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治母牛空怀

    一、抓膘促情:提高瘦弱母牛的营养供给。除了白天选择良好的牧场单群放牧外,晚上还要好、进行补饲,夏秋季节最好放夜牧。   二、积极治疗:对于空怀母牛要精心护理。具体的是:   1、对于产后胎衣不下的母牛,要精心护理,做好子宫冲洗和消毒。   2、对于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牛,要进行及时治疗。治疗方法是:对于子宫壁无显著变化,粘液中有絮状物的母牛以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溶于100~200毫升无菌蒸馏水中,一次性注入子宫内;对于炎症比较严重的母牛,当子宫壁肥厚,粘液中混有浓汁或脓块时,以0.1%的碘甘油溶液200毫升注入子宫内。 三、促情配种:防止母牛空怀。具体措施是:   1、犊牛适时断奶。授乳母牛由于哺育犊牛,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乳素,抑制了促性腺激素(卵泡激素)的分泌,致使母牛生殖器官呈静止状态,如能在产后3~5个月及时断奶,有80%的母牛是可以在半个月左右发情的。   2、应用孕马血清浆和前列腺素促情。对与7月中下旬仍没有发情的母牛,可一次性注射孕马血清浆30毫升(采孕后60~90天无病的母马血,按每100毫升内加入5%的柠檬酸钠溶液6~7毫升,然后放入冰箱静止,取其上部清液备用)。   也可采用肌注孕马血清浆20毫升,在43小时候再向母牛子宫内注入前列腺素2毫克。   四、做好早期妊娠诊断。发现未妊母牛或早期流产的母牛,要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其再次发情配种。   五、减少草场和饲养压力,果断淘汰老、弱、病、残母牛或确认无繁殖能力的母牛,提高饲养的经济效益
  • 如何提升黄牛养殖生长速度

    黄牛属于养殖牛品种里是发育比较慢的一类牛,而且一旦养殖不好,它的后躯干会有着非常严重的发育不良现象,容易造成黄牛的生产机制性能比较低。虽然表面上小黄牛在半年之内的生长速度比较迅速,但是之后的生长会逐渐慢下来。那么,如何提升黄牛养殖生长速度是养殖户首先就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来一起来看看吧! 1、选用优种 想要提高黄牛养殖生长速度,首先就是要选择比较优良的品种进行养殖培育,可以根据黄牛的体质、生长特性,哺乳能力等一些方面来确定品种的好与坏。再进行选种,在养殖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母牛的生长情况,母牛的营养物质尽量比其他的牛多,一定要保证母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果没有满足它的必需营养。会造成母牛缺少营养,营养不良,影响生育,但是营养过多也会对母牛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影响它的发情和生殖能力等。 2、饲料搭配 根据第一点所描述的,在养殖黄牛的时候就要严格控制它的饮食,特别是母牛与崽牛。饲喂饲料的时候要多注意饲料的搭配,前期应该挑选不同的营养成分饲料进行搭配饲喂,根据黄牛的适应情况以及生长进程,确定最适宜黄牛的混合饲料。母牛会有一段发情的时间,在它发情的时候要隔一段时间对其进行最适宜的输精时间,缩短母牛在发情时的空杯时间。有效的提高繁殖率,在发情时还可以使用药物对其进行提升效果,提高它的配种率。 3、加强管理 养殖期间要加强对黄牛的管理,特别是在妊娠期的母牛,在母牛快要临产的两个月前一定要仔细,认真的加强对母牛的营养供应。因为如果在这段时间母牛没有得到充足的营养,那么会对胎牛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营养不良,甚至是死亡的情况。之前说过,半年之间的胎牛发育速度是很快的,所以在对崽牛的管理中,要在饲料中适量的加入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越到怀孕后期就要越注意对母牛的饮食管理,保证胎牛的体质,保证饲料的卫生及营养搭配,提高崽牛的存活率。 4、牛场消毒 养牛场一定要定期的进行消毒,给牛群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减少病源,避免病害侵入,降低发病率。