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年龄的牛如何育肥

    【不同年龄的牛如何育肥】牛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对营养的需求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应按育肥牛的年龄选择相应的育肥方式。 一、育成牛育肥 一般公牛1~2岁,母牛2~3岁,体重400~450千克开始育肥,育肥期300~360天,平均日增重0.7~0.8千克,出栏重600~700千克。该牛育肥期间正是肌肉和脂肪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强化育肥与身体生长发育同步,因此育肥牛的肉质好,价值高。技术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精饲料为主育肥方式、前粗后精育肥方式的中后期给料标准和饲养管理方案。 二、成龄牛育肥 公牛2~3岁,母牛3~6岁,体重340~420千克开始育肥;育肥期150~180天;平均日增重1.0~1.1千克,出栏重550~600千克。该育肥牛体格发育已经结束,只是经过短期育肥增加肌肉和脂肪的重量。 成龄牛育肥前一般采取以粗饲料为主的低营养饲养,因此育肥期可发挥代偿生长的优势,提高增重速度。成龄牛育肥有增重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育肥技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前粗后精育肥方式、中后期饲养方案、以粗料为主育肥方式、后期饲养方案。 三、犊牛育肥 断奶犊牛体重为200~280千克开始育肥,育肥期330~360天,出栏重500~600千克,平均日增重0.8千克。犊牛育肥出栏快、肉质好,但育肥期长,育肥成本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精料为主、前粗后精的粗料为主的育肥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方案。 四、老龄淘汰牛育肥 一般年龄8岁以上、体重350千克以上开始育肥,育肥100天左右,出栏重450千克以上,平均日增重1.0千克。该育肥牛虽然肉质差,但增重一般较快。老龄淘汰牛经育肥可在提高其经济价值。育肥技术可选择前粗后精育肥方式的后期育肥方案。
  • 羔羊何时断奶适宜 绵山羊增羔新技术

    一般羔羊到3~4月龄即可断奶,一方面为了恢复母羊体况,另一方面也锻炼羔羊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母羊一年两产,其羔羊发育良好,或用于肥羔生产的羔羊可提早断奶。断奶的方法有一次性断奶法和多日断奶法。多采用一次性断奶,即将母仔断然分开,不再合群。断奶后,把母羊移走,羔羊仍留在原羊舍饲养,尽量给羔羊保持原来的环境,养羊技术当羊群甚大而产羔不太集中或母羊奶量太多时,往往采用多日逐渐断奶法。即在2~3月龄起,母仔白天分开,夜间合群,再隔日母仔相见,3天见一面,直至最后断奶。 断奶以后,羔羊按性别、大小、强弱分群,加强补饲。有些地区为了安定羔羊的情绪,把没有产羔的母羊或羯羊放在羔羊群内,效果较好。 用药物产生多胎主要是用孕马血清或其提取物FSH,经注射后直接通过血液作用于性腺(卵巢),以加速卵泡的发育和成熟,使其多排卵,多怀胎。这种方法是上世纪30年代前苏联外高加索地区的养羊人发明的。主要用于卡拉库尔羊的羔皮生产,即生产波斯羔皮。但要生产多胎的活羔羊,就不适用了。1950年以后,科学家们摸索出一种新方法,用类固醇免疫来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反馈活动,削弱并推迟其负反馈的发生,使正反馈得以延续并积累,以增强垂体功能,使卵泡继续发育成熟,达到多排卵、多受胎的目的。其特点是它不产生体能以外的过多卵子,养羊技术只在其体能之内多排一个卵子,多增加一胎羔羊。这种方法对单胎羊群只提高其双胎率,不发生三胎羊;对双胎羊群,只增加三胎率,不发生四胎羊;对三胎羊群,只增加四胎率,不发生五胎羊。多排一个卵子,增加一胎受孕。多产一只羔羊的比例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母羊本身排卵怀胎的遗传性即多胎性;二是它的环境条件即饲养水平,即体重。此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该羊群的自然产羔率的基础。羊群的自然产羔率高,反映出这群羊的多胎性高和饲养条件好,应用增羔素后,提高产羔率的幅度就越大。该技术的特点与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本技术可在原来羊群产羔率的基础上多增加20%~50%的产羔率,且不发生死胎和流产,全是活羔。断奶时双胎羔羊与单胎羔羊体重很接近,在较好的舍饲条件下断奶时基本上没有单、双胎羔羊的体重差别,目前国内外尚无比此更先进的高产技术。 2.在现存的羊群中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便可增加20%~50%的产品,不但节约成本,而且提高了出栏率和商品率,加快了资金周转。 3.当市场的羊产品需保持稳定时,可减少20%~50%的基础母羊饲养量,而获得与上年相同的产出。对放牧羊可减轻草原牧场的超载压力,养羊技术降低沙化程度,有利于草场的恢复与新生;对舍饲羊则大大降低饲养成本。
