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肥肉牛养殖管理技术

    随着社会和养殖技术不断的进步,为了缩短养牛周期,又要保证体重,多数都会选择对肉牛进行育肥。下面来看育肥肉牛养殖管理技术。 肉牛育肥技术 1、肉牛选择 (1)年龄选择:肉牛年龄选择余地不大,当然愈小愈好。在年龄相当时,母牛、阉割牛比未去势公牛育肥效果好。 (2)健康检查:认真检查口腔、牙齿是否完好,仔细观察咀嚼、粪便、排尿、四肢等,而体驱过短,窄背弓腰,尖尻,体况瘦弱者不宜。 (3)妊娠检查:对淘汰母牛应进行妊娠检查,确定是否怀孕,再决定是否采购。 2、肉牛饲喂 (1)恢复期(10~15天):日粮以优质青干草、麦草为主,少量的青贮草,充足饮水,第一天不给精料,第二天给少量麸皮,3天后精料维持原农户或场的喂量。并完成防疫、防疫、驱虫和隔离观察。 (2)过渡期(15~20天):逐步实现由原粗料型向精料型转变。待架子牛恢复体况并适应后,减少青干草,增加青贮和酒糟,日喂粗饲料15千克左右,精料中粗蛋白保持10~12%,NEm8.04MJ/千克,NEg5.14MJ/千克,添加0.5%碳酸氢钠,精饲料喂量逐渐增加到4千克/头/日。 (3)催肥期:在此阶段停喂青干草,节省成本,以青绿多汁青贮、酒糟为主,不限制采食,后期酒糟最大饲喂量可达20千克/日/头,青贮保持8~15千克/日/头,并给少量麦草、稻草为主,日喂量3千克/头,起到调节胃肠酸碱度和刺激胃肠蠕动,逐渐增加精料,以每周增加精料1~2千克/头左右,精料中粗蛋白保持8~10%,NEm7.68MJ/千克,NEg4.96MJ/千克,添加1.0%碳酸氢钠,日喂精料逐渐稳定在4~6千克/头至出栏。 3、肉牛管理 (1)充分饮水:应采取自由饮水或每日饮水不少于3次,冬季饮温水。拴养时在白天饲喂结束后,清扫饲草,加满饮水。 (2)驱虫健胃:丙硫咪唑一次口服,剂量为10毫克/千克体重,阿维菌素肌注0.2毫克/千克体重,间隔一周在驱虫一次。用大黄碳酸氢钠片或中草药给牛健胃。 (3)分群定槽:按品种、体格大小、强弱的不同分群围栏饲养,育肥期最多每群15头,以6头组小群为最佳,并相对稳定,在育肥期每小群只能出,不再进牛,围栏面积12平米~18平米。对拴养的牛,固定槽位,缰绳长35厘米。 (4)饲喂次数:育肥前期日喂2~3次,中间隔6小时,后期可自由采食。拴养育肥在夜间21:00添槽,保持夜间牛有饲草采食。 (5)对拴养牛:特别是育肥未去势牛,夜间必须有人值班,防止脱缰,打斗,而造成伤害、应激,以及不必要的牛或人身事故。 (6)注意观察:防止牛缰绳缠住牛腿,或缰绳拉损牛头皮肤,造成感染。 (7)微量元素:饲喂秸秆、酒糟为主的饲草必须注意添加维生素A、D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的补充。 育肥肉牛养殖管理技巧 1、“五定” (1)定时。每天上午7~9时,下午5~7时各喂1次,间隔8小时,不能忽早忽晚。上午、中午、下午定时饮水3次。 (2)定量。每天的喂量,特别是精料量按每100千克体重喂精料1~1.5千克,不能随意增减。 (3)定人。每头牛的饲喂等日常管理要固定专人,以便及时了解每头牛的采食情况和健康,并可避免产生应激。 (4)定时刷拭。每天上、下午定时给牛体刷拭1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保持牛温顺,易管理,从向前后逆毛后顺毛刷。 (5)定期称重。为了及时了解育肥效果和饲料消耗情况,定期称重很必要。首先牛进场时应先称重,按体重大小分群,便于饲养管理。 2、“五看” 指看采食、看饮水、看粪尿、看反刍、看精神是否正常。 3、“五净” (1)草料净。饲草、饲料不含沙石、泥土、铁钉、铁丝、塑料布等异物,不发霉不变质,无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2)饲槽净。牛下槽后及时清扫饲槽,防止草料残渣在槽内发霉变质。 (3)饮水净。注意饮水卫生,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饮水。 (4)牛体净。经常刷拭牛体,保持体表卫生,防止体外寄生虫的发生。 (5)圈舍净。圈舍要勤打扫、勤除粪,牛床要干燥,保持舍内空气清洁、冬暖夏凉。 肉牛饲料配制 1、肉牛精饲料的配制 肉牛精饲料包括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常量)元素和维生素。 肉牛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高粱、大麦等,约占精饲料的60%~70%。蛋白质饲料主要包括豆饼(粕)、棉子饼(粕)、花生饼等,约占精饲料的20%~25%。产棉区育肥肉牛蛋白质饲料应以棉子饼(粕)为主,以降低饲料成本,犊牛补料、青年牛育肥可以添加5%~10%豆饼(粕)。 小作坊生产的棉子饼不能喂牛,以防止棉酚中毒。棉子饼(粕)、豆饼(粕)、花生饼最大日喂量不宜超过3千克。 