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羊引种需注意

    一、要从有资质的养殖场引进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非疫区引进,所引进的种羊场必须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征,引进的种羊要有检疫合格证和系谱档案。 二、鉴别年龄 通过牙齿判断引进羊的年龄,幼年羊的牙齿颜色洁白,较小;成年羊的牙齿颜色发黄,较大。以牙齿鉴定羊的年龄主要看羊的下颚4对门齿,中间的一对切齿,切齿两侧的为内中齿,向外的为外中齿,最外的一对隅齿。羊在1岁半时,乳切齿换成永久切齿;2岁~2.5岁中齿脱换;3岁外中齿脱换;4岁隅齿脱换;5岁以后可根据齿间缝隙的大小、齿的磨损程度和齿的状况来判定;6岁以上齿龈凹陷,牙齿向前斜出,齿冠变狭小;7岁~9岁牙根活动并陆续脱落。 三、观察羊的健康状况 根据羊的体型外貌、膘情等特征,判断品种的纯度和健康状况。健康羊活泼好动,两眼明亮有神,毛有光泽,食欲旺盛,呼吸、体温正常,四肢强壮有力;病羊则被毛散乱、粗糙尤光,眼大无神,呆立,食欲不振、呼吸急促,体温升高,体表和四肢有病等。 四、注意运输安全 运输车辆应彻底消毒,引进羊只在装运及运输过程中不与牛等偶蹄动物接触。 五、隔离后合群 引入后应隔离饲养20天~30天,此期间应观察和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 知道为什么要早点让羊羔断奶吗?

    1 早断奶的优势 母羊繁殖周期明显缩短,使繁殖率提高。羔羊采取早期断奶能够促进哺乳母羊的生理机能尽快恢复,从而有利于其早发情、早配种,使其繁殖周期明显缩短。同时,由于母羊停止哺乳还能够使机体营养物质减少消耗,有利于其尽快恢复体力,从而为下次配种作好充足准备。另外,该措施的实施还能够缩短母羊空怀期,也能够使其繁殖率提高。 刺激羔羊瘤胃尽快发育完善,使饲料利用率提高。当羔羊达到3月龄时,通过母乳只能满足其所需营养的5%~10%,此时继续哺乳只能够作为辅助供给,还会给羔羊正常采食草料产生不良影响。羔羊早期断奶后,可补饲能够使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得到满足的饲料,从而能够促使羔羊充分发挥其生长优势以及生产潜力。羔羊通过早期断奶能够使其较早采食开食料等植物性饲料,促进体内消化器官尤其是瘤胃快速发育,提早锻炼羔羊采食饲草料的能力,使其在后期饲养过程中粗饲料的利用率和采食量都有所提高。 确保羔羊能够当年出生、当年育肥、当年出栏。羔羊采取早期断奶,能够使其瘤胃机能增强,使其对纤维素的采食量增加,从而为羔羊进行早期育肥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能够使其在短时间内实现预期的育肥计划。一般来说,羔羊在正常饲养管理水平下,从产出到5月龄之间保持体重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且在8周龄采取早期断奶后实行高强度育肥,使其在4~5月龄就能够出栏,保持羊群处于快速周转的状态,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 方便组织生产。对于集约化养羊场,往往采取使用一些繁殖新技术,如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诱导产羔等,促使所有母羊的发情、配种相对比较集中,从而导致产羔时间也比较集中,即缩短产羔期。由此能够减少人力浪费,利于组织现代工厂化生产,完全达到全进全出制,更有利于进行防疫。 