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纠结啊!养羊可以不打疫苗吗?

    养羊可以不打疫苗吗?相信不少养羊户都在为这个问题而感到纠结,对此养羊业的各路大神同样众说纷纭。下面小编便以一名工作在一线兽医的身份,从所接触的养羊户的观点出发详细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对广大养羊户有所帮助! 养羊户为何会对这个问题而感到纠结? 1、不知该打什么疫苗。我国养羊业要远远落后于养猪业、养鸡业,相当一部分的养羊户仍以传统饲养模式为主,对于科学养殖与防疫并不太了解。加上各地区间羊品种、饲养条件及疫病流行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同样给科学养殖与防疫的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很多养羊户并不知该打什么疫苗,因此常常漏打甚至根本就不打。 2、打疫苗过于麻烦。多数中小养羊户均采用放牧或散栏的饲养方式,打疫苗时需要将羊一只只抓起来,无颈枷、保定架或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抓羊打疫苗是一件麻烦事,再加上很多养羊户并不会给羊打针,一般只有当地畜牧部门强制免疫时才会给羊打疫苗。 3、打疫苗有一定风险。对于羊而言打疫苗本身便是一种应激,会影响到羊的正常采食、休息与生长,至少需要7~10天羊才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再加上当前很多疫苗并不合格或使用不当,羊注射后很可能出现过敏、发病及流产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给养羊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那么到底是打疫苗还是不打疫苗呢? 小编给出的答案是,打!给羊打疫苗虽然有点小麻烦、小风险,但却是预羊疫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最好给羊打疫苗。不过为了降低养羊户的操作难度与风险,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打疫苗,而没有必要将所有疫苗一股脑都打上。 对于非疫区而又不与外界接触的羊群,只打三联四防(或五联)疫苗、破伤风抗毒素即可,至于其他疫苗完全没有必要打;对于一般区域经常与外界接触的羊群,除了打三联四防(或五联)疫苗、破伤风抗毒素外,还需要打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羊痘疫苗、小反刍兽疫疫苗及羔羊大肠杆菌疫苗等。 你或许会问布病疫苗、炭疽疫苗、口蹄疫疫苗、羊口疮疫苗就不打了吗? ----本文转自头条号
  • 天气太热,羊不吃草料、不长膘怎么办?

    夏天温度高,羊只不论是圈舍养殖还是放牧,气温太高羊只都会不吃草,只喝水,羊不吃食物,羊只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反应比较敏感,绵羊适宜的温度是8—22度,山羊为10—20度,温度超过羊只适宜温度,都影响羊的正常生活,温度过高,羊只呼吸加快,食欲下降。温度影响羊的生长和肥育,羊不吃草料,他用什么营养物质来长肉长膘?这种现象只要气温升高经常发生的。绵羊被毛稠密,具有隔热能力,能忍受外界寒冷,又能耐受高温。山羊被毛较少,既不耐寒,也不耐热。 怎么办呢?我认为主要是要让羊尽快恢复吃饲草饲料。对于圈舍养殖的羊只,根据夏季气候的特点,羊的饲养管理主要注意, 一是圈舍要充分通风、干燥,夏天最好将羊放在简易大棚内养殖。 二是扩大运动场羊的活动面积,加强羊的运动。 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辅以放牧,但是注意清晨不要采食带露水的草。 四是增加青绿饲料和优质青干草的喂量,不要喂没有营养价值的干的农作物秸秆。 五是喂食盐,盐能刺激羊的食欲,每天给羊10—15克食盐,将食盐溶在水中喷洒在干草或精饲料上面。 对于放牧养殖的羊,夏天温度高,要早出放牧,在比较高、阴坡草地放牧。天一热,每只羊都想把自己的头部钻到另一只羊的肚低下,天气越热它越拥挤,羊停止吃草,要将羊驱赶开,赶到比较高的有灌木林或者大树的树阴下面休息,等气温降低后再放牧吃草。放牧时看到羊不吃草时,就要更换放牧的草地,就要给羊喂食盐,促进羊的食欲。
  • 圈养羊膘情差、吃食少,咋提高?

