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喂尿素的方法,如何判断喂得是否恰当?

    在养羊生产中,若能将含氮量较高的尿素加以合理利用,使其被羊瘤胃中的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则1千克的尿素就相当于7千克豆饼中所含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合理利用蛋白质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饲喂时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的饲喂对象 应将尿素饲喂给健康的成年羊或育成羊。因为羔羊胃肠道内的微生物区系尚未完全建立,不能利用尿素。如果给羔羊饲喂尿素,会使其发生胃肠不适甚至中毒。除羔羊外,种公羊、怀孕后期母羊和用氨化秸秆饲料强化育肥的羊,也不能饲喂尿素。另外,产奶量较高(日产奶4千克以上)的奶羊也不宜饲喂尿素。此外,羊在过度饥饿以及长途运输后也不能立即饲喂含有尿素的饲料。 2.掌握好饲喂量 尿素的饲喂量不可过多,最多只能代替日粮粗蛋白质的30%、精饲料的2% - 3%,或者按体重的0.02%~ 0.05%的比例添加。大致来说,成年羊的日饲喂量为8~12克,育成羊6~7克,分2~3次喂给。当日粮蛋白质水平高达18%时,喂尿素无效甚至有害;当日粮中蛋白质低至8%时,饲喂尿素会影响瘤胃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尿素的利用率也会随之下降;当日粮中尿素的含量超过0.3%时,则会使饲料的适口性下降,羊的采食量降低。 3.合理搭配饲喂 在给羊饲喂尿素的同时,应补充一定的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中必须要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饲喂时,按一定比例称取适量尿素后,再与玉米、高梁、大麦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精料混匀饲喂。若只用尿素来饲喂羊,或直接在饮水中添加,就会导致尿素在瘤胃内水解速度过快(常在30分钟内完全分解)。尿素这种爆发式氨释放速度与粗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速度不协调,会使粗饲料和尿素均不能被瘤胃内的微生物充分利用。这样,不仅会造成饲料和尿素的浪费,还会因短时间内氨的大量蓄积而引起中毒。 尿素的饲喂方法 尿素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饲喂:用0.1% - 0.2%的尿素与玉米:糖浆混合成液状饲料饲喂,或把混合有尿素的精饲料与粗饲料或与轻工业副产品果渣、甜菜渣、蔗渣等混合均匀饲喂;将浓度较高的尿素溶液于饲喂前1 - 1.5小时喷洒在青贮草上,其剂量以青贮饲草干物质量的0.5%为宜,最多不超过1%,不但可中和其酸性,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而且还可提高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率。 如何判断饲料得当?发生中毒怎样处理? 如果尿素饲喂方法不当或饲喂过量致使瘤胃内氨释放量过多时,大量的氨被吸收而进入血液,使血氨浓度迅速升高而使羊中毒。所以,饲喂尿素时,一定要认真观察,注意最初1周内尤其是采食后1小时内的反应。 如在饲喂一段时间后,增重较快,且各项生理指标也比较正常,则说明饲喂方法得当。但是,如果羊在采食尿素0.5~1小时后即表现为兴奋不安、运动失调、反刍减少或停止、心率加快、肌肉振颤、不断呻吟、痉挛反复、呼吸急促、瞳孔散大、口吐白沫、瘤胃臌气、呼吸困难、体温下降等症状,则说明已发生尿素中毒,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可用食醋500毫升(或5%醋酸溶液500毫升)灌服,以中和瘤胃内的氨,间隔20~ 30分钟再灌服1~2次,轻者很快即可康复。