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牛妊娠期、妊娠症状与检查方法

    一、妊娠期 母牛配种以后,从受精开始,经过发育到成熟的胎儿娩出为止,这段时间称为妊娠期。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75~285天,平均为280天。妊娠期的长短与牛的品种、类型、个体、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别。一般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比饲养条件差的短,怀母犊比怀公犊的短。 母牛妊娠后,为做好下一步的生产安排及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应大致确定妊娠母牛的预产期。其推算的方法,预产期可按配犊月份减3,日数加6的公式计算。 例1:3号母牛于2000年5月10日配种,它的预产期为:5-3=2(月)……预产月份。 10+6=16(日)……预产日期 即3号母牛的预产期是在2001年2月16日。 例2:5号母牛于2001年1月28日配种,它的预产期为:月份不够减,须借一年,故加12,则(1+12)-3=10(月);日数加上6已超过1个月的天数,故减去30天,再往月份里加上1个月。 即28+6-30=4(日)……预产日期 10+1=11(月)……预产月份 所以5号母牛的预产期是在2001年11月4日。 二、妊娠症状 母牛配种后,经过一两个发情周期不再发情,证明可能妊娠了。母牛妊娠后,性情变得安静、温顺,行动谨慎、缓慢,放牧时往往走在牛群的后面,常常躲避角斗和追逐,食欲逐渐增强,被毛光亮,身体饱满,腹围变大,乳房也逐渐增大。 妊娠后的母牛,由于胎儿不断发育,子宫体积逐渐增大,压迫内脏,使内脏器官挤向右侧,脉搏和呼吸次数增加,排粪尿次数增多,右侧腹围逐渐增大。经产奶牛,妊娠5个月后,产奶量明显下降。妊娠后期,母牛后肢及腹下出现水肿现象。临产前,外阴部肿胀,松弛,尾根两侧明显塌陷。 妊娠时,母牛体内也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卵巢有妊娠黄体存在,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角失去对称,孕角变得短粗,逐渐下沉到腹腔。 三、妊娠检查 母牛的妊娠检查是提高繁殖率的手段之一。通过早期妊娠检查,可判断妊娠与否。如果妊娠了,则需保胎;如果未孕可促其早日发情配种。如若早期确认妊娠,以后又开始发情,经直肠检查又无胎儿存在,证明为早期隐性流产,可待发情后再次配种。同时查明流产原因,以便加强保胎工作。 1. 阴道检查法 母牛配种后1个月进行。妊娠的母牛,当开膣器插入阴道时,有明显的阻力,并有干涩之感;阴道黏膜苍白,无光泽;子宫颈口偏向一侧,呈闭锁状态,为灰暗浓稠的黏液塞封闭。 2. 直肠检查法 母牛配种后一个月,可进行直肠检查。主要检查子宫角的变化和卵巢上黄体的存在。 妊娠牛触摸一侧卵巢体积增大,约核桃大或鸡蛋大,呈不规则形,质地较硬,有肉样感,有明显的黄体突出于卵巢表面;触摸另一侧卵巢无变化。子宫角柔软或稍肥厚,但无病状变化,触摸时,无收缩反应,可判定为妊娠。 未妊娠牛两侧卵巢一般大或接近一般大;两侧卵巢的大小与发情检查时恰恰相反;两侧卵巢一大一小,大的如拇指大或核桃大,小的如食指大或小指大,有滤泡发育;一侧卵巢大如鸡蛋,既有黄体残迹,又有滤泡发育,触摸时卵巢各部质地软硬不一致,不像卵巢囊肿时那样软,又不像妊娠黄体那样硬。其原因是上次发情在这侧卵巢排卵后形成黄体,因未受胎,黄体正在消退中,下次发情前本侧卵巢又有新的滤泡发育。所以同一卵巢上同时存在黄体残迹和新的发育滤泡,是未妊娠的表现。 3. 激素诊断法 母牛配种后20天,用己浠雌酚1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妊娠者,无发情表现或表现微弱;未妊娠者,第二天便表现明显发情。
  • 养牛注意这几个误区

