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渣养牛怎么样?

    在所有的糟渣资源中,豆渣算是营养价值最好的糟渣之一,其蛋白品质好,消化吸收率高,折干的粗蛋白含量达到24%左右,粗纤维含量6%左右,富含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丰富,但也有以下缺点: 缺点一:含有抗营养因子 如最主要的三种抗营养因子:即胰蛋白酶抑制素、致甲状腺肿素、凝血素,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它能阻碍动物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造成腹泻,影响生长。所以,过去传统的养殖户,往往需要将豆渣煮熟之后,进行饲喂,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和燃料成本。 豆渣虽然含蛋白高,但动物可利用的能量却很少 豆渣虽然含蛋白高,但动物可利用的能量却很少,折干的豆渣消化能约2.05兆卡/千克(或8.58兆焦/千克),但这些消化能是指存在于豆渣蛋白碳骨架中的消化能,是不能或很难利用的。其利用效率远远低于玉米粉等能量饲料中的淀粉质能量,甚至造成对动物的伤害(伤肝伤脾),大量使用豆渣造成日粮的能量蛋白不平衡,蛋白过高,能量过低,大量过剩的蛋白进入后肠,脱氨分解,造成后肠PH上升,大肠杆菌滋生,肠毒素增加,内肠细胞脱水稀释毒素,最终造成蛋白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时也危害到动物健康水平。所以,喂豆渣必须搭配能量饲料来喂,以平衡营养。 收集的豆渣往往容易变质 收集的豆渣往往容易变质,由于含水量在,极易滋生杂菌甚至有害菌,变质变味,所以,传统的养殖户,收集的豆渣必须尽快煮熟喂完。
  • 抗寄生虫药线虫蠕虫螨虫伊维菌素注射液

    抗寄生虫药线虫蠕虫螨虫伊维菌素注射液 2019-08-07 价格:18元 运费:8元(满30包邮) 规格:5ml*10支/盒 购买方式:客服微信15913115063
  • 提高小尾寒羊产羔成活率的方法

    小尾寒羊具有体格大、生长发育快、成熟早、一胎多羔等特点。一年二胎或两年三胎,易饲养,适应性强,肉皮兼用,适于肥羔生产,板皮适于分层作真皮面料等优点。因此,提高小尾寒羊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是提高产羔成活率。 一、管护好母羊;小尾寒羊初情期早,一般母羊6月龄即可发情配种。它常年发情,以秋春季最为旺盛。发情羊表现为外阴唇充血红肿,有黏液从阴门流出及爬跨反射现象。此时为配种的最佳“火候”,要及时配种。处女羊发情不明显,且多拒绝爬跨,拒爬时要进行站立保定。发情周期一般为16天~21天,平均18天。一次配不上,可采取多情期配种。妊娠期150天左右。在母羊妊娠期,要加强管理,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或完全舍饲。在舍饲情况下,每日除满足妊娠母羊2.5千克~3千克优质鲜草外,还要补饲玉米、麸皮、豆粕等混合精料0.5千克和适量的矿物质及维生素。在缺乏优质青干草的冬春季节,补饲量要增加到0.8千克左右。管理上也要注意做到“三稳三防”:即入出羊舍要稳,防挤撞;放牧要稳,山区应避免在陡坡上放羊,防惊吓猛跑和爬沟坎,以防流产;饮水要稳,防跌倒,以免发生流产、死胎。冬季要给妊娠母羊饮温水,不可饮带冰碴儿的水。 二、护理好羔羊;分娩后,对初生羔羊,要及时清除口、鼻、耳内的黏液,躯体上的黏液让母羊舔干净,天冷时要生火取暖。对刚产下的羔羊,接产者要把食指伸入羔羊嘴中,让其吸吮一下,并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内含有丰富的抗体、镁等物质,能增强羔羊对疾病的免疫力,促进胎粪排出。如母羊一胎多羔,奶头和奶水相对不足时,人工哺养是最好的办法,即将鲜牛奶、奶粉、小米汤等装入奶瓶中喂给。羔羊生后15天左右,大部分有吃土吃毛的恶习,这时期容易诱发胃肠疾病。因此,羔羊生后,应保持圈舍干净卫生,防寒保暖。也可以在羔羊舍内或产房内放置食槽和饮水槽,让羔羊自由采食饮用,也可将优质青干菜绑成小把吊起,让羔羊戏吃,不仅可以减少羔羊吃土吃毛的机会,而且也可以让羔羊尽早吃到植物性饲料,促进瘤胃发育。 三、羔羊早断奶;早为羔羊断奶,需要人为训练羔羊的采食能力,在羔羊10日龄~15日龄时喂一些鲜嫩的青草、菜叶或细软易消化的干草、叶片,以刺激羔羊消化道消化机能的早期形成和向羔羊自主采食方向过渡。为使羔羊尽早吃料,开始时可将玉米和豆面混合煮粥喂食或拌入水中让羔羊饮食,也可将炒过的精料盛在盆内,让羔羊自己舔食,一般羔羊到20日龄~30日龄后即可正常采食。 四、防治羔羊疾病;羔羊常见的疾病有缺铁、缺硒等营养性拉稀和细菌性下痢等。对此,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应用升血铁制剂及加硒微量元素等,菌痢要用药物及时治疗。妊娠母羊在分娩前20天~30天和10天~20天时要及时预防注射羔羊痢疾菌苗,提高羔羊免疫能力。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可灌服土霉素15万单位~20万单位,每天1次,连续3天,具有良好预防痢疾效果。对发病羔羊,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粪便、垫草要销毁。羊舍要用生石灰水或3%~5%的来苏尔定期喷洒消毒,彻底切断疫病传播的媒介和途径,杜绝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 肉牛科学饲喂尿素的几点注意事项