以上内容,供参考学习。 注意事项 ①日粮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一定比例的蛋白质(通常以10%~12%为宜),适宜而又均衡的矿物质,适量的维生素,以提高尿素的利用效果。 ②尿素应与饲料均匀混合,限制采食量(因幼畜饥饿时会采食过多)。 ③切忌配比错误。用量不应过多,也绝对不应把生豆饼、生豆类、胡枝子籽、苜蓿籽或野芥子掺入含尿素的谷物饲料里,以免籽实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游离氨味,使羊厌恶。 ④饲喂尿素应有一段的适应期(一般5~7天),饮水适宜,饲喂含尿素精料之前的粗饲料不应太差,以免喂后使瘤胃pH增大。 ⑤饲料混合搅拌不匀,配比错误,适应期不当。粗饲料质量太差等容易发生尿素中毒。中毒症状是典型的氨中毒:呼吸急促,肌肉震颤,出汗不止,动物失调,严重时口吐白沫。一般于饲喂后15~40分钟出现,如不及时治疗,0.5~2.5小时即会死亡。如发现中毒,可采用灌稀醋酸、酸奶、酸乳清、食醋或乳酸的方法进行治疗。
  • 冬季如何养好育肥牛

    1、备足饲草,一般情况下每头牛应备足青干草、玉米秸等饲草1500千克左右,饲草要垛好,防止雨雪淋湿结冰和霉烂变质,秸秆要铡碎喂给,草料应多样化,青干草、野草、秸秆等混合搭配饲喂,每头牛每天喂给粗饲料10—12千克左右,还要供足饮水,每天饮水3—4次,水温应在15℃以上。 2、肉牛育肥前要先驱体内外的寄生虫,常用的驱虫药有丙硫咪唑、阿维菌素、敌百虫等。 3、入冬前要对牛舍进行维修,风洞要堵住,屋顶不漏雨雪,夜间要挂门帘,舍内要勤垫干草或干土,每天清扫粪便,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圈舍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 4、补充适量的精料,每天按牛体重的1%补喂混合精料,分两次喂给。 5、拴短缰绳,限制牛的运动,减少体能消耗,加快脂肪沉积,每天刷拭牛体1—2次。
  • 防牛难产应从配种开始

    在各种家畜中,牛的难产比较多。这是因为牛的骨盆轴比较弯曲,不像马和驴那样直短,所以分娩时不利于胎儿通过。此外,胎儿过大,胎儿姿势、位置、方向不正,都会导致母牛难产。难产一旦发生,极易引起犊牛死亡。 在各种家畜中,牛的难产比较多。这是因为牛的骨盆轴比较弯曲,不像马和驴那样直短,所以分娩时不利于胎儿通过。此外,胎儿过大,胎儿姿势、位置、方向不正,都会导致母牛难产。难产一旦发生,极易引起犊牛死亡,也常危及母牛生命。生产实践证明,预防牛难产的发生,必须从春季配种时就开始。 预防难产的措施: 一是不要给青年母牛配种过早,配种过早在分娩时容易发生骨盆狭窄等情况; 二是在妊娠期间,要保证供应胎儿和母牛的营养需要; 三是对妊娠母牛,要安排适当的运动,以利分娩时胎儿的转位,适当运动还可防止胎衣不下以及子宫复位不全等疾病; 四是临产时对分娩正常与否要做出早期诊断。从开始努责到胎膜露出或排出胎水这段时间进行检查。羊膜未破时,隔着羊膜检查。羊膜已破时,伸入羊膜腔触诊胎儿。如果发现胎儿反常的话,就应进行矫正,避免难产。
  • 山羊饲料的调剂

    山羊在经历冬季和早春较长的枯草季节后,体质瘦弱,若饲养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山羊死亡。因此,科学饲养好春山羊的关键是: 一、科学放牧。在惊蛰后青草增多,山羊就应外出放牧,全天放牧饲养,早出晚归。 山羊在经历冬季和早春较长的枯草季节后,体质瘦弱,若饲养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山羊死亡。因此,科学饲养好春山羊的关键是: 一、科学放牧。 在惊蛰后青草增多,山羊就应外出放牧,全天放牧饲养,早出晚归,放牧时注意防止山羊乱跑而吃不饱,消耗体力。有选择草质好,干草和青草较多的草地草坡放牧。每天放牧时,让羊先吃干草后吃青草,清明后青草茂盛,就让羊多吃青草,每天饮水3—4次,放牧前喂一次淡盐水,以增进山羊的食欲促进山羊的消化。 二、注意补食。 