肉牛矿物质饲料包括骨粉、食盐、小苏打、微量(常量)元素、维生素添加剂,一般占精饲料量的3%~5%。青年牛育肥骨粉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2%左右,架子牛育肥占0.5%~1%。冬、春、秋季节食盐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0.5%~0.8%,夏季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1%~1.2%。以酒糟为主要粗饲料时,应添加小苏打,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1%,其他粗饲料喂牛时,夏季可添加精饲料量的0.3%~0.5%。 微量(常量)元素、维生素添加剂一般不能自己配制,需要从正规生产厂家购买,按照说明在规定期内使用,严禁应用“三无”产品。 2、肉牛精饲料配制的注意事项 严禁添加国家不准使用的添加剂、性激素、蛋白质同化激素类、精神药品类、抗生素滤渣和其他药物。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和药物要严格按照规定添加。严禁使用肉骨粉。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 3、肉牛颗粒饲料育肥牛 将精、粗饲料按比例混合,制成颗粒全价料饲喂育肥牛可提高增重,减少饲料浪费,显著缩短试验牛的采食时间,缩短工人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提高劳动定额,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参考配方:玉米面47.5%,麸皮5%,棉子饼10%,添加剂1%,食盐0.5%,骨粉1%,麦秸粉或草粉35%。
  • 浅谈放羊育肥

    放牧育肥 只能在青草期进行,北方省份一般均处于5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期间。一般经过夏抓 “水膘”和秋抓“油育肥羊育肥羊膘”两个阶段。 放牧育肥常常是草地畜牧业的基本育肥方式,但要求必须有较好的草场。其优点是成本低和效益相对较高,缺点是常常要受气候和草场长势等多种不稳定因素变化的影响,并因此使得育肥效果不稳定、不理想。放牧育肥羊一定要保证每只羊每日采食的青草量,放牧育肥的关键是水、草、盐这几方面要同时配合好,如经常口淡口喝,或放牧不得法,则必定会影响育肥效果。 舍饲育肥 根据肥育前的状态,按照饲养标准的饲料营养价值配制羊的饲喂日粮,并完全在羊舍内喂、饮的一种育肥方式。采取舍饲育肥虽然饲料投入相对较高,但可按市场需要实行大规模、集约化、工厂化养羊。这能使房舍、设备和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劳动生产效率也较高。这种育肥方法在育肥期间内可使羊增重较快,出栏育肥羊的活重较放牧育肥和混合育肥羊高10%~20%。在市场需要的情况下,可确保育肥羊在30~60天迅速达到上市标准。 一般舍饲育肥的日粮以混合精料的含量为45%、粗料和其他饲料含量为55%的配比较为合适。如果要求育肥强度再大些,混合精料的含量可增加到60%,但绝对不能超过60%。一定要注意防止因此而引发肠毒血症,以及因钙磷比例失调而发生尿结石。 混合育肥 大体有两种形式: 1.在育肥全期, 羊每天均放牧且补饲一定数量的混合精料,以确保育肥羊的营养需要;另一种是把整个育肥期分为2~3期,前期全放牧,中、后期按照从少到多的原则,逐渐增加补饲混合精料的量再配合其他饲料来育肥。开始补饲育肥羊的混合精料为每天200~300克,最后1个月增至每天400~500克。前一种方式适用于生长强度较大和增重速度较快的羔羊, 2.适用于生长强度较小及增重速度较慢的羔羊和周岁羊。 混合育肥可使育肥羊在整个育肥期内的增重比单纯依靠放牧育肥的提高50%左右,同时,屠宰后羊肉的味道也较好。
  • 成年羊管理

    选羊成年羊育肥一般采用淘汰的老、弱、乏、瘦以及失去繁殖机能的羊进行育肥,还有少量的势公羊进行育肥。选羊要选购个体高大,精神、无病、灵活、毛色光亮的羊进行育肥,价格适中,无传染病即可。 驱虫、健胃: 寄生虫不但能消耗羊的大量营养,而且还分泌毒素,破坏羊只消化,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对羊只的危害是严重的,繁殖所以在羊育肥之前应首先进行驱虫,用高效驱虫药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8毫克兑水溶化,配制成5%的水溶液作肌肉注射,能驱除羊体内多种圆虫和线虫,同时用硫双二氯酚按每公斤体重80毫克,加少许面粉兑水250毫升喂料前空服灌服,能驱除羊肝片吸虫和绦虫,这就避免了羊只额外的体内损失,进行快速育肥和减少饲草料损耗都将十分重要。羊只健胃一般采用人工盐和大黄苏打进行,驱虫、健胃在反刍动物当中意义很大,当然要注意用药剂量,否则造成无效或中毒死亡。 