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行情 » 正文
中国羊业分会新西兰羊业考察---总结篇
2018-12-18

下文中价格部分都以新元标注为主,1新元≈5人民币



一、新西兰羊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新西兰,又称纽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是个岛屿国家。新西兰气候宜人、环境清新、风景优美、森林资源丰富、地表景观多样,旅游胜地遍布,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与国内时差+5小时。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全球著名的奶源生产基地。新西兰的畜牧业生产是以纯放牧为主,国土面积的30%用于四季放牧养殖。

在与新西兰牛羊业协会南岛总经理John Ladley先生交流时我们了解到,新西兰在1-4月份进入羊的配种季, 6-9月底产羔,12月圣诞节前后开始进行屠宰。因为是纯放牧养殖,因此产品有季节性供应的特点。特别是产业受气候和环境影响较大,在干旱、严寒等特殊气候时农场会大量减栏。

因此受自然气候影响,在有限的草场资源条件下,新西兰在羊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以维持或减少存栏,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羊的生产力为主,使产业效益持续增加。 

新西兰生产羊肉产品国内消费量占比很少,约90%用于出口。因此,农场主们自发形成了新西兰牛羊肉协会,旨在帮助农场主更好的发展牛羊产业,增强产品的输出和国际影响力,从而提升整个羊产业的收益。协会承担起了保障11500个会员农场主的权益和利益的任务,也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稳定经济和民生的重要责任。协会的经济基础是会费,通过在屠宰时候按照头数来计算会费总额,农场主养殖一只羊是0.7新元,一头牛是5新元,一年下来协会会费在3000万新元左右。协会从事的相关工作和活动有:

1、为整个农场系统提供研发和技术成果转让

2、将新西兰肉类及相关产品进行国际的推广宣传以增加海外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农场主的收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3、培养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并将科研技术进行普及和应用。

4、通过与核心的550个左右的会员沟通,从他们那里采集数据和信息便于分析了解羊业发展情况,以便制定政策和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为广大会员提供可靠信息和分析支持更好的决策。

5、给政府提出建议和制定政策,并将政策有效实施。 


新西兰自然环境优越,草场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很多都是人工改良的草场,通过人工播种将黑麦草、三叶草、苜蓿等进行混播之后进行放牧养殖。因此,依靠优秀的品种和人工改良的草场,以纯放牧不进行任何补饲的养殖方式上每天增重达到320g以上,是可以达到和合理的。和在英国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一样,依靠充沛的降雨和细致的人工管理,将自然草场逐渐改为人工草场,以提高草地资源供给能力。下图为新西兰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埃格林顿草原天然草地,不加以人工的干预和养护,再好的自然资源也不会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潜力,不管是羊还是草都需要----选育。


二、新西兰羊产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



     新西兰羊业考察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数字化管理。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管理?为什么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

在考察期间和总结交流时杜立新会长明确讲到:现在我国羊业规模化生产中,生产管理相对粗放,企业对于信息和数字化方面工作非常不敏感,部分企业对于自己牧场中的羊只数量,甚至是员工数量都不能明确掌握。脱离了可靠高效的现代数字化记录管理,还依赖于传统的纸质记录,将无法对种羊的繁育、育肥羊生产、追溯体系建立、产品质量保障等方面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


我们在农场看到的分群分栏设备、耳标和识别系统的应用,农场主可以将羊只的系谱记录、体重、年龄、生产情况、注射疫苗、疾病等一切所需信息进行有效的收录,再根据羊只的关键信息对羊群进行选择和分群管理。


  就算是商品羊,农场主也会定期对羊只养殖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多次分群分栏,将体重和身体情况不同的个体分开,有的放矢的进行差异化饲养。通过耳标记录扫描识别记录等全套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将牧场的管理生产中的整个环节涉及到的信息都以数字化形式被电子耳标采集和记录,全产业链上通过数字化资料信息的积累和真实体现,将极大程度的保障牧场到餐桌的流程安全可靠,务实高效!

三、育种的意义





上面曲线图显示了新西兰从1990年开始到2016年基础母羊养殖量和产肉量的数据,基础母羊养殖量从1990年的4000万下降到2016年的不到2000万只,养殖量下降了56%,但羔羊肉的产量从1990年的40万吨到2016年只下降了8.5%,这个数据体现了新西兰羊产业综合生产力的提升和种业的进步,显示了通过提质增效实现了养殖量减少一半但产量几乎维持不变的情况。

而这种情况中是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草地资源的提升、繁殖率提升、胴体重的提升。而这三方面共同的一个词就是----育种。

左侧图终端母本的指标要求,右侧图为终端父本指标要求


在新西兰,养羊的经济效益中育种值是经济指标最重要的参数。选择羊的最重要的参数指标有两个,分别是母系利润指数和终端利润指数,可以算出来一只羊的养殖效益是多少,通过指数选择出适宜做繁殖母羊和商品羊的不同个体。通过不同性状的经济加权值确定各项性状的占比。例如母系利润指数主要考虑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两项指标,终端商品羊考虑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等指标。饲料转换效率和生长是强相关性,但是目前新西兰没有进行单独统计。

     母系指标里面繁殖性能不作为首要指标的原因是因为新西兰是纯放牧养殖,如果一味追求繁殖率,环境气候的不确定和饲养工人的缺乏会导致弱羔的成活率很低,这样的话会得不偿失,所以母系指标中生长性能是放在了首位,而繁殖性能放到了第二位。从几天的牧场走访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前篇文章中提到农场主在怀孕初期B超检测结果显示母羊的产羔率可以达到180-190%,而实际羔羊成活率只有140-150%。一个2000只放牧的羊群可能只有1-2名工人,因此对于弱羔的特殊照顾肯定是不能满足的。           


