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养下达,关停农村养殖场?这3种情况很安全,不会查封

    农村各地都在号召可持续发展,今年查禁止焚烧秸秆的力度也很大。而在农村进行更久的一项工作,那便是农村的查治违规养殖场的工作。养殖是农业的一部分,也是农民的另一大主要收入来源。可是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大,农民生活得环境会变得更糟。当禁养命令下达之后,是要关停农村全部的养殖场吗?这3种情况很安全,不会被查封。 一、符合排污标准 农村的养殖场若是不符合排污标准,就肯定会被查到然后强制关闭。所以农民一定要想出一个办法来,让自己的养殖场排污合格,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物排放。农民可以购买一些排污设备,进行污染物处理。可能设备成本会比较高,但是总比养殖场就此关闭要好的多,以后总会再赚回来的。 二、位于适养区 农村有很多不同的区域,环境的承载力也不一样。禁养区的环境质量好或者承载力弱,因此对于这片区域的养殖场,上级都会强制性关掉。但是禁养区之外还有适养区,农民可以选择把养殖场搬迁过去。如果不清楚场地划分,可以问问当地村干部,反正肯定会有适合农民养殖的地方,就是搬迁也需要成本消耗,农民也要好好考虑。 三、定期给养殖场消毒,动物防疫 一些养殖场排污可能过关,但是期间蕴藏着很多的病菌,这些就是疫病的根源。为了防止那些养殖场的动物给养殖场的工人带来病菌感染,养殖场必须要定期给养殖场消毒,然后给动物进行防疫。不按照要求做的养殖场是对工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居民的不负责任,如果做到这些,也就不必关掉了。 养殖业是市场需求很大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不能就那么轻易的消失了。所以也请农民不要恐慌,既然查治的是环境污染大的养殖场,那么农民只需保证自己的养殖场合格就行。农民也不要人心惶惶,如果自己家的养殖场被关了,还可以到别处选择重新开。现在的养殖场补贴力度还是非常大的,只是一定要记住,一切都要以好好保护环境为主。
  • 新手养羊人怎么看“羊病”?

    一、个体检查法 生产中常用临床诊断法是诊断羊病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问诊、视诊、嗅诊、切诊等综合分析,可以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 问诊 是通过询问养羊户,了解羊发病的有关情况,包括:发病时间,头数,病前病后的表现,病史,治疗情况,免疫情况,饲养管理及羊的年龄等情况进行分析。 视诊 通过观察病羊的表现。包括羊的肥瘦、姿势、步态及羊的被毛、皮肤、黏膜、粪尿等。 表现肥瘦:一般急性病,如急性鼓胀、急性炭疽等病羊身体仍然肥壮;相反,一般慢性病如寄生虫病等,病羊身体多瘦弱。 姿势:通过观察病羊一举一动,找出病源的部位。 步态:健康羊步伐活泼而稳定。如果羊患病时,常表现行动不稳,或不喜行走 。当羊的四肢肌肉、关节或蹄部发生疾病时,则表现为跛行。 被毛和皮肤:正常羊的被毛平整而不易脱落,富有光泽。在病理状态下,被毛粗乱蓬松,失去光泽,而且容易脱落。患螨病的羊,被毛脱落,同时皮肤变厚变硬,出现蹭痒和擦伤。还要注意有无外伤等。 黏膜:羊可视黏膜光滑粉红色。若口腔黏膜发红,多半是由于体温升高,身体有炎症。黏膜发红并带有红点,血丝或呈紫色,是由于严重的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苍白色,多为患贫血病;黄色,多为患黄疸病;蓝色,多为肺脏、心脏患病。 采食饮水:羊的采食、饮水减少或停止,首先要查看口腔有无异物、口腔溃疡、舌有烂伤等。反刍减少或停止,往往是羊的前胃疾病。 粪尿: 主要检查其形状、硬度、色泽及附着物等。粪便过干,多为缺水和肠弛缓;过稀,多为肠机能亢进;混有黏液过多,表示肠粘卡他性炎症;含有完整谷粒,表示 消化不良;混有纤维素膜时,示为纤维素性肠炎;还要认真检查是否含有寄生虫及其节片。排尿痛苦、失禁表示泌尿系统有炎症、结石等。 呼吸:呼吸次数增多,常见于急性、热性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衰;贫血及腹压升高等;呼吸减少,主要见于某些中毒、代谢障碍昏迷。 嗅诊 嗅闻分泌物,排泄物,呼出气体及口腔气味。