建好圈舍。 即为瘦牛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清洁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应激反应,特别是冬季要做到防寒保暖,没有贼风;夏季能防署降温,没有蚊蝇。 三、合理分组。 将购进的瘦牛的按年龄、 性别或营养状况等指标进行分组饲养,这样不但有利于管理,还有利于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有利于总体工作。 四、矫正体质。 对新购进的瘦牛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结合实际及时驱除其体内外的寄生虫,并使用一定量的健胃开胃类药物,促使其消化系统机能的正常发挥。 五、配好饲料。 配制饲料不但要做到营养充足全面,而且还要做到适口性好,容易消化吸收。例如玉米、麸皮、大豆等精饲料最好闷熟或烫熟饲喂,秸杆类饲料最好进行氨化或者微贮处理,青绿饲料则要求鲜嫩、干净,切铡的长度要适中,特别是冬季要补饲适量的青绿饲料或者青贮饲料。补饲甘薯等块根类饲料时一定要洗净、切碎。 六、供足饮水。 始终保证饮水清洁充足, 在饮水中可酌情添加食盐、人工盐或者小苏打等物质,冬春季节最好饮用温水。切忌饮用混有泥沙或冰块的冷水,严防久渴暴饮和饮用污水。 七、限制运动。 在瘦牛催肥期间最好使用短绳固定牛只,适当减少其运动量,降低能量消耗。同时要定期刷拭牛体,保证牛体的清洁卫生。 八、预防疾病。 疾病是养殖业的大敌。瘦牛由于体质差,加之运动量减少极易患病。因此,要根据牛的消化、饮食、精神等变化适时调整日粮,强化饲养管理,及时清除粪便,严格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疾病发生。 九、使用添加剂。 目前市售的各种添加剂名目繁多,要结合实际选用适宜的添加剂,这样不但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加快瘦牛的催肥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牛的酮体品质,但要切忌盲目乱用滥用添加剂。 十、适时出栏。 在催肥后期,要注忌观察牛的生长状况,适时定期进行称重,当发现其瞟情良好,生长度速明显减慢时,即可考虑出栏。若市场价格看好,即迅速出售;若市场疲软,应结合实际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决定是否继续饲养还是果断出栏,以期能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 秋后补栏严把三关养殖肉牛

    一、把握好数量和品种 1.补栏数量要规范。由于立秋初期气温偏高,加之蚊虫叮咬等多种因素,肉牛生长受到影响,长肉比较缓慢。如果一头肉牛一天的增重能够达到0.75公斤,收益基本可以与养殖成本持平;如果低于每头0.75公斤,收益低于成本,养殖户将面临亏损。因此,养殖户应尽量选取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购买小牛补栏。 2.小牛准入要规范。尽量选择适应性、抗病力俱佳且价格适中的杂交品种。 二、疫病控制 1.把好准入关。肉牛补栏准入要注意几个细节:选购前,要了解补栏肉牛的产地、是否出现疫情的有关症状;购买后,要在原产地观察两到三天,确认无疫病时才能启程运输;进入饲养程序后,还要先隔离观察15天,确保万无一失才能与其他肉牛同场圈养。 2.加强口蹄疫预防。肉牛一般无重大疫病,重点应加强口蹄疫预防。此外,还要随时观察肉牛是否具有发烧、咳嗽、拉稀等症状。一旦发现,应及早采取服药或打针等方式治疗。 3.严格消毒杀菌。养殖场地、进出人员、配送草料、排泄物等都应纳入消毒范围。