育肥方式: (1)易(移)地肥育易地育肥就是羊只在甲地放牧拉到乙地育肥,我们当地一般采用山区放牧,川区育肥,其育肥方法是驱虫、健胃后采用舍饲(每只羊占地不超过1.5平方米)圈舍要干燥通风,冬季防寒,夏季防暑,育肥羊舍不能采用暖棚饲养,因为羊只抗寒能力较强,但要防止西北寒风侵袭羊只。羊舍采光要好。精料配方: A、玉米粉50%,胡麻饼30%,糠9%,麸皮10%,盐1%. B、玉米55%,油饼35%,麸皮8%,盐、尿素溶于水各1%. 冬季可结合胡萝卜,甜菜渣来饲喂。 (2)舍饲或栓系育肥:将羊购进按大小分圈进行驱虫,健胃后,减少其活动量,一般日喂精料0.7公斤左右,育肥50天即可出栏。平均日增重达到250克左右。 (3)放牧加舍饲畜肥:这种方法多适用于田多、地广的地方,如黄沙窝和扁担沟乡都可采取这种方式,白天放牧,晚上补料(0.2公斤),减少饲养成本,畜肥期平均70天左右。
  • 怎么提高羊的日粮干物质采食量?

    肉羊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影响着肉羊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着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想获得较高的肉羊养殖经济效益,就需要设法提高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   而在肉羊的养殖过程中,影响肉羊干物质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肉羊自身因素,即品种因素、遗传因素等,日粮因素,包括日粮的适口性、日粮的营养价值等都会对肉羊的采食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日常的饲养管理,如环境管理等也会其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水平下,肉羊的采食量决定着肉羊的生产性能和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这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肉羊的品种、遗传因素、不同的生理阶段、日粮的适口性、营养价值以及饲养管理因素等。要想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首先要从提高肉羊干物质采食量开始。1、肉羊自身因素1.1 品种不同品种的羊干物质采食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如:绒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约为每天1kg,占平均体重的3.5%;波尔山羊在3月龄时的干物质采食量为每天1~1.2 kg,约占平均体重的4%;而杂交绵羊的干物质采食量约为每天1.15 kg左右因此,在饲养肉羊时正确的估计出其所饲养品种的干物质采食量对于进行标准化肉羊饲养,制定科学合理的日粮配方非常重要。   1.2 遗传因素日粮的干物质采食量是受到基因控制的一个性状,具有遗传性。有研究表明,公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的遗传力在0.14~0.59之间,但是还有研究表明,干物质采食量这一遗传性状属于数量性状,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干物质采食量与基因的关系时要注意环境因素与基因的相互效应。1.3 生长阶段不同生长阶段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的差异也很大,不同体重的肉羊间也存在着差异。在正常情况下,母羊在发情时的干物质采食量较低,在妊娠阶段因受到食欲和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干物质采食量也发生着变化,母羊在产羔后能量的水平增加,从而干物质的采食量也开始增加。在实验研究中,将不同生长阶段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进行对比,其中以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成年公羊次之。   2、日粮因素2.1 日粮适口性日粮的适口性是影响肉羊干物质采食量的主要因素。适口性是指饲料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的总和,在测定时包括饲料的味道、气味、物理性状,甚至是视觉。适口性良好的日粮,肉羊爱采食,干物质的采食量自然就高,肉羊的生产性能也有所提高。