要定期的巡查牛群,查看牛的精神状态和生长状态,还可以通过牛粪观察是否有不良情况。如果发现有患病的牛,第一时间就要及时隔离,检查病牛的具体病情,如果患的是传染病,应该及时将牛场进行消毒,还要对其他的牛进行防治。如果有牛病死,应该将病死牛和它接触过的所有东西进行深埋或烧毁,不能销毁的也要进行消毒,减少牛场的病菌与寄生虫,防止其他的牛也患病。 以上就是对黄牛养殖生长速度的一些看法与建议,小编再次提醒广大养殖户,不要因为看见养殖黄牛有着比较可观收入,就都跟风的养起黄牛。这对于一些新手养殖户来说,和容易最终导致血本无归。所以大家在决定要养殖黄牛的时候,一定要掌握一个正确的养殖、管理方法。发生牛病的疫情是很难控制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方面。
  • 提高黄牛繁殖力的技术

    一、选优淘劣,提高繁殖力 为了提高母牛的繁殖力,要严格进行选育,选择外貌特征良好、健康,性情温顺,哺育性能好,发情症状明显,第一情期受胎率高、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短、流产率低、分娩率高等繁殖成绩良好的优质母牛。淘汰体型小、母性差、有恶习、性情粗暴、神经过度敏感,发情症状不明显,连续返情3次以上,患有疾病或伤残、年龄偏大、生产性能下降,繁殖成绩差的劣质牛。通过改良和选优淘劣,逐步建立繁殖性能优良的母牛群。 二、加强饲养管理,抓好母牛的膘情 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母牛的发情、受胎、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的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根据母牛不同生理特点和生长生产阶段要求,实行科学饲养,进行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青饲料和粗饲料合理搭配,严格控制体重,促使母牛正常发情配种,提高母牛受胎率。 三、缩短空怀时间,提高繁殖率 母牛发情后正确判断发情的各个阶段,选择最适宜的时间适时输精配种。根据牛的生殖生理特点,最理想的是1年能产1次犊牛,母牛产后子宫恢复一般需要30天~40天。所以,产后40天是母牛繁殖至关重要的时期,应集中加强管理,如在母牛分娩后进行药物处理,促进子宫复原和卵巢生殖机能恢复,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和创造适宜的环境等。如果发现母牛产后经过50天仍不发情,应及时对母牛的健康、营养状况、卵巢和子宫进行检查和治疗,预防空怀和不孕。还可采用药物等方法进行催情,提高母牛的受配率。 四、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提高产犊率 母牛妊娠两个月内,胚胎在子宫内呈游离状态,逐渐完成着床过程,胎儿由依靠子宫内膜分泌的子宫乳作营养,过渡到靠胎盘吸收母体的营养。这个时期如果怀孕母牛的饲养水平过低,尤其是饲料质量低劣时,子宫乳分泌不足,就会影响胚胎的发育,造成胚胎死亡;在妊娠后期的母牛,由于胎儿急速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大量增加,如此期不注意加强饲养,日粮中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全,极易造成母牛流产、早产。若饲养水平过高,则会引起母牛产弱犊、死胎或发生难产。在营养物质中,以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物质的满足尤为重要,要防止喂腐烂变质、酸度过大、霜冻、有毒等饲料和冰冷饮水;怀孕母牛管理要合理,运动要适当,严防惊吓、滑跌、鞭打、顶架等,对有流产经历的更要加强保护措施,必要时可服用安胎药或注射“黄体酮”等药物保胎。 五、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犊牛成活率 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尤其是怀孕后期,有助于提高犊牛的初生重和成活率。初生犊牛没有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犊牛才具有免疫力,所以生后吃初乳的时间应越早越好。为降低犊牛的死亡率,培养健康犊牛,就必须让初生犊牛在产后两小时内吃上初乳并尽量多吃。犊牛出生7天~10天后即可训练采食精饲料和优质粗饲料,促进犊牛肠胃的发育和机能健全,为断奶提前做好准备。避免犊牛卧在冷湿地面,采食不洁食物,防止拉稀等疾病的发生,提高犊牛成活率。
