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减少难产率从根本原因下手是关键
2019-08-31

影响难产率的因素很多,包括:

1、年龄增长

大多数初次产犊的青年母牛尽管受到严密的护理和生产辅助,但是仍然比成年母牛容易发生难产和流产,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青年母牛在初次产犊时体型比后期相对较小。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草食动物养殖帮手给大家举个例子:如,初次产犊使骨盆开口的形状发生细微变化,以及多数发生过难产的母牛会在2岁时被淘汰。

2、犊牛体重

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注重增加断奶后体重和生长速度,以及增加骨骼大小的结果,导致犊牛初生重显著增加。通常初生重是导致难产的重要诱因。

3、公牛的品种

有研究表明,在相似的母牛群中,初生重并不是诱发难产的主要因素。这说明犊牛体型的差异以及其他影响犊牛的因素同样与难产的诱因有关。然而很难获得可以明显证明这一点的相关资料,很少有饲养者提出犊牛体型会影响难产或顺产。德国的研究表明, 330日龄西门塔尔公牛的胸围和后代难产率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普遍认为即使初生重无差异,具有平滑外观(皮毛光滑、肩部发育良好,无粗糙肌肉)的公牛,其后代犊牛的难产率显著低于具有相反特征的品种,即使二者的出生体重相同。尽管这是事实,但是有些育种者过于强调这一点,以至于在其他方面降低了生产性能。

4、母牛的品种

一般而言,大多数与奶牛杂交的品种与赫里福和恩格斯杂交的牛没有很大不同,通常作为对照用于实验中的每个发情周期。然而,娟姗牛的F1代与其他杂交牛相比,难产的几率较小。其他的研究亦证明,乳用牛和瘤牛在生产时所需的协助较少。在俄克拉荷马州的研究中,2岁龄的乳肉杂交母牛的难产率为21%,而纯肉牛难产率则达到37%。母牛品种引起的难产差异多取决于骨盆面积、肌肉和脂肪的不同。

5、母牛的骨盆面积

骨盆面积被认为是导致难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也有研究者表示质疑。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骨盆面积低于平均水平的后备母牛,其难产率为高于平均水平的后备母牛的两倍以上。俄克拉荷马州的一项研究显示,骨盆面积小的后备母牛85%会发生难产,而骨盆面积大的后备母牛则难产率仅为31%。骨盆面积的最低标准是:骨盆面积小而胎儿较大的母牛,无疑每次都会难产;另一方面,骨盆面积大而胎儿较小的母牛,其难产的几率非常低(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由于骨盆面积高度遗传(估计平均为55%),育种者如果想减少难产率应该避免选择骨盆面积较小的种畜(这并不是说要选择骨盆面积大的牛,因为这一指标不是必需的)。在某些牛群,这种方法有显著成效,但是也有无明显效果的。在两个较大的纯种品系中,淘汰骨盆面积小的小母牛可以在2岁的母牛将难产率降低4-5%。在这些牛群中,起初有10%的后备母牛因骨盆面积不符合特定标准而被淘汰,然而随后几年内,因此标准不合格而被淘汰的母牛几乎没有。所以养殖者若要降低难产率可以考虑衡量骨盆面积。

6、产前营养和母牛体况

一些养殖者认为在产前限制饲喂可以降低犊牛体重,减少难产。MARC的研究表明,限制营养虽然可以降低初生重,但是怀有稍轻胎儿而营养被限制的母牛更容易发生难产。因为产前限制营养的母牛会延迟发情,这种情况是应该避免的。

7、胎位不正

大多数胎儿出生都是前腿先露出来,口鼻在前腿之上。偶尔也有倒生,臀部先出来,头偏向一侧,或者前腿在后面,甚至膝盖弯曲。通常,体型较大胎儿的髋部或肩部会卡住,这种情况下需要给与一些帮助。尽管胎位不正被认为是可重复的(曾发生胎位不正的母牛复发的几率更大),但是目前却没有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胎位不正而发生的难产。

8、提高后备母牛的质量

减少小母牛初次产犊发生难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让其产犊。但是由于只购买已产过犊的母牛来补充牛群是不现实的,因此尽管初次产犊较容易发生难产,大多数饲养者还是会选择一批小母牛,让其产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初次产犊的难产率。对后备母牛的饲喂应该以让其快速生长发育为目的,最好在24月龄前就发情怀孕并产犊。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好处就在于产犊时母牛的骨骼构架已经接近成年母牛,这样可以有助于减少难产。经验表明,小母牛在初次配种时应该至少达到成年体重的65%,初次产犊时应该至少达到成年体重的85%。因此在饲喂小母牛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称重,调整饮食,使小母牛快速增重而又不会太肥。

对后备母牛采用激素植入的方法还有争议,因为一些研究的结果相互矛盾。有研究表明在后备母牛产犊时植入激素可以增加骨盆面积,但是在很多实例显示,骨盆面积不是在初次产犊时增大,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殖而逐渐增加的,因此对后备母牛采用激素植入并不能帮助减少产犊困难。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近期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6(或者同时在2和6)月龄植入激素,可以在产犊时增加骨盆面积,然而仅在2月龄植入则无效果。在作出结论之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并且还应考虑除了骨盆面积外的其他因素,以全面评价是否应该对后备母牛采用激素植入的方法。

养殖者必须考虑基因和管理两方面的因素以减少难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让后备母牛适时交配使它们产犊的季节比一般母牛提前一些。这样可以有时间对它们进行特别的护理。根据营养需求和体况合理的饲喂母牛。此外,要明确什么时候应该进行助产,什么时候应该请兽医。

基因的因素比较复杂。初生重是最值得一提的一个指标。如果可能,选择公牛时考虑一下初生重的期望后裔差别(Expected Progeny Difference, EPD),EPD与实际性能数据相比可以更精确的显示包括初生重在内的各种生产性能指标。尽管不能全面地概括所有的情况,但是一些普遍的情况还是适用的。谨记各品种的平均初生重EPD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