2 加强母羊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羊要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胚胎能够发育正常,且出生时具有较大的初生重,体质健壮,从而保持较高的成活率。为此要对妊娠母羊饲喂的日粮进行优化,保证含有丰富全面的营养,特别是处于妊娠后期的高产母羊以及初产母羊更要注意供给充足营养。对于高产母羊,主要是防止围产期缺乏营养而导致胎儿发育不全或者发生死亡;对于初产母羊,不仅要确保满足其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还要满足胎儿迅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另外,妊娠母羊要保持适当的运动,能够避免发生妊娠水肿和难产,还要增加光照,促进维生素D、骨钙等物质的吸收。此外,妊娠母羊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够发生踩踏、过于拥挤,饲喂霜冻、霉变的饲草料以及供给污浊、冰冻的饮水。 哺乳母羊采取良好饲养管理,促使其泌乳量提高,从而为羔羊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使其在哺乳期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同时使断奶体重增加,促进育成阶段保持旺盛生长发育。此时,哺乳母羊可适当增加饲喂多汁饲料,如甜菜渣、胡萝卜等,能够促进泌乳。当羔羊达到7~10日龄开始,采取白天将母仔分群进行补饲,而夜间合群进行哺乳的方式,不仅能够训练羔羊早开食、早发育,同时能够减少对母羊采食的影响,使其采食量处于稳定增加的趋势。 3 训练羔羊早龄开食 羔羊通常从7~1O日龄开始进行诱食,10~15日龄开始进行补饲,且羔羊越早训练开食越好。尽管羔羊小于3周龄时只能够采食很少的固体饲料,但能够刺激瘤胃发育,同时养成采食行为。羔羊训练开食时,可选择在羊舍内的一个围栏作为固定地点,里面放置饲槽,使羔羊能够任意采食,但母羊无法进入;也可以采取将母仔分群的方法,即对隔离羔羊采取单独训练。开食可选择多种方法,如在短时间内适当限制哺乳,当羔羊比较饥饿时实用代乳粉或者开食料进行补饲,也可选择先诱导饮用液体代乳粉,逐渐过渡到饲喂固体开食料。使用代乳料对羔羊进行训练补喂的开始几天,要通过奶瓶采取人工辅助哺乳,在喂饮过程中注意保持奶瓶仰角控制在30度以内,尽可能让羔羊自己吮吸吃料,如有必要再采取强制授乳,但注意不能进行硬灌,避免发生呛乳。羔羊补饲代乳料时,要采取少给勤添,确保定时、定量、定温,温度最好保持在37℃左右。同时,必须确保卫生保持清洁,定期对哺乳用具进行消毒。注意羔羊每次的补饲量适宜控制在20~30min内能够吃完,开始时每只每天饲喂大约400g,到断奶时每只平均能够采食lOkg左右的饲料。 4 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羔羊断奶后要采取单独组群饲养,白天进行放牧,早晚进行补饲。当羔羊大于4月龄时,可根据牧草的生长情况,开始逐渐减少补饲量。在秋季,牧草旺盛生长时,可采取只放牧不补饲的饲养方式。在寒冬季节,由于处于枯草期,要采用放牧结合补饲的饲养方式,平均每只需要补饲0.8~1.Okg优质青干草和0.3~0.4kg精饲料。羔羊刚断奶后,由于处于早期生长发育的阶段,放牧最好选择牧草良好生长的草场,采取早出牧,晚归牧,并在中午进行适当休息,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在夜间补饲适量的优质鲜嫩青草。
  • 养殖努比山羊如何防止品种退化?