2.2 日粮营养水平能量是日粮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只有保证日粮中充足的能量水平,满足肉羊的生长发育需要,才能使肉羊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水平下,在一定的范围内,给肉羊饲喂高能量的日粮可以提高其干物质的采食量,因此在肉羊的育肥阶段要想提高育肥效果,需要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蛋白质也是日粮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之一,日粮中适量的蛋白质含量可以促进羔羊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肉羊作为反刍动物,如果日粮中缺乏蛋白质,会影响到瘤胃微生物的发酵,使瘤胃功能减弱,从而影响瘤胃的消化,导致干物质的采食量下降。但是如果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增加,则会使蛋白质的热损耗增加,使体热升高,影响干物质的采食量。日粮中适量的纤维素水平可以刺激肉羊的咀嚼和反刍,促进唾液的分泌,增强瘤胃的发酵功能,可以提高干物质的采食量,但是如果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过高,则会影响到日粮的适口性,使肉羊干物质采食量下降。3 饲养管理因素3.1 环境因素肉羊养殖需要提供一个舒适、温暖、干燥、安静的养殖环境,如果养殖环境恶劣则会影响到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肉羊养殖需要确定合适的饲养密度,一般情况下,成年羊的占地面积为1平米左右。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则会过于拥挤,而影响到采食。肉羊喜欢温暖的环境,但是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则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会下降,环境温度降低时则肉羊为了维持自身的体温,干物质的采食量会提高,但是实际用于增重的能量则较少。因此,应控制好羊舍的温度,一般保持在5~23℃即可。羊舍的卫生条件较差,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通风不良,会使肉羊的舒适度下降,还易感染疾病从而使肉羊的食欲下降,干物质的采食量下降。   3.2 饲养因素在肉羊的饲养方面,如果对肉羊的饲喂方法不合理,也会影响到肉羊干物质的采食量。1、在饲喂肉羊时,日粮的物理性状对采食量的影响很大,一般将粗饲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如进行切碎处理,或者制成粒状,可以增加食糜通过肉羊消化道的速度,进而增加干物质的采食量,有研究表明,给妊娠期母羊饲喂加工后的颗粒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提高50%左右。2、在饲喂时选择自由采食的方法也可以提高肉羊干物质的采食量。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可以使肉羊保持较为旺盛的食欲,但是要注意在实施自由采食时要少量勤添,以免造成饲料的浪费。在饲喂肉羊时除了要给肉羊提供搭配合理的飼料,如粗精搭配要合理,各营养物质的配比也要合理。   3、要注意饲料的质量,不可饲喂肉羊发生霉变的饲料,霉变饲料不但会降低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还会影响到肉羊的健康。4、水是肉羊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对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肉羊的饮水量不足,则采食量下降,因此,要让肉羊自由饮水,尤其是在夏季,要增加肉羊的饮水量,并且要给其提供清洁且清凉的水。   3.3 管理因素在管理方面如果管理不到位,会引起肉羊出现应激反应,而当肉羊出现应激反应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干物质的采食量会下降。尤其是羔羊断奶阶段,羔羊在断奶时经历了多重应激反应,此时尤其要细心管理,日粮的更换要逐渐的进行,让肉羊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不可打乱肉羊的采食习惯,以避免干物质采食量下降。   另外,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如转群、喂料、打扫、放牧地也要注意避免肉羊出现应激反应。
  • 育肥羊吃的少了是什么原因?