  • 减少难产率从根本原因下手是关键

    影响难产率的因素很多,包括: 1、年龄增长 大多数初次产犊的青年母牛尽管受到严密的护理和生产辅助,但是仍然比成年母牛容易发生难产和流产,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青年母牛在初次产犊时体型比后期相对较小。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草食动物养殖帮手给大家举个例子:如,初次产犊使骨盆开口的形状发生细微变化,以及多数发生过难产的母牛会在2岁时被淘汰。 2、犊牛体重 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注重增加断奶后体重和生长速度,以及增加骨骼大小的结果,导致犊牛初生重显著增加。通常初生重是导致难产的重要诱因。 3、公牛的品种 有研究表明,在相似的母牛群中,初生重并不是诱发难产的主要因素。这说明犊牛体型的差异以及其他影响犊牛的因素同样与难产的诱因有关。然而很难获得可以明显证明这一点的相关资料,很少有饲养者提出犊牛体型会影响难产或顺产。德国的研究表明, 330日龄西门塔尔公牛的胸围和后代难产率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普遍认为即使初生重无差异,具有平滑外观(皮毛光滑、肩部发育良好,无粗糙肌肉)的公牛,其后代犊牛的难产率显著低于具有相反特征的品种,即使二者的出生体重相同。尽管这是事实,但是有些育种者过于强调这一点,以至于在其他方面降低了生产性能。 4、母牛的品种 一般而言,大多数与奶牛杂交的品种与赫里福和恩格斯杂交的牛没有很大不同,通常作为对照用于实验中的每个发情周期。然而,娟姗牛的F1代与其他杂交牛相比,难产的几率较小。其他的研究亦证明,乳用牛和瘤牛在生产时所需的协助较少。在俄克拉荷马州的研究中,2岁龄的乳肉杂交母牛的难产率为21%,而纯肉牛难产率则达到37%。母牛品种引起的难产差异多取决于骨盆面积、肌肉和脂肪的不同。 5、母牛的骨盆面积 骨盆面积被认为是导致难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也有研究者表示质疑。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骨盆面积低于平均水平的后备母牛,其难产率为高于平均水平的后备母牛的两倍以上。俄克拉荷马州的一项研究显示,骨盆面积小的后备母牛85%会发生难产,而骨盆面积大的后备母牛则难产率仅为31%。骨盆面积的最低标准是:骨盆面积小而胎儿较大的母牛,无疑每次都会难产;另一方面,骨盆面积大而胎儿较小的母牛,其难产的几率非常低(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由于骨盆面积高度遗传(估计平均为55%),育种者如果想减少难产率应该避免选择骨盆面积较小的种畜(这并不是说要选择骨盆面积大的牛,因为这一指标不是必需的)。在某些牛群,这种方法有显著成效,但是也有无明显效果的。在两个较大的纯种品系中,淘汰骨盆面积小的小母牛可以在2岁的母牛将难产率降低4-5%。在这些牛群中,起初有10%的后备母牛因骨盆面积不符合特定标准而被淘汰,然而随后几年内,因此标准不合格而被淘汰的母牛几乎没有。所以养殖者若要降低难产率可以考虑衡量骨盆面积。 6、产前营养和母牛体况 一些养殖者认为在产前限制饲喂可以降低犊牛体重,减少难产。MARC的研究表明,限制营养虽然可以降低初生重,但是怀有稍轻胎儿而营养被限制的母牛更容易发生难产。因为产前限制营养的母牛会延迟发情,这种情况是应该避免的。 7、胎位不正 大多数胎儿出生都是前腿先露出来,口鼻在前腿之上。偶尔也有倒生,臀部先出来,头偏向一侧,或者前腿在后面,甚至膝盖弯曲。通常,体型较大胎儿的髋部或肩部会卡住,这种情况下需要给与一些帮助。尽管胎位不正被认为是可重复的(曾发生胎位不正的母牛复发的几率更大),但是目前却没有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胎位不正而发生的难产。 8、提高后备母牛的质量 减少小母牛初次产犊发生难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让其产犊。但是由于只购买已产过犊的母牛来补充牛群是不现实的,因此尽管初次产犊较容易发生难产,大多数饲养者还是会选择一批小母牛,让其产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初次产犊的难产率。