圈舍一周消毒一次,消毒的药物应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尤其是新运来的草料,应搬进专门的储藏室,等技术处理后更容易被吸收转化时,才投入饲喂。 三、科学管理 1.把握饲养周期。在补栏和出栏之间的这个周期,应把握肉牛饲养不横跨“两个冬季”为宜。 2.严格科学喂养。精料、草料要合理搭配。可以选择一天喂养三次或一天喂养两次,一天喂养两次的,比较效益相对更好。一天三次的投食时间分别为早上7点、下午4点、晚上10点;一天两次的投食时间分别是早上5点至7点、下午5点或5点30分。 3.注重每日巡查。日常管理中首要的问题是消毒。在此基础上,坚持每天巡视,重点观察肉牛进食量,以及进食的快慢,以此判断肉牛是否正常生长。 4.做好肉牛健胃。肉牛健胃是一般两三个月一次,通常以口服为主,辅以打针。饲喂方法:将健胃消食散等药物拌和在精食料中。
  • 山羊奶含血原因

    山羊养殖过程中免不了会有一些病害,要做好及时防治才能保证山羊的健康生长。分娩后前几周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奶温下降后,会在盛奶器的底部见到血迹。 山羊养殖技术之山羊奶含血原因可能有: • 乳腺炎(乳房肿胀、发冷或发热、母羊生病) • 小血管破裂(有可能是遗传) • 损伤,比如小羊糕的剧烈冲撞引起的损伤可采取的措施: • 把母羊和小羊羔分开,只有定时喂奶的时候才放到一起。不过这个方法也有可能不管用,因为这样的话小羊羔可能会在见了母羊后变得更加活跃;万一不行就只好用瓶子给小羊羔人工喂奶了 • 口服维生素 C 或钙(有人试验过,据说效果不错) • 如果怀疑是乳腺炎引起的奶里含血,就请兽医看看
  • 新疆“90后”牧羊人:放羊放久了,感觉像五六十岁的老人

    “在深山里穿西服给谁看呢?” 23岁的艾克想了想不知道怎么回答,有点打趣地说:“给羊。” 每年6月,牧民从山脚下的冬牧场赶着羊群,奔波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到夏牧场。新京报记者李兴丽 摄 文|新京报记者李兴丽 编辑|胡杰 校对|郭利琴 ►本文全文共4792字,阅读全文约需9分钟 转场开始了 当杏树前的草地铺满紫色的马兰花,房子旁的柳树林里淌出天山的雪水,艾克热木·买买提一家转场的日子临近了。 6月底之前,新疆拜城县老虎台乡的76万只羊要转场到水草丰美的高山草甸。那是牲畜抓膘增肥的优质草场,也意味着牧羊人将迎来最艰苦的时节。 转场,是牧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的迁徙游牧方式。在新疆阿克苏,牧民们每年6月从山脚下的冬牧场赶着羊群奔波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到夏牧场。9月前,再赶羊从夏牧场回到山脚的冬牧场。 两次转场是牧民们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的传统。 从5月底开始,老虎台乡的剪毛机已经轰鸣了半个多月。165户牧民排着队剪羊毛。空气里到处都是蓬松的羊毛味和鲜草香。 5月23日,43岁的买买提·克热木把家里的140只羊赶进剪毛厂,用拖拉机装回了400公斤羊毛。 儿子艾克热木23岁了,齐耳的头发乌黑油亮,骑马时头发会在空中跳跃。放牧生活把一张圆圆的脸晒得红黑,黑色的眼睛和半圈胡须跟父亲一样。 2015年开始,艾克跟父亲一起从大队承包了近200只集体羊。为了和自家的羊区分,集体羊的背上涂了红色的“7”,一只只羊像穿了7号球衣的球员,在山坡上跑来跑去。加上帮亲友托管的羊,最后准备跟父子俩一起出发的有近400只羊。 老虎台乡兽医站兽医克儿曼·玉素甫从3月起就开始为羊打痘活疫苗。他做兽医26年,在转场前密切关注着羊的健康。 