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干农业投入大,回报慢,这是事实。绝大多数农业人都知道这一点,他们中的大多数或多或少是带着情怀在干农业,但情怀毕竟不能当饭吃。
2017年,有太多人跟源味君诉苦: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如果要赚一百万得费多大劲呀,然而要亏一百万,也许就在一夜之间。比如今天的这个主人公。
史铁生曾在《病隙碎笔》这样描述人生的际遇:
生病的经验就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明白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才明白端坐的日子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明白,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一个“更”字。
而对于老吴来说,则是:当你以为你已经够倒霉了,老天爷却会再一次刷新你的认知,还有更倒霉的在后面等着你。
以下是老吴的惨痛经历:
本人坐标贵州黔南,2017年,冰火两重天,可以说,在农业上,所有能遇上的最惨的事情都被我遇上了。
17年3月:买到无花果假苗
说好的买布(兰瑞克)和青皮,全部发布且有根瘤。
我是在论坛网购的,当然,我得说绝大多数情况下,网购还是可靠的,我都买了好几万的苗了,都是直接微信打钱再发货,除了这次被骗,其他都很好。
17年4-5月:阳光玫瑰、巨玫瑰僵苗,无法抢救。
最后巨玫瑰一棵没活,阳光长大一棵。
好在总共只买了才几十棵,贝达砧木,是在之前很多人都推荐的一卖家那儿买的。
17年6月底:遭遇洪水
遇上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水,据七十多岁老人讲,他一生中这是第二次遇到。
损失:所有大棚被淹,幸亏只冲毁一个,受灾作物:火龙果、杨桃、葡萄、紫玉淮山。
17年7月:葡萄霜霉
大雨过后,由于不知道提前预防,葡萄霜霉上树,各种药都用,打不绝,克伦生放弃抢救,夏黑巨峰慢慢养到八九月,叶子快没了。
我这是非葡萄主产区,很难买到药。
17年10月:两万多平方的无滴膜被骗。
由于本省不生产大棚薄膜,时间又紧,淘宝购入,下单的是12丝。
第一家发来,接货时觉得重量不对,算下来才8丝,足足少了三分之一,真黑。
退了,浪费了半个月时间。
第二家,发来,重量计算下,还是不对,10丝,卖家辩解说压缩了,我说你物理没学好,体积可以压缩,一个组织的密度怎么压缩?
无奈,快打霜了,耗不起了,不得不使用不合格品。
17年3月和11月
请两回挖机,两次都挖断供水主管,每次被自来水公司敲诈1500元,共花了3000元,真是黑啊。明明知道他在敲诈,你却无力反抗。
17年12月中旬:连续五天大霜,毁灭级。
三个合伙人8月份退出一个,基建部分的活儿被耽误,大棚二道膜完全没有上,门和保温措施存在巨大隐患。
火龙果,20亩全冻伤,蜜红挂掉一半,金都挂掉1/3,香蜜龙挂掉1/6。
杨桃,10亩,全挂。
草莓,5亩,第一茬果,绝收。
番木瓜、青枣,各100棵,全挂。
芒果、芭乐、百香果,共50棵,全挂。
柠檬50棵,死了1/3,剩下全冻伤。
香蕉30株,全挂。
黑金刚土豆,5亩,绝收。
17年秋—18年春:持续干旱四五个月,河水断流,草莓无水可浇
17年底:草莓灰霉
由于合伙人之一退出,仓促上阵的草莓大棚保温防风措施存在重大缺陷,灰霉严重,在霜冻基础上,又完成至少三分之一减产。
17年底:地基作废
辛辛苦苦挖好的地基,不符合防洪环保要求,不能建房。
18年1月
铺路被阻工一周,这沟坎是学生的上学路,我们铺好了学生走也安全,无论我怎么保证保持沟渠畅通,有两户人家就是不同意。
瞎忙乎了一年,也算攒了点经验,确定了方向:
大棚主要种火龙果和草莓,火龙果今年秋天应该有部分可以开花了。
草莓棚春夏套种西瓜。草莓目前是利润最高的作物,周期相对较短,技术基本成熟。西瓜产量大,周期更短,充分利用大棚可以提早上市。这两个是以短养长的主力军。
露地主要种无花果,猕猴桃,葡萄(除此之外,种了七八个棚的大棚葡萄)。
无花果管理工作相对较少,稍微耐粗放管理。
我可以算是个好学生,虽然投入农业前没有太多技术,但买了很多书,希望能掌握更多农业知识,把我的水果种好。
但一年倒腾下来,损失惨重,我都不想面对,不想去算那笔亏损账!