    肉牛饲喂100克尿素,在科学饲喂的情况下,等于补给280克粗蛋白质(相当于饲喂含粗蛋白质40.9%的大豆饼684克),可见饲喂尿素是很经济、很合算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饲喂呢?一要保证两个前提条件,二要注意八个问题。 前提条件之一是:日粮中应有比较充足的玉米等禾谷类饲料,日粮的可消化能较高; 前提条件之二是: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最好在9%-12%,如果日粮的粗蛋白质含量低于8%,饲喂尿素作用较小,如果高于12%,则效果不明显。 因此,肉牛育肥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在育肥前期,日粮中粗饲料和精饲料的比例控制为0.6:0.4,粗蛋白质含量为12%左右;在育肥中期,日粮中饲料的粗精比例控制为0.5:0.5,粗蛋白质含量为11%左右;在育肥后期,日粮中饲料的粗精比例控制为0.4:0.6,粗蛋白质含量为10%. 肉牛日粮粗蛋白质含量的计算方法如下:从牛常用饲料营养成分表中查出饲喂的各种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再乘以饲喂的各种饲料的重量,把所得的数相加就可以了。如果饲料营养成分表中表示的是饲料的干物质营养含量,还要注意把所喂饲料折合成干物质之后再进行计算。 肉牛饲喂尿素应注意的八个问题是: 1、尿素只能用来喂成年牛和青年牛,不能喂犊牛。因为6月龄以前的犊牛的瘤胃尚未发育完全,饲喂尿素容易引起中毒。 2、饲喂尿素时,要把尿素与精饲料拌匀后再喂,不能用尿素单独喂牛,更不能把尿素溶于水中给牛饮用。 3、喂尿素后,不能给牛立即饮水,最好过1小时再饮水,以免引起中毒。 4、不能用生豆类或生豆饼拌尿素喂牛,因为生豆类和生大豆饼中含有一种叫尿素酶的物质,尿素酶能加速尿素的分解,使牛产生氨中毒。 5、尿素适口性较差,有的牛开始不爱吃,喂牛时要有7-15天的适应期,由全剂量的1/5开始,逐渐增加至全量。添加尿素的参考剂量为(每日每头):活重140-220千克的肉牛喂30-50克,活重250-300千克的肉牛喂50-60克,活重310-400千克的肉牛喂60-80克,活重410-600千克的肉牛喂80-120克。一般情况下,肉牛每日每头饲喂尿素的最大剂量为120克。 6、喂尿素时添加适量无机硫(硫酸盐)效果较好,因为用尿素代替蛋白质饲料喂牛时,容易出现硫的不足,缺硫会影响牛对含硫氨基酸的合成,还会使牛对纤维素的消化率降低。饲料中氮元素和硫元素的比例为15:1效果最佳。 7、喂尿素时还要注意在日粮中添加0.5%的食盐。 8、发现牛出现尿素中毒症状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停止供给可能引起中毒的饲料。 (2)每头牛灌服食醋1-2千克(加水3-4倍); 或灌服酸奶(酸乳清亦可)4-5升;或食醋、白糖各1千克,加水2.5千克灌服。 (3)搞好对症治疗,如发生急性瘤胃臌气时,应立即进行瘤胃穿刺放气;如中毒症状较为严重时,应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300-500毫升、10%葡萄糖液500毫升,以中和被吸入血液中的毒素。
  • 抓好6净 养牛无病