  • 肉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传统的放牧式的肉羊饲养方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舍饲养羊成为目前广大养殖户共同关心的问题。 l、注重品种选择 舍饲养羊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生态条件、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绵羊如小尾寒羊,山羊如波尔山羊杂交羊等均适宜于舍饲,并且效果较好。 2、建好羊群圈舍 舍饲养羊要建好圈舍,并留有较充足的活动场地。羊圈舍要做到夏能防暑、冬能避寒。一般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通风向阳和避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为便于防疫,最好远离公路和村庄500m以上。 羊舍多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冬季可搭成塑料暖棚,以便于保温,但应注意在棚顶留有排气孔,以防舍内空气污浊和湿度过大。羊舍前面要设有运动场,其面积为羊舍面积的3-4倍。运动场的四周和中间要放有固定式或移动式饲槽,固定式饲槽用水泥或砖砌成,槽内要上宽下窄,槽底呈圆形,移动式饲槽可用木料制做。 2.1羊舍面积根据养只饲养数量来定。通常每只羊平均占地面积0.8—1.2m2羊占地要大些。育成羊、羔羊要小些;绵羊要大些,山羊要小些。羊舍高度一般为2.5m,门的宽度不小于1.6m窗户距地面的高度不低于1.5m以保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门窗以木料制作为好。跨度以7--8m宜。按消防要求每栋羊舍长度不应超过30m运动场中间要放置固定式水槽或水盆,用于羊只饮水。 3.1保证饲料供应 舍饲养养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饲草饲料,以便全年均衡供给饲料。饲料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羊舍饲主要饲喂饲草。粗饲料主要为各种青、干牧草、农作物秸秆和多汁的块根饲料.养喜食多种饲草,若经常饲喂少数的几种.会造成羊的厌食、采食量减少、增重减慢,影响生长。因此要注意增加饲草品种,尽可能地提高肉羊食欲。舍饲期问还必须补喂一定的精饲料。精饲料主要由豆粕、玉米组成,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矿物质主要以铁、锌、硒、铜为主,同时还要根据本地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情况适量添加其他矿物质。为降低饲料成本,可在日粮中添加部分非蛋白氮如尿素等来作为蛋白饲料源的供应。一般日添加量为8-10g。精饲料可由80%的玉米、17%的豆粕和3%的专用预混料组成。 养羊户可根据实际养羊规模作好饲草饲料的贮存,储备草料的来源有打草贮青、晒制干草、收集农副产品、调制颗粒料、种植饲草饲料等。常见的日粮中一般有饲草、饲料、多汁饲料、青贮饲料等。贮存数量取决于当地越冬期的长短、饲养羊只的多少和草料的质量好坏等因素。通常储备的饲草料量要有一定余地,比需要量高出10%,以防冬期延长。每只羊的日补饲量可按干草2.0—3.0kg、混合精料0.2-0.3kg来安排。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利用饲料地种植牧草和青贮玉米;也可在玉米腊熟期收购带穗的玉米秸进行青贮,可大大降低饲草费用。 饲草饲料的消耗量、青贮玉米的种植(收购)面积、青贮窖的容积和青贮量可按下列方法计算:一只成年公、母羊平均日消耗粗饲料量为3kg,年消耗粗饲料量为1t。平均日消耗精饲料量为0.25kg,年消耗精饲料量为90kg。育成羊、羔羊分别按成年羊的75%、25%计算。 