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犊牛莫尼茨绦虫病的防治
2019-02-20

莫尼茨绦虫是由裸头科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次绦虫,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水牛的小肠而引起,对羔羊、犊牛危害严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犊牛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治与预防。

  病原体生活史。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外观不易区别,都是大型绦虫。扩展莫尼茨绦虫长1-5m,最宽处16mm,贝氏莫尼茨绦虫体长可达6m,最宽处26mm。成虫在肠道脱卸的孕节或排出的虫卵随粪排出后,被地螨吞食,六钩蚴在消化道内孵出穿过肠壁入血腔,发育为囊尾蚴,成熟的囊尾蚴始终有感染性。地螨被犊牛吞食后,地螨即被消化而释出似囊尾蚴,吸附于肠壁上,经46-62天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孕节。成虫在牛、羊体内生活期限多为2-6个月,一般为3个月。5-7个月的羔羊和犊牛多感染,往后随年龄增长而获得免疫性。

犊牛莫尼茨绦虫病的防治

  流行病学

  我国西北、内蒙古、东北广大牧区都发生该病,西南、华中局部地区也有流行。地螨是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白天躲在草皮下或腐殖土下,黄昏或黎明爬出。牛在吃草时吞入。在夏天多雨季节,湿度最高,地螨繁殖最高。气侯干旱时,地螨减少,9-10月有秋雨,数量又上升。该病犊牛最易感。

  临床症状

  犊牛患该病后,被毛逆乱,体质消瘦,四肢无力,体温可达39.8℃,口色淡白,舌苔滑腻,病牛出现回转运动,空口咀嚼,口吐白沫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对该牛排出的稀便,笔者进行观察,在粪便中发现大量圆形虫卵和节片,用饱和盐水进行漂浮检查,也发现大量虫卵和节片,结合临床症状和粪便检查综合分析后,诊断为莫尼茨绦虫病。

  预防

  ⑴在春季每35-40天进行一次驱虫;⑵避免在潮湿、有地螨孽生的草地放牧;⑶凡是发现异常应及早诊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治疗

  小编根据病牛体质,采用了抚正祛邪辩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进行治疗。对其进行扶正、固本、灌服一剂益气黄芪散进行驱虫。处方如下:

  黄芪60克、升麻10克、生地12克、党参30克、青皮25克、泽泻12克、白术30克、茯苓24克、生姜9克、甘草1-5克、黄柏(酒)15克,同时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按说明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