    新手养牛不容易,其中有些误区会严重影响牛的健康与成长,如果长期没有更正,可能会因此而造成养牛失败。甚至造成很大的亏损!   一、只喂粗料不喂精料   牛饲养的成本比较高,特别在圈养的状况下。不少新手都会有一种传统的养牛观念,牛只吃草便可以生长。所以降低了饲料中的精料比例,甚至不喂精料。牛只吃草虽然也能生长,但还是不能满足其最大生长对营养成分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肉牛来说,更是如此。这便造成了牛生长速度慢和延迟出栏,最终饲养成本不会比别人低,还会增加养殖时间、影响牛体重等。   牛只要吃得多吃得好,就会长得更快更壮,想养好牛一定不能克扣牛的伙食!   二、让牛自由采食   不少养殖户觉得经常喂牛比较费事,便一次添加过多的饲料让牛自由采食,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饲喂方式。牛属于复胃动物不同于猪、鸡等单胃动物,采食后需有充足的工夫倒嚼才可以。让牛自由采食第一会影响牛的食欲,第二容易引起瘤胃积食、瘤胃鼓胀以及前胃缓弛等疾病,第三牛采食大量饲料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这样就形成了饲料的浪费。   牛定时定量饲喂虽然费事一些,但好于自由采食。普通状况下每天饲喂2~3次为宜,每次距离6~8小时以上,每次饲喂八九成就好,以保持牛的食欲。   三、重治疗轻预防   牛生病后治疗是头号大事,上网查询、电话问诊外加当地兽医治疗。牛可能治好了,但会花费不少的医疗费用,而且很长一段时间牛都不长。   一般养殖户都有重治疗轻预防的思维,认为预防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相比治疗而言预防要更划算一些,做好预防与饲养管理的情况下,虽然不能完全避免牛发病,但相对会将牛发病率降到最低。只要能充分了解“养重于防,防重于治”这句话,养牛才算走上正道!   四、不敢自繁自育   由于自繁自育周期长、投资大且程序多,并不敢自繁自育,大部分选择育肥。但对新手来说育肥则比较困难,首先容易受骗上当,花高价不一定能买到好牛;其次牛病难防治,回来后口蹄疫、牛肺疫等不断发病;最后应激大饲养过渡困难,牛不仅能生病而且长时间不长膘。   自繁自育质量有保证、无应激而且不会受骗,关于老手来说能够会更稳妥一些!
  • 冬季羊圈要注意氨气危害

    随着冬季的来临,温度的逐渐降低,许多养羊户就要采取封闭门窗的保温措施了。门窗封闭了,温度提高了,有利于羊的生长,但是,由于羊的屎尿中含有氨气,气味刺鼻,也会给羊的健康带来诸多危害。那么,都有哪些危害呢?   一、诱发呼吸道疾病   氨气溶解于水后会呈现强碱性。这种强碱性对于羊的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发羊的角膜、结膜发炎,轻则使羊流泪不止,重则会使羊的眼睛产生灼痛而睁不开眼睛。另外,过浓的氨气还会引起羊的咳嗽;引起羊的呼吸道疾病;甚至引发肺气肿或窒息死亡。   二、降低肌体抵抗力   过浓的氨气在通过呼吸道吸入肺部后,会经过肺泡进入羊的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素变为正铁血红素,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从而出现肌体组织缺氧,从而降低羊的肌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三、对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如果羊的血液中血氨浓度比较高,那么,就会导致羊肠膜供血减少,黏膜组织上皮脱落,从而使营养吸收减少,黏膜免疫力下降。还会导致羊的“中毒性”腹泻,并且,久治不愈。最后的结果是羊的体能下降,消瘦明显。   四、羊的食欲下降   氨气过浓使羊的呼吸产生困难,从而导致羊的食欲不振,不想吃草料。要想使羊长膘非常困难。   那么,该怎么预防羊圈中氨气过浓呢?   一、及时清圈   俗话说,养羊不能懒。对于养羊户来说,一定要勤快。原则上,羊圈应该一天一清,彻底清除羊的屎尿,并及时垫圈,以防氨气集聚。   二、控制养羊密度   养羊应该分群饲养,不能密度过大。一般情况下,一个圈舍里羊的数量不能超过30只。如果数量太多的话,就不易管理。   三、及时开窗通风   一般情况下,每天的中午和天黑前都需要开窗通风15分钟,这样,有利于圈中的氨气发散。如果有条件,也可在羊圈中加装换气扇进行通风换气,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羊圈中的氨气过浓会给羊带来诸多危害,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羊的死亡。因此,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当然,只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就能够改善羊圈中的环境,使羊圈中氨气的浓度降到最低。
  • 肉羊缺了这种东西,后果很严重!尤其是羔羊……