牧民看见走路没劲儿的羊,一个电话打给克儿曼,他看两眼便知病情。羊卧着睡觉,腹部受寒会拉肚子。他打上一针安乃近,一天过去羊又活蹦乱跳了。 克儿曼还要调配比例适宜的药浴水,倒进羊圈外的水渠。即将上路的羊被赶进水渠,从土黄色的药水里过一遍,最后默默站在山坡上等待除螨杀菌的药水开始发挥作用。 艾克一连两天跑了几趟乡上的巴扎(集市),为自己养了6年的骏马钉上马掌。一匹马4个马掌50块,可以在石头遍地的山上跑3个月。 艾克的妈妈齐曼古丽·托乎提在院子外的馕坑里打了25个馕,拿花布包起来,作为艾克未来半个月的口粮。 齐曼古丽有一双深陷的眼睛,“乌斯曼”草画过的眉毛连起来,乌黑浓郁。她说话语速极快,常常一口气说一大段内容,翻译都无从下嘴。 她把家里收拾得整齐而从容。衣服叠好装进白色的枕套,缝起来又秀上厚实的花就成了枕头。大通铺上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拿红纱盖着。 一米长的窗口摆满她从巴扎或朋友处搬回的花——海棠、仙人掌,她最喜欢的是一盆叫荷塘月色的粉色花。像花一样,她也精心打扮。金色的耳坠摇曳在绣着花簇的红色衣领上方。 6月12日,临行前最后一晚,齐曼古丽做了丰盛的手抓饭,油亮的米饭里有红萝卜、皮芽子、葡萄干、豌豆、土豆。 买买提·克热木刮了胡子,理了发。一顶灰色鸭舌帽被端端正正压在耳后新的发际线上,条纹长袖套了银灰色西装。看上去,他像是要去见一个重要的朋友。 出发前,艾克的舅舅帮父亲理发、刮胡子。 6月13日,蓝天和一串白云从房子后面的高山顶,一路延伸到视线尽头的地平线。这是乔喀塔什村书记亚森·乃买提几天前和牧民定下的出发日。牧道陡峭,山中天气多变。洪水、雪山和狼会与路过的羊争夺生命。老虎台乡负责巡逻的民兵会和村干部一起护送牧民转场。 馕、白菜、土豆、西红柿、红萝卜、米、面、油被分装进写着“祝你平安”的军绿色褡裢,放上马背。 一切繁忙而沉默——转场开始了。 洪水、雪山和狼是转场路上常见的危险,村干部和民兵一起护送牧民转场。 沉默的牧羊人 根据承包的羊数,乔喀塔什村分给艾克家的草场是60公里外的萨依里克草场。 艾克的手指点过一个又一个山头,最后落在两座雪山之间。那里海拔2500米左右,有一片4.2万亩的山地草甸草场。6月底,萨依里克草场的草会长过膝盖,雪山上的融水在草场前的断崖处奔流。 通往萨依里克草场的牧道几乎全部是环山的羊肠小道。人、马、羊走同一条路。人骑在马上,一蹄之外是灌木掩映的陡崖。 6月中下旬的山间,羊群浩浩荡荡,像一支支战队,咩声震天,朝大山深处挺进。 艾克家的头羊5岁了,戴着一个金灿灿的铜铃铛走在队伍最前面。它长着翎子一样漂亮、气派的羊角,一身亮白色羊毛。5年来,主人喊一声“sak”,它便带头叮叮当当走起来。 头羊的山羊绒从来没有抓过,即便在3月一公斤山羊绒可以卖到250块。牧民说,头羊吃的是最好的草,长着厚厚的山羊绒,为的是看起来强壮而有领导风范。 在新京报此前的视频直播中,网友为头羊取了“大白”、“悟空”、“亮将”等十几个名字。艾克最后选的是“亮将”:“它毛发鲜亮,像个大将军。” 风和雨在山间冲出一条条小路,羊群就默契地踏上去。从远处看,像极了撒在山坡的一把珍珠,缓慢流动。到了只有一条牧道的山腰,羊挨羊通过,羊群变成了陡峭的绿色地毯上的一条洁白项链。 转场对牛羊来说,有充沛的草汁,对人来说,意味着孤苦。 寻找水源需要骑马走40分钟山路,艾克接满水壶,还会痛快地洗把脸。 中途休息,买买提·克热木常常一动不动蹲在一旁看着羊吃草,或者他把胳膊枕在脖子下,仰面朝天,就像枕着一个巨大的绿色枕头。 没有人知道他怎么消化深山里的孤寂。他甚至连牧民们喜爱的莫合烟都不抽。 他只是像所有年长的牧民一样,不停地走。他拿着一盒给羊注射的鱼腥草注射液,两手背在身后,在雨水刷出的碎石上如履平地。 在没有手机之前,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是牧羊时马上相逢的问候。