粗饲料种植面积与产量: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每公顷可产干草8~12t,青贮玉米每公顷产量60-70t,一立方米青贮窖贮存500-600kg青贮玉米。 3.2按规程进行饲养 饲草要少喂勤添,分顿饲喂。每天可安排喂3次,每次可间隔5--6h。饲喂青贮饲料要由少到多,逐步适应,为提高饲草利用率,减少饲草的浪费,饲喂青干草时要切短,或粉碎后和精饲料混合饲喂,也可以经过发酵后饲喂。 种植一定数量的牧草并且有劳力能组织去割草的养羊户,夏季粗饲料可以青贮或干草为主,适当饲喂青草。饲喂时要先青贮、干草,后青草有充足的牧草生产基地,包括人工种植的牧草和天然牧草,并且有劳力可以每天割草的养羊户,可以完全饲喂青草。在完全饲喂青草时要注意每天割的青草要随时随喂,不要隔天喂,割回的青草不要堆放在一起,以防发热、产生异味或变质,影响羊的采食和造成饲草的浪费。 3.3在枯草期,因草质较差,粗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难以满足母羊生理需要,故要进行补饲。补饲时间应在放牧回来进行。补饲的精料常与切碎的块根均匀地拌在一起,同时加人食盐、骨粉等,在羊进入羊舍之前撤入食槽;若喂青贮饲料,应在喂完精料后进行;粗料补饲要放在最后,可让羊慢慢采食,喂给的干草要切短,或者放在草架里喂,以防浪费。
  • 羊的饮水及尿素的管理

    尿素的含氮量高达43%--45%,每千克相当于2.6-2.9kg粗蛋白或6-7kg豆饼的含氮量,是一种较好的非蛋白氮供应源。要提高尿素的利用效果,必须注意以下5点。 (1)严格控制喂量尿素不能代替日粮中的全部蛋白质。且过量食用会造成中毒,故一般按占日粮总氮量的30%或占日粮于物质的1%-2%喂给。据资料,成年羊日喂量lO--15g是比较安全的。 (2)均匀分次喂给先将日定量的尿素分2-3次溶于水,再拌入料中喂羊。切忌单纯饮用或直接喂给。喂后不要立即饮水。 (3)注意饲料搭配 尿素必须配合易消化的精料或少量的糖蜜喂饲,才能提高效果;如日粮中配合适量的硫和磷,有助于提高尿素利用率。尿素不能与豆饼、苜蓿混合饲喂,因豆饼中含有尿酶能加速尿素分解,容易出现中毒。 (4)连续饲喂 因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要有个适应过程,故喂尿素不宜时喂时停,否则效果较差。 (5)谨防中毒死亡 羊只食人过量尿素时,食后20~30min即出现中毒症状,轻则精神不振,重则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急救措施为静脉注射100-200ml葡萄糖溶液或灌服0.5-1.0L食醋。 冬季舍内温度应保持在5--210c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在冬季早、晚气候冷的时候,可在养舍内喂养,中午可在运动场喂羊。饮用水要干净,不饮用冰渣水,保证羊自由饮水。舍饲期间要注意羊的饮水和啖盐,一般每天三次在饲喂先喂盐、后饮水。充足饮水能使羊只保持良好的食欲,有助于草料消化吸收。羊的日饮水量为3-5L,最大饮水半径为2.0-2.5km。夏季饮水次数应多些,秋冬季节可少些。冬季怀孕的母羊要避免空腹饮水,最好是前晌放,后晌饮。 羊只喘息未定时不要急于饮水,以免引起呛水而造成肺炎(俗称炸肺);饮水器具不够时,羊只拥挤饮水一般饮水不好,还会出现事故。羊只喜欢清洁的流动的河水、泉水及刚提出来的井水.只有渴到极点时才会饮用脏水或污水。 给山羊喂盐即可促进食欲,又可供给氯和钠元素。每只每日可喂给食盐5-10g。食盐可以单独放在饲槽或专用盐槽里让羊自由舔食(又称啖盐),也可以放入饲料中或饮水中搅拌均匀喂给。
  • 切实加强养殖管理

    要做好饲养卫生和消毒工作 日常喂给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饲喂用具经常保持干净。羊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并定期消毒。 注意保膘、保胎,加强营养,控制舍内羊的密度。 (1)注意修蹄 肉羊蹄壳不断生长,在粗糙地面上的羊只其羊蹄的磨损常造成畸形,故每年要定期修蹄2-3次。长期不为羊修蹄,不仅会影响行走和放牧,还会引起腐蹄病,肢势变形等,种公羊甚至能降低或丧失种用价值。正确的修蹄方法是:先掏出趾间的赃物;用小刀或修蹄剪剪掉所有松动而多余的蹄甲,但要平行于蹄毛线修剪;再剪掉在趾间的赘生物和削掉软的蹄踵组织,使蹄表面平坦。修蹄时间多在雨后进行。 (2)公羊去势公羊羔去势(又称阉割)的目的是减少初情期后性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育肥效果。但随着羔羊屠宰利用时间的提前,特别是一些晚熟品种或杂交种,若经济利用时间在初情期之前,去势是不必要的。其原因一是雄性激素的促生长作用是公羔大于母羔的基础;二是群众有“去势公羔只长骨头不长肉”的说法(有待证实);三是把公羔与母羔远远的隔离开,对刚进入初情期公羔的性活动可能具有抑制作用。但有时将较大的公羊去势后用作试情羊是有必要的。山羊去势的方法主要有摘除睾丸法和橡皮筋法两种。 摘除睾丸法多适用于成羊公羊和14日龄的羔羊。操作方法是:先固定好羊只,通常把羔羊按在桌上;用手术刀在消毒的阴囊底部作一切口,或用灭菌直剪剪掉阴囊下1/4的皮肤;手术者用手指挤拉出2个睾丸,割断精索,尽量将精索留短一些(防止突出阴囊外而造成感染);术后伤口作消毒处理,并任其敞开,但饲养羊只的圈舍要清洁卫生和无蚊蝇叮咬。对成年公羊的去势中,为避免过多流血,应在阴囊和腹壁交界处使用去势钳钳压;为减少疼痛(羔羊和幼年羊一般较轻),还可使用局部麻醉的方法。 橡皮筋法主要适用于羔羊。用强力橡皮筋置于阴囊上,缠绕扎紧,以阻断睾丸的血液供给;术后14d,阴囊和睾丸将一起脱落。实践证明,此法虽然羔羊第1d会感到持续性疼痛,甚至出现绝食1-2d;但其操作方便,不会流血,仍易于为养羊户所接受。 (3)摘除臭腺 山羊有两个独特的腺体即底腺和角腺,公羊均都特别发达,具有形迹标记和异性动情作用。但其气味较大,一是使许多人讨厌;二是使羊奶难以达到味纯可口,故有时可采用去除手术。Hull等(1989)介绍了角腺去除法,角腺(绵羊也有)位于2角基部内侧。手术时先将羊头顶部的毛剪掉或刮去,因腺体上毛较少且外表光滑,故一般很容易找到;结合去角操作,在角基后部周围划开1.0-1.5cm宽的口子,摘除臭腺即可。尾底腺位于尾根下面,形似带状,由较大的皮脂腺组成,也可采用手术法摘除。
  • 做好羊的饲养卫生和消毒工作

    要做好饲养卫生和消毒工作 日常喂给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饲喂用具经常保持干净。羊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并定期消毒。 要做好饲养卫生和消毒工作 日常喂给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 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饲喂用具经常保持干净。羊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并定期消毒。 要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不从外地购羊,防止疫病传播。如果必须从外地引入时,要严格引种检疫制度,至少经过10-15d隔离观察,并经兽医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定期进行预防注射,要注射口蹄疫、羊痘、羊四防等疫苗,注射时要严肃认真,逐只清点,做好查漏补注工作。羊舍饲后,活动范围变小,容易造成圈舍的潮湿和环境不良,往往会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羊舍的环境卫生、通风和防潮,做好羊疥癣等寄生虫病的防治。 要定期驱虫 驱虫的目的是减少寄生虫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一般的,每年春秋两季要对羊群驱肝片吸虫一次。对寄生虫感染较重的羊群可在2-3月份提前一次治疗性驱虫;对寄生虫感染较重的地区,还应在入冬前再驱一次虫。驱虫后的羊群,应立即转到新的草场放牧,以防重新感染。常用的驱虫药物有四咪唑、驱虫净、丙硫咪唑虫克星(阿维菌素)等。其中丙硫眯唑又称抗蠕敏,是效果较好的新药,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20mg,对线虫、吸虫、绦虫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针对性地选择驱虫药物、或交叉2-3种驱虫药、或重复使用两次等都会取得更好的驱虫效果。 为驱除羊体外寄生虫,预防疥癣等皮肤病的发生,每年要在春季放牧前和秋季舍饲前进行药浴。