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肾病是肾小管变性,肾炎是肾小球、肾小管或肾间质组织发生炎症病理变化的统称。急性肾病可变为尿毒症,慢性肾病后期可呈现多尿、脱水、消瘦‘,肾炎的病理损害主要波及肾小球,偶可继发性地扩散到周围间质组织和血管,通常称之为血管球性肾炎。所谓间质性肾炎,病理损害主要在间质。间质性肾炎既可呈弥漫性,也可呈局灶性,但常常为非化脓性。所谓栓塞性肾炎,实际上就是化脓性肾炎,通常由于化脓菌随传染性栓子转移到肾脏所致。肾病和肾炎的主要特征是肾区敏感和疼痛,尿量减少,尿液检验有特殊的病理产物。
临床症状
病羊毛焦体瘦,采食量少,只采食少量青草,基本不采食精料。精祌状态较差,不合群,喜卧不喜动,可视粘膜苍白贫血,下颌水肿明显触诊瘤胃蠕动缓而无力,听诊瘤胃蠕动音弱。有较微腹泻症状,粪便颜色较深,呈深黑色,量较少。尿频、尿淋沥,排尿时呈拱背状,两后肢开张明显,排尿时间长,一次排尿量少。对肾区进行压诊,疼痛感明显。
实验室诊断
采集晨尿样做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尿沉渣检查明显可见有较多肾上皮细胞及少量透明管型。尿常规检查发现尿中蛋白,尿肌原,胆红素、葡萄糖含量均超标。
治疗方法
根椐临床症状和尿样检查结果,确诊为肾炎。治疗按照加强护理、消炎、利尿、抗感染为主,以促进消化吸收为辅的原则进行。
1. 将病羊单栏饲养,栏舍要求清洁卫生,羊床上加铺干燥清洁垫草,栏舍每日清扫2次,垫草1日1换。饲喂干净清洁的青草,减少精饲料喂量,适当限制饮水。
2. 消炎采用氨苄青霉素1-5g、 10%VC50ml,10%葡萄糖水250ml,1次混合静脉滴注,2次/d,7d为1疗程。同时口服复合益生菌粉。肌肉注射VB12ml/次,每日1次,地塞米松2ml/次,每日1次。
3. 经治疗7d后症状消失,采食情况恢复,继续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VC和葡萄糖水3d后停药观察。并采集晨尿样做拔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尿沉渣检查未査到肾上皮细胞及管型。尿常规检查发现尿中蛋白、尿胆原、胆红素、葡萄糖含量均已恢复正常。
总结
1.肾炎是一种家畜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原发性较少,多为继发感染病、中毒病等过程中。慢性型常见于营养不良、感冒等,也可由急性型转化而来。因此,本病的预防重点在于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严禁饲喂霉烂变质饲料,注意防寒保暖措施。对舍饲家畜要加强运动,以增强机体体质。做好防疫消毒工作,预防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产科病的发生。
2.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保证本病治疗效果的关键。肾炎的治疗用药必须严格选择,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避免加重肾脏的负担。对一些可能造成肾脏损害的药物应慎用。在补液时,应根据排尿情况,控制总液量和滴注进度,以免加重水肿症状。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调整体液的电解质平衡,及时纠正酸中毒,防止尿毒症和休克。
4.慢性肾炎还可采用以下中药组方加减治疗:
赤茯苓、车前子各40g,木通、泽泻、猪苓、瞿麦、萹蓄各50g,水煎候温服灌服。对于病程较长,体虚衰弱的可另加党参、生芪、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肉桂及附子各35~40g,水煎服每日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