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绒山羊养殖技术须知

    绒山羊具有同奶山羊基本相同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因此绒山羊养殖技术也与其他山羊具有相同之处。 绒山羊的放牧饲养 (1)春季:此期天气渐暖,枯草开始返青,是羊由舍饲逐渐转入全放牧的过渡时期。羊只营养不良,体质衰弱,又是接羔育幼的关键阶段。此时青草刚刚萌生,牧草青黄不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合理补饲,恢复羊的体力,保膘保羔,保证羊只安全度春。在放牧上防止“跑青”。 (2)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牧草生长茂盛,是抓膘的有利时机。主要任务就是抓好伏膘,促使发情,为秋季配种打好基础。放牧应早出晚归,中午炎热多休息,供足盐,饮好水,防暑避热,每日放牧10小时以上。注意不放露水草,不吃豆科草(苜蓿地)。 (3)秋季:天高气爽,雨水少,牧草已结籽,二茬草再生,作物收获后可抢茬放牧,营养丰富,羊只食欲旺盛,抓好秋膘,贮积营养,为安全越冬度春创造条件。这是一年中抓膘的黄金季节、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迅速使母羊增好膘,促使发情,抓好配种。 (4)冬季:气候寒冷,风雪天多,草枯叶千,草质差,营养不足。母羊处于妊娠期和产羔时节。主要任务是保膘保胎,在抓好放牧的同时,适当补饲,还要搞好羊舍保温工作,如有条件,积极推广塑料薄膜保暖技术,减少羊体热能消耗,增强体质。 对四季牧场的选择,平原地区按照“春洼、夏岗、秋平、冬暖”原则确定,山区按照“春放背,夏放岗,秋放茬地”的原则进行选择。 绒山羊的饲养标准 (1)成年母羊饲养标准:按照母羊的生理特点,分为空怀及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和哺乳期4个阶段,其饲养标准各异。 (2)种公羊饲养标准:分为配种期和非配种期,其中配种期含配种准备期45天在内。 (3)育成羊饲养标准:育成羊(由断奶至18月龄),分九、饲料添加剂的科学应用 饲料添加剂是当代养殖业实现全价营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对养殖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促进养殖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有巨大作用,主要用以完善饲料的营养性,提高饲料应用效率,促进动物生长和预防疾病,减少饲料贮存期间的营养损失,以及改进畜禽的产品质量等。 绒山羊的补饲技术 绒山羊虽然一年四季都可放牧,但我国北方地区冬春气候寒冷而漫长,草质干枯,营养价值低,采食量不足,体热消耗大,单靠放牧不可能满足羊只的营养需要,必须备足草料,根据羊只不同生理阶段和具体情况,适时补饲。本着以粗料为主,精料为辅、区别对待的原则,对高产羊只和种公羊,精料比例大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羊只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安全度过冬、春季节。 绒山羊通过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可使食入的纤维素分解合成各种必需氨基酸,故夏、秋放牧时氨基酸一般不缺,但在冬、春季往往缺乏,应注意补加。尿素可作为非蛋白氮饲料,在日粮中代替粗蛋白质的25—30%。成年羊日喂尿素13 -18克,6月龄以上羊日喂8~12克,先溶于水,后拌入精料中,分2~3次喂给。羊只日粮中蛋白质以含12-22%为宜。 易消化碳水化合物应适量供给,可保障山羊的正常生理和健康需要。它由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组成,山羊日粮中粗纤维素的最适水平为20%左右。脂肪在山羊日粮中一般不缺。 维生素是机体调节各种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山羊缺乏时,呈现许多组织破坏现象,或患佝偻症、眼病,或影响羔羊的正常生长发育,或对繁殖率产生不良作用等。公羊维生素不足时,精子大量死亡,导致精子成熟过程中各个阶段发生退化等。母羊每日每只补胡萝h素标准:妊娠前期10 -15毫克,妊娠后期15-25毫克,哺乳母羊单羔为10~20毫克,双羔15-25毫克。维生素e可以促进山羊繁殖机能,增强其生活力,每日每只标准为20--30毫克,山羊可以自身合成b12,不需要从饲料中摄取。b1可用来预防神经系统和消化器官各种症状,b2可促进动物组织的发育。 山羊躯体组织中矿物质占5—6%。长期缺钙、磷,或钙、磷比例失调及维生素d供应不足时,幼羊易患佝偻症,成年羊会发生软骨症和骨质疏松。缺铜会出现贫血,生长停滞,行动失调等。缺锰的山羊受胎率低,体重减轻。锌对维持山羊绒毛的正常生长有影响,并与公羊睾丸的发育和精子的形成有关。缺硒的羔羊在2~8周龄易患白肌病,死亡率很高,注射1%亚硒酸钠,妊娠母羊每只1毫升,羔羊生后0.5毫升,可有效地得到防治。
  • 冬季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秋季配种的母羊,到第二年2月或3月产羔,这中间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因此,要根据怀孕母羊的生理特点和羔羊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冬季饲养管理措施,才能使母羊、羔羊都健壮。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冬季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母羊怀孕以后,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生理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羔羊胚胎发育分为胚胎期、胎前期和胎儿期。受精后约一个月,是胚胎期,继胚胎期后18-20天,形成主要器官,胎膜开始血液循环,这是胎前期,受精45-50天以后,一直到出生,形成全部器官,是胎儿期。胚胎期和胎前期,并不需要大量的能量,但如果母羊营养不良,会导致胚胎早期死亡,而母羊过肥,又会使胚胎发育受到阻碍。胎儿期对外界条件变化很敏感,甚至短时间的变化都会影响胎儿发育。这时,如果母羊营养不良,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根据这些生理特点,对怀孕母羊的冬季饲养管理要采取这样一些措施: 一、过冬前,要保持中等以上的膘情。如果膘情不好,要补充一些精饲料。 二,合理喂养:一般是早、中、晚各喂一次,并把精料,青贮饲料和秸秆分别放在早晨、中午和傍晚喂。 兰、母羊怀孕后期,要增加豆科饲料、青绿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喂料要少上勤添。 四、每天要有一定时间的放牧。放牧时,要避免赶陡坡、跳沟等,对重胎和行动不便的母羊,要分别照顾好。
  • 断奶羔羊育肥方法