    长期舍饲的羊只比放牧的羊只的采食量往往较少、膘情较差、体质较弱、体形较小、生产性能较低。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提高舍饲羊的采食量。 一、精饲料与饲草合理搭配 舍饲羊的食欲一般较差,因此,在生产中应选择和调制适口性好、多样化、易消化的饲料,确保营养全面和均衡,以满足羊只生长发育、繁殖、增重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羊的日粮应有较高的营养浓度。 由于羊是反刍动物,日粮中的粗饲料应占日粮总量的2/3,精饲料可占日粮总量的1/3。为提高羊日粮的营养浓度,可把粗饲料经粉碎、软化或发酵后与精饲料混合,有条件的可制成颗粒,为粗饲料被采食利用创造条件。 二、饲喂时先粗后精 若没有条件或没有必要对粗饲料进行粉碎、制粒等情况下,生产中应先把青草、作物秸秆、青干草等粗饲料铡短至1-2厘米长再喂羊,等羊吃完粗饲料后再喂给精饲料。这样可促进羊只多采食。 饲喂原则是少添勤喂。在给羊投喂草料时,羊只的食欲一般比较旺盛,少添勤喂可使羊总有不足之感,不至于厌倦挑剔。成年羊每天饲喂3次,时间可分别在6时、12时、18时左右,羔羊可适当增加1-2次,夏季可对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冬春季节由于昼短夜长,晚上可加喂1次。另外,再补给羊一定量的干草,让羊自由采食,以弥补有些羊只出现采食不饱的现象。 尽量不采用地面饲喂,在羊舍内挂设铁丝焊制或木制的轻型草架,既省草、省时、省工又卫生。这种饲喂方式比较接近自然牧食的习惯,有利于羊只的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发生。少添勤喂还可防止羊鼻孔喷气而使饲料变味。同时,还能不断观察羊的采食情况,随时发现抢食、停食、不足或剩草料现象,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更换草料时应逐渐过渡 羊对饲草、饲料都有一定的适应期,骤然更换草料会打乱羊的采食习惯,轻则羊只不安,采食减少,重者消化机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甚至死亡。因此在生产中更换草料时应逐渐过渡,不可骤变。 四、适当投喂青绿多汁饲料 天然牧草、人工栽培的牧草、青绿饲料作物、细枝嫩叶、块根块茎、瓜类等青绿多汁饲料,其水分含量高,干物质含量低,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种类多、含量大,无机盐含量丰富且比例适当,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多,适口性好,羊只喜食,是羊很好的保健饲料。经常投喂能扩充羊胃的容积,提高羊的食欲。 五、让羊饮足水 羊的瘤胃是一个大发酵罐,瘤胃内容物含水量为84-94%,羊只吃进的饲草、饲料只有在足够多的水分浸泡下才能与瘤胃内的厌氧性纤毛虫、细菌和真菌等进行充分混合而被分解消化。若饮水不足,会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对饲草饲料的消化,从而反馈性地降低羊的采食量。为促进羊只多饮水,可采用把玉米面或混合精饲料、食盐等用开水冲成糊状,然后对上凉水。冬天水温应高一些,夏天水温要低一些。羊每天每采食1千克干物质约需水3-4千克。 六、加强羊只运动 舍饲羊的运动量较放牧情况下少。而羊运动量不足,不仅会造成羊的采食量减少,还会造成羊的体质较弱,易患呼吸系统及肢蹄疾病等。舍饲条件下为促进羊只的运动,应设置足够大的运动场。运动场可设为环形,除让羊自由运动外,每天还应定时定量地轰赶羊群,以强迫其运动。 七、添加增食剂 羊用嗅觉寻找食物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物学功能,嗅觉化学感受器受香气的刺激而兴奋,并传兴奋于消化器官而引起羊的食欲。因此,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香附、花椒、辣椒、桂皮、姜、大蒜、葱、小茴香、芫荽、白芷、艾叶等增香剂、辣味剂,能驱风散寒、健胃消食,长期添加可促进羊的采食量。
  • “禁养”不是一头不养!养殖户这些法规需要了解清楚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我国实行了新环保法,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制定了清理整治方案,一大批不符合规定的畜禽养殖场(户)被清理关闭。 但一些地方在推行畜禽养殖禁养、限养过程中,将禁养区里的所有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全部清理,甚至达到一头都不能养的地步,即使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环保达标的养殖户也难幸免,让养殖户们心存疑惑,无所适从。难道现在“只能吃肉,不能养猪”? “禁养”不是一头不养! 之所以会出现“一头都不让养”的局面,有以下几个因素: 01片面认知 提到畜禽养殖,人们就会把它和污染联系在一起,养殖和污染似乎已经划上了等号。