对后备母牛的饲喂应该以让其快速生长发育为目的,最好在24月龄前就发情怀孕并产犊。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好处就在于产犊时母牛的骨骼构架已经接近成年母牛,这样可以有助于减少难产。经验表明,小母牛在初次配种时应该至少达到成年体重的65%,初次产犊时应该至少达到成年体重的85%。因此在饲喂小母牛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称重,调整饮食,使小母牛快速增重而又不会太肥。 对后备母牛采用激素植入的方法还有争议,因为一些研究的结果相互矛盾。有研究表明在后备母牛产犊时植入激素可以增加骨盆面积,但是在很多实例显示,骨盆面积不是在初次产犊时增大,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殖而逐渐增加的,因此对后备母牛采用激素植入并不能帮助减少产犊困难。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近期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6(或者同时在2和6)月龄植入激素,可以在产犊时增加骨盆面积,然而仅在2月龄植入则无效果。在作出结论之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并且还应考虑除了骨盆面积外的其他因素,以全面评价是否应该对后备母牛采用激素植入的方法。 养殖者必须考虑基因和管理两方面的因素以减少难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让后备母牛适时交配使它们产犊的季节比一般母牛提前一些。这样可以有时间对它们进行特别的护理。根据营养需求和体况合理的饲喂母牛。此外,要明确什么时候应该进行助产,什么时候应该请兽医。 基因的因素比较复杂。初生重是最值得一提的一个指标。如果可能,选择公牛时考虑一下初生重的期望后裔差别(Expected Progeny Difference, EPD),EPD与实际性能数据相比可以更精确的显示包括初生重在内的各种生产性能指标。尽管不能全面地概括所有的情况,但是一些普遍的情况还是适用的。谨记各品种的平均初生重EPD是不同的。
  • 黄牛养殖如何降低成本

    黄牛养殖利润的获得与市场价格有若很大的关系,但市场价格的形成既不取决于饲养者,也不是由消费者决定,而是由肉牛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养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一要在保证最小投入的基础上,保证黄牛养殖的数量、质量。 一、降低成本是关键 黄牛养殖经济效益与养殖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关系密切,其养殖成本有以下3个方面:(1)材料费用,包括饲料费、运输费、药品投入等;(2)人工费用,包括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津贴等;(3)制造费用,包括厂房、水、电、维修费等.。下面是以养殖 1头黄牛为例进行的效益分析。 1.养殖成本。饲料费2100元,医疗费80元,犊牛购买费40的元,其他费用324元,人工费1 500元;。总计为 8000元。 2.养殖利润。假设市场售价为30 元/千克,1头育肥牛500千.克,这样每头黄牛养殖毛收人为15000减去上述成本投入,利润为15000-8000=7000 元。 根据以上分析,要想真正实现养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根本、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尽量使养牛成本最小化。 二、影响黄牛养殖成本的因素 1.品种影响。黄牛养殖经济效益提升的首要环节在丁选择优良的养殖品种,好的品种直接关系到牛群的生产性能、词料转化率、饲养周期、料肉比等等。将地方黄牛.与肉牛进行杂交后的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其肉质也大有改善。云南地区杂交模式大多数采用短角牛与本地母黄牛杂交,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良好的养殖环境下,杂交黄牛哺乳期可明显增重1千克/天,育肥期明显增重2千克/天,比较养殖效益提升了50%-80%。 2.饲养管理因素。词养管理在黄牛经济效益的提升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其中包括对人员和对牛的管理。1)对人员的管理。在养殖工作的开展中,要采取各种手段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T作热情,做到“人尽其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这样一方面可节省劳动输出,又减少管理费用。 (2)对黄牛的管理。管理好的牛场,可有效节省饲料,提高料肉比,将饲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黄牛的增重;还可有效减少病发率,节省医疗费用。 3.疫病防控影响。疫病是制约木地黄牛养殖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也正是因为疫病,黄牛.养殖才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从目前的防疫设施和技术.力量看,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控制和扑灭,然而,一旦暴发疫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不少养牛场防疫观念淡薄,防疫’仁作盲凶而随意,一年四季疫病不断,损失惨重。因此一定要做好牛口蹄疫、牛巴氏杆菌病、牛分枝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4.经营管理方式。目前,黄牛养殖以小规模饲养为主要方式,其劣势在于饲料、牛的品种和牛的年龄混杂,其结果是育肥周期长,育肥效率低,育肥牛的质量差,产品没有竞争力。上市后售价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二因此,适度扩大养殖规模,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 奶山羊养殖技术

    【奶山羊养殖技术】奶山羊是一种小型草食奶畜,每胎泌乳期8个月~10个月。奶山羊性情活泼,食草广泛,野草、树叶、藤蔓、菜叶、瓜豆、杂粮等均可饲喂。下面本文将介绍奶山羊养殖技术。 奶山羊是一种小型草食奶畜,每胎泌乳期8个月~10个月, 平均泌乳量500公斤~600公斤,乳脂率为3.9%,每胎产仔1只~3只。奶山羊性情活泼,食草广泛,野草、树叶、藤蔓、菜叶、瓜豆、杂粮等均可饲喂。 繁殖快,抗病力强,既可房前屋后舍养,又可放牧。投资少,见效快,节省草料,管理方便,是增加鲜奶供求的好途径。 奶山羊养殖技术 1.品种的选择:品种及个体不同,产奶量差异很大。因此, 要选择产奶量高的萨能品种、崂山品种或其后代。体形外貌要求头长、颈长、 躯干长、腿长、体高, 行动敏捷,活泼健壮。 2. 幼羊的饲养:新生羔羊要求吃足初乳, 初乳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且具有免疫抗病力, 同时对羔羊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产生一定影响。从出生到4日龄的羔羊,全奶是主要饲料,每天4次。40日龄~80 日龄可将奶汁、草料并重饲喂,并添加少量食盐、骨汤, 草料要适口性强、品质好、易消化。80日龄~120日龄的以草料为主,少量补饲奶汁。120 日龄断奶后的羊只,主要以饲草养殖,少量补饲精料。 3.繁殖:山羊的繁殖是有季节性的, 以秋季最为集中,一般生长到12月龄~14月龄时就可配种, 妊娠期为114天~159天,平均150天。 4. 泌乳母奶山羊的饲养技术:泌乳初期母羊的饲料要以优质饲草为主,可任其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 可根据体况肥瘦、乳房膨胀程度、食欲变化等,灵活掌握精料和多汁饲料喂量。奶山羊在产后30天~40 天达到产乳盛期,在泌乳量不断上升阶段,体内贮存的各种养分不断付出, 体重不断减轻。此时应充分满足日粮需求量, 除每天喂给占体重1%~1.5%优质干草和一定数量精料外, 应尽量多喂给青草、青贮饲料和部分块茎块根类饲料。在泌乳量下降时,应视膘情逐渐减少精料。 奶山羊的整个饲养过程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和补盐, 可采用盐槽让其自由舔食。 5.奶山羊养殖的挤奶技术:每次挤奶前,要用热水将乳房擦洗干净。挤奶次数应根据乳量多少而定,日产乳3公斤以下挤奶2次,产乳5公斤挤奶3次。 6.适时干乳:奶山羊在泌乳近10个月时, 产奶量逐渐下降,这时就必须进行干乳,以使母羊能较好地恢复体况,保障母羊体内胎儿发育和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增加羔羊出生重量。可通过减少精料、 青绿多汁饲料、饮水及挤奶次数达到干乳的目的。 7.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奶山羊的羊舍要求冬暖夏凉、空气清鲜、清洁干燥。要经常刷拭羊体,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泌乳能力,并保持乳品卫生。舍饲养羊每天要保证3小时的户外运动,对变形蹄要进行修整。羊舍附近防止噪音。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季注意保暖防寒。 以上就是奶山羊养殖技术的详细介绍了。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 阿拉伯国家学员宁夏“取经” 学习畜牧规范化养殖技术

