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牛一年四季不得病的诀窍!

    近几年,牛肉价格增高不减,许多朋友纷纷加入了养牛的行业,其实,养好牛很不容易,牛得病更是危害很大。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下养牛四季不得病的诀窍是什么?希望对养牛户们有所帮助。 一、 春季 进入春季后,昼夜温差比较大,要多垫、勤换垫草,保持圈舍干燥卫生,牛舍内的温度要保持在8~20℃。 春季给牛喂的草料通常是前一年储存的,在春天的时候有的草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霉变,牛吃了以后会引起中毒,应该在喂养前仔细检查饲草情况,避免牛病的发生。 给牛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很重要,饲料中预混料,以保证牛的营养均衡,还要定期刷拭牛体。 二、夏季 牛不耐热,牛舍温度为4~24℃,设置凉棚,喷洒冷水,安装风扇等措施来降温。采用量少而次数多的方法喂养牛,还要定期刷拭牛体,保持牛舍干净卫生,驱灭蚊蝇措施要做好。 三、 秋季 秋季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主要是预防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 要在露水消失后放牧,下午要在露水出现前回圈舍。不要喂牛吃玉米棒上的软皮,有些养牛户直接用整片的玉米棒软皮喂牛,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玉米芯软皮含有大量粗纤维,韧性很强,不好消化,它会积聚在牛的胃里,造成阻塞,产生有毒物质,导致牛中毒死亡。 四、冬季 冬季喂牛要尽量做到饲草多样化、搭配多种饲料喂牛,能增加牛的适口性,也能保证营养均衡。 冬季夜长,夜间还要加喂牛1次温水,温度在25℃左右,舍内粪便要勤打扫,保持圈舍干燥卫生,每天把牛牵到室外晒太阳,每天用刷子刷拭牛体。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四季养牛的信息,牛养的好坏,关系着养牛户的利益的多少。预防和减少牛病的发生,是提高养牛户利益的关键所在!
  • 养牛春季驱虫注意事项!一定要知道

    1、驱虫要有目的和针对性要明确所要驱除寄生虫的种类:牛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肝片吸虫、绦虫、牛虱、牛蜱、牛疥螨、牛附红细胞体等。要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寄生虫的种类,做到有的放矢。 2、正确选用驱虫药 选用是高效,低毒,经济、使用方便的驱虫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目前驱虫药种类繁多,常用的有丙硫苯咪唑,左旋咪唑、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等。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为驱虫首选药物,此药物对畜禽体内的几十种线虫及体外虱、螨、蜱、蝇蛆等体内外寄生虫均有效。根据不同剂型按使用剂量按说明书可口服、灌服和或颈部皮下注射。驱吸虫或绦虫药选用吡喹酮; 驱血液原虫用贝尼尔(血虫净);驱肝片吸虫用硝氯酚等药物进行驱虫。 3、要定期进行驱虫 一般每季度进行1 次预防性投药,对个别牛受寄生虫危害严重的再进行治疗性驱虫。 4、喂服驱虫药前先禁食 为便于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前应禁食12~18小时。群养肉牛,先计算好用药量,将药研碎,均匀捧入饲料中,晚上7~8点将药物与饲料拌匀,一次让肉牛吃完。 5、驱虫后畜舍场地要消毒 驱虫后肉牛排出的粪便应集中清理进行堆积发酵,肉牛舍、地面、墙壁和饲槽要用5%的石灰水消毒。 6、驱虫后应仔细观察 若出现中毒,如呕吐、腹泻等症状,要立即让其饮服半熟的绿豆汤。对拉稀者,取木炭或锅底灰50克,拌入饲料中喂服,连服2~3天。 7、预防应激 根据经验,对于刚入舍的肉牛由于环境变化、运输、惊吓等原因,易产生应激反应,可在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和红塘,连饮1星期,并多投喂青草或青干草,应待整体的牛只稳定后再进行驱虫和健胃。
  • 春季养羊应该给羊修蹄!

    羊蹄是其皮肤的衍生物,并处于不断的生长之中。养羊户平时养羊,由于其羊蹄的生长速度与平时的放牧运动磨损程度基本相当,因此,在一般放牧条件下饲养的羊群,其大多数羊的羊蹄是不需要进行修剪的。 而养羊户冬季养羊,由于常常会遇到下雪下雨的天气,加上冬季天寒地冻,羊群被迫减少了外出放牧的时间,有些地方的养羊户在冬季养羊甚至完全停止了羊群的外出放牧,羊群完全实行全天候舍饲。羊群在冬季舍饲和半舍饲的饲养条件下,由于羊群放牧时间相对减少,其羊蹄的生长速度就将大大地高于羊蹄的磨损程度,这就会导致一部分羊的羊蹄生长速度过快,以致会出现一部分羊的羊蹄生长过长、过尖,甚至会出现一部分羊的蹄质变形并歪向一侧。 如羊群的羊蹄长期不修剪,羊蹄生长过长、过尖或蹄质变形,不仅会影响羊的采食和行走,而且还易引起一部分羊发生蹄部疾病,导致羊的蹄尖上卷、蹄壁裂开、四肢变形,甚至还会给羊群日后的放牧和采食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的,如公羊蹄质变形会导致后肢不能支撑配种,使其失去种用价值;母羊蹄质变形在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行动困难,并常呈躺卧姿势,不仅会影响到母羊的采食,而且还会影响到母羊体内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养羊户在春季养羊,应及时对羊群的羊蹄进行检查,并对生长过长、过尖或蹄质变形羊的羊蹄进行修剪。 养羊户给羊群进行修蹄,应在给羊修蹄前将羊蹄用清水浸泡变软,也可选择在雨后天气进行修蹄,这时经过雨水浸泡过后的羊蹄蹄质变软,且容易修剪。在给羊群修蹄时,需将修蹄羊保定好,并用事先磨好的专用修蹄刀或果树剪进行切削,当切削到可看到蹄质的微血管时,即应立即停止再向里层切削,随后削平蹄底和蹄的边缘后即可。如在切削中一旦出现蹄部出血,应立即用烧烙法止血,并停止向里层切削。一般经修剪好的羊蹄,底部平整,形状方圆,羊站立时体型端正。 如个别羊因羊蹄生长过长、过尖未及时修剪已出现了变形蹄,则需要经过几次的仔细修理才能矫正,切不可操之过急。一般放牧的羊群每年春季进行一次修理即可,而在舍饲和半舍饲的饲养条件下的羊群则应每间隔4个月~6个月修蹄一次,以确保羊群体型的端正。
  • 春季母羊突然产前瘫痪,怎么办?