肺坏疽时,鼻液带有腐败性恶臭;胃肠炎时,粪便腥臭或恶臭;消化不良时,呼气酸臭味等。 触诊 是用手感触被检查的部位,并加压力,以便确定被检查的各器官组织是否正常。通过3种方式: 1. 体温 用手摸羊耳朵或插进羊嘴里握住舌头,检查是否发烧,再用体温计测量,高温,常见于传染病。 2. 脉搏 注意每分钟跳动次数和强弱等。 3. 体表淋巴结 当羊发生结核病,伪结核病、羊链球菌病菌时,体表淋巴结往往肿大,其形状、硬度、温度、敏感性及活动性等都会发生变化。 二、群体检查法 临床诊断时,羊的数量较多,不可能逐一进行检查时应先作大群检查,从羊群中先剔出病羊和可疑病羊,然后再对其进行个体检查。 运动、休息和采食饮水三种状态的检查,是对大群羊进行临床检查的三大环节。眼看、耳听、手摸、检温是对大群羊进行临床检查的主要方法。 运动时的检查 在羊群的自然活动和人为驱赶活动时的检查,从不正常的动态中找出病羊。首先观察羊的精神外貌和姿态步样。健康羊精神活泼,步态平稳,不离群,不掉队。而病羊多精神不振,沉郁或兴奋不安,步态踉跄,跛行,前肢软弱跪地或后肢麻痹,有时突然倒地发生痉挛等。其次,注意观察羊的天然孔及分泌物。健康羊鼻镜湿润,鼻孔、眼及嘴角干净;病羊则表现鼻镜干燥,鼻孔流出分泌物,有时鼻孔周围污染脏土杂物,眼角附着脓性分泌物,嘴角流出唾液,发现这样的羊,应做出判断。 休息时的检查 在保持羊群安静的情况下,进行看和听,以检出姿态和声音异常的羊。首先,有顺序地并尽可能地逐只观察羊的站立和躺卧姿态,健康羊吃饱后多合群卧地休息,时而进行反刍,当有人接近时常起身离去。病羊常独自呆立一侧,肌肉震颤及痉挛,或离群单卧,长时间不见其反刍,有人接近也不动。其次,与运动时的检查一样要注意羊的天然孔,分泌物及呼吸状态等。再次,注意被毛状态,如发现被毛有脱落之处,无毛部位有痘疹或痂皮时,以及听到磨牙,咳嗽或喷嚏声时,均应剔出来检查。 采食饮水时的检查 在羊自然采食,饮水时进行的检查,以检出采食饮水有异常表现的羊。在放牧,喂饲或饮水时对羊的食欲及采食饮水状态进行的观察。健康羊在放牧时多走在前头,边走边吃草,饲喂时也多抢着吃;饮水时,多迅速奔向饮水处,争先喝水。病羊吃草时,多落在后边,时吃时停,或离群不吃草;饮水时或不喝或暴饮,如发现这样的羊应予剔出复检。
  • 怎样减少山羊难产发生率

    随着养羊业在养殖业中的比例进一步扩大, 各地都掀起了养羊热。但山羊的难产率却在逐步增加, 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一般认为山羊的难产多由胎儿过大,过多,胎位不正及母羊产力不足等所致。但其真正原因,则由于母羊的初配时间过早, 体型选配不当和母羊妊娠期的饲养管理不善所致。 笔者认为如何减少山羊难产发生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防止母羊过早交配。从生理角度说,母羊一般在5~6 月龄达到性成熟,并具有繁殖能力,出现初次发情, 但此时母羊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如此时配种则会遏制其生长发育, 自然其妊娠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后果就是增加难产率的发生。所以对于山羊来说, 母羊首次配种时间应选择在羊已达体成熟时, 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母羊的健康,而且可得到健壮的幼羊。 二、坚持正确的体型选配原则。在难产病例中,约有50%是与胎儿过大有关,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用过大体型种公羊有关,尤其是当母羊尚未成熟时配体大型公羊,难产发生率更高。故应坚持正确的一体型选配原则。正确的体型选配原则应当时:大配大、大配中、中配小,绝不可以大配小。 以大配小的结果往往导致胎儿过大而增加难产率的发生, 对于过早配种的后果更为严重。 三、做好妊娠期产饲养管理。山羊难产,除上述两种因素外,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善也是一重要因素。妊娠期山羊的营养失调是导致难产发生的诱因之一,妊娠期母羊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都可导致产力不足而诱发难产。同时,运动对妊娠母羊是不可缺的,相当一些难产母羊是与妊娠期缺乏运动有关的。妊娠羊运动不足可能诱发胎儿胎位不正,还可导致产力不足,这两点都是难产的直接诱因。对于母羊来说,合理运动一要适量,二要适度。一般每天2小时为宜。