药浴的方法主要有池浴、大锅或大缸浴、喷淋式药浴等,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羊只数量和场内设施条件而定,一般在较大规模的羊场内采用药浴池较为普遍。 药液配制 可选用O.2%的杀虫脒、0.5%-1.0%的精制敌百虫或0.05%的辛硫磷溶液也可使用石硫合剂溶液(其配方为生石灰7.5kg、硫磺粉12.5kg和水)。 现以辛硫磷乳油50g加水100kg,其有效浓度为0.05%,水温25-300C,药浴l一2min,一般50g乳油配制成的药液可洗羊14只。 肉羊药浴时应注意的事项 主要包括 ①药浴最好隔1周再进行1次,残液要泼撒到羊舍内; ②药浴前8h停止放牧或饲喂,入浴前2-3h给羊饮足水,以免羊吞饮药液中毒; ③让健康的羊先浴,有疥癣等皮肤病的羊最后浴; ④凡妊娠2个月以上的母羊暂不进行药浴,以免流产; ⑤要注意羊头部的药浴,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药浴,必须要把羊头浸入药液l一2次; ⑥药浴后的羊应收容在凉棚或宽敞棚舍内,过6-8h后方可喂草料或放牧。 坚持健康检查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注意观察每只羊的精神、食欲、运动、呼吸、粪便等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如有疾病,及时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观察治疗,并根据疫情和流行范围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紧急措施,对病死羊的尸体要妥善处理,深埋或焚烧,做到切断病源,控制流行,及时扑灭。
  • 黄牛牛场建设 这些因素要考虑

    牛的养殖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养殖项目,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发展,而随着国家一号文件对农业、养殖业的重视,很多人都尝试养黄牛,那么黄牛养牛场建设要考虑哪些因素?现小编将养牛场建设要点分享如下: 养牛场建设选场址 规模养牛场建设标准: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考虑,统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必须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以及修建住宅等规划结合起来,必须适应于现代化养牛业的需要。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 1、地势高燥。肉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处、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2、土质良好。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3、水源充足。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草料丰富。肉牛饲养所需的饲料特别是粗饲料需要量大,不宜运输。肉牛场应距秸秆、青贮和干草饲料资源较近,以保证草料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5、交通方便。架子牛和大批饲草饲料的购入,肥育牛和粪肥的销售,运输量很大,来往频繁,有些运输要求风雨无阻,因此,肉牛场应建在离公路或铁路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6、卫生防疫。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5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还要避开对肉牛场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7、节约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养牛场建设规划 每栋牛舍长60米、宽10米、中间过道1.5米,双面牛槽,槽宽60厘米、高75厘米、槽深25厘米,每头牛间隔1.1米,地面斜坡15度,要求通风要好。 以料棚建设用地(每100头牛)为例:需长30米、宽8米、高4.5米。共计240平方米的草料鹏,要求通风要好。