    2019年阿拉伯国家畜牧规范化养殖技术培训班23日在宁夏银川开班,来自约旦、伊拉克、毛里塔尼亚等阿拉伯国家的16名学员将接受为期20天的系统培训。 据了解,培训班由商务部主办、宁夏农林科学院承办,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畜牧业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 “此次培训班将为我们提供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理念知识,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非常感谢中国政府给予我们这个宝贵机会。”来自约旦安曼的学员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说。 培训期间,宁夏专家学者将着重介绍宁夏畜牧业发展模式和成就、产业化开发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还将带领学员参观肉牛、奶牛、肉羊养殖基地及牧草生产现场等,共同开拓畜牧业领域合作发展的新途径。 宁夏农林科学院非常重视与阿拉伯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2006年至今,学院已承办过12期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和1期阿拉伯国家畜牧业规范化养殖技术研修班,参训学员均来自阿盟成员国,累计人数达300多名。 “通过援外技术培训,我们将本国的科学技术输送到国外,扩大了国际影响,为中阿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将进一步促进中阿国际交流与合作,加深中阿友谊。”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书记殷骥说。
  • 牛繁殖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牛繁殖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卵巢疾病、子宫内膜炎以及繁殖技术失误都可使母牛发生繁殖障碍,致使母牛长期不发情,不排卵或屡配不孕,给养殖户门带来巨大损失。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牛繁殖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1.管理不当。饲料中营养不均衡,缺乏矿物质或维生素可以导致母牛的发情周期紊乱或长时间不发情;饲料中缺硒时母牛繁殖率下降,而且容易导致胎衣不下;缺钴可以导致母牛消瘦、衰竭和基础代谢率下降,从而降低母牛的生产性能;饲料中精料比例太高,加上母牛活动不足,容易导致母牛过肥,也不容易发情。 2.疫病。主要包括布氏杆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黏膜病、牛沙门氏菌病等。 3.繁殖技术失误。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助产等技术操作失误,引起母牛生殖道的污染,从而导致母牛的繁殖障碍。 4.防治措施。首先,排查布氏杆菌病,确诊后扑杀病牛,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日常应保证母牛的营养要均衡;保持牛舍的通风、凉爽,不要太挤;人工授精时,操作要严格,输精前对外阴部清洗,消毒,输精操作轻缓,不要损伤生殖道,精液保证无污染;分娩时,严格对产房、用具及牛的外阴消毒,在犊牛产出后或胎衣排出后进行子宫清洗和药物灌注处理,预防激发感染。
  • 犊牛应该什么时候断奶合适?

    一、犊牛断奶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110天断奶,6月龄体重达到170千克;另一种是60天断奶,6月龄体重达到160-165千克。为了将早期断奶后的犊牛进行强度育肥,充分发挥其优势,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目标。目前有提出早期断奶法,46天左右断奶。 