    在我国适合养殖的山羊品种有很多,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南方的山品可选择的范围就小很多了,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它不仅耐高温、高湿、适应能力还特别的强,在我国很多地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它的名字叫着努比山羊。它来自非洲,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它的外形优美、健壮,人们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也要有真材实料,够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它就是好看、好养、好吃的山羊品种。 努比山羊体型适中,外表优美,回头率还真不低,它背腰稍凹,四肢细长,被毛细短富有光泽。努比山羊头部较小,两耳宽大下垂,鼻梁明显隆起。成年公羊体重在60公斤左右,成年母羊体重一般在50公斤左右,它们合群性很强,耐粗饲,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养殖。 一般农村采取放养或者圈养的管理方式饲养,努比山羊繁殖方面要避免近亲交配,一旦近交,羊只生产性能下降,品种退化,生长发育迟缓,产肉量降低50%左右;繁殖率下降,近亲交配造成怪胎、流产、化胎、死胎不断出现;羊只抗病力差,死亡率高。 预防措施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调换种公羊。在一个羊群中的种公羊连续使用两年,然后与其它羊群中同一品种的种公羊进行调换。降低近亲交配次数。 第二点,种公羊单独饲养。到配种季节,根据血缘关系,选择血缘关系远的种公羊,进行人工辅助配种或人工受精。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避免近亲繁殖,而且可以控制母羊产羔时间,延长种公羊利用年限。 第三点,在羊群数量大的乡、村,应建立羊只人工受精站。受精站应建立档案制度,包括种公、母羊卡片、母羊繁殖登记表,羔羊登记表及后代测定记录表等。 有了这一档案,血缘关系就清楚了,就可以有计划地选种选配,避免近亲繁殖。育肥方面,按照公母、大小、强弱及时转群分别饲养,减少羊对转群的应激,从小育肥,要有一个预饲期,前期可以喂禾荬草、牧素草等,中后期可以饲喂芋觅草、羙萏草等,必须采用种草养羊或青贮技术,确保饲草成本降低。饲喂中,同时添加配合日粮有利于根据不同时期的努比山羊对营养要求的不同情况来调配饲料,进行短期强度育肥,提早上市,提高效益。
  • 夏季放牧要严防瘤胃胀气

      1、原因   瘤胃胀气(瘤胃膨胀)是指由于采食过量多汁、幼嫩的青草或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豆科植物(如苜蓿等),霉变、潮湿、发酵的饲草料,以及吃了雨后水草或露水未干的青草等,造成瘤胃内容物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而不能排出,致使瘤胃、网胃过度臌胀与消化功能絮乱的一种疾病。   2、症状   病畜拱背呻吟,后腹部急剧膨胀,叩击瘤胃,声如鼓响,食欲、反刍、嗳气停止。   3、预防   放牧前在饮水中加入少量植物油,对预防采食豆科牧草导致的瘤胃胀气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质量稳定,定时、定量饲喂,限饲嫩草,禁食霉变、露水草料等。   4、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排出气体和制止发酵。   ①排出瘤胃内气体:病重时可施瘤胃穿刺术进行放气急救,放气开始要慢慢进行,以防止脑贫血的发生,术前可注射强心药。   ②偏方治疗:1两烟叶泡半斤植物油,灌服。或用鱼石脂,溶于水后去掉上面漂浮的油脂(凡士林),灌服。
  • 科学养殖山羊的综合饲养管理技术