    1、适口性差 很多时候,肉羊进食量下降一般都表现在冬季。这主要是因为冬季的青饲资源非常匮乏,因此在冬季饲料主要是以干草和粮食秸秆为主。而这种饲料的适口性是非常差的,肉羊在冬季的进食量也会因此而下降。因此我们要主要保持饲料的多元化,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并且还要保持饲料营养平衡。 2、饲料霉变 在饲喂饲料时,我们不仅要注意饲料的营养比例,饲料质量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如果不慎饲喂了霉变饲料的话,那么肉羊进食量自然是会大量下降的。而如果肉羊进食了过多的霉变饲料时,极有可能会导致肉羊中毒。因此我们在饲喂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饲料,绝不可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如果发霉程度轻微的话,那么可添加适量的脱霉剂并且与一些优质饲料混合饲喂。 3、运动量少 我们在养殖肉羊时,是要保证肉羊有一定运动量的。如果肉羊运动量过少的话,那么会导致肉羊肠胃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进食量下降。尤其是在圈养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忽视让肉羊运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建立羊舍的时候,要注意设立运动场,保证肉羊有充足的运动空间,对于圈养羊要定期进行放牧。 4、精料过多 羊本质意义上还是属于一种草食动物的。而很多养殖户为了提高肉羊的育肥速度,会盲目的投喂过多的精料。而肉羊如果长时间进食过多精料的话,那么对肉羊的肠胃是会造成很大的负担的,因此肉羊进食量也会因此下降。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控制好精饲的饲喂比例,精饲在总饲料中的比例一般应保持在40%左右,就算在强度育肥期的话也只能提高到60%左右。
  • 秋季5种饲料不宜喂羊

    又是一季秋凉时,养羊户到了贮存饲料的时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辛亚平提醒养殖户,在秋季,以下五种饲料不宜喂羊: 1、玉米棒的软皮。玉米棒收割后剥下来的软皮,质软味甜,羊很喜欢吃,特别是羊饥饿时,常大口整片地吞咽。没铡短、没掺草,直接用整片的玉米棒软皮喂羊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玉米棒软皮中含有大量粗纤维,韧性特别强,不宜咀嚼和消化,常在羊的瓣胃中积聚引起阻塞,时间长了会发酵、腐败、产气,并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 2、雨水草或露水草。雨滴将大气中的灰尘、细菌等带到草叶、草茎上,污染了青草或青料,下小雨或雾天则更为严重,如果这时羊采食,会引起瘤胃鼓胀病、肠胃炎,表现为拉稀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因此,秋季牧羊时,早晨要等太阳升高、露水消失后出牧,傍晚要在露水出现前收牧。 3、收割后的高粱、玉米二茬苗。在秋季收割后的高粱、玉米二茬苗中,含有大量的氢氰酸。氢氰酸是一种剧毒物质,羊吃了后很容易发生中毒。 4、霜打的蓖麻叶及茎。深秋季节,羊采食了大量的蓖麻茎叶和半成熟的种子,特别是吃了被霜打后的蓖麻茎叶和嫩种子,很容易发生中毒。 5、半干半湿的红薯秧。因为半干半湿的红薯秧纤维柔软,羊吃下后容易缠绕成团,形成坚硬的粪球,容易阻塞在小肠、大肠,若诊治不及时,死亡率很高。
  • 淘汰羊饲养管理

    调配营养,淘汰羊一般都已停止生长发育,要增加其脂肪沉积需大量的能量物质,其他营养物质只能用来维持生命活动以及满足恢复肌肉等组织器官最佳状态的需要。 因此,营养需要中除热能要增加10%左右外,其他的都要低于羔羊和青年羊。淘汰羊可选择牧草丰盛、地势平坦、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放牧育肥,但仅靠放牧很难使羊短期内达到满膘。一般宜放牧1个月~2个月,然后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舍饲育肥,利用高精料日粮催肥,以达到改良羊肉品质的目的。牧草缺乏时应注意补饲,在自由采食粗饲料的情况下,每只羊每日补饲0.75公斤玉米、麦麸和少量豆饼配成的混合精料。牧草丰盛时,可适当减少补饲量。 掌握时间淘汰羊育肥期不宜过长,因为其体内沉积脂肪能力有限,一旦满膘就不再增重。一般以2个月~3个月为宜。育肥后期通常用称重法检查羊的增重速度,或用外观法、触摸法判定其膘肥程度。
  • 羊的育肥方法