  • 鲁西黄牛养殖技巧 这样养又肥又壮

    鲁西黄牛为役肉兼用黄牛,不仅可以耕耘,还能食肉,它体格健壮、肉质良好、耐粗饲,易管理,深受养殖户的青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鲁西黄牛养殖技巧,这样养出来的牛又肥又壮。 鲁西黄牛饲养技巧 鲁西黄牛养殖主要以青粗饲料为主,饲料是育肥牛增膘长肉的物质基础,必须合理搭配饲料。日粮为:干青草5kg,青贮玉米秸秆8kg,酒糟10kg,玉米粉3kg,豆饼0.5kg,尿素100g,食盐50g。干青草的主要来源是人工牧草的种植,如种植hn-mc优优甜高粱、hn-mc优优墨西哥玉米、hn-mc优优苦荬菜等。每天饲喂三次,即早晨六点、中午十二点、下午六点各喂一次。料要少添、勤添,每次采食时间1~1.5h,不要使牛吃的过饱,使牛在每次饲喂时都保持旺盛的食欲,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鲁西黄牛牛舍建设要点 鲁西黄牛养殖的牛舍要做到通风、干燥,保持舍内外的卫生。要保持暖棚牛舍的卫生,才能保障肉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及时清除牛粪,每天在喂牛时要清除牛粪。打扫牛舍及饲槽,每天喂完牛之后要扫净拌料,及时扫净饲槽。牛舍的消毒,每月进行一次,用1%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牛舍地面和墙壁喷雾消毒,氨味浓时用过氧乙酸消毒,牛舍门口可用白灰消毒。 鲁西黄牛饮水要求 鲁西黄牛的饮水不能少。很多养殖户认为只有夏季天气热才给牛喂水,其实冬季,是需要有充足的饮水的。牛以吃干草料为主,所以要供给充足的饮水。饮水不足,不但影响牛采食,也影响牛对饲料的消化和利用,使牛的被毛、皮肤干燥,精神不振。牛饮水2次/d,采食后1h饮水,供给的水要清洁卫生、温度要适宜(20℃左右)。 鲁西黄牛卫生防疫 让牛多晒太阳。在天气晴朗时,要把牛牵出舍外晒太阳,同时要刷拭牛体,即可预防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牛对寒冷的抵抗力,对肉牛增膘极为有利。
  • 肉牛繁殖配种技术

    肉牛的生长繁殖是自然天性,而对母牛进行人工配种是改良牛群的重要手段,下面来看肉牛繁殖配种技术。 肉牛生长繁殖技术 1、性成熟 性成熟是一个过程,当公、母牛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机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就会表现第二性征和性行为,特别是能够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在这期间进行交配,母牛能受胎,即称为性成熟。因此性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够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即母牛开始第一次发情并排卵,公牛开始产生成熟精子。 达到性成熟的年龄,由于牛的种类、品种、性别、气候、营养以及个体间的差异而有不同。如培育品种的性成熟比原始品种早,公牛一般为9个月,母牛一般为8~14个月。一般公牛的性成熟较母牛晚,饲养在寒冷北方的牛较饲养在温暖南方的牛性成熟晚,营养充足较营养不足的牛性成熟早。个体之间由于先天性疾病的原因,性成熟也可能推迟。 2、初配适龄 公、母牛达到性成熟年龄,虽然生殖器官已发育完全,具备了正常的繁殖能力,但此时身体的生长发育尚未完成,故尚不宜配种,以免影响母牛本身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及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 公、母牛配种过早,将影响到本身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所生犊牛体质弱、出生个体小、不易饲养,母牛产后产奶受影响,公牛性机能提前衰退,缩短种用年限。配种过迟则对繁殖不利、饲养费用增加,而且易使母牛过肥,不易受胎;公牛则易引起自淫、阳痿等病症而影响配种效果。