    羔羊具有增重快、饲料报酬高、产品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因此,近年来羔羊育肥生产发展很快。羔羊育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实践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有严格的要求。羔羊由于断奶体重的不同,所采取的育肥技术措施有所区别,不同断奶体重羔羊的育肥技术措施如下: 一、羔羊育肥前的准备工作 为获得理想的育肥效果,必须做好育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断奶羔羊育肥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做好羔羊哺乳期的饲养管理。7-10日龄对羔羊开始诱食,15-20日龄进行补饲,饲料做到易消化和多样化,尽早地利用植物性饲料,增加营养的来源,培育出生长发育正常、体格健壮的羔羊,为育肥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按羔羊育肥生产方案,储备充足的草料,满足育肥需求,避免由于草料准备不足,常更换育肥草料,影响育肥效果。 ③育肥羔羊按性别、体重大小分别组群。 ④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减少寄生虫病的影响,是保证良好育肥效果的重要措施。 ⑤应对育肥圈舍进行清扫、消毒,防止育肥期间羊只发病,并做好育肥期间的卫生工作。 ⑥育肥前进行称重,以便与育肥结束时称重结合起来,检验育肥的效果和效益。 二、育肥料的配合与育肥出栏体重 育肥精料应以玉米60%、油渣18%、麸皮20%、食盐1%、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1%组成。饲草由优质青干草、青储和作物秸秆等组成,每日分2-3次饲喂,做到饮水不断,保证水和饲料卫生。育肥出栏体重以40千克左右为宜。
  • 肉牛养殖必须掌握的五个关键点