春季是多数母羊怀孕期和产羔期,保护怀孕母羊,科学补食对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和羔羊健壮成活很重要。在早春,每天早晨放牧前,下午收牧后都要加喂草料,如加喂青贮料、干花生藤、干红苕藤、青菜叶、玉米、红薯、麸皮、红白萝卜等蛋白质精料和多汁饲料,保持母羊体质健壮和分泌营养丰富的乳汁。 三、加强管理。 要随时观察羊群变化,对瘦弱和生长较慢的羊只要分群饲养,加喂精料,多喂精料以及多汁饲料和含蛋白质丰富的精饲料,以利瘦弱羊只增膘复壮。羊只在放牧时,防止羊只吃毒草,引起中毒,要立即喂服甘草500克、滑石100克、白糖500克煮水解毒,或找兽医治疗。 四、育好羔羊。 春季是多数母羊产羔季节,对怀孕母羊做好护胎保产、精细饲喂,每日加喂300克—500克混合精料,并随时做好母羊产羔准备工作,做到随产随接,保证羔羊全生、全活、全壮。
  • 架子牛的强化快速育肥措施

    防病驱虫:对刚买来的架子牛要全面检查,健康者注射口蹄疫苗、布氏杆菌病疫苗、魏氏梭菌病疫苗等方可入舍混养,并在进入舍饲育肥前进行1次全面驱虫。驱虫3天后,用人工盐或其它健胃药健胃。 防病驱虫 对刚买来的架子牛要全面检查,健康者注射口蹄疫苗、布氏杆菌病疫苗、魏氏梭菌病疫苗等方可入舍混养,并在进入舍饲育肥前进行1次全面驱虫。驱虫3天后,用人工盐或其它健胃药健胃。另外,刚入舍的牛由于环境变化、运输、惊吓等原因,易产生应激反应,可在饮水中加入0.5%食盐和1%红糖,连饮1星期,并多投喂青草或青干草,2天后喂少量麸皮,逐步过渡到饲喂催肥料。在催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牛群的采食、排泄及精神状况。 科学饲养 架子牛育肥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育肥前期(适应期)、育肥中期(育肥过渡期)和育肥后期(突击催肥期)。育肥前期大约需15天左右。主要以氨化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并结合本地实际加喂精饲料。 氨化秸秆或青贮玉米秸秆自由采食,饮水供应充足,从第2天开始逐渐加喂精料,以后迅速增加,到前期结束时,每天饲喂精料可达2千克左右,或混合精料按体重o.8%投给,平均每天约1.5千克。精料配方:玉米粉45%、麦麸40%、饼类10%、骨粉2%、尿素2%、食盐1%.另外每千克饲料添加2粒鱼肝油。育肥中期通常为30天左右。 饲喂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搭配粗饲料,前期初粗精料比例为3:l,中期为2:1,后期为1:1。每天早晚各饲喂1次,保持日喂量4—5千克,喂后2小时饮水。育肥后期大约需45天左右。日粮应以精料为主,精料的用量可占到整个日粮总量的70%—80%,并供给高能量(60%-70%),低蛋白饲料(10%-20%),按每100千克体重1.5%—2%喂料,粗精料比例为1:2直到1:3,适当增加每天饲喂次数,并保证饮水供应充足。该期饲料配方为,玉米面2—3千克,糖渣20-25千克,酒糟15—20千克,青贮秸秆10—15千克,食盐50克,矿物质添加剂20克,早晚各饲喂1次;或用玉米粉56%,棉籽饼10%,麦麸8%,氨化麦秸粉23.5%,生长素1%,食盐1%,碳酸氢钠O.5%,每头每天饲喂6—7千克。 合理使用增重剂 目前常用的主要是通过瘤胃起作用的增重剂,如瘤胃素(莫能菌素)、拉沙里菌素等。通常以添加剂的形式与饲料混合一起经口服用,一般每千克精料混合40-60毫克。 另外,合理地使用尿素,对牛增重非常有益。按每头每天添加缓释尿素添加剂0.25千克即可。尿素及各种添加剂可在晚上饲喂时喂给,喂后2小时内不能饮水,以防中毒。 精心管理 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1度。育肥期内应尽量为牛创造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一般宜采取拴养育肥。每天要刷拭牛体1-2次,保持牛体清洁。牛舍顶部安装可开闭的通风窗,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定时清除粪便,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干燥通风,严防潮湿。 适时出栏 当架子牛经2-3个月肥育,牛体重达500千克以上时要停止育肥,及时出栏。具体判断出栏时间的方法有2点:①发现牛采食量逐渐减少.经调饲后仍不能恢复;②用手触及腰角或用手握住耳根有脂肪感时,表示肌肉丰满,即可出栏。