  • 妊娠羊,胎(羊)水过多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胎膜腔内积有大量液体时称为胎水过多,其主要特征是尿水过多或羊水过多,也可能是二者同时合并发生。此病常见于绵羊及山羊。胎水在质的方面无大变化,也可能比正常胎水稀薄一些。 绵羊的羊水量一般不多,最大限度约有450ml,但在羊水过多时,可以达到700ml左右。 一、病因 1.因为脐带或者胎膜的某些部分发生扭转。 2.胎儿或母体的肾脏发炎、心脏衰弱以及肝、肺患有某些疾病。 3.有些羊膜腔积水的病例显然是由于羊膜上皮的机能扰乱而发生,因为羊膜上皮能够分泌羊水。 4.怀双羔或胎羔畸形时容易发生羊水过多现象。 二、症状 大多数病例均发生在怀孕的后半期,病的发展慢。最初全身不显症状,食欲正常,只是腹部逐渐膨大。在病程严重时,怀孕三个半月的羊即显腹部增大,背部极度下陷,肷窝被胎水顶起。而在怀孕过程正常时,肷窝则很明显。 全身情况随着疾病的进展而逐渐恶化,食欲显著降低,病羊极度消瘦,被毛蓬乱。眼无神而沉郁,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有时可以达到100~120次/min。 病羊行走困难,喜欢卧下,不易使其站立。 检查阴道时,发现子宫颈深陷于腹腔之中。 病程严重时,可能发生子宫破裂或腹肌破裂,也容易发生早产,而且胎儿没有生活能力。 病程轻的时候,怀孕进行正常,但在分娩时可能会发生宫缩微弱,甚至没有宫缩。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助产即无法产出胎儿。如果在分娩前两周或两周以上已不能自行站起,常由于恶病体质质或败血症而死亡。 三、诊断 因为从外部视诊容易看出是胎水过多,故诊断没有困难,但必须注意与腹腔积水和多胎相区别。在胎膜破裂时易于进行鉴别诊断,因为尿水稀薄,呈淡褐色,而羊水是浆液性的,透明的,或者是淡浊白色。 四、治疗方法 1.病程轻时,可给以体积小而富于营养的饲料,限制饮水和食盐。每天作规律的运动,等待正常分娩。在这样的饲养管理下,可以维持正常怀孕。 2.通过腹壁进行子宫穿刺,让液体排出,有时可有疗效,但常常会引起流产。 3.可试灌大量氯化铔(每日3~5g)或双氢克尿塞(每日3次,每次5片),以增加水分的排泄。 4.病程严重时,特别是具有危害母羊生命的症状时,应及早施行人工流产。
  • 牛发高烧的病因、分型和护理,多休息通风饮水

    牛也会发烧,但牛的正常体温会比人类稍高,成年牛的正常体温为38.5~39.5℃,犊牛为38.5~39.8℃。超过这个范围都属于发烧,在兽医学上称为发热。发热是恒温动物在致热源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体温调节中枢机能紊乱,以温度升高为主的全身适应性反应。那么当牛发烧到40多度时怎么办?又有哪些因素导致牛发烧呢?从事牛羊驴养殖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头条牛羊驴养殖圈,打卡可以进行产销对接。 一、牛发烧的六个病因   1、细菌性感染源;   2、白细胞致热源;   3、蛋白质性致热源;   4、药物性致热源;   5、激素性致热源;   6、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犊牛正常体温会稍高于成年牛 二、牛发烧的四种类型   1、稽留热   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会持续数天,昼夜摆动幅度不超过1℃,如大叶性性肺炎。   2、弛张热   体温升高持续时间较长、昼夜体温摆动幅度超过1℃,而且地点没有达到体温的正常水平,如卡他性肺炎、化脓性肺炎、败血症等。 放牛   3、间歇热   发热期和无热期有规律交替,即体温升高持续一段时间后将至常温,而后又升高,有时每天发热一次或两三天发热一次,主要见于血液原虫病。   4、回归热   与间歇热相似,不同的发热期之间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期,常见于慢性马传染性贫血。 三、牛发烧治疗护理六法  牛发高烧,是患牛病重的反应。特别是发高烧过久时,易引起并发症。因此,现将发烧病牛的“六多”护理法介绍如下:   1、多休息   牛舍应保持清洁卫生和安静的良好环境,让病牛多休息,减少病畜的肌肉活动,以降低病畜体力的消耗和热能的产生。