    目前,养牛(肉牛、奶牛、耕牛)的农民和专业户增多,在养牛的生产过程中,多数都能做到满足牛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但往往忽视养牛中的卫生工作,常使牛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在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的春夏季节)。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现把“6净养牛法”介绍如下: 1、料净:精料要选优质的,并粉碎好,不含有沙、土、石等异物,不霉不腐。 2、草净:每次上草前,干草要过筛,筛去泥土,拣出异物。夏秋饲喂麦糠、青草,要先用清水淘洗,淘草水要每天换一次。 3、圈净:栏圈要卫生,做到勤消毒,勤垫土,勤除粪,保持圈内清洁,空气新鲜。 4、槽净:饲槽每天喂后应打扫干净,除去残留草料,夏秋每天要用清水冲刷一次。 5、水净:要饮清水或淡盐水。 6、畜体净:每天早上和傍晚用扫帚刷拭牛体,这样,可促进其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使牛健康少得病。
  • 羊经常发病,干瘦如柴,到底缺啥?

    1)缺盐:食欲下降,消化吸收不良,啃碱土,体重增长缓慢,一般占日喂量0.5—1%,过量会中毒。 (2)钙磷缺乏:,母畜产后瘫痪、痉挛、异食僻、相互舔毛、消化不良、瘦弱、生长停滞、不发情、不怀孕、软骨症、佝瘘病。一般要求饲料中钙磷比例为2:1.1。 (3)缺钾:腹泻,剧泻。 (4)缺镁:神经肌肉兴奋性痉挛、便秘。 (5)缺硫:掉毛,流泪、流涎、视力减退。 (6)缺铁:贫血。 (7)缺铜:毛坚硬直立,生长缓慢,伴随缺铁出现贫血。 (8)缺碘:甲状腺肥大、侏儒症。 (9)缺钴:异食、贫血、虚弱、消瘦、无神、毛无光泽、羔羊生长停滞,繁殖力丧失,甚至死亡。 (10)缺锰:性成熟晚,性周期失常,母畜胚胎被吸收,产弱羔,成羊关节疼痛。 (11)缺益生菌:饲料利用率低、消化吸收不好,羊干瘦如柴,容易瘤胃酸碱度失衡。添加益生菌。
  • 牛把自己的胎盘吃了,有害吗?

    牛吃胎盘是牛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自我保护养成的习性,家牛也是农耕文明过程中由野牛驯化而来的,所以家牛依然保持这样的习性。 为什么牛会吃胎盘? 主要原因是因为牛本来是生活在野外,产子也在野外,但在野外牛的天敌较多,如虎、狮子、豹等,牛在产子时会有血腥味,胎盘依然会有,如果母牛不吃掉胎盘,胎盘会在母牛产子的周围存留很长时间,而其时小牛还不够健壮不能迁移,天敌会根据气味找到母牛和小牛,此时就较为危险了,所以母牛吃掉胎盘,气味就减少,就相对安全! 其实家畜一般晚上产子也是这个原因,因为天敌一般网上活动较少,家畜晚上生产较为安全 有害吗? 一般不会有多大的危害,最大的危害就是胎盘较大可能会引起母牛消化不良!引起母牛产后不食这个情况!最好不要给母牛吃胎盘! 怎样防止牛吃胎盘? 母牛这样的行为习惯已经深入到牛的基因内了,想要改变很难,几乎不可能,其实最简单的最有效的就是在牛产后,人盯着照顾好母牛的同时等母牛产下胎衣的时候,人为辅助拿走就可以了!
  • 牛防疫与驱虫要点

    ⒈卫生消毒及杀虫 (1)大门,设消毒池,用4%的苛性钠溶液(每周更换一次)。病牛舍、隔离舍出入口要放置浸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每天浸泡一次)。 牛舍粪便每天清理一次。牛食槽、饮水槽等用具每天刷洗一次,每周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消毒一次。 (3)环境消毒,无疫病时,每年春、秋季节进行一次环境消毒,消毒用3%的苛性钠溶液喷洒。 (4)灭蚊蝇,夏、秋季节,在牛舍内外易孳生蚊蝇场所每月用敌敌畏喷洒2次。 (5)牛粪、尿做到无害化处理。 ⒉驱虫:每年春季,用左旋咪唑按8mg/kg体重,内服驱虫一次。每年秋季用阿维菌素按0.2mg/kg体重驱虫一次。 ⒊免疫接种 口蹄疫预防,每年春秋两季对繁殖母各注射口蹄疫活苗一次,12-24月龄注射1ml,24月龄以上注射2ml。 布病苗免疫,用猪布病2号疫苗按要求口服免疫。 破伤风预防,母牛产犊后,繁殖母牛及初生犊牛立刻注射破伤风类毒素1ml。
  • 农户养牛要注意母牛产后瘫的发生