    当羊的饲料中缺乏胡萝卜等维生素A时,易引起维生素A缺乏症。   病 因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羊的饲料中缺乏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饲料调制加工不当,使其中脂肪酸败变质,加速饲料中维生素A类物质的氧化分解,导致维生素A缺乏。当羊处于蛋白质缺乏的状态下,便不能合成足够的视黄醛结合蛋白质运送维生素A。脂肪不足会影响维生素A类物质在肠中的溶解和吸收。因此,当蛋白质和脂肪不足时,即使在维生素A足够的情况下,也可发生功能性的维生素A缺乏症。   此外,慢性肠道疾病和肝脏有病时,最易继发维生素A缺乏症。   症 状   缺乏维生素A的病羊,特别是羔羊,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夜盲症,常发现在早晨、傍晚或月夜光线朦胧时,患羊盲目前进,碰撞障碍物,或行动迟缓,小心谨慎;继而骨骼异常,使脑脊髓受压和变形,上皮细胞萎缩,常继发唾液腺炎、副眼腺炎、肾炎、尿石症等;后期病羔羊的干眼症尤为突出,导致角膜增厚和形成云雾状。   预 防   a、加强饲料的管理,防止饲料发热、发霉和氧化,以保证维生素A不被破坏。b、在冬季饲料中要有青贮饲料或胡萝卜,秋季贮收的干草要绿;长期饲喂枯黄干草应适当加入鱼肝油。   治 疗   a、给病羔羊口服鱼肝油,每次20-30毫升;b、用维生素A、维生素D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天1次;c、在日粮中加入青绿饲料及鱼肝油,可迅速治愈。
  • 养牛学堂:怀孕母牛的4点分娩征兆

    正常情况下,母牛经过280天左右的妊娠期就会分娩。分娩前期母牛的生殖器官及其骨盆部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母牛的精神状态和全身状况也会发生改变,以适应排出胎儿和哺育新生犊牛的需要。掌握母牛分娩预兆,可以预测分娩的时间,以便做好接产和产后护理工作。母牛分娩的预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乳房膨大 母牛乳房在产前15天左右开始膨大,乳房发育迅速,差不多比原来大一倍,在临产前2~3天,乳房肿胀,皮肤紧绷,乳头基部红肿,乳头变粗,临产前可以从前两个乳头中挤出黏稠、淡黄色的液汁。当能挤出乳白色的乳汁时,再等1~2天就会产犊了。 (2) 外阴部肿胀 怀孕后期,母牛的阴唇逐渐肿胀、变得柔软且皱褶展平。产犊前1~2天,透明的黏液流出阴门。 (3)骨盆变化 分娩前10天左右,母牛骨盆部的韧带变得松弛、柔软,尾根两边塌陷,以适于胎儿通过。分娩前1~2天,骨盆韧带充分软化,尾根两侧肌肉明显塌陷,触摸骨盆两侧很柔软。用手握住尾根上下运动时,会明显感到尾根与腱骨容易上下活动。 (4)母牛表现不安 母牛产前,时起时卧,不断回头顾腹,来回走动,频频排尿。此时应做好接产准备。
  • 冬春季如何提高母羊产羔成活率