病牛睡眠时不要打扰,较好的深睡眠,可明显增强牛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2、多饮水   病牛发烧后,牛体营养物质消耗多,口干舌燥,食欲降低,以致厌食。所以,应满足水的供应,否则将加剧病情。要多饮水,能加入适量的糖、盐更好,以补充体液,促使肠道毒素的排出。 发热   3、多通风   牛怕热,夏季气温高时,可打开前后门窗通风,加速空气对流,有利于畜体散发热量。天太热的中午和下午3点钟前,可开机送风,以加大气流和通风量,有利于降低牛体温。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病牛不利。   4、多冷敷   病畜体温过高时,除用药外,可用冰水、冷水冷敷头部,能配合刷拭牛体效果更好。冷水要5分钟左右换一次,以保持冰凉,保护脑细胞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正常功能,防止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但有胃寒或打寒战的病牛忌用。   5、多喂料   病牛高烧减食后,要多喂适口、易消化、有营养和有咸味的好饲料,再多喂些青饲料,以满足病畜的营养需要,增强抗病能力。必要时饲喂调理肠胃的药物,以增强食欲。一旦吃料有增加,说明病情大有好转,表明愈后良好。   6、多看护   对发高烧病牛,要加强护理,要有专人看护,尤其是重症患牛,每天在早晨和午后测2次体温,以掌握体温的变化,并做病历记录。退热后的病畜,常伴有大量出汗,要用干净毛巾及时擦干。注意观察,防止虚脱和体温骤降。特别是大风降温天气或夏秋季阴雨和气温下降的夜间,要做好保温,不要因着凉感冒再次发烧而加重病情,以避免一病没好又添一病。
  • 小牛犊饲喂什么都长不快的原因

    一、断奶不合理:农户养牛多采取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使子牛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改变,使其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在断奶前5~6天,逐渐减少给子牛的哺乳次数,直至完全断奶。 二、补料不及时:子牛在哺乳阶段没能及时补料,断奶后不能很好进食,造成生长缓慢,发育停止。一般应在子牛10日龄开始补料,开始以香、甜、脆、易消化的饲料为主,以后逐渐改喂正常饲料。 三、饲料及饲养方法不合理:断奶后,子牛不仅吃不上母乳,且饲料质量也较哺乳期差,日喂次数也由断奶前的6~8次,急剧减少到日喂3次,这些剧烈变化使子牛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因此,购牛时就要详细询问卖主对牛的饲养管理情况,做到饲料质量逐渐过渡,饲喂次数由多到少逐渐过渡。 四、环境条件变化太大:子牛断奶前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断奶后,一般是一牛一圈,子牛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这种孤独的生活,特别在冬季因寒冷天气而吃不好睡不好,容易生病甚至死亡。,在购牛时,要尽量的了解其原来的饲养情况,为子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饲养条件的变化要逐渐进行。 五、管理粗放:现在农户养牛一般是一牛一圈,有的牛吃食、睡觉、排粪在同一地点,加之打扫、垫圈不勤,造成环境污秽,卫生条件极差,特别是在冬季,很容易引起牛感冒、下痢等一系列疾病,对其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庆峰老师提醒养牛户在实际养牛生产中,可根据牛吃食快慢、性情好坏分群,以3~6头为一圈,这样牛争吃食,生长快。另外,要做好调教工作,使其定点吃食、定点排粪、定点睡觉,保持环境卫生。 六、防疫、去势时间不正确:农户购牛多到集市,在购买的同时进行防疫与去势。这样断奶、防疫、去势三种不利因素一齐加到小牛身上,使小牛在很长一段时间体重恢复不过来,严重影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使其生长缓慢,形成僵牛。一般不留做种用的小公牛可在20日龄、小母牛可在30~40日龄进行去势,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可在牛30日龄前进行牛瘟疫苗注射,丹毒疫苗可在牛90日龄接种。