而实际上种养结合的小养殖户,对畜禽废弃物利用是非常充分的,它和通常意义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有本质区别。 02概念不清 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废水、沼液等不是污染物,而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可以利用好的。 03走极端 有的地方为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随意限制、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区)。 在这里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禁养区并非禁止一切畜禽养殖活动! 以生猪为例,禁养区内养猪规模为年出栏量50头以下的养殖户,并不在清理范围内。 不该禁止的地方不能禁! 01不该禁的地方坚决不禁 各个地方要科学的划定禁养区,防止盲目扩大养殖范围,禁养区必须按照标准来划定,避免只要环境不要生产的极端做法。 02该禁止的地方要坚决禁 在重要的水源地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等。在这些地方或者周边的养殖场该拆除的要给予拆除,该搬迁的要搬迁。但是要保护养殖户的合法权益,要对拆迁做出补偿。地方政府要积极帮助养殖户落实养殖用地,并对养殖户进行指导按照环保的要求来发展生产。 03支持养殖场户的产业升级转型 对养殖场实现绿色发展,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不是短期能解决的,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要对养殖场进行转型升级,以可持续发展为主。 禁养后的几点建议: 01提升养殖场 想要生存,就得进步。农民要对养殖场的规模、粪便处理、日常管理上都要进行改进和提升,要按照标准化来进行,这样才能顺应改革的大潮。 02跳出禁养区 如果你的养殖场就在禁养区内,与其等着受罚,不如主动配合进行搬迁,趁早离开这里,寻求新的发展。 03转型 转型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可以考虑在原来养殖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说不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呢?
  • 这几种羊发现尽早的淘汰

    当羊群中发现如下状况的羊时,应该及早淘汰处理掉: 优质的种公羊要具备以下条件:体形匀称;高大强壮;配种能力强;绒毛长度密度大(北方品种);并且最得要的是自身优良性状遗传给后代的能力要强。一旦发现种公羊的后代表现参差不齐,优点继承不够多,就要尽快淘汰种公羊。母羊好,好一个,公羊好,好一坡,公羊的遗传能力很重要。 二、经过数多次配种后仍然不孕的母羊。羊不受孕一般有两种原因。 1、羊也有天生不能怀孕的,到配种年龄经过多次配种仍然不受孕,发现这种情况及时淘汰。 2、因为流产或产后炎症引起的不孕,这种情况可以先做一下治疗,并在治疗后留不少于半个月的恢复期,再进行配种,如果还是不能受孕,建议淘汰掉。 三、流产出死胎的母羊。流产出死胎的母羊往往流行性的菌源性的病因。可以对羊进行化验,也可以直接淘汰卖掉,毕竟时间宝贵,要考虑到羊的投入和产出。多只羊流产死抬要注意,最好去动物防疫站做抽血化验检测,如果检出是布氏杆菌病要全群检测。 四、膘情好但奶水不好的母羊。这种情况要分清楚羊是否是营养不良引起的奶水不足,如果是营养不良引起的奶水不足,则是管理问题,要给母羊增加营养;如果母羊膘情很好却奶水不足,一般没有必要治疗或等到下一次产羔再观察,及早当做育肥羊卖掉变现金为好。 五、连续两次发生乳房炎的母羊。一般羊乳房炎都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奶水过足引起的乳房肿胀并发炎,乳房炎可以治愈,但最往往下次产羔还容易复发。这种情况可着情处理,如果养羊人舍不得可以再在下一产羔周期观察,如果连续两次乳房炎坚决处理掉。 要注意预防乳房炎,孕羊临产期如果膘情很好就要减少营养,以粗饲料为主,刚出生的羔羊吃奶很少,随着吃奶量增加渐渐增加营养供给。产羔一周或两周后着情增另营养供给。 六、长期消瘦的公母羊。对于消瘦的公母羊,可以单独分圈饲养,同时可以补用驱虫药物,如果还没有起色,可以考虑是肝吸虫后期或其它慢性疾病,没有治疗价值,建议淘汰。 七、僵羊,指的是因为各种原因生长极其缓慢的羊。这种情况以羔羊多,成羊少,原因可能是产前在母腹营冷养不良、产后奶水不足或乳房炎症引起的奶质不好、因病治愈后生长缓慢;羊寄生虫病也会造成僵羊。 养羊管理重在预防,工作做在前面,预防工作做好了,管理科学了,以上情况就会很少见到。一量发现以上情况就要算计,算计时间成本,饲料成本,以及因此而增加的劳动力成本,考虑到这些成本因素,做出决策就不难。
  • 养母牛需注意的问题,不一定产犊越多越好,关键在于牛犊质量!