  • 牛喂尿素要看饲草

    给牛喂尿素,尿素可经牛瘤胃中微生物的消化合成菌体蛋白,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所以尿素是牛的优质蛋白补充饲料。但尿素毕竟不是蛋白质,其利用效率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一般来讲,给牛投喂尿素要根据饲草的情况而定,以麦秸、干玉米秸、干草等粗劣饲料为主的冬春季节可以添加尿素,以青绿饲料为主的夏秋季节则不宜投喂。 试验证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在11%以下时,尿素在瘤胃中的利用率为70%左右,牛增重效果明显,随着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提高,加喂尿素的牛的增重效果欠佳。当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达12%以上时,加喂尿素不但起不到增重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增重或使其明显减重。 夏秋季节,各种野菜、野草、牧草繁多,牛常以青绿饲料为主,而青绿饲料所含营养物质全面,尤其是粗蛋白含量较高,一般在12%~20%,粗蛋白消化利用率也很高,一般达70%以上,同时粗蛋白品质优良,所含必需氨基酸全面,营养价值高。所以,在喂野菜、野草、牧草等青绿饲料为主的时候就没有必要给牛加喂尿素了。
  • 奶山羊养殖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现在奶山羊养殖已经相对比较普遍了,丰厚的利润吸引了很多人踏入奶山羊养殖行列当中,但是奶山羊养殖不可盲目从众,需要注意的事项可是一定要注意的哦。 一、忌养羊不费力许多养羊户图省事,把整草或秸秆直接扔进羊圈饲喂,甚至不添加精饲料或矿物质、添加剂等。 二、忌不搞防疫和驱虫大部分养殖户认为羊不易生病,用不着预防接种,认为驱虫也是多此一举,是白花钱。殊不知传染病、寄生虫病对养羊业的危害最大。 三、忌近亲配种在羊的繁殖问题上,很多人图方便,不选择种公羊,随便配种,结果造成近交,出现品种退化,导致生产性能降低。 四、忌公母羊同群饲养公羊达到性成熟以后,必须与母羊分群饲养。 五、忌羔羊断奶过早羔羊断奶过早,影响生长发育,甚至会死亡。 六、忌过食精料和突然更换草料有的农户为了让奶山羊多产奶或让羊只生长快,就一味地给羊添加精饲料,造成瘤胃膨胀;还有的养羊户突然改变饲料,造成羊只胃肠不适。 七、忌圈舍消毒不严羊圈潮湿、通风不良,如果再不定期消毒,羊只容易发生患下痢、疥癣、腐蹄病,传染病也很难控制。
  • 山羊养殖的四季放牧管理要点

    山羊养殖过程中离不开放牧,山羊吃百草,有毒、有害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的,种类繁多。因此,山羊在放牧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山羊四季放牧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1、山羊养殖之春季放牧。 因羊经过了漫长的冬春枯草季节,羊只膘差,嘴馋,易贪青而造成下痢,或误食毒草中毒,或是青草胀(瘤胃鼓气)。因此,春季放牧一要防止羊“跑青”;二要防止羊“臌胀”,常有“放羊拦住头,放得满肚油;放羊不拦头,跑成瘦马猴”的说法。春季放牧要手紧,开始时可先放老草坡或喂一些干草,然后再放牧于青草坡。春季草嫩,含水量高,早上天冷,不能让羊吃露水草,否则易引起拉稀。春天,当羊放牧食青草以后,要每隔5~6天喂一次盐,喂时把盐炒至微黄时为好,加一些磨碎的清热、开胃的饲料和必需的添加剂。这样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补充营养。