    1、母羊多补饲。补饲时间主要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时间约4个月左右。补饲要选择品质好的干草和精料,每天可补喂干草l.5千克(以苜蓿和野甘草为好)、青贮饲料l.5千克、精料0.45千克。产羔后3天内,如果母羊膘质好,可暂不喂精料,只喂优质干草,以防消化不良或发生乳房炎。 2、羔羊细呵护。羔羊出生后l天一3天要吃足初乳,对于弱小以及母性不好的羔羊,需要人工辅助喂奶。产后7日内,不要把母羊和羔羊牵到舍外有风的地方去。7日后,母羊可适当到舍外食草。羔羊在l5日龄一20日龄时,要训练其吃草。半月龄时补饲混合料50克到75克/日。l月龄一2月龄补饲l00克/日。2月龄一3月龄时补饲200克/日3月龄一4月龄时补饲250克/每日。混合料的组成以豆子、豆饼、玉米等为好。干草以苜蓿、花生秧、柳树叶等为好。先喂精料,后喂粗料,还要适当加喂青饲料,同时要保证足够的饮水。 3、疾病及时防。羔羊出生-周后,易患痢疾,羔羊痢疾是-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有剧烈腹泻及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母羊,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冬季及早春保膘工作,以保证所产羔羊健壮、奶水充足。羊舍冬春要保暖,舍内温度不能太低。并保持羊舍干燥。母羊哺乳前应减去其乳房周围的污毛,并挤去几滴初乳再让羔羊吮乳,羔羊出生后要及时让其吮到母乳,以增强其免疫力。对羔羊要及时观察,做到有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 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生长发育特点

    犊牛是指出生后6个月以内的小牛,也有指断奶前的小牛。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犊牛生长发育特点。 (一)体重增长 在正确的饲养条件下,犊牛体重增长迅速。犊牛初生重大约占成母牛体重的7%~8%,3月龄时达成牛体重的20%,6月龄达30%,12月龄达50%,18月龄达75%。5岁时生长结束。由此可以看出,3月龄到12月龄的犊牛和育成牛体重增长最快,18月龄~5岁时体重增长较慢,仅增长25%左右。 (二)体型的生长发育 初生犊牛与成年牛的体型在发育上有明显的不同。初生犊牛和成年牛相比,显得头大、体高、四肢长,尤其后肢更长。据测定,新出生的犊牛体高为成牛的56%,后高为57%,腿长为63%。而成年牛体型则显得长、宽、深。实践表明,母牛妊娠期饲养不佳,胎儿发育受阻,初生犊牛体高普遍矮小;出生后犊牛体长、体深发育较快,如发现有成年牛体躯浅、短、窄和腿长者,则表示哺乳期、育成期犊深发育较快,如发现有成年牛体躯浅、短、窄和腿长者,则表示哺乳期、育成期犊牛、育成牛发育受阻。所以犊牛和育成牛的宽度是检验其健康和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在正常饲养条件下,6月龄以内荷斯坦牛平均日增重为500~800克;6~12月龄荷斯坦育成母牛,每月平均增高1.89厘米,12~18月龄平均增长1.93厘米,18~30月龄(即第一胎产犊前)平均每月增高0.74厘米。 (三)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 犊牛的消化特点,与成年牛有明显不同。新出生的犊牛真胃相对容积较大,约占四个胃总容积的70%;瘤胃、网胃和瓣胃的容积都很小,仅占30%,并且它的机能也不发达。3月龄以后的犊牛,瘤胃发育迅速,比出生时增长3~4倍,3~6月龄又增长1~2倍,6~12月龄又增长1倍。满12个月龄的育成牛瘤胃与全胃容积之比,已基本上接近成母牛。瘤胃发育迅速,对犊牛育成的饲养,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为了检验育成牛消化器官发育状况,通常的方法是测量育成牛的腹围。腹围越大,表示消化器官越发达,采食粗饲料能力也越强。高产奶牛必须具有很强的采食粗饲料干物质能力。
  • 冬季养牛技术要点

    1、入冬前抓秋膘秋季放牧时要让牛吃好,积蓄一些油脂,以抵御冬季严寒,保持牛体健康。   2、牛舍要保温保证适宜的牛舍温度,可减少牛体热量散失,因此入冬前要把牛舍修好,不让贼风侵袭。   3、饲料营养要均衡每日每头牛粗料不可低于6公斤,饲草和精料更要多样化,不能只饲喂一种饲料。   4、饮水要充足牛的代谢和体温是靠水来调节的,在水面上撒一把麸皮,可防止牛暴饮和伤水。让牛饮温水更有利于母牛保温、保胎。   5、不要粗放喂养秸秆饲料饲喂前要粉碎成3~4厘米长为宜。粉碎后的秸秆利用率高,牛吃后易上膘。   6、喂牛要定时定量如果喂牛没有规律,易造成牛消化系统紊乱,所以定时定量饲喂,有利于牛增膘增壮。   7、禁喂发霉变质饲料牛食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易引起中毒。因此切忌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 酒糟喂牛注意事项