    建羊病防治程序。根据当地羊病的流行特点,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有计划地对羊群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选 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羊,利用杂交优势增产。 建 即一建种羊系谱档案。对羊群分组编号,公羊、母羊分别建立繁殖卡片,做到交配、产羔有记录,使羊群血缘清楚。二建羊病防治程序。根据当地羊病的流行特点,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有计划地对羊群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牧场管家养殖管理系统 改 即一改单青饲料喂羊为干粗饲料加配合精料补充喂羊。二改地面散养为圈养。三改母子、大小、强弱羊混养为分群饲养。 勤 即一对羊群勤观察,发现病羊及时诊治;二是对羊圈、羊舍勤清扫、消毒;三是对产羔垫草、饲草、用具等勤放在阳光下曝晒,四是对工作服、医疗器具勤煮沸腾消毒。 防 即防暑、防寒、防潮湿、防缺水、防突然换草换药。 净 即做到圈舍净、用具净、饲料净、饮水净、空气净、羊体净。
  • 羊舍饲育肥

    随着养羊业的发展,传统的饲养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放牧习惯,发展舍饲或半舍饲养羊,由过去的数量型养羊转变成质量型和效益型养羊,走规模化、生态型的饲养道路。因此,必须切实掌握舍饲肉羊育肥的原则与方法,才能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1 肉羊育肥应遵循的原则 1.1 合理供给饲粮 根据饲养标准,结合育肥羊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确定肉羊的饲粮组成、日粮供应量或补饲定额,并结合实际的增重效果,及时进行调整。 1.2 突出经济效益,不要盲目追求日增重最大化 尤其在舍饲肥育条件下,最大化的肉羊增重,往往是以高精料日粮为基础的,肉羊日增重的最大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在设定预期肥育强度时,一定要以最佳经济效益为唯一尺度。 1.3 合理组织生产,适时屠宰肥育羊 根据肥育羊开始时所处生长发育阶段,确定肥育期的长短。过短,肥育效果不明显,过长,则饲料报酬低,经济上不合算。因此,肉羊经过一定时间的肥育达到一定体重时,要及时屠宰或上市,而不要盲目追求羊只的最大体重。因地制宜地确定肉羊肥育规模,在当地条件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寻求最佳经济效益。 2 肉羊肥育前的准备工作 2.1 建好羊群圈舍 舍饲养羊要建有圈舍和较充足的活动场地。羊圈舍要具有防暑、防寒功能,选择在地势较高、向阳、干燥、通风和避风良好、排水容易的地方。规模小时,可建在住宅院内或附近,以便于管理和看护。规模大时,最好在远离村屯的地方建成养羊小区,以便于防疫。 羊舍面积以饲养羊的数量而定。通常每只羊平均占地面积为0.8~1.2平方米。种公羊、母羊占地要大些,育成羊、羔羊可小些,细毛羊、半细毛羊要大些,山羊要小些。一般羊舍高度为2.5米,门的宽度不小于1.5米,窗户距地面的高度不低于1.5米,保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门窗以木质材料为好。跨度7~8米,按消防要求每栋羊舍长度应不超过30米。 圈舍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冬季时可搭成塑料暖棚,在棚顶部左右要各留有一个排气孔,以防止棚内湿度过高。 圈舍前面要设有运动场,运动场的面积是羊舍面积的2~4倍。运动场中间要放置固定式水槽或水盆,用于羊只饮水。四周或中间要放有固定式饲槽或移动式饲槽。固定式饲槽用水泥或砖砌成,槽内要上宽下窄,槽底呈圆形,移动式饲槽用木料制成。 2.2 备足草料 饲草饲料是肉羊育肥的物质基础。育肥肉羊必须料草先行,可通过四个途径解决:一是充分收集当地生产的花生秧、红薯秧、槐树叶、杨树叶等营养较高的秧蔓和树叶。二是进行青贮和微贮。若是麦秸和干玉米秸秆可进行微贮。秋季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把青秸秆切短进行青贮。三是利用糟、渣类副产品,如酒糟、豆腐渣、粉渣等。四是种植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籽粒苋等各种优质牧草。 2.3 选好品种 舍饲养羊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绵羊和山羊都有很多品种适应舍饲,单纯从舍饲角度来讲,肉用羊舍饲效果较明显。