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牛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2019-01-10

肉牛魏氏梭菌病属于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较低的发病率,但死亡率非常高,可达到70%~100%.病牛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实质器官和消化道发生出血,并会突然发生死亡.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尤其是春秋两季比较容易发生.魏氏梭菌性肠炎主要由A型和E型菌及产生的α毒素所致。它广泛存在于土壤、饲料、蔬菜、污水、粪便中。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肉牛魏氏梭菌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及防控措施。

  1、病因分析

  肉牛发生该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粗放、操作不当,饲养过程中经常更换饲料或者饲喂大量的高蛋白饲料、青贮饲料等,造成体内pH值明显降低;在发病时气候突然发生改变,引起应激反应,促使机体抵抗力减弱,从而出现发病。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肉牛往往突然出现发病,基本没有表现出症状或者刚发现症状就快速死亡。病程持续时间较短,病牛体温基本没有变化,肌肉震颤,躯体抽搐,四肢呈游泳状划动,可视黏膜潮红,眼球颤动,大量流涎,磨牙,有白色泡沫从口腔、鼻腔流出,在1-2h内会发生死亡。死后病牛舌头伸到口外,腹部快速膨胀,肛门明显外翻,并有少量粪便排出。

  对病死牛进行剖检,主要特征是全身实质器官和小肠都发生出血。胸腔、腹腔以及心包存在积液,大面积心肌发生出血,气管发生弥漫性出血;肝脏呈紫黑色,并发生肿大,表面存在出血斑;胆囊发生肿大;肺脏充血、水肿;脾脏发生肿大,并存在出血点;小肠黏膜发生充血、出血;下颌淋巴结以及肠系膜淋巴结发生充血、肿大。

   3、防控措施

  药物治疗。一般来说,病牛常使用磺胺药、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以及林可霉素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病牛可按体重静脉注射1-1.5mL/kg磺胺二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如果病牛发生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00mL5%碳酸氢钠溶液,并配合肌肉注射适量的维生素C溶液,连续使用3天。如果病牛症状严重,可注射患魏氏梭菌病康复牛血清或者抗牛魏氏梭菌高免血清进行治疗。

  免疫接种。如果牛场发生过该病或者饲养管理水平较差,可考虑使用魏氏梭菌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时间、方法以及剂量可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操作。一般来说,牛群可在每年春秋季节(即4月份和9月份)分别接种1次疫苗。对于发病牛场,可给全部牛紧急接种多联浓缩苗(魏氏梭菌A、B、C、D型),每头皮下注射1.5-2mL。

  加强饲养管理。肉牛处于不同的阶段,即生长、发育、生产以及繁殖等阶段,要根据饲养标准饲喂品质优良的全价配合饲料,更换饲料时禁止突然进行,不允许饲喂品质低劣、发霉的饲料,同时要合理搭配精粗料。饲喂精料时,要采取“先给草、后喂料”的方式,精料日给予量宜为体重的1%~3%(有条件的牛场可用肉牛专用预混料,譬如;农博力尔集团生产的:5%育肥牛专用膘肥王)。牛场要加强环境消毒,粪便要及时清扫,保持干燥、清洁,且场地、设施以及用具要定期进行全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