    一、择优品种 优良品种是获得养羊高效益的重中之重,应注重选择良种山羊。养羊户要提高经济效益,积极选择优良品种杂交改良,应引进波尔羊、南江黄羊、马头羊等肉用型种公羊饲养;种母羊宜选用体躯较大,肋骨拱张,背腰宽长,腹大而不下垂,后躯宽深,乳房圆润紧凑,乳头大而整齐,神态活泼灵敏,行走快捷等特点明显的本地母羊饲养。 二、完善羊群 在饲养中,不断完善羊群结构,对山羊的数量增长及提高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老弱病羊、不孕母羊以及习惯性流产母羊要尽早淘汰处理,作育肥羊出栏,并不断补充适龄母羊,使羊群中母羊数量保持在70%,能繁母羊保持在50%以上。对出生后1个月内的小公羔一律阉割育肥,保持和提高杂交优势。山羊适宜的繁殖年龄为:公羊在5岁以下,母羊在6岁以下,这样才能保证壮年公母羊的比例、质量和羊群旺盛的繁殖力。 三、选季配种 母羊配种应避开严寒和酷暑季节,一般选择气候较好、牧草充足的春秋两季。春配应在4-5月进行,在9-10月产羔;秋配在10-11月进行,翌年3-4月产羔。这样配种季节适宜,产羔比较集中,有利于羔羊集中管理。 四、精养种羊 种公羊和母羊是发展羊群的基础,尤其是种公羊,对羊群质量影响很大。在配种季节应保证充足的、含蛋白质较高的补充饲料,搭配2%-3%的骨粉或碳酸钙、1%-2%食盐,让其多吃青草,并补足精料,多喂维生素丰富的多汁青绿饲料,保证种公羊的中等体况。种母羊应根据不同时期(配种前、怀孕后、哺乳期)体况和营养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同种公羊一样,保持营养好、体况佳的中等体况。有条件的应改进配种技术,采取人工授精方法,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羊经济效益。 五、多护养羔羊 羔羊喜清洁、干燥、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冬春季节更为敏感,如不多加注意,羔羊就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在春季气温骤降或骤升时,要加强防护措施,随时调整舍内温度;在寒冷季节要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加厚垫草层,平时要防止雨水淋湿。 六、种草养羊 农村养羊条件有限,特别是成片草场较少的地方更要采取种草补料措施,开展人工种植牧草来弥补草料的不足,不仅利于牧草生长,还能贮草备冬解决冬春缺料的问题。种草面积应根据养羊生产和草场载畜量的情况而定。一般养30-50只山羊,种植1334平方米牧草;养100只以上的,应种植3335平方米左右。牧草品种选用鲁梅克斯、串叶松香草、俄罗斯饲料菜、紫花苜蓿等多年生牧草。 七、预防疾病 首先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在春秋季要早给山羊进行口蹄疫、三联四防(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疽、羔羊痢疾)及羊口疮、胸膜肺炎、羊痘等免疫注射。其次做好预防性驱虫工作。山羊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肝片吸虫、肺丝虫、胃肠线虫等,可选用阿维菌素、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等驱虫药。羊应每季节驱虫一次。在驱杀体表寄生虫时必须同时喷洒药液。栏舍和场地应每天清扫一次,保持干净卫生,并定期消毒。粪便应及时作定点或在化粪池内堆积发酵消毒处理。
  • 牛维生素缺乏症的症状

    维生素B5缺乏症状 病犊牛症状是口腔溃疡,皮炎,食欲大减(厌食),呕吐,腹泻和严重脱水,贫血,消瘦和生长发育刁;良等。当陷入高度衰竭的病犊牛,往往突发死亡。临床上对,血液中和尿液中烟酸代谢产物含量测定,可作对本病病性诊断依据。 维生素B8缺乏症的症状 奶牛在通常饲养条件下,由瘤胃内微生物群合成的便可满足自身生理需要量,在临床上几乎不发生吡哆醇缺乏症。但在高蛋白饲料饲喂过多时,则势必增多对吡哆醇的需要量而偶发本病。同时,人工复制发病试验也获成功。临床症状主要是生长发育缓慢,皮炎,眼炎,口炎,并发生痉挛,贫血(属异型和大小不匀性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缺乏症症状 病犊牛主要表现出血,皮脂溢出性皮炎,被毛剥脱,发育不良。严重病犊牛多出现后躯麻痹,结局死亡。 维生素BC缺乏的症状 生长发育缓慢,脑水肿,大肠炎和巨红细胞性贫血等。病犊牛多数结局死亡。 胆碱缺乏症状 初生犊牛食欲减退,生长发育不良,消瘦,体质虚弱,不能站立,呼吸困难和脂肪肝等。曾应用缺乏胆碱饲料人工复制发病试验,其结果试验的初生犊牛在第7天后便出现急性综合征(与临床症状相同)。 维生素B12缺乏症状 发病犊牛,食欲不振,异嗜,瘤胃蠕动机能减弱。营养不良,被毛逆立、无光泽,生长发育缓慢,由于四肢肌肉乏力和全身虚弱,病犊牛站立困难,强迫走动呈现运动失调。母牛发情减弱乃至不发情。病牛往往伴发正红细胞性或小红细胞性贫血。
  • 肉牛养殖失败的基本原因?