人好不容易走到跟前,装束如出一辙——西装或者迷彩上衣,肩上扛着一根赶羊的红柳棍子。 “在深山里穿西服给谁看呢?” 艾克想了想不知道怎么回答,有点打趣地说:“给羊。”后来,他解释,他穿西装是因为周一村里升国旗,父亲穿是因为习惯。 买买提从早到晚都是那一身西装,像山谷里适应气候的一棵树,从来不随气温升降改变。 如果你见过山野里两个人的相遇,便会明白那西装穿得一点也不浪费。人们会隆重地伸出两只手,用力顿一下,然后紧紧握在一起。这是沉默的牧羊人对友情最强烈的表达。 4.2 万亩的萨依里克草场住着7个牧民。艾克想打电话的时候,需要走至少半小时路把羊托付给其中一家,然后再走半个小时,爬上一个信号好的山头,给妈妈、朋友打电话。 买买提·克热木喜欢听广播。他用着一部和对讲机一样大的手机,汇集了通话、手电筒、收音机三大主要功能——最重要的是,一块电池可以使用9小时。 买买提会在每天下午2点和4点找个山头听广播,幸运的话他可以听到全国新闻和维语的音乐节目。6月9日,他听到的一条重要新闻是,习近平总书记到哈萨克斯坦访问。 买买提·克热木熟悉山里的每一条羊肠牧道,他的父亲、爷爷都是牧民。 家族的放牧本领 二十出头的艾克也有着英雄梦。他的微信头像是肌肉结实的印度影星萨尔曼·汗,手机里最喜欢的小说是《我是特警》,偶尔也会下载单机游戏在手机上打枪战CS。 6岁那年,艾克被爸爸抱上马背。他一直记得坐在爸爸胸前的兴奋感——游蹿的松鼠和野猪、阳光照耀下的云杉郁郁葱葱。从此每个暑假他和弟弟都在夏牧场度过。 买买提·克热木已经记不清楚脚下的山路走了多少遍。从他出生时,父亲就赶着羊群在山里走。再往前,他父亲的父亲“也是放羊的”。到了他这一辈,羊养得再肥也追不上山外世界的变化。 在一年居住7个月左右的牧点,艾克和小他三岁的弟弟靠着太阳能板产生的电量,每天在“滴滴”的低电量报警中学习不到3个小时。 高中之前,艾克的成绩一直是班级前十名,弟弟的功课都是他辅导。 初中毕业,艾克上了一所职高学校。 在职高,艾克学的是农具维修。最麻烦的是,“毕业证得不到教育部门的认可。” 弟弟老老实实读了正规高中。2015年,艾克职高毕业不久,弟弟考上了新疆大学。 2015年职高毕业后,艾克开始在家放牧。 弟弟从小没有英语基础,到了大学愁的是如何学英语。艾克开始每天想怎么把羊群赶好,“给弟弟上学帮忙”。 他心疼每一个家畜。每到一个供牧人休憩的地窝子,便把马鞍和马嚼子卸下,让马吃草。 地窝子建在山中间的背风处,牧民在地面上挖出深约1米的坑,用土坯垒起半米矮墙,再拿席子或塑料布盖上棚顶。 地窝子前通常会有一段平坝。相遇的牧人们会骑上马玩叼羊游戏。这是山里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每次跑完,看见马出了一身汗,艾克都格外心疼。 作为哥哥,艾克继承了家族的放牧本领。爸爸教给他,下暴雨时要往山顶跑,避免被泥石流卷走;下坡时一定要当心碎石;宰羊时,刀子要精准地从羊脖子两颗骨头的中间穿过…… 艾克现在已是一位出色的牧人,不仅成了叼羊的好手,还能独立在远离村庄的夏牧场看管羊群。在70多度的山坡上他一手扶缰,一手抄兜,骑马如履平川。 积雪 洪水 狼 转场的路年年一样。 天空高远,牧羊犬停在羊群四周。牧道曲折回环,从山上望下去,四下寂静无一物。 艾克和父亲不用卖力去赶羊,只消早早找到山顶,远远等着羊来。 在距离萨依里克草场1小时路程的位置,道路被一米多深的雪覆盖。艾克的羊群暂时无法通过,只能在地窝子等待。 保护牧民转场的老虎台乡巡逻民兵买买提江告诉我们,6月17日,在接近萨依里克草场的垭口处,一头牛陷进了积雪里。他看见时已经只剩下残骸。 这样的消息不出一天便会在牧民里传开。天气预报被更密切地关注,牧民们拿起赶羊的木棍朝着马蹄子敲敲打打,检查钉好的马掌,默默祈祷转场顺利。 乔喀塔什村书记亚森·乃买提从2005年开始带领牧民转场,12年中见识了羊群被狼、洪水、大雪围困的各种情形。