山羊一般选用波尔山羊与莎能奶山羊、当地山羊的杂交后代;绵羊要选夏洛来、无角陶赛特、萨福克、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等与小尾寒羊或当地绵羊的杂交后代。 2.4 肥育羊的选择与组群一般而言,幼龄羊比老龄羊增重快,肥育效果好。羔羊1~8月龄的生长速度最快,且主要生长肌肉,选择断奶羔羊做肥育羊,生产出的肥羔肉质好、效益高。因此,一般在羔羊断奶鉴定整群后,把不适合留作种用的羔羊,按性别、体重大小分别组群,分群肥育。淘汰成年羊,按年龄、体重大小分别组群肥育。 2.5 去势、消毒和驱虫 一般公羔去势后易于管理,肉质细嫩而膻味轻。搞好圈舍的清扫、消毒,做好肥育期间的卫生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肥育期间羊只发病。驱除肉羊体内外寄生虫,减少寄生虫病的影响是保证良好肥育效果的重要措施。驱虫药有硝氯酚、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等。这些药分别按每千克体重4毫克、35~75毫升、2.5~3毫克口服可有效驱虫。 2.6 修蹄 羊蹄畸形造成行走不便,影响采食,特别是对放牧羊只而言,会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因此,肥育前应对羊群修蹄整形。 3 育肥方法 舍饲肥育的好处是很少受自然条件影响,一年四季可以进行羊肉生产,但是,投资规模很大,技术水平要求也相对较高。 3.1 羔羊全精料育肥技术 3.1.1 育肥前的准备羔羊1.5月龄断奶,前15天实行隔栏补饲;或在早、晚有一段时间将母羊与羔羊分开,让羔羊在设有精料槽和饮水器的圈内活动,其余时间仍母子同处。补饲的饲料应与断奶后育肥饲料相同。谷料在刚开始补饲时可以稍加破碎,待习惯后则以整粒整喂为宜,不要加工成粉状。羔羊活动的地面应干燥、防雨、通风良好、可铺少许垫草。羔羊育肥常见传染病有肠毒血症和出血性败血症,肠毒血症疫苗可在产羔前给母羊注射,或在断奶前给羔羊注射。 3.1.2 配制育肥用日粮 任何一种谷物类饲料都可用来育肥羔羊,但效果最好的是玉米等高能量饲料。实践证明,整粒料比破碎谷物饲料育肥效果好,配合饲料比单独喂养某一种谷物饲料育肥效果好,主要表现在饲料转化率高和肠胃病少。最优饲料配方:整粒玉米83%,黄豆饼15%,石灰石粉1.4%,食盐0.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0.1%。其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按每千克饲料计算为:维生素a、d、e分别是5000国际单位、1000国际单位、200毫克,硫酸钴5毫克,碘酸钾1毫克。若没有黄豆饼,可用18%花生饼代替,同时把玉米比例调整为80%。 3.1.3 饲喂技术羔羊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投给饲料最好采用自制的简易自动饲槽,以防止羔羊四蹄踩入槽内,造成饲料污染而降低饲料摄入量,扩大球虫病与其它病菌的传播。饲槽高度应随羔羊日龄增长而提高,以槽内饲料不堆积或不溢出为宜。如发现某些羔羊啃食圈栏时,应在运动场内添设盐槽,槽内放入食盐或食盐加等量的石灰石粉,让羔羊自由采食。注意羔羊采食整粒玉米的初期,有玉米粒从口中吐出,随着日龄的增长,玉米粒吐出现象逐渐消失。羔羊反刍动作初期少、后期多,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育肥效果。在正常情况下,羔羊粪便呈团状,黄色,粪团内无玉米粒,但在天气变化或阴雨天,羔羊可能出现拉稀。育肥全期不变更饲料配方。 3.1.4 适时出栏 羔羊育肥期为50天。但育肥终重与品种有关,大型品种羔羊3月龄育肥终重可达到35千克以上。据研究,细毛羔羊和非肉用品种的育肥终重与1.5月龄断奶重有关,一般断奶重在13~15千克时,育肥50天体重可达到30千克以上。 3.2 成年羊快速育肥技术 3.2.1 选择体躯较大、健康无病、牙齿良好的羊育肥。此种育肥方式的典型日粮配方如下: 配方一:禾本科干草0.5千克,青贮玉米4.0千克,碎谷粒0.5千克。此配方日粮中含干物质40.60%,粗蛋白质4.12%,钙0.24%,磷0.11%,代谢能17.974兆焦。 配方二:禾本科干草1千克,青贮玉米0.5千克,碎谷粒0.7千克。此配方日粮中含干物质84.55%,粗蛋白质7.59%,钙0.6%,磷0.26%,代谢能14.379兆焦。 配方三:青贮玉米4千克,碎谷粒0.5千克,尿素10克,秸秆0.5千克。此配方日粮中含干物质40.72%,粗蛋白质3.49%,钙0.19%,磷0.09%,代谢能17.263兆焦。 配方四:禾本科干草0.5千克,青贮玉米3千克,碎谷粒0.4千克,多汁饲料0.8千克。此配方日粮中含干物质40.64%,粗蛋白质3.83%,钙0.22%,磷0.1%,代谢能15.884兆焦。 3.2.2 有饲料加工条件的地区饲养的肉用成年羊或羯羊可利用颗粒饲料。颗粒饲料中,秸秆和干草粉可占55%~60%,精料35%~40%。