同时,每天至少要让羊群饮水一次。 2、山羊养殖之夏季放牧。 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炎热、暴雨,蚊虫多,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放牧时应注意早出晚归,中午炎热时,要防羊“扎窝子”,应让羊群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必要时,在放牧中途给予适当休息。同时,要做好防蚊、驱虫工作。要多给羊群饮水,并适当喂些食盐。 3、山羊养殖之秋季放牧。 秋季天高气爽,牧草丰富,而且草籽逐渐成熟,应该是“满山遍野好放羊”的季节。秋季是羊群抓膘配种季节,放牧中,注意将羊放饱、放好,这不仅对冬季育肥出栏,对安全过冬和羊的繁殖也都很重要。 4、山羊养殖之冬季放牧。 冬季天渐转寒,植物开始枯萎或落时,并有雨雪霜冻。放牧中,应注意防寒、保暖,保膘、保羔。冬季放牧常常在村前村后和羊圈左右让羊吃些树叶、干草,晴天多让羊运动和晒太阳,怀孕母羊切忌翻沟越岭。同时,要修好羊舍,素有“圈暖三分膘”之说。
  • 母本牛的选育

    在育种上,公母牛同等重要。在生产上,一头公牛可以配种若干头母牛,公的占比母牛重要。 繁殖在广泛应用冷配先进技术的情况下部和会阴的毛色较浅公畜的质量高了,而母本牛的质量就是影响牛群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了。 在育种上,公母牛同等重要。在生产上,一头公牛可以配种若干头母牛,公的占比母牛重要。 繁殖在广泛应用冷配先进技术的情况下部和会阴的毛色较浅公畜的质量高了,而母本牛的质量就是影响牛群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了。 品种能直接影响一产力水平。肉牛比乳、役及兼用品种都能较快生长,早期成熟,提高出栏,节约饲料,肉质好和屠宰率高。当前,我国养牛生产方向虽然已经从役用转用食用,但是,养牛的品种仍然还是地方役用或役肉兼用种,改善牛的数量仍然很少,因此,良种肉牛的繁殖制药着肉牛业和平的 。解决定一问题的途径有三条:⑴加强现有品种培育工作,尽快提高生产力;⑵以地方品种为资源,利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自己的专站人品种;⑶开展多种形式的杂交优势利用方法,增加产肉量。我国养牛的数量多达几千头,南北自然条件差别较大,靠大量引入国外品种来代替地方品种是办不到的。只有养好地方品种加强母本牛选育工作,才能加速肉牛生产发展,积极有效的提高牛群质量。 1.加强本品种德育技术的应用 本品种德育是指同品种公母牛繁殖的方法。目的使用中原来优良的基因进一步提高,不良基因被优良因基所代替,从而培育出生产性能高、体育健康、适应性强、饲料报酬高、利用年限长的新品种。 我国多年来先后从国外引入不少优良品种,如短角牛、海福特牛,夏洛为牛等,不仅生产力高,而且遗传性稳定。通过本品种选育,保持了优良种性,不权减少了高昂的引种费,而且在我国黄牛改良中起到巨大作用。 我国的许多地方良种,如秦川牛、南阳牛、延边牛等都是通过本品种选育,不断克服弱点,逐渐形成地方优良品种的。 2.本品种选育的方法 本品种选育要在品种调查的基础上,详细掌握品种表成历史、数量分布,主要优气候 明确育种方向的前提下进行,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作。要在技术力较强的育种场进行。 选育是育种的关键,要根据系谱、本身表现,后裔测定的结果综合评定育种价值。 选配是在选种的基础上合理组合公母畜交配,使双亲的优良特征特性及生产性能组合在后裔身上,选种结果。 根据育种需要,利用近新交配,品系杂交、反交及远缘杂交方法,使品种内个体更能表现出固有的优点和有益的性状,提高生产力,丰富遗传基因,同时暴露不良性状和隐性基因,反复淘汰,去劣存优,在育种方向的指导下运用育种手段,不断克服缺点,保持和提高优良种性,最终达到育种目的。生产中本品种繁殖比较简单,亲本选择侧重个体经济性状,系谱和后裔表现适当参考,通过同质选配把亲本优良的经济性状传到后代身上。 3.