  • 夏季养羊要注意这些

    在夏季,饲草饲料不但丰富而且正处于营养价值较高的阶段,这就给肉羊上足膘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肉羊在这一阶段上足膘,不但可以节约饲养成本,不耽误出栏上市的时间,还可以有效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但是夏季羊容易出现腹泻等疾病,而影响肉羊的健康以及育肥的效果。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肉羊夏季的饲养管理工作,以确保肉羊安全度夏,并快速上膘。 一、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羊喜欢干燥的环境,不喜欢生活在狭窄、潮湿、污秽的环境中,夏季温度变化无常,并且由于多雨,湿度相对较大,这样的环境利于寄生虫的繁殖,对肉羊的生长发育以及育肥上膘极其不利,所以要加强肉羊环境的管理工作,给其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夏季,为了减少热应激的产生,要控制好羊群的饲养密度,一般在夏季以每只羊的占地面积为2m2为宜。另外可以饲喂维生素C进行饲喂,防治热应激的发生! 二、合理的搭配肉羊日粮 夏季要注意日粮的合理搭配,否则会导致肉羊生长发育缓慢、掉膘。在选择饲草饲料时要注意选择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品种,如青豆秆等,尤其是对于断奶羔羊和妊娠母羊来说,优质的饲草饲料更为重要。 在日常的饲喂过程中要注意干、青饲草搭配饲喂,饲喂过量的青饲料易导致肉羊腹泻、腹胀,影响健康。在饲喂时要先喂干草再喂青饲料,这样可避免肉羊挑食。 为了保证肉羊健康生长发育以及快速上膘,虽然夏季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但是也不可忽略精料的饲喂,要合理的初饲精料,同时配合营养快车饲料添加剂效果更好。 夏季肉羊易出现缺盐、缺水的现象,这样会影响羊只的生长发育,还会降低抵抗力,因此要注意在夏季要保证肉羊有充足的饮水,并且要给肉羊按每千克体重添加0.2g的食盐量来补喂食盐,使维持肉羊体内的酸碱平衡。 三、科学有序的放牧补饲 春夏季节饲草营养价值较高,适宜放牧,但是在春夏交替的季节进行放牧和补饲时要注意做好分群工作,这样不但便于管理,而且还可使肉羊保持喂食均匀,上膘均衡。 分群的原则要按照强弱、性别来分。放牧时要视实际的天气情况灵活多变,按照天气来确定放牧的时间。一般选择在上午7时到10时,下午4时至傍晚,这一时段为最佳,在11时至下午3时这一时段,温度较高,可让羊在圈舍内休息和吃料。 羊群归牧后要给羊提供充足且清洁的饮水,并且要做好归牧后的补饲工作,每天给肉羊喂2次混合精料,以促进上膘。 四、加强肉羊疾病的预防 肉羊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而感染疾病,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使育肥效果不好。另外,在放牧的饲养方式下,羊在野外采食饲草,更易感染寄生虫病等疾病。 因此要做好肉羊疾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要加强环境的管理,保持舍内卫生、干燥,定期对羊舍进行清洗和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 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和免疫计划,并且要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并做好抗体的监测工作,没有接种或者漏注的羊只一定要补注疫苗。 定期对羊群进行驱虫,在入夏可给羊群饲喂驱虫药,以驱除体内外的寄生虫,驱虫的粪便要及时处理以杀灭虫源。在初夏时对羊进行一次药浴,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并且还可以洗去身上的污垢,促进血液循环,对上膘有利。但是要注意妊娠母羊则不可以进行药浴。
  • 牛羊之家祝所有养殖朋友:端午节快乐!!!