现推荐两个典型日粮配方,供参考: 配方一:草粉35%,秸秆44.5%,精料20%,磷酸氢钙0.5%。此配方每千克饲料中含干物质86%,粗蛋白质7.2%,钙0.48%,磷0.24%,代谢能6.897兆焦。 配方二:禾本科草粉30%,秸秆44.5%,精料25%,磷酸氢钙0.5%。此配方每千克饲料中含干物质86%,粗蛋白7.4%,钙0.49%,磷0.25%,代谢能7.106兆焦。 为提高育肥效益,应充分利用天然牧草、秸秆、、树叶、农副产品及各种下脚料,扩大饲料来源。合理利用尿素及各种添加剂。成年羊日粮中,尿素喂量每10千克体重2~3克,矿物质和维生素可占到精料的3%。 3.2.3安排合理的饲喂制度。成年羊只日粮的日喂量依配方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2.5~2.7千克。每天投料两次,日喂量的分配与调整以饲槽内基本不剩料为标准。喂颗粒饲料时,最好采用自动饲槽投料,雨天不宜在敞圈饲喂,午后应适当喂些青干草,每只0.25千克,以利于反刍。[1] 4 搞好疫病防治 对于舍饲养羊的疾病要采取预防为主,有病早治的措施,要把饲养管理与防病治病结合起来。 要做好饲养卫生和消毒工作。日常喂给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饲喂用具经常保持干净。羊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并定期消毒。要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不从外地购羊,防止疫病传播。如果必须从外地引入时,要严格引种检疫制度,至少经过10~15小时隔离观察,并经兽医检查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定期进行预防注射,要注射口蹄疫、羊痘、羊四防等疫苗,注射时要严肃认真,逐只点清,做好查漏补注。要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要对羊群驱肝片虫一次。羊舍饲后,活动范围变小,容易造成圈舍的潮湿和环境不良,往往会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羊舍的环境卫生、通风和防潮,做好羊疥癣等寄生虫病的防治。坚持健康检查,在日常饲养管理中,注意观察每只羊的精神、食欲、运动、呼吸、粪便等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如有疾病,及时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观察治疗并根据疫情和流行范围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紧急措施,对尸体要妥善处理,深埋或焚烧,做到切断病原,控制流行,及时扑灭。
  • 山区散养牛驱虫选对时间了吗

    农村散养牛更容易患寄生虫病,当牛体内外寄生虫较多的情况下,便会影响牛的正常休息、采食、消化、生长及健康等,长期下去牛便会不断衰弱,抗力会严重下降,最后多会因营养衰竭或继发感染而出现死亡,因此农村散养牛应加强驱虫工作,每年至少驱虫3~5次才可以。 第一次驱虫可以安排在3~4月份,此时刚刚开春正是牛抓膘复壮的时候,一定要先将体内外寄生虫驱干净才能才能长膘,可以选择伊维菌素皮下注射+阿苯达唑内服联合驱虫,伊维菌素主要针对体内线虫和体外寄生虫,而阿苯达唑则主要针对胃肠内寄生虫,两者联合使用驱虫效果比较理想。 第二次驱虫可以安排在6~7月份,采用0.1%敌百虫溶液或0.1双甲脒溶液对牛进行喷体,可以驱除绝大多数体外寄生虫。 第三次驱虫可以安排在8月上旬,此时正是牛焦虫病发病高峰期,焦虫是一种血液原虫常规驱虫药物例如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等并没有驱虫效果,必须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驱虫药物例如贝尼尔、黄色素、咪唑苯脲等药物。 第四次驱虫可以安排在8月下旬,这一时间段牛肝片吸虫流行也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潮湿低洼地区放牧的牛几乎都会患有肝片吸虫,虽然阿苯达唑、左旋咪唑均对肝片吸虫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最好还是用针对性强的驱虫药物,例如硝氯酚硝氯酚、硫双二氯酚、溴酚磷(蛭得净)等药物。 第五次驱虫可以安排在9~10月份,这一段时间草料充足且天气凉爽正是抓秋膘的时候,应进行体内、体外全面驱虫,可以选择伊维菌素皮下注射+左旋咪唑内服联合驱虫,阿苯达唑和左旋咪唑都是针对胃肠内寄生虫,但是左旋咪唑的针对性要更强一些,对蛔虫和钩虫效果较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