    肉牛行业虽利润丰厚但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并不是每个用户养殖都能取得成功,部分养殖户由于不注意一些问题导致肉牛养殖失败,下面大汉养殖场结合自身养殖经验就为广大肉牛养殖户总结其中的一些失败原因:   失败原因一,饲料供应不足,肉牛是大型食草动物,因此草料的供给尤为重要,因的养殖户舍不得投资草料就随便每天一放养让其自己采食,这样根本不知道牛到底吃了多少吃饱没有等,如果没有吃饱那么就会消耗自身的脂肪又何来增重之说。   失败原因二,饲养环境差,很多养殖户都是散户小户,因此养殖上只是随意搭建个牛棚即可(为降低成本),但这是肉牛养殖,不是耕牛可随意一点,环境差导致肉牛生长受到干扰,影响正常发育等,如圈舍低矮简易,夏热冬冷,阴暗潮湿,外加不及时清除粪便等。   失败原因三,卫生防疫管理,如果是从小牛犊饲养更应该科学规范,很多养殖户只是一味的饲养却没有给牛犊清理卫生,以及棚舍内的卫生,这些很容易使得肉牛牛犊生病降低体重等,而且对疫苗等注射上也不及时造成患病率提高。   解决办法   养殖肉牛其最终目的是增加牛的体重,提高产肉率,因此广大养殖户应该从源头开始做好每一步具体如下:   (1)饲料供应,如果是圈养肉牛应该每天供应充足的草料和饮水,这个可自己根据所养牛的数量以及年龄判断草料量,如果是散养每天到野外让其自己采食,每天回来后应该适当的增加草料。   (2)肉牛牛舍建设,肉牛牛舍应该按照所养殖的数量如200头肉牛牛舍建设来进行,面积、换风口、牛槽、牛床以及粪便池等都应该按照标准建设。   (3)卫生及疾病防疫,牛犊患病率高,因此在牛犊期卫生和疫苗必不可少,牛犊自身卫生每天要刷一刷背后的粪便防止病菌繁殖,疫苗要根据肉牛发病高峰期来注射。   成功养殖肉牛从中获取利润不是简单的饲养等待出栏,应该在掌握所养肉牛品种特点以及各项标准来进行科学饲养才行。
  • 小牛断奶后就是不长!怎么回事?

      养殖同样的品种,纯度也相差不大,有的牛五六个断奶就可以达到四五百斤,有的牛只有二百斤。要想增加小牛的断奶体重,北京农博力尔提醒广大养牛户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方可:   一、断奶不合理:农户养牛多采取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使子牛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改变,使其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在断奶前5~6天,逐渐减少给子牛的哺乳次数,直至完全断奶。   二、补料不及时:子牛在哺乳阶段没能及时补料,断奶后不能很好进食,造成生长缓慢,发育停止。一般应在子牛10日龄开始补料,开始以香、甜、脆、易消化的饲料为主,以后逐渐改喂正常饲料。   三、饲料及饲养方法不合理:断奶后,子牛不仅吃不上母乳,且饲料质量也较哺乳期差,日喂次数也由断奶前的6~8次,急剧减少到日喂3次,这些剧烈变化使子牛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因此,购牛时就要详细询问卖主对牛的饲养管理情况,做到饲料质量逐渐过渡,饲喂次数由多到少逐渐过渡。   四、环境条件变化太大:子牛断奶前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断奶后,一般是一牛一圈,子牛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这种孤独的生活,特别在冬季因寒冷天气而吃不好睡不好,容易生病甚至死亡。所以,在购牛时,要尽量的了解其原来的饲养情况,为子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饲养条件的变化要逐渐进行。   五、管理粗放:现在农户养牛一般是一牛一圈,有的牛吃食、睡觉、排粪在同一地点,加之打扫、垫圈不勤,造成环境污秽,卫生条件极差,特别是在冬季,很容易引起牛感冒、下痢等一系列疾病,对其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在实际养牛生产中,可根据牛吃食快慢、性情好坏分群,以3~6头为一圈,这样牛争吃食,生长快。另外,要做好调教工作,使其定点吃食、定点排粪、定点睡觉,保持环境卫生。   六、疾病、驱虫: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小牛发生传染性疾病、呼吸道疾病以及消化道疾病等,这些对小牛的生长影响都是十分大的,另外寄生虫也会影响小牛的生长。所以要做好饲养管理和防疫工作,同时定期进行驱虫。