    各地肉牛养殖小区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应遵循基本养殖规律,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肉牛养殖必须掌握的五个关键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掌握肉牛采食特点 肉牛的采食很粗糙,不经细嚼即咽下,饱食后进行反刍。食入的整粒料,大部分沉入胃底,而不能反刍重新咀嚼,造成过料排出,喂大块块根、块茎饲料,容易发生食道梗阻,危及生命,牛舌卷入的异物吐不出来,特别是食入饲草中的铁钉、铁丝,往往造成创伤性阿胃炎、心包炎等。所以饲料要进行加工诃制并消除异物。肉牛最喜食青绿饲料、精料和多汁料,其次是优质青干草,再次是低水分的青贮料,最不喜食的是秸秆类粗饲料。对精料,牛爱食1厘米8大小的颗粒料,但不喜欢吃粉料。肉牛爱吃新鲜饲料,在饲喂时应“少添、勤添;下槽时要及早清扫饲槽,把剩草晾干后再喂。肉牛没有上门齿,不会啃吃过矮的牧草,所以,当野草高度未超过5厘米时不要放牧。牛有较强的竞食性,群养时相互抢食,可用这一特性来增加采食量。 2.采食时间的把握 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每天采食时间约为6-7个小时。若食用的饲草粗糙,如长草、秸秆等,则采食时间更长,若饲用的草软、嫩,如短草、鲜草,采食时间就短。当气温低于20℃耐,有68%的采食时间在白天,气温在27℃时,仅确37%的采食时间在白天。根据这一特点,夏天可以夜饲为主,冬天则为舍饲。日粮质量差时,应延长饲喂时间。 3.采食量的大少 采食量与体重有密切关系,如肥育的周岁牛体重250公斤时,日采食干物质为其体重的2.8%,500公斤时,则为其体重的2.3%。膘情好的牛,按单位体重计算的采食量低于膘情羞柏牛,健康牛采食量则比瘦弱牛多。牛对切短的干草比长草采食量要大,对草粉的采食量要少。若把草粉制成颗粒,采食量可增加近50%。日粮中营养不全时,牛的采食量减少,日粮中精料增加,牛的采食量也随之增加,但精料量占日粮的30%以上时,对干物质的采食量不再增加,若精料占日粮的70%以上时,采食量反而下降。日粮中脂肪含量超过6%时,牛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下降,超过12%时,牛的食欲受到抑制。 此外,安静的环境,延长采食时间,均可增加采食量。饲草饲料的酸碱度过低或过高,也会降低牛的采食量。 4.饮水量及饮水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饲料中的水分不能满足牛体的需要,必须补充饮水,最好是自由饮水。饮水量可按干物质与水1:5左右的比例供给。冬天应饮温水,水温不低于30℃,以促进采食量和肠胃的消化吸收,对减少体热的消耗也有好处。 5.尿素的喂饲方法 用来喂肉牛的各种非蛋白含氮物,必须纯净,不含对牛有害的杂质。因硝酸铵及其他硝酸盐在瘤胃中能转化为亚硝酸盐而中毒,所以决不可用作牛的非蛋白含氮物补添剂。尿素喂牛的用量不得超过日粮干物质的1%,或每百公斤体重喂20—30克。喂尿素时,必须经过10天以上时间由少到多增加到最大限量。实践中一般用0.75公斤尿素与5.52公斤玉米搭配饲喂,其效果大约相当于6公斤豆饼的价值。严禁把尿素溶于水中喂饮,以免中毒。喂尿素1小时后饮水为好。
  • 人工哺乳羔羊须五定

    对羔羊进行人工哺乳可用羊奶、牛奶、脱脂奶粉或代乳品。饲喂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定时 合理安排哺乳时间,l月龄内的羔羊,每3小时喂l次。l~2月龄时,日喂4次。2~3月龄时,日喂3次。3月龄后,日喂l~2次。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适当增加每次的喂量。 定量 喂量以满足羔羊的营养需要为前提,哺喂过多可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腹泻。过少则营养不足,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初期每只羔羊每次喂250克左右,可根据个体、运动量和年龄大小酌情增减。-般说来,每昼夜的哺乳量以不低于体重的l6%为宜。 定温 人工哺乳的奶温应接近或稍高于母羊体温,即以38摄氏度~42摄氏度较好。 定质 哺喂羔羊的奶汁要求新鲜、清洁,以刚挤出的鲜奶为最好。对于低温保存的奶品,喂前应进行加温和搅拌,使乳汁混合均匀。 定期消毒 为了防止疾病发生,每次哺喂后都要将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每隔2天用沸碱水消毒l次。
  • 冬季稻草喂牛四注意