因此正确掌握公、母牛的初配适龄,对改善牛群质量、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和提高繁殖率有重要意义。 母牛的初配适龄应根据牛的品种及其具体生长发育情况而定,一般比性成熟晚些,在开始配种时的体重应为其成年体重的70%左右。年龄已达到,体重还未达到时,则初配适龄应推迟;相反则可适当提前。一般肉牛的初配适龄为早熟品种,公牛15~18月龄,母牛16~18月龄;晚熟品种,公牛18~20月龄,母牛18~22月龄。配种方式 自由交配是将公牛在配种季节放入母牛群内自由选择交配。这种方法简单,可减少母牛漏配,增加生产犊牛数。但公牛利用率极低,交配次数无法控制,使良种公牛利用年限缩短;牛群的血统不清,易发生早配和近亲配,影响牛群质量;容易蔓延繁殖疾病;配种和产犊日期无法控制;不利于有计划地生产。因此,自由交配的缺点远远超过了它的优点,现已逐渐被其他先进方式所代替。 控制交配是人为控制公、母牛交配的一种方法,虽仍属自然交配的性质,但比自由交配方式优越得多,公、母牛可经人为的选择并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交配。 人工授精是用一定器械采集公牛的精液,经过稀释、保存,再把精液注入发情母牛的生殖道内,使其受精,以代替公、母牛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人工授精能充分利用良种公牛,加速牛群改良,减少疾病传染,节约费用,有力地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人工授精采用的精液有鲜精和冻精,其中冻精比鲜精普遍。 肉牛最佳配种年龄 1、肉牛生后10~12个月龄,杂交肉牛12~15个月龄,公牛可以产生具有受精能力,母牛可以排出成熟的卵子,这时叫成熟。成熟决不意味着就可以用来繁殖,因为这时肉牛体尚未充分发育成熟,若进行繁殖不但对肉牛本身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所生的后代品质也是低劣的。 2、肉牛机体具备成年肉牛固有的外形,叫体成熟。体成熟就可以参加配种繁殖,一般肉牛体成熟是1.5~2岁,杂交肉牛为2.5岁,乳牛约在15~22个月龄。但由于肉牛品种、饲养管理、气候条件等不同,促进和延迟体成熟的可能性很高。 肉牛人工配种技术 1、母牛保定:将被输精的母牛牵入配种架内进行保定,操作熟练时可不保定。另外,用细绳将牛的尾巴吊起,再用清水把牛的外阴洗干净,也可用2%来苏儿或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并擦干。 2、精液解冻:准备好37~42℃的温水,用镊子从液氮罐中取出一根细管冻精浸入温水中,轻摇10次左右取出,抹干细管表面水珠,剪去封口,将有栓塞的一端向下装入枪内,套上外套拧紧。 3、输精方法:一只手插入直肠隔着肠壁把握子宫颈,手膀臂下压使阴门张开,另一支手持输精枪自阴门向上倾斜插入一段后再向下插入,一直插到子宫颈与子宫体连接处,即可随着注液的同时后撤输精枪。为确保受胎率,隔天复配1次。 肉牛配种注意事项 1、初配年龄:大型肉牛品种如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等必须达1.5岁龄以上,骨架、体重达到成年牛70%以上,小型肉牛品种或土种牛必须达1岁龄以上,骨架、体重达到成年牛的60%以上。 2、冻精选择:体型较小的母牛或初配母牛不宜选择超过其体型、体重2倍的公牛,体型较大的母牛或经产牛可采用体型较大的纯种公牛或冻精进行配种,但公牛体型、体重仍不超过母牛3倍。 3、配种时间:现实配种过程中排卵时间并不容易掌握,一般根据发情时间进行配种,早晨发情(接受怕跨)下午进行配种,下午发情第二天早晨进行配种。为提高配种率,可采用复配。 4、配前检查:无论公牛还是母牛在配种前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防止交叉感染疾病。检查出布病的情况下,不宜进行配种,应直接进行淘汰。 5、设备消毒:采用人工授精配种的情况下,输精前一定要对输精设备进行检查,看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同时还应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疾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