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6年8月,山上倾泄的洪水卷走了2个牧民,淹死了4户牧民的410只羊。 由于突降冰雹和雨雪,路被积雪覆盖,艾克的羊群暂时只能在地窝子等待。 洪水是最常见的。三两朵白云开始扎堆的时候,牧民就会警觉地加快步伐。“山是会动的。”艾克见过草皮、石头,甚至整棵松树被雨水冲下山坡的情景。 在远离村庄的夏牧场,除了羊和牧羊犬,狼是艾克最常见到的。羊圈在艾克睡的地窝子10米之内,10米外回荡着狼的叫声。 白天有时候远远看见狼,对视一下,狼就掉头走了。到了晚上,羊圈周围是发着寒光的狼眼,牧羊犬不断地狂吠进行驱离。 有一次,艾克在松树林放羊,羊走丢了6只没有及时发现。第二天狼已经咬死了羊,一路上扔满了羊的毛发。 在夏牧场,生活简单,早晚吃的都是馕,中午放羊回到地窝子会生火做顿热饭。柴火和水一样,要骑马去找。想找到足够的松枝,要花三四个小时。 到了7月,会迎来令牧民心烦的雨季。艾克最害怕的是暴雨,被淋湿的柴火意味着吃不上热饭。羊还得照常赶出去吃草。人在松树下淋着,感冒了要自己挨着。 唯一用来消遣的是手机。充电宝可以充4次电,够用一星期。除此之外,跟其他牧民赛马成了艾克最大的娱乐活动。 每次从山上回到家里,洗干净脸,坐在屋里喝着母亲递上来的酸奶,艾克都觉得仿佛经历了几个世纪:“放羊放久了,感觉像五六十岁的老人。” 晚上,艾克和护送转场的村干部围着篝火跳舞。 更好的生活 一般情况下,艾克要独自在夏牧场生活15天,之后父亲或亲友会来换班。 趴在草地上的时候艾克会想起曾经的女朋友。两年前,从拜城的职高毕业时,女朋友去了阿克苏学做裁缝。女孩希望他能去做维修或者厨师。但彼时,弟弟要读大学,奶奶生病,“家里走不开,只能放牧。” 两个月后,等他站在山头上打电话联系女孩时,对方成了空号。 两年过去,家里的亲人接连给他介绍了3个“温柔的女孩”,他都没有去见面。“有时候就想一个人呆着,不想谈感情。” 他习惯了山里清凉的天气,到了城市感觉“热得受不了”。在山里,他骑马和走路,到了县城坐上公共汽车都晕车。 过去23年中,这个被晒得黝黑的青年到过最远的地方是150公里外的阿克苏。 2013年到拜城县读高职时,拿着按键手机的他看见同学用的都是触碰手机,后来,他花350块买了第一部安卓手机,第一次学会了拍照和使用qq;也是通过手机,三亚和长城的旅游广告发到了被马踩碎的手机屏上。去三亚和爬长城成了他的旅行梦想。 5个月前,他花600块钱新换了一部酷派手机。在微信上,他关注着《丝绸之路好声音》(新疆电视台的一档音乐选秀节目),收藏炫酷的兰博基尼的照片,网易云音乐里下载着新疆歌唱家阿布杜拉的歌。因为从家里出山的路途遥远,他还一直关注着汽车的价格,“想先买个二手车开。” 在转场开始前,他在隔壁的大桥乡报了驾校。10月份,拜城县有一场大型机器培训,放了两年羊的他想考出驾照去学铲车。 这也是父亲的意思,“放牧太辛苦了,自己愿意干什么都可以做。” 在读职高前,艾克的梦想是做一名会计。现在,弟弟读了经济系,似乎延续了他的梦想。他的打算始终和弟弟有关:以后打工每个月挣三千,给弟弟一千生活费读研究生,再和父母各出一半,雇一个牧羊人。 6月底,老虎台乡的山地草甸即将长出及膝的鲜草。165户牧民和76万只羊将在各自的牧场度过又一个南疆的夏季。 9月1号之前,天山南麓陆续降落的冰雹和雨雪会把夏牧场的羊群赶回山脚。膘肥体壮的羊群会被牧羊人带去阿克苏市的拍卖场。来自库尔勒、喀什等地的客商会出到800块一只的价格把牧民的羊买走。 我们告别艾克,返回乔喀塔什村时,艾克的母亲齐曼古丽早早等在牧道入口:“艰苦是我们的,艾克应该过更好的生活。”她端着满满一碗酸奶,朝远处的雪山望了一眼。 翻过那座雪山就是艾克和他的羊群到达的萨依里克草场。 (感谢拜城县老虎台乡瓦热斯、赛麦提江的翻译工作)
  • 肉牛的生长繁育技术