    -、不要单喂 稻草是-种含纤维素高而营养价值低的粗料,给牛喂稻草时,要适当搭配-些粉碎的豆饼、糠麸、稻谷等精料,再加适量食盐、钙粉、骨粉等。 二、不要粗喂 喂牛要挑选干净的早稻草,少用晚糯稻草。先用铡刀切成3一4公分长,再浸泡在20%石灰水中l一2天,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再拌入少量切碎的青饲料和精料,这样不仅有利于牛的咀嚼、吞咽和反刍,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消化率,而且可以增加适□性。 三、定时定量 每天定时定量喂牛,让牛形成条件反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般每天分早、中、晚喂3次,每次喂八成饱。喂量过多,牛会厌食,喂少了,则会发病、消瘦。 四、切忌喂霉草 喂霉草会使耕牛患四肢肿胀病,造成跛行,严重的蹄壳脱落,有的还造成剧烈腹泻,导致贫血、脱水甚至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此,贮藏的饲草必须晒干。 病,要尽早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 犊牛的饲养要点

    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这-阶段的小牛,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农户应掌握好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做好犊牛培育工作。 l、早喂初乳 犊牛生后4—6小时对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吸收最强,应在犊牛生后l小时内喂给初乳,喂量-般不超过犊牛体重的5%。 2、哺乳常乳 犊牛在-周后,转入犊牛舍饲喂常乳,每天喂奶3次,总量控制350— 400千克 ,奶温保持在35— 38摄氏度 。 3、及时补喂精饲料 犊牛生后l周后开始训练采食精饲料,以补充营养和促进胃肠发育。 4、喂给优质粗饲料 为促使肠胃尽早发育,犊牛出生l周后,在牛槽内可放少许优质青干草自由采食。2周后,在食槽中放少量切碎的胡萝卜、南瓜等青绿多汁饲料让其采食,60天后可增加到 2千克 以上。犊牛出生20—30天就可在食槽撒少量青贮饲料。以后再逐渐增加, 5、给犊牛饮好水 犊牛l5天前饮水应为消毒饮水,并注意水温与奶温相同。l5天后,改用洁净温水。30天后改用自来水。 6、早期断奶 发育健康的犊牛可在60日龄进行早期断奶,断奶前半个月左右,开始增加精料和粗料,减少牛奶喂量。
  • 圈养羊,能养好,技术要点有3个!一个都不能少

    初养羊人和想养羊的朋友,怎么才能养好羊,需做到以下3点:   1、养羊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利废为宝。   2、养羊人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   3、羊要有三好:吃好、喝好、睡好。   养羊成功的原因:   1、品种及个体及进羊的价格占20%(是少数的关键,能否成功品种很重要,进羊的价格及是否购买到适宜的个体决定了养羊成败关键因素)。   2、圈舍占30%(很多羊病的发生在于圈舍)。   3、饲养管理占50%(养羊是辛苦的历程,稍有闪失,前功尽弃,这是主要因素)。   技术要点一、建造舒适的圈舍羊舍   羊舍可建成单坡敞棚式或全封闭式。单坡敞棚式一般后墙高度为1.8米,棚顶倾斜度为15度。全封闭式墙高2.3 - 2.5米,门宽1.5 -2米。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 - 30厘米,铺成斜坡以利排水。一般成年羊每只约占1.5 -2平方米,怀孕母羊、哺乳羊、种公羊所占面积稍大些。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尽量做到冬暖夏凉,舍外设运动场,面积约为羊舍面积的2倍。可让羊在运动场上自由活动,采食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同时栏舍空气状况也可恢复。   二、粗饲料制作   草料的准备和调制是圈羊成功的决窍。   1、秸秆青贮。将采收后的玉米秸秆割倒晾晒一天,铡成0.5-2厘米的小节后青贮。   2、微生物发酵。利发酵菌种,喷湿拌均粉碎好的农作物秸秆或农副产品如麦秸、玉米秸、花生秧、花生壳、玉米芯粉等,装入缸、桶或塑料袋内封存,经厌氧发酵后,即可食用。   三、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设计好食槽水槽,控制羊践踏草料和弄脏饮水,提高草料利用率;同时大小羊、公母羊分开饲养。   二是饲喂方式。将青贮玉米秸或发酵饲料放入饲槽中让羊自由采食,喂食应少量多次,每天4次,使羊吃“4个饱”。水槽中不能断水,注意每天换水。同时按照羊只不同生长阶段配置精料适当补充,一般育肥羊秸秆饲草与精料比例为4∶1、妊娠羊5∶1、种公羊4∶1。
  • 农村散养牛一年躯几次虫

