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产前或产后突然发生瘫痪,相信不少养牛户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们一般将其统称为“生产瘫痪”,产前瘫痪与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虽然存在较多相似之处,但也有部分不同之处,今天则详细介绍一下两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希望对广大养牛户朋友能够有所帮助!
一、产前瘫痪
产前瘫痪又称为“产前截瘫”,是妊娠母牛产前运动机能发生障碍的一种疾病,其多发生于产前数周至数天。
我们先来看一下具体发病原因
1、主要为营养障碍性多发性神经病,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母牛营养(特别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或代谢障碍影响到中枢神经或四肢神经,出现运动障碍,这与饲料单一或供给不足有较大的关系;
2、母牛年龄较大、体质瘦弱或肢蹄较弱,到了妊娠后期随着自身体重增加肢蹄难以支撑自身重量,遂而表现为站立不稳、站立困难、喜卧不起及侧卧瘫痪等;
3、母牛长期拴养缺乏运动,导致其体质较差、肢蹄较弱,加之平时饲料营养较为充足导致胎儿及自身体重较大,到了妊娠后期便容易出现运动障碍、卧地不起等症状表现;
4、母牛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后期,长时间受冷湿等因素刺激,例如圈舍潮湿、地面较硬及贼风吹袭等,母牛便容易患腐蹄病、蹄叶炎、关节炎及风湿病等,进而则可能出现站立困难或瘫痪的症状表现。
我们接着看一下具体症状表现
患牛病初表现为两后肢无力或疼痛,站立不能持久,常交替踏步,逐渐发展到站立困难,严重时卧地不起或长期卧地,个别牛还会伴有消化机能障碍。
我们最后看一下具体防治方案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使其营养全面均衡,适当开窗通风降低圈舍湿度,同时避免贼风直接吹袭牛体,适当增加母牛妊娠后期的运动量及光照时间,可以有效避免本病的发生。
一旦发生本病后,应先改善饲养管理适当为患牛增加营养,然后采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00毫升加入维生素C注射液20毫升、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10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1次,维生素D3注射液75~100毫克,肌内注射,每天1次,并每天多次辅助牛站立或改变趴卧姿势,避免长期一个姿势造成被压迫部位坏死,经过系统治疗一般5~7天便可恢复,或者母牛产后肢蹄压力减小时恢复。伴随消化机能障碍的应进行对症治疗,例如采用大黄苏打片200~300片一次喂服,每天1次。
二、产后瘫痪
产后瘫痪又称为“乳热病”、“产后风”,是妊娠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其多发生于产前24小时到产后72小时内,也有部分患牛发生于产后数周。
我们先看一下具体发病原因
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比较单一,其分娩前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且机体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血液中流失的钙不能迅速得到补充,血钙急剧下降而发病,因此本病多发生于泌乳性能较好的母牛及分娩前后缺钙的母牛。
我们接着看一下具体症状表现
产后瘫痪发病多较为突然、迅速。患牛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后驱摇摆、站立不稳、起卧困难,最终不能站立。四肢屈曲或伸展于腹下,头弯向胸部,可用手将其拉直,但是手松开后头仍会弯向胸部,这是本病的典型症状表现。随着病情发展患牛意识受到抑制,知觉丧失,各种反射微弱或消失,昏睡,体温下降,脉搏微弱,呼吸深慢,最终可昏迷而亡。一些症状较轻的患牛主要症状表现为躺卧时头颈姿势不自然,精神沉郁但不昏睡,反射减弱但不消失。
我们最后看一下具体防治方案
预防
1、药物预防,产前3~5天至产后3天,静脉注射2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5%葡萄糖注射液各500毫升,肌内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75~100毫克,每天1次;
2、母牛分娩前后增加蛋白质饲料及豆科牧草喂量,同时适当增加麦麸喂量,使钙磷摄入比例均衡,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
3、母牛分娩后不要将乳房内的初乳全部挤掉或喂小牛,应留1/3~1/2,这样亦可避免本病的发生;
4、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避免营养单一,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舍饲母牛一定要多晒太阳以利于维生素D3的合成和促进饲料中钙的吸收,适当增加妊娠母牛的运动量增强体质。
治疗
母牛产后瘫痪的治疗主要有补钙和乳房送风两种方法,治疗的同时应减少挤奶量或牛犊吃奶量,及给母牛喂豆饼汤或其他含钙量高的饲料。
1、补钙。可采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00~1500毫升、10%葡萄糖注射液1000毫升加入维生素C注射液20毫升,静脉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75~100毫克,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2~3天后多数患牛便可站立,即便患牛好转后仍要用药3~5天。
2、乳房送风。其机理是通过送风增加乳房压力,减少血液流入乳房,减少钙随血液进入初乳而流失,进而血钙(也包括血磷)水平增高,母牛产后瘫痪症状得到恢复。让患牛侧卧挤净积奶,严格消毒乳房及乳头,为防止感染可先注入青霉素80~160万单位,然后用乳房送风器或大号注射器往乳房内充气,充气完成后用绷带勒紧乳头,2小时后松开,约12~14小时后乳房内气体消失。本方法结合静脉注射钙剂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