    近年国内牛肉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基础母牛存栏量却一直稳步不前,进而导致牛源紧缺及牛犊价格的大幅上涨,现在400~500斤的良种公犊市场售价已经达到近万元一头,这便使得单纯育肥的成本与风险大大增加,未来养牛业的发展方向必然会以自繁自育为主,今天小编则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养母牛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母牛一胎产一犊最好 正常情况下母牛一胎多会产一头牛犊,极个别情况下才会产双胞胎,然而不少养牛户却想着让母牛一胎产多犊以创造更高的效益。在技术上让母牛一胎产多犊完全可行,只需要给母牛注射促排药物使其超数排卵,然后再在适宜的时间进行人工授精即可,不过并非产的牛犊越多创造的效益越高,关键在于牛犊质量及母牛利用年限,一来双胞胎的牛犊体质多比较弱,相对于单胎牛犊而言不仅生长速度慢,而且容易生病成活率不理想;二来产双胞胎对母牛的伤害比较大,例如妊娠时容易出现流产、阴脱及子宫脱,产前产后容易出现截瘫,产后恢复慢容易感染子宫炎症等,本来可以利用10~12年的母牛,连续产2~3次双胞胎便可能废了。养母牛只要能保证一年产一胎,一胎产一头牛犊就非常理想了,千万不要刻意去追求 2、母牛一年产一胎的关键 母牛一年产一胎几乎是所有养牛户所追求的目标,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个小目标,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母牛都不能达到这一目标要求,母牛的妊娠期将近十个月的时间,只有在产后2~3个月内发情配种并成功受孕才可以做到一年产一胎,然而不少母牛产后三四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没有出现发情迹象,这种情况下母牛的繁殖周期便会大大延长,进而则会影响到养牛效益的产出。若想使母牛一年产一胎需要做好五点才可以,第一母牛产后及时注射缩宫素促进胎衣的排出,第二母牛产后前3天注射青霉素、恩诺沙星或头孢噻呋钠等药物进行消炎,第三母牛产后前7天可以每天饮益母草水(益母草鲜品500克或干品250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冷至适温给其饮用)一次促进恶露排出及子宫恢复,第四需要给母牛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以满足其营养需求,第五适当增加运动及光照时间促进发情及排卵。 3、母牛初配年龄不宜过早 个别母牛可能8~10月龄便会出现发情,但是此时机体发育尚未完全,贸然进行配种一来容易使其出现阴脱或子宫脱,二来容易出现难产,三来产出牛犊个头小体质差成活率低,母牛初配最佳年龄为1.5岁龄以上,而且体重可达到成年母牛的70%以上。说到母牛初配年龄不宜过早便不得不说初配母牛迟迟不发情的问题,有些母牛2岁甚至3岁还没有发情,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兽医或配种员检查其卵巢发育是否正常,发育不正常且难以治疗时应予以淘汰,若发育正常且母牛体质较好的情况下可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氯前列醇、促黄体素及促排三号等药物促进发情与排卵,用药后第一次发情多不会正常排卵,可等到再次发情时进行配种。 4、母牛发情鉴定及配种时机 及时发现发情母牛,并掌握最佳配种时间,防止漏配或误配,有助于提高母牛受胎率。母牛发情初期兴奋不安,大声哞叫,食欲减退,不断游走,水门肿胀发红,流出蛋清样粘液,此时配种尚早;发情中期母牛后肢张开,开始接受爬跨,水门肿胀明显,变得有光泽,黏液变得浓稠,10~12小时后配种最佳;发情末期母牛逐渐变得安静,水门红肿基本消失出现皱褶,黏液减少且变得浑浊,此时配种正好;母牛水门红肿和黏液完全消失,拒绝公牛爬跨,此时则证明母牛发情期已过,已经错过最佳配种时机。有经验的配种员可通过直肠检查确定最佳配种时机,母牛发情初期卵泡开始增大,发情中期卵泡明显增大,发情末期卵泡明显增大触之有熟葡萄感,此时进行配种受孕率最高。如果不能准确确定母牛发情时间的情况下,可采用复配的配种方式,即在母牛接受爬跨时便予以配种,配种后8~12小时再进行复配一次,以提高配种受孕率。 5、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牛犊质量与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关系密切,母牛配种受孕后应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母牛怀孕后会变得安静,而且食欲会有所增加,一定要适当增加饲料供给以满足其营养需求。