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常见病口蹄疫的防治方法

作者:谊鑫生物科技养殖用品

养牛常见病(口蹄疫)的症状和治疗对策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偶蹄动物的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诊断要点:
1、口蹄部水疱:在口腔黏膜、唇、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
2、体温变化:病牛体温升高至 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流涎。1~2 天后,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出现 1~3 厘米见方的白色水疱,大量流涎,水疱破裂形成糜烂,病牛因口腔疼痛采食困难,进食减少或不进食。水疱破裂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糜烂部位逐渐愈合。
感染的怀孕母牛经常出现流产。病程为一周左右,病变部位恢复很快,全身症状也渐好转。如果发生在蹄部,病程较长,2~3 周,死亡率低,不超过 1%~3%。但是,
3、心肌炎:如果病毒侵害心肌时,可使病情恶化,导致心脏出现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
防治:
1、及时对病牛进行隔离及加强护理,用 0.1%高锰酸钾或 3%硼酸水对病变部位实施清洗、消毒、敷以收敛剂并适当应用些抗生素。
2、严重者可用同型高免血清或病愈后 10~20 天的良性口蹄疫病牛的血清进行皮下注射,用量为每千克体重 1 毫升。
3、大群发病时:卡巴匹林钙250克 高免多糖200克/吨水,小柴胡散5千克/吨饲料拌料,连用5天。


mmexport1590373698305.jpg

4、发生口蹄疫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健康牛,采用与当地流行的相同病毒型、亚型的减毒活苗和灭活苗进行紧急接种。
养殖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楼主,每天分享养殖经验和交流养殖技术。有养殖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留言或者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