    1、不能只喂酒糟 酒糟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全面,在使用酒糟喂牛时一定要注意饲料搭配,以满足牛生长对各类营养的需求。在搭配饲料时可适当增加玉米的比例和适当减少豆粕的比例,另外需要搭配一些青干草及农作物秸秆。酒糟饲喂育肥牛的饲料搭配参考方案:玉米25%、豆粕8%、麦麸5%、酒糟35%、青干草12%、农作物秸秆10%、预混料2.5%、小苏打1.5%、食盐0.5%、碳酸钙0.5%。 2、喂量由少及多 刚开始饲喂酒糟时牛可能出现拒食或不适,应由少及多逐渐增加酒糟喂量,让牛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让牛逐渐喜欢上酒糟的味道,一般需要5~10天的适应过程。 3、防止酒糟中毒 牛采食酒糟有可能出现霉菌中毒、酸中毒及酒精中毒。霉菌中毒常发生在夏季,新鲜酒糟由于湿度大加之气温较高特别容易出现霉变,牛采食后便会出现霉菌中毒,夏季最好使用新鲜酒糟喂牛,需要存放时应进行晾干或密封。酒糟酸性较大,牛长期大量采食便容易出现酸中毒,避免酸中毒需要控制喂量,最大喂量不宜超过日粮的40%;另外,需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中和酸性。酒精中毒,新鲜酒糟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正丙醇、异丁醇及杂醇,牛摄入量过多便会出现酒精中毒,新鲜酒糟最好适当晾晒一下使里面的酒精挥发掉一部分后再喂牛。 4、酒糟存放方法 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将酒糟摊开晾干,含水量降至15%以下时便可以进行长时间存放。不过这一方法需要较大的场地,及对天气要求较高,不借用烘干设备的情况下难以大量加工。 5、密封存放:将新鲜酒糟装入密封袋或发酵池内,压实并密封严实,形成厌氧环境,这样便可以抑制绝大多数腐败菌的生长。这一方法不仅方便省事而且也可以长期存放,大量新鲜酒糟需要长期存放而又无烘干设备的情况下非常受用。
  • 羔羊安全过冬 留意这些方面

    注意哺乳羔羊出生后的前10天最容易死亡,这大多是羔羊吃不上奶所致。因此羔羊出生后,一定要尽快使羔羊吃到初乳,以增强其免疫能力。羔羊出生后1~2天,每隔1~2小时喂一次奶。3~5天后,逐渐过渡到每天喂奶3~4次,如果母羊缺奶或死亡,最好找保姆羊代哺,找不到保姆羊,可采用人工哺乳。人工哺乳一般可用新鲜牛奶、奶粉等,前1个月每天人工哺乳7~8次。 照顾补饲羔羊出生7~10天后,要开始进行补饲,可用麸皮1份,碎苞谷2份,加少量的骨粉或食盐炒熟后饲喂。饲喂量应随着羔羊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每天补饲150~200克,分3次喂给。 保证饮水为了保证羔羊正常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每天要保证饮给羔羊2~3次清洁干净的足够温水。 注意保暖产羔的圈舍要保持温暖、清洁、干燥,空气流通好,因圈舍外冷热温差过大,或者潮湿,不但不利于羔羊生长发育,而且还会引起羔羊发病。一般要求圈舍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不宜过高。羔羊出生后,如果母羊未及时给羔羊舔食身上的粘液,要用草擦干净,防止羔羊身体结冰,以增加羔羊的抗寒能力。 适当运动母羊产羔1周内,应在圈舍内饲养,不放牧。1周后,可将母羊赶到圈舍附近放牧,羔羊留在圈内,并在天气晴好的中午,把羔羊赶到运动场上活动,晒太阳,以促进羔羊生长,适应外界气候环境条件,增强其抗寒抗病能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