  • 黑山羊羊羔的补饲技术步骤及补饲时间

    对于黑山羊羔的管理,很多养殖户会问,几周龄适合补料?走访了伟艳黑山羊养殖基地,他们介绍说,黑山羊羔在三周龄以内,前胃(瘤胃、网胃、瓣胃)都很小,不具备消化草料的能力,也没有微生物和纤毛虫存在,只能靠吃乳汁进入真胃供吸收利用。此时喂给草料,会加重羔羊前胃的负担,引起疾病。如果喂草料过晚,胃肠得不到锻炼,前胃生长发育慢,容积过小,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羔羊三周龄以后,前胃迅速增大,而且由于接触少量食物和饮水,微生物随着口腔进入前胃,这时,羔羊开始出现反刍。此时开食喂鲜嫩的青草、野菜、优质干青草、粉碎的精饲料等,并随着周龄的增长增加喂量及粗饲料的数量,既可避免引起疾病,又可使前胃发育加快,促进瘤胃内微生物和纤毛虫的繁殖,使其消化饲草和饲料的功能逐渐加强,为黑山羊以后采食大量的粗饲料,长大个、多增重打下良好的基础。   黑山羊羔的早期补饲步骤,对于黑山羊羔羊的饲喂其实早期补饲是有很大好出的,正确掌握好补饲的方法,有利于促进黑山羊的肠胃发育、提高生长。   黑山羊羊羔的补饲技术   下面伟艳黑山羊基地就来为饲养户介绍以下几个步骤的饲喂:   第一步,可以饲喂干草,羔羊从10天开始,便训练其采食干草。   第二步,饲喂精料,羔羊出生后15~20天开始训练其采食精料。   第三步,多汁饲料的饲喂:从出生后20天开始,在混合精料中并可加入切碎的胡萝卜等多汁饲料,以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   第四步,青贮饲料:从2月龄开始喂给,最初每天50克,3月龄时可喂到0.5千克,4~6月龄增至2千克。   第五步,饮水:满足正常代谢的需要,必须训练羔羊尽早饮水。   第六步,补饲抗生素:为了预防羔羊拉稀,可在补饲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抗生素。
  • 一个能快速解决母羊生产瘫痪的方案

    羊生产瘫痪是羊病之一,又称乳热病或低钙血症,是急性而严重的神经疾病。其特征为咽、舌、肠道和四肢发生瘫痪,失去知觉。山羊和绵羊均可患病,但以山羊比较多见。尤其某些2-4胎的高产奶山羊,几乎每次分娩以后都重复发病。此病主要见于成年母羊,发生于产前或产后数日内,偶尔见于怀孕的其他时期。 生产瘫痪的母羊 一、病因:舍饲、产乳量高以及怀孕末期营养良好的羊只,如果饲料营养过于丰富,都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由于血糖和血钙降低。据测定,病羊血液中的糖分及含钙量均降低,可能是因为大量钙质随着初乳排出,或者是因为初乳含钙量太高之故。其原因是降钙素抑制了副甲状腺素的骨溶解作用,以致调节过程不能适应,而变为低钙状态,引起发病。 一般认为生产瘫痪是由于神经系统过度紧张(抑制或衰竭)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尤其是由于大脑皮质接受冲动的分析器过分紧张,造成调节力降低。这里所说的冲动是指来自生殖器官,以及其他直接或间接参与分娩过程的内脏器官的气压感受器及化学感受器。 二、临床症状:最初症状通常出现于分娩之后,少数的病例,见于妊娠末期和分娩过程。由于钙的作用是维持肌肉的紧张性,故在低钙血情况下病羊总的表现为衰弱无力。病初全身抑郁,食欲减少,反刍停止,后肢软弱,步态不稳,甚至摇摆。有的绵羊弯背低头,蹒跚走动。由于发生战栗和不能安静休息,呼吸常见加快。这些初期症状维持的时间通常很短。此后羊站立不稳,在企图走动时跌倒。有的羊倒后起立很困难。