    粽子飘香端午到,五彩香囊身边挂,驱邪避灾福相伴,敬上一杯雄黄酒,宾朋举杯迎端阳,龙舟赛出情悠扬,一年更比一年强,生活美妙更辉煌,愿你端午快乐,幸福万年长!
  • 吃毛,吃土,吃破布!?就是不吃饲料!养羊知识点为您解答!

    羊异食癖是指由于代谢机能紊乱而致味觉异常所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症,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生,易发生于过度放牧地区和长期干旱时期。其特征是喜欢舔食墙土,吞食骨块、土块、瓦砾、粪便、破布、煤渣等。近年来,随着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广泛使用,又给羊的异食物中增添了新的内容。生产中,常见而影响羊的健康最大的是啃骨症和食塑料薄膜症。 (一)发病原因 1.营养因素。当常量矿物质元素如钙、磷、钠、钾、硫以及微量元素如锌、钴、铁等供给量不足尤其是钠盐的不足,或彼此之间的比例失衡时,常表现异食行为。而导致羔羊出现异食噼现象则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母羊在怀孕后期饲草中营养不全和缺乏;二是胎儿初生后,母羊饲养管理不良,致使母羊奶水不足,加之人工哺乳不及时或补喂的饲草单一。 2. 疾病因素。异食癖是其他慢性病的一种症状,患慢性消化不良、软骨症和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症时,常表现异食行为。一些羊因患寄生虫病,如蛔虫、囊虫病、羔羊球虫病等,以及慢性消化不良、软骨症等,都可成为异食的诱发因素。虽然这些疾病本身不可能引发该病,但可产生一定的应激作用,最终都可能出现异食癖。 3. 其他因素。采食行为是羊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行为。羊离槽以后,没有饲料可供采食,闲着无聊,到处啃咬,长此以往,形成“异食癖”。此外,如羊舍和运动场的面积过小、过分拥挤、通风采光不良等,也可出现异食现象。 (二)临床症状 1.啃骨症羊食欲下降,身体消瘦,眼球下陷,被毛粗糙,精神不振。当放牧时,常有意寻找骨块、木片、砖瓦块、煤渣和破布以及毛发等异物并吞食,如果被发现而要夺取异物时,则到处逃跑,不愿丢弃。时间长久时,羊只消瘦、贫血,终至死亡。严重时,可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2.吞食塑料薄膜,当食入量少时,无明显症状。如果食入量大,塑料薄膜容易在瘤胃中相互缠结,形成大的团块,发生阻塞,则患羊离群孤处,低头拱腰,反复拉稀或连续拉稀,有时回顾腹部。进一步发展时,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可视黏膜苍白,口腔干燥,心跳增数,呼吸加快,显著消瘦、贫血、衰竭。病程可达2~3个月。 3.奶山羊产奶量下降,发情配种延迟。怀孕的母羊,可在妊娠的不同阶段发生流产。 (三)预防 主要是改善饲养管理,供给多样化的饲料,尤其要重视供给蛋白质和矿物质,如鱼粉、骨粉、食盐等,加强放牧。 1、应根据羊的不同生长、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供给必需数量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钙、磷、钠、钾、硫)、微量元素(锌、铜、铁、钴等)和维生素(A、D、E),饲喂配合饲粮,保证营养物质的全面、科学、合理。保证羊能喝到充足的饮水。对高产羊和妊娠母羊,应注意钙质饲料的给予。 2. 喂料要定时、定量、定饲养员,不喂冰冻和霉败的饲料。在冬春季节,在饲喂青贮饲料和质量好的青干草的同时,还可加喂一些谷芽、麦芽等富含维生素的饲料。 3.合理安排羊群的密度,搞好环境卫生。