    农村散养牛更容易患寄生虫病,当牛体内外寄生虫较多的情况下,便会影响牛的正常休息、采食、消化、生长及健康等,长期下去牛便会不断衰弱,抗力会严重下降,最后多会因营养衰竭或继发感染而出现死亡,因此农村散养牛应加强驱虫工作,每年至少驱虫3~5次才可以。   第一次驱虫可以安排在3~4月份,此时刚刚开春正是牛抓膘复壮的时候,一定要先将体内外寄生虫驱干净才能才能长膘,可以选择伊维菌素皮下注射+阿苯达唑内服联合驱虫,伊维菌素主要针对体内线虫和体外寄生虫,而阿苯达唑则主要针对胃肠内寄生虫,两者联合使用驱虫效果比较理想。   第二次驱虫可以安排在6~7月份,采用0.1%敌百虫溶液或0.1双甲脒溶液对牛进行喷体,可以驱除绝大多数体外寄生虫。   第三次驱虫可以安排在8月上旬,此时正是牛焦虫病发病高峰期,焦虫是一种血液原虫常规驱虫药物例如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等并没有驱虫效果,必须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驱虫药物例如贝尼尔、黄色素、咪唑苯脲等药物。   第四次驱虫可以安排在8月下旬,这一时间段牛肝片吸虫流行也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潮湿低洼地区放牧的牛几乎都会患有肝片吸虫,虽然阿苯达唑、左旋咪唑均对肝片吸虫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最好还是用针对性强的驱虫药物,例如硝氯酚硝氯酚、硫双二氯酚、溴酚磷(蛭得净)等药物。   第五次驱虫可以安排在9~10月份,这一段时间草料充足且天气凉爽正是抓秋膘的时候,应进行体内、体外全面驱虫,可以选择伊维菌素皮下注射+左旋咪唑内服联合驱虫,阿苯达唑和左旋咪唑都是针对胃肠内寄生虫,但是左旋咪唑的针对性要更强一些,对蛔虫和钩虫效果较好。
  • 牛感冒疾病的常识和疾病预防

    什么是牛感冒疾病?牛感冒是以上呼吸道粘膜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全身性疾病。一般牛只感冒是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是非常适合细菌生长的气候,所以是非常的容易让牛只感染上这种疾病的。为了更好的避免出现这种疾病,广大的养殖户要及时防护。   一、疾病的流行特点:   早春晚秋气候多变时易发,多因受寒而引起,如寒夜露宿、久卧凉地、贼风侵袭、冷雨浇淋、风雪袭击等。发病突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鼻镜干燥,时常磨牙。   二、疾病的症状:   体温升高,脉搏增数,呼吸加快。结膜潮红,羞明流泪。咳嗽,流水样鼻液。肺泡呼吸间增强,有时可听到湿啰音。口色青白,舌质微红,舌苔薄。瘤胃蠕动音弱,粪便干燥。   三、感冒的防治   牛感冒一般是由受风或者是雪的侵袭导致,病牛体温明显升高,耳朵和鼻子都凉,鼻液稀薄,食欲减少,呼吸急促,偶有咳嗽及瘤胃鼓胀,羞明流泪,怕冷,四肢不稳,跛行或者是卧地不起,妊娠期的患牛还可致流产。   在治疗感冒牛的时候,应关好门窗,严防风雪入侵,患病初期可以注射350mL的生理盐水,临床救治的时候可以注射一百到两百万单位的青霉素,并连续灌服500g熟谷子和250mL食醋的混合物2天~3天,每天一次。或者是15g川芎,甘草和独活各50g,荆芥和防风各40g,桔梗和茯苓各45g,羌活、柴胡、枳壳及前胡各35g,将这些药材研磨成末,开水冲调之后连续灌服两三日,每日一次即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