二、方法如下: 1、出生后1-3天,要吃足初乳,每天分三次喂乳; 2、第4~7天,每天常乳3㎏,分4次饲喂; 3、第8~15天,每天常乳3~4㎏,分4次饲喂,,从第十天开始补饲优质易消化犊牛精补料和干草或者是犊牛TMR日粮,每天少加一点,保持新鲜,训练采食; 4、第16~28天,每天常乳3~4㎏,分3次饲喂,同时补饲0.5kg日粮; 5、第29~41天,每天常乳2~3㎏,分2次饲喂,同时补饲0.7kg日粮; 6、第42~45天,每天常乳2㎏,一次饲喂,同时补饲0.8kg日粮; 7、第46天,断奶,补饲1kg以上日粮; 三、在断奶过程中注意事项: ①犊牛自己是吃不到足够初乳的,一定要人工饲喂,要足量早喂,超过12小时,失去作用。 ②自由采食清洁、温暖的水,不能断水。 ③喂奶量冬天取上限,夏天取下限。 ④断奶要结合时间和采食量,出生超过40天,连续三天饲料采食0.8㎏就可断奶;断奶和换料不能同时进行,以免应激过大。 四、初生犊牛冬季护理要把好四关 1、把好呼吸顺畅关 犊牛出生后,要立即用清洁的软布擦净鼻腔、口腔及其周围的黏液。对于倒生的犊牛,如果发现已经停止了呼吸,则应该尽快两人合作,抓住犊牛后肢将其提起来,拍打胸部、脊背,以便把吸到气管内的胎水咳出,使其恢复正常呼吸。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奶牛养殖场,为了怕犊牛生下来冷,就在母牛的旁边生一堆火。很有可能造成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是离犊牛较近的话,容易灼烧,让犊牛娇嫩的皮毛受伤。因为人冬季穿着较厚棉衣,往往不能很快感知火堆的温度,而新生犊牛则不然。二是冬季由于有风,牛产犊一般都在室外,很多时候,烟气乱飘,初生的犊牛如果吸入烟尘,很容易引起咳嗽,严重者会导致吸入性肺炎。 2、把好卫生消毒关 一要消毒脐带。在离犊牛腹部10——15厘米处握紧脐带,用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揉搓脐带1——2分钟;然后用消毒的剪刀在经揉部位远离腹部的一侧把脐带剪断,无需包扎,用5%的碘酒浸泡脐带断口1——2分钟即可,断脐后注意观察,防止感染。随后,让母牛舔舐犊牛3分钟,以利于母牛排出胎衣;最后,用干草(也可用干草粉、锯末、麸皮、糠等)揉搓犊牛的被毛上,尽快让皮肤干燥,减少由于黏液蒸发的时间。二要消毒环境。犊牛出生后要转入犊牛笼饲养7天左右,笼内要采用稻草做垫料,每2——3天消毒一次。每天、每餐喂奶后必须将容器、用具和周围环境清洗干净,将奶桶倒置沥干,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的滋生,避免疾病的传播。 3、把好喂给初乳关 冬季,犊牛生下来要尽可能比在其他季节初生的犊牛早一点吃上初乳,一般初生后45分钟内应该让其吃上2升初乳,过3——4小时,再让吃上2升初乳。犊牛刚生出能较好地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出生后24——36小时,对免疫球蛋白就不能再吸收了,如出生24小时内不能吃上初乳,犊牛对许多病原丧失抵抗力,特别是犊牛大肠杆菌病易引起下痢甚至死亡。初乳可喂5——7天,日喂量为体重的1/8——1/6,每日3次,温度为36℃——38℃。最初犊牛不会在桶内喝奶,畜主可用手指在桶内引导犊牛吸奶,经过2——3天训练,犊牛即可自己吸乳。如果母牛没有初乳或者初乳受到污染,可用其他产犊日期相近的母牛的初乳代替,也可以用冷冻或者发酵保存的健康牛初乳代替。 4、把好疫病防控关 吃上初乳的犊牛,体内抗体水平一般较高,一般不易生病,但是冬季由于气温、湿度等环境影响,容易造成犊牛两种常见的疾病是感冒和腹泻(胃肠炎)。 一是感冒的防治。如发现犊牛体温升高、流清鼻涕,耳鼻发凉毛竖立、浑身发抖、口流黏液、舌面发白、呼吸加快等症状,这是典型的感冒症状。治疗可以用以下方法:①防风60克、荆芥50克、薄荷50克、紫苏50克、生石膏40克、生姜50克、大葱100克,水煎灌服,每天1剂,连用3天。②青霉素200万单位,百尔定4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二是腹泻的防治。如发现腹泻,要采取清理胃肠,保护胃肠粘膜,抗菌消炎处理。初期可以用郁金30克、银花36克、诃子28克、黄连18克、白芍18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乌梅15克、石榴皮15克,水煎候温灌服。如果效果不明显,则要应用抗菌药物。①肌肉注射百病消,每10公斤体重1毫升,每天2次,连用3天。或肌肉注射腹泻停,每公斤体重0.3毫升,每天2次,连用3天。②口服畜禽宁或磺胺脒30克,TMP(抗菌增效剂)6克,碳酸氢钠30克,加水适量,一次内服,每天2次,连用3天。 总之,犊牛初生后,注意保温,防治贼风,要为其创造一个保暖、干燥和清洁的卫生环境。天气暖和,中午时候,要让犊牛出来晒晒太阳。犊牛舍内要勤换垫草,把湿度控制在55%以下,可以在撒一些草木灰或石灰类的物质,起到消毒、除湿的效果。
  • 夏季黄牛养殖技术