母牛配种后2个月便要对牛犊进行断奶,此时牛犊已经达到4~5月龄完全可以断奶了,断奶后便可以减少母牛的营养消耗为胎牛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在母牛停止泌乳后则需要适当降低饲料供给,以免母牛过肥而影响自身体质及胎牛的生长发育。母牛妊娠5~6月龄开始胎牛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此时所需要的营养也会大幅增加,需要适当增加饲料供给,还需要注意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补充,以满足胎牛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母牛进入妊娠中后期,需要适当增加运动量及光照时间,这对提高母牛体质降低难产率十分有帮助。另外母牛妊娠期间需要保持牛舍安静,卫生干净,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等,均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牛犊品质。
  • 养羊勤观察,病羊早发现

    养羊户最怕羊生病,所以养羊户一定要勤观察,掌握一些病羊的识别方法,以期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损失。 1.看被毛知膘情:被毛发亮、均匀一致、光滑,皮肤在毛底层或毛少处常呈粉红色,则此羊健康,体格强壮,膘满肉肥。若颜色苍白或潮红,被毛粗乱、易断、成毛毡片状、易出汗,则此羊为病羊。 2.看眼神知精神:健康羊眼睛明亮有神,精神饱满,耳朵灵活敏捷。采草时争先恐后,抢着吃头茬草。病羊则精神迟钝,不愿抬头,闭着眼睛,耷拉着耳朵,易流泪,听力、视力减弱,行走缓慢,病情严重者离群掉队。 3.看腹围知反刍:羊采食后20—30分钟,经过休息即可反刍,每24小时反刍5—8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反刍后羊要将胃内气体经口腔排出体外,即嗳气。健康羊每小时10—12次,腹围吃饱后增大,反刍后变小。病羊瘤胃积食时反刍和嗳气减少、无力、甚至停止,腹围增大,膨胀。如果及时发现,快速治疗,开始恢复反刍和嗳气是恢复健康的标志。 4.看鼻镜观口色:健康羊的鼻镜湿润、光滑有水珠,口腔红润,舌头活动灵活。病羊则鼻镜干燥,表面粗糙,无水珠或有裂纹,口腔干燥或有黏液、臭味,都是百叶干的特征。 5.看尿液观粪便:健康羊的粪便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粒状,排出后撒在地上呈星状,粪球表面光滑,较硬,尿液浑浊呈微黄色。病羊则为软粪、稀粪,颜色异常,呈褐色或浅褐色并有异臭味,稀粪和黏液性粪便粘于肛门及尾部。如痢疾则频频排便。如肾炎则多尿期和无尿期交替出现,脸部、眼皮明显水肿。 6.看结膜辨营养:健康羊的眼睛结膜呈浅红色,不流泪、无眼眵。病羊的眼睛结膜则出现苍白、潮红、充血、出血、瘀血等。如苍白、黄染可能患贫血症、营养不良、寄生虫、黄疸等;潮红、充血、出血、瘀血可能患某些发热性、炎症性、传染性病变;发绀呈暗紫色多是病情严重、缺氧的标志。营养不良则表现瘦弱无力,毛焦粗乱,走路打晃,饮食减少等病状。 7.听呼吸知心跳:健康羊每分钟呼吸12—20次,胸腹式呼吸,一呼一吸平稳进行,不咳嗽、不喘粗气;心跳每分钟70—80次,羔羊的心跳为每分钟100—120次;心音清晰,搏动有力,均匀一致。病羊则胸式或腹式呼吸,咳喘不停、心跳加快、节奏不齐,运动后张口喘粗气、出虚汗,流鼻涕等。 8.测体温辨全面:健康羊正常体温为37.5℃—39℃,绵羊的体温为38.5℃—39.5℃。羔羊比成年羊体温高1℃。病羊则或高或低,高是发热炎症表现,低是病危的表现。用手摸羊耳根部皮肤或羊角即可知。
  • 针对四种疾病的分析,让养牛之路更轻松

    牛常见病虽然不像传染病一样暴发和流行,但由于有些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易在管理上造成忽视,而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损失,提高牛群的健康水平,发挥牛的最大生产力。 1 消化系统疾病   牛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为食物通过的食道,起于口腔,经咽、食道、前胃、皱胃、小肠、大肠,止于肛门。消化腺为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包括唾液腺、肝、胰腺、胃腺和肠腺。