 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在于遗传育种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升,目前国内以乾宝、润林、中盛、安欣、青青草原等代表的一些规模化羊业企业在精细化管理、营养精准供给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成功的自有模式。

  但是企业在羊的遗传育种方面的投入和研究仍需加强,特别是在种羊核心群的信息采集和数据积累分析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在南非、英国走访时我们都可以看到血统书协会等这样的机构,将国内种羊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存储,这些大量的数据将为国家羊业育种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的持续增速提供巨大动力。遗传育种水平的提升是下一步我国羊产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点,这更是未来我国羊产业发展的最大潜力和突破口。


四、市场情况




目前新西兰对中国红肉出口达到了19个亿新元,在出口方面中国是单个国家进口羊肉最多的,牛肉是第二多的,羊相关产品(羊毛羊皮羊肚等)中国也是最大的进口国,进口额达到6亿多新元。自贸协定刺激了新西兰羊肉的出口,产品价格也更有优势。2008年实施自贸协定后,进口羊肉实现了200%的增长,2006年牛羊出口总价值4.3亿左右,现在是16个亿,在关税方面节约了1.6亿新元。

那么新西兰本国内羊肉市场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先从羊出栏后进入拍卖市场说起:


考察团在Temuka活羊拍卖交易市场了解到,这个拍卖场是新西兰南岛地区最大的牛羊拍卖交易市场,客户覆盖了大多数的农场主,距离交易市场周围3小时车程距离的农场主都会选择将牛羊运输过来交易。这些商品羊均为草地放牧饲养,在体重从25公斤左右时候小羊可能会被出售,商品羊在4-5月龄体重达到45kg以上时,将会被运送到交易市场进行拍卖。

现场看到的杂交羊品种主要以罗姆尼羊、美利奴羊、萨福克羊、特克赛尔羊等杂交羊为主。

在旺季的时候,这个交易市场的活羊交易量在18000只左右。农场主对于牛羊交易可以多种选择,可以在农场里面交易,也可以直接卖到拍卖市场。 45-47KG左右,150-200新元一只。在不同拍卖的品种美利奴价格是最低的,二元和多元杂交羊因为出肉率更高,价格就会更好。羔羊的胴体价格约为7新元/公斤。



上图中都是美丽奴的淘汰羊,拍卖后会直接送到屠宰场,价格在140新元140斤左右≈700元/只(活重5元/斤)

与2017年去年英国考察时候相比,英国活羊拍卖市场中每一只羊都有佩戴可追溯的电子耳标,可清晰提供羊的来源农场、体重和月龄等信息,如果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追溯。而新西兰在这方面略显不足,商品羊不是强制性佩戴电子耳标,只有核心群种羊才强制佩戴耳标。

新西兰两大超市(Countdown和New  World)考察羊肉产品价格时我们发现,首先两家羊肉产品价格相差不多,最便宜的是带骨羊腿8.99新元/公斤其余分割产品基本都在9新元/公斤以上



本次考察,感觉羊肉价格与2015年协会来访新西兰时候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就拿羊腿13新元/公斤相比15年价格几乎没有变化,物价也相对维持稳定。

 目前来看,冷鲜肉进口到国内价格没有价格优势,进口的产品以冷冻肉为主,大多数为价格低廉的淘汰母羊少部分是羔羊肉的4、6分体或者胴体,但进口量非常有限,不会有大幅度短时增加的可能。这也是因为欧盟和中东地区对于高档部位羔羊肉产期稳定的需求,且销售价格相比比国内更有优势。

 在新西兰羊肉分割产品种类超过了十余个,那么我国羊肉消费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呢,首先我们应该以我国消费者需求和消费习惯为基研发羊肉产品,不能盲目进行产品细分和单纯的进行西式分割。在对于优质羔羊肉和名优特产品的价格与低端羊肉在价格上进行显著区分。另外要基于家庭消费,加强调理产品的研发,便于消费者选购后回家自行烹饪操作。另外要加速建立优质产品品牌,国产羊肉产量与消费量都是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羊肉产品却没有家喻户晓的本土企业品牌,这个机遇是掌握在每个企业手中,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实施,把握品牌先机就是把握产业未来。


五、深入羊场走访交流 


经过走访,我们发现不同农场的几个共通特点:

1、终端父本的选择都是用大体型出肉率高的个体,例如:萨福克、德克赛尔,夏落莱、无角陶赛特等

2、和英国相似,种羊价格是商品羊价格的8-10倍

3、为了便于高效管理生产,每一个农场对核心种羊群都有耳标、分群分栏设备等数字化系统投入

4、每一个农场主都把草场资源看的很重,看似养羊,实则养草,草场资源优于一切。因此在未来,通过育种和管理达到养殖量逐年减少,生产力维持稳步提升的目标

 5、因为成本原因,农场雇工情况非常少,大多数都是夫妻或第二代人共同经营,为提升养殖效率,农场的必备神器:牧羊犬+摩托车 

6、生产模式上,公羊大多都是从种羊场直接购买。母羊产羔之后,公羔作为商品羊育肥,母羔中50%留作种用备选,剩下的50%和公羔进行育肥。5年种群更替一轮,每年种羊进行20%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