为了创造充足的生活空间,保持羊舍及运动场的干燥和清洁。 4.让羊适当运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注意防止胃肠炎的发生,以利于钙磷的吸收,这也是预防该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5.预防羊患寄生虫病,防止因寄生虫而诱发异食癖,对有寄生虫病史的羊群,定期进行驱虫。 6.及时清除羊舍、运动场及放牧地内的塑料、绳头、木片和铁钉等杂物,以免让羊误食,进而养成习惯。 7.对于羔羊,应满足怀孕母羊的营养需要,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羔羊出生后,应尽早让羔羊哺喂足够量的初乳,提高母羊奶水品质与强化羔羊饲养管理相结合。一方面对哺乳母羊加强喂养;另一方面对哺乳羔羊提早训练采食,以弥补羔羊的哺乳不足,并在补喂羔羊的精料中适当增加骨粉、微量元素等。同时,还应对羔羊进行适当地放牧,勤晒太阳。 (四)治疗 结合发病症状与生产实际,根据饲养管理水平、日粮营养成分以及环境条件等,认真分析发病原因,即可作出诊断。 1、钙缺乏的补充钙盐,如磷酸氢钙。也可内服鱼肝油20~60毫升。碱缺乏的供给食盐、小苏打或人工盐。 2.若微量元素缺乏时,可内服氯化钴0.005~0.01克、硫酸铜0.07~0.1克。缺硒时,在饲料中按一定比例添加或肌注。 3.调节瘤胃的内环境。酵母片20片,生长素4克,胃蛋白酶5片,苍术末10克,麦芽粉20克,石膏粉5克,滑石粉5克,3片复合维生素B,人工盐10克,混合1次内服。1日1剂,连用5天。 4.中兽医辨证施治,调理脾胃。方剂:(1)枳壳5克、菖蒲5克、 炙半夏4克、当归5克、泽泻5克、肉桂5克、炒白术5克、升麻5克、甘草3克、赤石脂5克、生姜6克;(2)神曲12克、 麦芽9克、山楂5克、厚朴5克、枳壳5克、陈皮5克、青皮4克、苍术5克、甘草3克。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5.对于因吞食塑料薄膜引起的消化不良,可多次给予健胃药物,促使瘤胃蠕动,可能通过反刍,让塑料返到口腔嚼碎。或应用盐类泻剂,促进排出塑料及长期滞留在胃肠道内腐败的有害物质。如治疗无效,在羊机体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施行瘤胃切开术,去除积留的塑料团块。 6.羊羔食毛时,按每100只羔羊的饲料量投喂1个鸡蛋的比例,将鸡蛋捣碎拌入饲料内连喂5天,即有收效。 7. 对已消除发病因素但仍有“异食”现象的羊应注意加强管理,避免其接触塑料、破布等非饲料性物质。对重症不可逆转的羊应及时予以淘汰。
  • 喂羊时注意这些,谨防食物中毒!

    喂羊时要注意哪些情况? 以青贮为主要粗饲料时,一定要加喂小苏打。 高粱苗、玉米苗含有氢氰酸,误食后会引起氢氰酸中毒。 作物秸秆上的地膜要摘除干净,秸秆下部粗硬的部分和根须要尽量切掉不用。 发霉变质的饲料、发芽的土豆、患黑斑病的甘薯都不能给羊群做饲料。 棉田和果园附近的牧草容易被农药污染,羊采食后会引起农药中毒。 羊圈运动区内不要种植夹竹桃,防止羊群误食中毒。 叶菜类饲料和幼嫩的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硝酸盐,在瘤胃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转化成为亚硝酸盐,若采食过量,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棉子饼、菜子饼必须经过脱毒处理后才可以喂羊,且要限制饲喂量。 秋季不要用柔韧的秧蔓喂羊,阴雨天气尽量将粗料切细。 小萱草根、毒芹、闹羊花、木贼草等都是有毒植物,羊采食后会引起中毒。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