消化系统疾病是牛内科学的常见多发病和重点内容,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有些病早期难于确诊,如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皱胃疾病等,后期难于治愈,损失很大,若发生急性瘤胃臌气时抢救不及,常很快引起死亡。   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如长期饲喂单一或营养不全的饲料,粗硬秸秆、劣质干草或过软、过细富含水分的料渣类饲料。饲料品质不良,发霉变质,精料过多,酸度过大,突然更换饲料,饲喂不进行逐步过渡,不定时定量进行饲养易导致牛发病。   饲料、饮水、卫生条件差,畜舍通风透光不足,家畜运动不足,气候变化对消化系统也有影响。预防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制和搭配饲料以增进牛的食欲,提高消化能力。要注意高产牛群的饲料配比,供应充足优质的青、粗饲料,牛消化系统疾病减少了,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相应减少。   2 呼吸系统疾病   饲养管理不当,如饲喂冰冷的饲料和饮水,特别是牛饥渴时突然饮水。牛舍通风透光不好,卫生条件差,受二氧化碳的刺激,草料内混有沙石、霉菌杂物等物质,当牛采食这些干草时,有害物质吸入呼吸道,牛舍、运动场、放牧地被有害气体污染均可导致牛发病。冬季牛舍防寒设备差,受贼风的袭击,舍饲牛突然在寒冷的露天下过夜放牧时突然被冷风袭击,长途运输和驱赶等均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医疗事故和器械使用不当,操作粗糙,长期多次用胃管投药刺激牛鼻道、咽喉发炎和出血,或将药物误投入气管和肺里引起异物性肺炎,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当牛患吞咽机能障碍疾病,或手术麻醉后还未完全苏醒,吞咽机能尚未恢复时也会误咽异物入肺。   自然因素如天气忽冷忽热,暴风雨、寒流袭击等气候的突变,最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早春和秋末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寒冷的刺激可引起牛外周皮肤血管收缩,反射地引起深部和内脏血管的扩张,特别是呼吸器官充血为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提供了条件,继发于一些传染病,如寄生虫病,如流感、牛恶性卡他热、肺丝虫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除加强管理,防止上述不利因素的突然刺激外,在气候多变的早春、秋末防止牛群受寒感冒,对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主要指牛心脏、血液及造血器官,任何一部分发生问题时,将引起全身血液循环及其他器官功能的障碍。牛血液的成分,心脏和造血器官的功能常受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牛心脏功能及血液的检查不仅是心脏、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更大程度上是预防其他疾病的重要指标。该系统疾病多为其他疾病的并发或继发病,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是预防循环系统疾病较好的措施。此外,创伤性心包炎严重时可导致牛死亡,其原因多与牛采食含铁钉、铁丝等金属利器的饲草有关,故应保持牛饲草的洁净,避免牛在含有铁钉的草地上放牧。   4 中毒病   牛中毒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采食有毒、变质的牧草、饲料中毒,或是因饲料调制方法不当造成中毒。较轻的中毒可引起牛消化机能障碍和拒食,而中毒严重时可导致牛出现全身症状,甚至死亡。   为预防牛中毒应定期检查饲料、饮水和牛的健康状况,以便早发现问题,早防治。这不仅可保证牛群健康、高产,而且对消费者的健康也有好处。根据牛不同的生理阶段和生产力配合给其全价的日粮并混合均匀。要合理地收割、加工和贮藏饲料,防止饲料发霉、腐败和污染,日粮内有毒饲料的比例需要在安全限度之内。在牛青粗饲料中添加尿素或其他无机氮氨化饲料,或对饲料进行碱化处理时,应按规程操作,无机物添加剂量需要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对有毒的饲料和轻度发霉的饲料要经过去毒处理后再饲喂。
  • 阴雨天气还会持续,家里的羊最怕这四点!

