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诊断
病牛站立,行走姿势异常,跛行。病牛弓背,运步呈拖曳等。可见长蹄、宽蹄和翻卷蹄。
2.预防
⑴ 制定合理的日粮结构,泌乳高峰牛,日粮中注意维生素,矿物质给量。一旦蹄形开始变化,可注射维生素D3,日粮中补加骨粉。高产奶牛如出现拱背,拉胯等现象,对初发病牛可提前停乳,以促使机体恢复。
⑵ 加强圈舍卫生,保持蹄清洁干燥。运动场低洼处用细沙填平。
⑶ 加强牛蹄卫生保健,坚持每天清刷牛蹄,冬天用毛刷干刷,夏天湿刷。坚持浴蹄,常用10%硫酸铜溶液,每4~5天一次。
(4) 每年应对全群牛只蹄形进行普查,凡变形者,一律修正。建立定期修蹄制度,每年1~2次修蹄,修蹄不宜于雨季进行。
(5) 加强选育,淘汰蹄肢有严重缺陷的公牛,母牛发生蹄变形的,犊牛均不能列为核心群。
3.治疗
最实用的方法是修蹄疗法。修蹄原则:长短适宜、修平、去边、外低内高、修内圆,并检查蹄根、蹄叉内部,发生炎症应及时对症治疗。
4.诊疗注意事项
⑴ 诊断时,本病应注意不同蹄变形之间的鉴别诊断。
⑵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上只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变形蹄做相应的休整,轻者1~2次可以完全矫正,严重时只能减轻症状和部分修复,无法使其形态恢复正常,因此,预防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