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养殖业也越发的艰难,很多地区都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缺乏引导和规划,畜禽养殖业布局不合理,种养脱节,国务院更是发出2017年完成禁养区的整改要求,那么现在我国畜牧养殖将呈现怎样的环保趋势呢?
1、中小养殖场仍为主体,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中小散户依然是养殖主体之一。然而因为中小型养殖散户的环保意识薄弱,以及资金与污染处理设备的缺乏,大部分中小养殖户及不法规模养殖场将大量的将畜禽粪便直接外排,造成严重的污染。
同时,我国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低,点多面广、总量巨大,养殖业废弃物治理困难等特点,造成我国养殖业废弃物环保治理工作严重滞后,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2、法规条例层层加码,整治力度愈发严厉
一直以来忽视了环境治理。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对未来五年生猪产业规划,并对养猪区域布局进行了划分,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推进产业化发展,提高废弃物中和利用减少污染。同年12月,国务院发通知要求在2017年底前,全国所有禁养区的猪场都要完成关闭或搬迁。
在环保高压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环保部门进一步地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各种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2017年为最后期限,加大治污、拆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