农业不会给你擦眼泪的时间,灾害发生了,只能含痛抢救,要不然,更大的耳光会抽过来。
太难了。
农民靠这点土地怎么富得起来?
源味君在以前的文章中强调过很多次,做农业必须要有情怀,因为要靠农业一夜暴富,实在难于上青天。
但即便再有情怀,再不介意营收,碰到这样一连串的打击,搁谁心里都不好受。
庆祝成功是好事,但汲取失败的教训更重要。
洪水、霜冻、雪灾,可谓是天灾,买苗被骗、买膜被坑、水管挖断被讹可谓是不幸,但他本身的运营也存在巨大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农业人引以为戒。
切勿打造一个“百果园”
这位农友一上来就搞了个200亩的园子,当然他有自己的规划:
一是主打热带风情,以热带水果为核心。
二是定位观光采摘,覆盖四季。
三是要以短养长,必须要有短期内就能收益的项目。
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摊子铺得太大,品种太多太杂,初略计算,种植种类有:火龙果、草莓、葡萄、猕猴桃、无花果、芒果、番石榴、百香果、番木瓜、青枣、杨桃、柠檬、香蕉、黑金刚土豆、紫玉淮山等等。
这不像是一个观光采摘的种植园,更像是一个试验田,是在烧钱买教训攒经验,普通的人哪能这样玩?
没技术前动静先小点
从描述看,选址、选品种、种植经验、管理经验上都不成熟,单凭热情和勇气跟天斗,最终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毫不意外。
再说,即使种植成功了,后面销售又是否跟当地需求挂钩、是否想好怎样发展线上线下渠道?那才是更难的问题。
在投身农业之前,这位农友是做项目的,于是陷入一个误区:觉得规模小了养不活人,他哪知道规模大了跌得更惨。
毫无经验的人一上来就玩200亩,真心不如先搞个20亩,“小而美”,不贪大求多,运营管理适度规模的果园,要容易得多。
小步快跑,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那种钻心的疼只有经历过才能切身体会到。
种什么品种得结合当地环境气候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多高山河,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目前贵州适合种石榴、桃子、杨梅、枇杷、樱桃等水果。
“主打热带风情,以热带水果为核心”的定位,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毕竟在当地比较少见,可能会吸引大量顾客前去消费。
2014年,贵州省农科院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合作,引种试种热带果树品种200余个,并筛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耐粗放的芒果、澳洲坚果、油梨、龙眼、荔枝、火龙果等作为贵州发展的主要热带果树。
如果关注一下这样的新闻动向,直接在其中挑选适合的品种,是不是比自己一个一个去实验方便省事的多呢?
较之平地,坡地不易出现霜打,把一些被荒废的坡地利用起来种植,是不是遭受霜冻的损失会小一些呢?
农业看似无本生意,其实处处要钱。先深入研究,再规划运营,提前做好防控准备,提前设计好抢救计划,发生后立刻制定处理方案。
而这一切,他所做的都远远不够。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个道理,做农业的一定要知道。自然环境属性决定农产品的品质,要种什么,该怎样种,一定不能拍脑袋决定。
农业种植业的主要特点就是专业性强,产业链长,回报周期慢,很多人盲目扩张与发展,以为自己是在一个行业里,实际自己是进入一个全新且陌生的行业。
就算是简单增加一个品种,都会面临专业技术上的不足,包括人才的问题、销售的问题。所以一味做“加法”,会发现前路越走越难。在种植技术、管理经验都不成熟的前提下,一定不能贪大求全。
亲爱的农人们,你们经历了怎样的2017,这里面是经验多还是教训多?期待你来评论区和我们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