有的不能起立,头向前直伸,不吃,停止排粪和排尿。皮肤对针刺的反应很弱。 少数羊知觉完全丧失,发生极明显的麻痹症状。舌头从半开的口中垂出,咽喉麻痹。针刺皮肤无反应。脉搏先慢而弱,以后变快,勉强可以摸到。呼吸深而慢。病的后期常常用嘴呼吸,唾液随着呼气吹出,或从鼻孔流出食物。病羊常呈侧卧姿势,四肢伸直,头弯于胸部,体温逐渐下降,有时降至36℃。皮肤、耳朵和角根冰冷,很像将死状态。 有些病羊往往死于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例如有的绵羊在晚上完全健康,而次晨却死亡。 三、诊断:尸体剖检时,看不到任何特殊病变,惟一精确的诊断方法是分析血液样品。但由于病程很短,必须根据临床症状的观察进行诊断。乳房通风及注射钙剂效果显著,亦可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 四、防治技术: 1、预防:根据对于钙在体内的动态化变化,在实践中应考虑饲料成分配合上预防本病的发生。⑴在整个怀孕期间都应喂给富含矿物质的饲料。单纯饲喂富含钙质的混合精料,似乎没有预防效果,假若同时给予维生素D,则效果较好。⑵产前应保持适当运动。但不可运动过度,因为过度疲劳反而容易引起发病。⑶对于习惯发病的羊,于分娩之后,及早应用下列药物进行预防注射:5%氯化钙40-60毫升,25%葡萄糖80-100毫升,10%铵钠咖5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注射。⑷在分娩前和产后1周内,每天给予蔗糖15-20克。 2、治疗: (1)补钙方法。静脉或肌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0-100毫升,或者应用下列处方:5%氯化钙60-80毫升,10%葡萄糖120-140毫升,10%安钠咖5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注射。 (2)采用乳房送风法。使羊稍呈仰卧姿势,挤出少量乳汁;用酒精棉球擦净乳头,尤其是乳头孔。然后将煮沸消毒过的导管插入乳头中,通过导管打入空气,直到乳房中充满空气为止。用手指叩击乳房皮肤时有鼓响音者,为充满空气的标志。在乳房的两半中都要注入空气;为了避免送入的空气的逸出,在取出导管时,应用手指捏紧乳头,并用纱布绷带轻轻扎住每一个乳头的基部。经过25-30分钟将绷带取掉。将空气注入乳房各叶以后,小心按摩乳房数分钟。然后使羊四肢蜷曲伏卧,并用草束磨擦臀部、腰部和胸部,最后盖上麻袋或布块保温。注入空气以后,可根据情况考虑注射50%葡萄糖溶液100毫升。如果注入空气后6小时情况并不改善,应再重复做乳房送风。 (3)其它疗法。 ①补磷:当补钙后,病羊机敏活泼,欲起不能时,多伴有严重的低磷血症。此时可应用20%的磷酸二氢钠溶液1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 ②补糖:随着钙的供给,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很快提高而使血糖降低,有时可引起低血糖症,故补钙的同时应当补糖。 在养殖业当中,掌握常见的羊病预防和常规性诊治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地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防治羊病必须在“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基础上,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落实各种综合性防治措施,将饲养管理同疫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取得防病灭病的综合效果。(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肇东市宣化乡人民政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