    相信连续几天的大雨、暴雨,已经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因为干旱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但是阴雨天气还会持续,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家里有羊的请一定考虑到以下这些问题,不要等有了伤损才急的团团转。下面请看小编为大家的总结的四大要点。 1.羊腐蹄病的高发期 如果平时饲喂不科学,使羊缺乏钙、磷等矿物质,或者是两者的比例达不到平衡,这种季节就很容易表现出来了。羊本身引缺乏微量元素,蹄部就会相应地变疏松,再加上长时间的阴雨与羊的排泄物、泥浆等物质混合在一起,对于羊蹄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致使羊蹄进一步软化,很容易被石头、硬木头等坚硬的物体划伤,导致发炎,就会引发腐蹄病。 2.羊淋雨易感冒发病期 天气骤变的时候也正是羊最脆弱的时候,可能大家在放牧的时候突降大雨,来不及找一个避雨的地方,羊就被淋透了;也可能因为天气闷热,羊本来就在大汗状态,突然来一股妖风或者暴雨;还有的羊友们,家里的羊比之前多了,但是圈舍还没有来得及扩建,导致一部分羊不得不淋雨。 以上三种情况都极易引起羊感冒甚至发烧。这几天一定要密切观察自己的羊是否有打喷嚏、擦鼻、发抖、磨牙打鼾现象等现象。 3.病菌肆虐频发期 阴雨导致的潮湿、加上几天可能都见不到太阳公公一面,想利用天然的紫外线杀菌消毒已经不可能,大家一定要勤快一点是定期消毒,特别是规模大的,或者准备向规模养羊发展的,一定要及早养成这个好习惯。 大家进行定期消毒,每1个星期可用百毒杀消毒剂消一次毒,包括羊舍及其运动场地,每2个星期可用浓度为2%-4%的火碱溶液再消毒一次。连续阴雨的地区一定要注意这个事情。 4.饲养、消毒、蚊蝇问题 连续阴雨天气羊的抵抗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大家要注意合理补饲、营养搭配,及时更换水槽中的饮水,饲料不要一次性买太多,容易发霉;中午让羊多休息会;圈舍的苍蝇这几天也一定会更加肆虐,一些用心的养殖户,已经为羊圈弄上了纱窗,避免蚊蝇叮咬,看了人家养羊,真是自愧不如啊! 这些应对措施是应该做到的,大家结合实际选择性行动,当然,有条件、有耐心的人都能做到的话再好不过了,个人始终信奉一句话: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
  • 新生牛犊预防破伤风的注意事项

    新生牛犊破伤风的最初症状是牛犊出生3~6天后吸吮困难,逐渐牙关紧闭,不能开口,面肌痉挛,眼缝变小,口角向外牵引,呈痉挛样苦笑面容。全身痉挛时,头向后仰,脊柱前凸,呈角弓反张状。严重时,呼吸肌和隔肌都发生痉挛,最后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 新生牛犊破伤风的预防方法: 1、杀灭病菌。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一般都隐藏在不干净的泥土、粪便中,因此,必须搞好羊圈舍日常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和清除粪便,每5~7天用百毒杀、来苏儿液等对圈舍内外消毒1次。粪便要每日清理,勤换垫土并经常打扫。保持圈舍地面清洁干燥。 2、做好牛犊、羊羔脐部的消毒。牛犊、羊羔产出后,立即用干抹布将口、鼻、耳内及周身黏液掏净擦干。脐部创口用3%双氧水清洗后,用消过毒的剪刀断脐,断端涂布5%碘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