母本牛的饲养管理 在育种工作中,即使有良好的遗传性,如果不给予适当的生活条件也不能发挥其高生产性能。要想培育出具有本品种体型、外貌特征、繁殖力强,使用期长的母本牛,必须从犊牛开始加强饲养管理。 肉、役犊牛的哺乳期基本是随母自由哺乳,要在牛舍附近放牧。如果牧地太远牧牛不能跟随时,每天要喂乳2-3次,每次都要吃饱。5-6月断乳到12月龄的育成牛阶段,仍然是身体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饲养水平不能降低,即使牧草较好也要夭当补料,舍饲按标准给料的同时要加喂些青草或青贮饲料。12月龄以后,采食能力增强,除牧草质量太差外,不用再补料,舍饲牛的饲料标准也逐渐转向成年牛饲养。断乳牛要注意食盐和矿牧质饲料供给。 犊牛生后10天就可以到舍外运动,太阳,每天0.5-1小时,随着出生日龄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也都要逐渐增加,6月龄后,每天运动时间要在3小时以上,放牧是最好的运动形式,不仅可以节省精料,同时可以锻炼肢蹄,促进消化,能够增减出适应性强的健康母牛。哺乳母牛尽量实行放牧饲养。犊牛满6个月以后,以防止育成牛过早盲目乱交,应实行公母分群管理,每天要刷拭1-2次畜体,不权有利于畜体卫生,而且可以培训出温顺性情。初配牛龄要适当推迟,育种母牛要延迟到18月龄以后,生产母牛最好在12月龄后配种。母牛受胎后要注意护胎保犊。受胎5个月后,乳房组织进入高度发育阶段,按摩能够促进发育。妊娠后期胎儿生长迅速,加上母牛自身生长需要,要增加精料供给,也为产后泌乳准备物质基础。
  • 黑山羊养殖的干草料调制

    农村养殖黑山羊成为致富的好门路,但羊群数量多了,草料缺乏的问题却成农民百姓最苦恼的事情了,养羊的草料话题一直都是农民百姓谈论的热点。 黑山羊除了可以放牧外,其实还还可以入栏圈养,发展种草养羊,所以养殖户需要懂得制作干草等技术。调制优质干草养殖户必须做到如下要点: 1,适期刈割。牧草和青刈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随生长发育的进行而变化。幼嫩时期,叶量丰富,粗蛋白、胡萝卜素等含量多,营养价值高,但产草量低;随着生长和产量的增加,茎秆部分的比例增大,粗纤维含量逐渐增加,木质化程度提高,可消化营养物质的含量明显减少,饲草品质下降。一般禾本科牧草以抽穗—初花期、豆科牧草以现蕾—初花期刈割为宜。 2,快速干燥。刈割后的新鲜牧草或饲料作物在细胞死亡以前仍在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体内的养分。因此,缩短干草的调制时间,可以减少植物呼吸作用的消耗。天然晒制干草应选择少雨干燥的季节进行。于晴天将收割的青草摊晒在高燥的地方干燥,也可采用草架干草和常温鼓风干燥。如草的茎秆较粗时,为缩短晾晒时间,还可采用机械压裂等方法将草的茎秆压扁,加速水分的散失。在晒制过程中要经常翻动,以促进干燥,防上下干湿不匀。 3,防雨防露。干草晒制过程中雨露淋溶是干草养分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晒制开始前应注意天气的变化动态,积极作好防雨准备。晒制过程中,傍晚要将摊晒的饲料搂成小垄,减少露水引起的返潮。 4,减少叶片脱落。叶片的可消化养分含量比茎秆高,干草调制过程中叶片又非常容易脱落,所以防治叶片脱落是减少养分损失的一个重要环节。晒制过程中,叶片失水较快而茎秆失水相对缓慢。牧草或饲料作物刈割后将茎秆压扁,有利于茎叶同步干燥,减少叶片脱落。翻草避开烈日的中午也可减少叶片脱落。当干草的水分降到15-18%时即可抓紧进行堆藏,水分过低容易造成叶片脱落。干草的储存可室内堆放,也可室外堆垛。干草的含水量过高,堆中发热、霉变是储存过程中养分损失的重要原因。一般干草开始储存时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8%以下,储存期间须防返潮和雨水。室内堆放应定期通风散湿,室外堆垛应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排水良好、背风的地方,并防雨水渗入垛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