    农户养牛由于饲养管理方面原因,母牛产后瘫时有发生,提醒农村养牛户,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牛知识,严防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注意饲料营养要全价:农户养牛有个误区以为有玉米秸、玉米就可以了,这样往往造成饲料单一,营养缺乏,特别是矿物质的不足,往往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这里介绍一个经验配方: (1)、精料:玉米40%、豆饼10%、棉籽饼5%、鱼骨粉5%、骨粉3%、小麦麸18%、苜蓿草粉17%、食盐2%。 (2)、粗饲料:玉米秸为主,辅以青干草、农副产品、野草、树叶等。 (3)、青饲料:以青贮料为主,辅以胡萝卜、大萝卜、土豆、地瓜、南瓜、大白菜等。、加强运动多晒太阳:每天怀孕和哺乳母牛要逍遥运动8小时以上,并充分太阳浴,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对怀孕后期的母牛进行补钙:日粮增加矿物质含量,也可补充人体用钙,如钙片按人的4-5倍量补给,效果较好。、药物治疗:一但发生此病,可用10%葡萄糖酸钙800-1000毫升或5%葡萄糖氯花钙600-1200毫升进行静脉滴注,注意监听心脏,速度不可过快,可使血液中钙浓度迅速提升,治疗效果较好。
  • 高温天气羊不吃不长?5招 膘不掉反增

    炎热夏季,气温极高,高温高湿环境往往使得羊采食量急剧下降,营养摄入不足,能量消耗却大,羊极易出现掉膘!因此养羊人一定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夏季羊掉膘影响了后半年的养羊利润。 一、抓好放牧 出牧时间上,上午要做到早出早归,太早出牧,羊采食的都是露水草,吃露水草百害而无一利,不仅容易引发涨肚,甚至还能感染寄生虫;下午要做到晚出晚归,选择草木茂嫩的地方来回驱赶羊群。中午要注意让羊在阴凉处休息,但要忌湿凉之地,防止引发羊腿瘸。出牧前注意给羊饮水,一天饮水5次左右,保证水源清洁。 二、学会晾羊 夏天羊爱扎堆,这也是导致羊掉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放牧回来一定要学会晾羊,将羊群赶到圈外的阴凉处,让羊体的热量有效散发。在三伏天的晚上,养殖户一定要辛苦一下,晚上放牧回来后,尽量把羊驱赶开散热,直至半夜,再让羊进圈休息,或者敞圈过夜,切忌过早将羊赶进圈,切忌放牧一回来赶羊进圈,跑路一天直接进圈团一起,很容易引起胃部疾病。 三、注重营养 千万不要走进夏天草多又嫩,就不需要补饲的误区。相反,在这种高温高湿的季节,要特别注意给羊补充营养。一方面,饲草要选择适口性口、营养价值高的,如紫花苜蓿等;另一方面,一定要补饲精料。成年羊每天补充200克左右,断奶羔羊也要注意补精料,量要达到成年羊的一半。另外,建议补饲的精料中,饼类要占到四分之一,棉饼或菜饼要注意进行去毒操作(浸泡一天以上,用清水冲洗)。 四、搞好防疫 夏季也是病毒、蜱虫、鼻蝇虫等杀手肆虐的季节,养羊人一定不能懈怠。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祛除。夏季一般孕羊也已经生产,可以用虫克星驱虫体内外寄生虫。注意一周以后要重复用药。 五、补盐加水 ①补盐。给羊喂盐可以促进消化、增强食欲,还能维持羊体内的渗透压,保持细胞水分,促进羊体内废物的排出。可以说好处多多,一定要给羊补充盐分。但切记不可过量,否则会引起羊食盐中毒。伏天每隔一星期啖盐一次,每只羊10-15g。 ②加水。盛夏羊体内水分蒸发较快,一定要注意加大饮水量。盆内要保持常有水、常换水。 ----本文转自头条号,不代表牛羊之家观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