    【夏季黄牛养殖技术】黄牛是我国固有的普通牛种,饲养数量庞大,饲养地区遍布全国。黄牛肉质细腻,滋味鲜美,肉味浓而不腥膻,富含大量的蛋白质。黄牛具有耐粗饲、耐寒、抗病力强等特点,养殖效益较好。本期介绍一组黄牛饲养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饲喂方式 定时定量要喂适量青草以增加牛的食欲和维生素的供给量,可根据不同季节确定草料用量,夏季一般每天饲饮3次,每头牛每次喂干草1.3~1.7公斤,先草后料或草料混合饲喂,做到“草净、料净、槽净、水净”。放牧育肥的山区利用天然草场放牧时,一定要吃饱,否则要补充干草和混合饲料。精料补充喂量日约1~2.5公斤。复合饲料用麦麸、玉米面、棉籽皮、棉籽饼或豆饼、食盐等按比例配制而成,每次0.3~0.5公斤,坚持日喂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喂后饮0.5%~0.65%食盐水7.5~10公斤,育肥牛每天至少饮水2次,饮足为止。 日粮配合日粮是指一头育肥牛一昼夜所采食的一组混合饲料,一般包括青饲料、粗饲料、精饲料和添加剂饲料。育肥牛日粮配合以饲养标准为基础,可结合本地饲料资源灵活应用,在满足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再考虑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黄牛采食量为每100公斤体重每日2~3公斤干物质,黄牛对营养的需要一般能量为86%~93%,蛋白质6%~12%,矿物质和维生素为1%~2%。饲料要符合牛的消化生理特点合理搭配,以粗饲料为主,搭配少量精饲料,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得低于13%。日粮要多样化,适口性好,符合黄牛采食能力。既要满足营养需要,又能使牛吃得下吃得饱,饲料应尽量就地取材,就地生产,降低成本。 其方法为先查营养表和饲料营养成份表,初步确定日粮中饲草的种类和用量,一般每100公斤体重给予1~1.5公斤干草,3~4公斤青贮饲料。将黄牛营养需要减去饲草提供的养分量,差数即为精料补充的养分量,同时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若用尿素提高日粮粗蛋白质水平,用量不可超过精饲料量的3%,饲喂后不能立即大量饮水,以免引起中毒,造成死亡。 饲喂牧草合理饲喂牧草,能有效减少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能减少精饲料消耗,有效达到育肥和饲养的效益最大化。黄牛一般每天每头需要青饲料30~50公斤,包括青年牛、犊牛在内的混合牛群平均每天每头需要青饲料30公斤。要实现青饲料全年不间断供应,应以一年生牧草与多年生牧草、热带型牧草与温带型牧草搭配种植为主,单位面积上尽量采用单种与套种相结合。 繁育管理 缩短空怀时间母牛发情后正确判断发情的各个阶段,选择最适宜时间适时输精配种。根据牛的生殖生理特点,最理想的是1年能产1次犊牛,母牛产后子宫恢复一般需要30~40天。所以产后40天是母牛繁殖至关重要的时期应加强管理,如在母牛分娩后进行药物处理,促进子宫复原和卵巢生殖机能恢复,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和创造适宜的环境等。如果发现母牛产后经过50天仍不发情,应及时对母牛的健康、营养状况、卵巢和子宫进行检查和治疗,预防空怀和不孕。还可采用药物等方法进行催情,提高母牛受配率。 加强孕期管理母牛妊娠2个月内,胚胎在子宫内呈游离状态,逐渐完成着床过程,胎儿由依靠子宫内膜分泌的子宫乳作营养,过渡到靠胎盘吸收母体营养。这个时期如果怀孕母牛饲养水平过低,尤其是饲料质量低劣时,子宫乳分泌不足,就会影响胚胎发育,造成胚胎死亡;妊娠后期由于胎儿急速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需求大量增加,日粮中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全,极易造成母牛流产、早产。若饲养水平过高,则会引起母牛产弱犊、死胎或发生难产。在营养物质中,以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物质的满足尤为重要,要防止喂腐烂变质、酸度过大、霜冻、有毒等饲料和冰冷饮水;怀孕母牛管理要合理,运动要适当,严防惊吓、滑跌、鞭打、顶架等,对有流产经历的更要加强保护措施,必要时可服用安胎药或注射黄体酮等药物保胎。 提高犊牛成活率妊娠母牛怀孕后期的营养水平对提高犊牛的初生重和成活率很重要,初生犊牛没有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犊牛才具有免疫力,所以出生后吃初乳的时间应越早越好。为降低犊牛的死亡率,培养健康犊牛,就必须让初生犊牛在产后2小时内吃上初乳并尽量多吃。犊牛出生7~10天后即可训练采食精饲料和优质粗饲料,促进犊牛肠胃的发育和机能健全,为断奶提前做好准备。 日常保健 驱虫健体 刚入舍的黄牛由于环境变化、运输、惊吓等原因,易产生应激反应,可在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和红糖,连饮1星期,并多投喂青草或青干草,2天后添加少量麸皮,逐步过渡,要注意观察牛群的采食、排泄及精神状况,待整群牛稳定后再进行驱虫和健胃。 