    肉牛的配种方式可分为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大类。自然交配又可分为自由交配和控制交配两种方式。肉牛的生长繁育技术具体是怎样的呢? 性成熟 性成熟是一个过程,当公、母牛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机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就会表现第二性征和性行为,特别是能够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在这期间进行交配,母牛能受胎,即称为性成熟。因此性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够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即母牛开始第一次发情并排卵,公牛开始产生成熟精子。 达到性成熟的年龄,由于牛的种类、品种、性别、气候、营养以及个体间的差异而有不同。如培育品种的性成熟比原始品种早,公牛一般为9个月,母牛一般为8~14个月。一般公牛的性成熟较母牛晚,饲养在寒冷北方的牛较饲养在温暖南方的牛性成熟晚,营养充足较营养不足的牛性成熟早。个体之间由于先天性疾病的原因,性成熟也可能推迟。 初配适龄 公、母牛达到性成熟年龄,虽然生殖器官已发育完全,具备了正常的繁殖能力,但此时身体的生长发育尚未完成,故尚不宜配种,以免影响母牛本身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及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 公、母牛配种过早,将影响到本身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所生犊牛体质弱、出生个体小、不易饲养,母牛产后产奶受影响,公牛性机能提前衰退,缩短种用年限。配种过迟则对繁殖不利、饲养费用增加,而且易使母牛过肥,不易受胎;公牛则易引起自淫、阳痿等病症而影响配种效果。因此正确掌握公、母牛的初配适龄,对改善牛群质量、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和提高繁殖率有重要意义。 母牛的初配适龄应根据牛的品种及其具体生长发育情况而定,一般比性成熟晚些,在开始配种时的体重应为其成年体重的70%左右。年龄已达到,体重还未达到时,则初配适龄应推迟;相反则可适当提前。一般肉牛的初配适龄为早熟品种,公牛15~18月龄,母牛16~18月龄;晚熟品种,公牛18~20月龄,母牛18~22月龄。配种方式 自由交配是将公牛在配种季节放入母牛群内自由选择交配。这种方法简单,可减少母牛漏配,增加生产犊牛数。但公牛利用率极低,交配次数无法控制,使良种公牛利用年限缩短;牛群的血统不清,易发生早配和近亲配,影响牛群质量;容易蔓延繁殖疾病;配种和产犊日期无法控制;不利于有计划地生产。因此,自由交配的缺点远远超过了它的优点,现已逐渐被其他先进方式所代替。 控制交配是人为控制公、母牛交配的一种方法,虽仍属自然交配的性质,但比自由交配方式优越得多,公、母牛可经人为的选择并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交配。 人工授精是用一定器械采集公牛的精液,经过稀释、保存,再把精液注入发情母牛的生殖道内,使其受精,以代替公、母牛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人工授精能充分利用良种公牛,加速牛群改良,减少疾病传染,节约费用,有力地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人工授精采用的精液有鲜精和冻精,其中冻精比鲜精普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