驱虫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进行,牛在第2天白天排出虫体,便于收集处理。驱虫应选在黄牛空腹时进行,投药前最好停食数小时,只给饮水,以利于药物吸收,提高药效。驱虫后,黄牛应隔离饲养2星期,对其粪便消毒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目前驱虫药种类繁多,常用的有阿弗米丁、丙硫苯咪唑,敌百虫、左旋咪唑等。虫克星(阿维菌素)为驱虫首选药物,该药物对畜禽体内的几十种线虫及体外虱、螨、蜱、蝇蛆等体内外寄生虫均有效。根据不同剂型可口服、灌服和皮下注射。使用量为每3公斤体重10毫克,灌服或混在饲料中饲喂;每10公斤体重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 健胃消食 由于饲喂方法不当或饲料不干净等原因,往往容易引起黄牛瘤胃、瓣胃沉积杂物,造成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宜空腹灌服浓度为1%小苏打水,待黄牛排出杂物后(以拉黑色稀粪为准),再开始饲喂育肥饲料。驱虫3日后,为增加食欲,改善消化机能,应进行1次健胃。可应用健胃剂调整胃肠机能,如用健胃散、人工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龙胆酊等等,一般健胃后黄牛精神好,食欲旺盛。 前胃弛缓 排除瘤胃内容物和恢复瘤胃运动机能,纠正脱水和酸中毒。 中药疗法以清泻为主,佐以消食化滞,健脾开胃。主治消积导滞,攻下通便。大戟、甘遂各15克,巴豆15克,牵牛30克,黄芪60克,川大黄60克,滑石100克,芒硝120克,猪脂600克左右,研为细末,温开水冲调,1次灌服;西药疗法口服食用碱、植物油,另用5%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用量视酸中毒脱水情况而定,同时配20%安纳咖,混合1次静脉滴注。 瘤胃臌气 中药疗法宜顺气消肿,用木香25克,乌药、白术各30克,大黄45克,枳实、厚补、莱菔子、青皮各60克,六曲、山楂各90克,芒硝100克,麻油适量,研为细末,温开水冲调,1次灌服。也可用烟丝125克、食用油150克,混合成团,1次灌服。或用皂角1个,研细末,吹入鼻孔内。 排气减压,对一般轻症病例,可把病畜牵到斜坡上,使病畜取前高后低姿势站立,同时将涂有鱼石脂的小木棒横衔于病畜口中,两端系绳固定,使畜张口,不断咀嚼,促进暖气。对重症病例要立即用套管针在左腋窝部进行瘤胃穿刺放气急救,或插人胃管用1%碳酸氢钠液洗胃,导出过多饲草饲料和气体。
  • 引进种公牛注意事项

    【引进种公牛注意事项】俗话说:“母牛好好一窝,公牛好好一坡”。尤其是随着冷配技术的日益普及,对种公牛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改良和提高整个牛群的重要性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对牛场来说,在外出购买引进种公牛时,养殖户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一、引进前的准备。引进前应将隔离舍彻底清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一周以上,备足草、料、防应激药物、常见疫病治疗药物等,安排好饲养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等。 二、种牛场选择。一定要选择规模大、信誉度高、有《种畜生产经营许可证》、有足够的供种能力、售后服务较好的且技术水平较高的种牛场。 三、种公牛选择。1、系谱要求清楚。通过系谱记录资料是比较牛只优劣的重要途径,因此,引进牛场必须有生产记录和系谱,记录必须详明,如生产性能、生长发育、鉴定等级等,至少三代以上清楚,记录不全的不得购买。2、品质要求。应选品种特征明显,外形和毛色符合品种要求;雄性特征明显,生殖器官正常,两个睾丸大而对称;结构匀称,体型高大,体质健壮,膘情中上等,腰角明显而不突出,肋骨微露而不显,垂肉显露而不丰;精液质量达到标准,体型外貌无明显缺陷。 四、运输注意事项。1、选择良好天气运输。2、应对运输的车辆彻底消毒。3、办理好检疫手续。4、车辆驾驶要平稳,在运输过程中尽可能让牛舒适。 五、隔离饲养。到场后,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对种公牛的体表及运输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进入隔离舍隔离饲养。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避免传入疾病,在隔离观察45-60天,经再次检疫,确定无病后才能合群饲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