    母羊分娩前一个月是胎儿生长的最快时期,胎儿对各种养分特别是骨骼生长发育所需的钙量急剧增加。其来源主要依靠母体血液供应,因此导致了母体血钙浓度的下降。母体血钙的根本来源是食物中的钙,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血钙在磷酸脂酶的作用下,以磷酸钙的形式储存于骨骼中。当血钙水平下降时由骨骼中储存的钙游离出来补到血液中维持钙的代谢平衡。对于怀孕多胎及怀孕期间营养不良,特别是钙、磷不平衡或缺乏的母羊将动用它们骨中的钙来供给胎儿,因此导致肢体缺钙及随着子宫负重的增加,导致羊在分娩前不能站立,出现瘫痪症状。对农户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以放牧为主,饲料以禾本科草为主,草质较差,尤其对怀孕的母羊缺乏后期的护理,没有及时补饲及补给各种微量元素,导致了产前瘫痪的发生。 患产前瘫痪的母羊,最初,羊步态不稳、后肢出现交替负重、走路困难、喜卧地,卧地时有时出现四肢划水样痉挛运动。 起卧时后肢无力,在外力协助下勉强起立,行走距离短、坚持时间短,随着病情的加重,以至不能站立。病羊后肢潮湿、脏,食欲减退以致废绝,有时只饮少量水,体温正常或偏高。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于牛羊养殖户来讲也是忙碌的季节,许多的养殖户为了羔羊的成活率和产羔率,多数都在秋天进行配种,春天的时候正好是产羔季节,而“产前瘫痪”却成了不少养殖户的噩梦。下面小编就为您支些招:产前瘫痪是小尾寒羊产前1~2个月常见的一种代谢病,多发于体况过瘦或过肥的妊娠后期母羊,特别是高产母羊,一旦治疗不当,往往造成母子双亡的后果。 1、首先要纠酸补糖 本病特征是低糖高酮,机体伴有酸中毒,所以最好选用5%碳酸氢钠液250毫升、50%葡萄糖200毫升静脉滴注,尽快提高血糖浓度和纠正酸中毒。 2、不能忽视补磷 本病的治疗要注意补钙和补磷,尤其是注意补磷,一般来说反刍动物不容易缺钙,单纯补钙疗效不好。 3、及时引产 由于本病多发于高产母羊,怀孕母羊多因怀羔过多而严重营养不良,如果一旦发生卧地不能站起,要及时引产来减少母羊的负担。本病羔羊即使正常产出也会因体弱而成活率低。 4、辅助治疗 患羊因出现运动障碍,为防止肌肉萎缩可注射维生素B12,适当使羊兴奋,可用些中枢兴奋药如安钠咖等,输液40分钟后不见排尿可用利尿药如速尿等,见尿可以适当补钾。 5、注意护理 病羊一旦卧地不起,要单独放在垫草较厚的地方,防止长期卧地造成骨棱处的皮肤磨破,及时地给其翻身,防止长褥疮,饲喂质量较好的草料等。
  • 架子牛育肥技术要点

    肉牛架子牛快速育肥技术是指犊牛断奶后在低营养水平下饲养到6-8月龄后,再供给较高的营养水平日粮,集中快速育肥3-4个月,活重达到550千克左右时出栏屠宰。 一、架子牛选择 达到体成熟的公牛、阉牛或膘情中等淘汰母牛均可作为育肥牛源。育肥架子牛应品种优良,健康无病,生长发育良好,免疫档案齐全。外地购进牛要查看免疫、检疫手续是否齐全。 品种:以当地母牛与西门塔尔牛、夏洛莱、利木赞、安格斯等优良国外肉牛品种的杂交改良牛为主,用“三元”杂交架子牛育肥效果最好。 年龄:6-8月龄。 性别:一般选择公牛,也可选择去势公牛和膘情中等的淘汰母牛。 体重:250-400千克,膘情中等,个别有生长潜力体重在500千克左右也可育肥。 外形:健康无病,身体紧凑匀称、体宽而深、四肢正立、整个体形呈长方形。 二、育肥方式 一般采用分阶段育肥,即过渡期(10~15天),育肥前期(15-65天),育肥后期(65-120天)。 过渡饲养期: 刚进场的牛要有15天左右适应环境和饲料。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先饲喂秸秆(长3厘米稻草、麦草等),青贮逐渐增加。精饲料少量添加,每天每头牛饲喂0.5干克精料,与粗饲料拌匀后饲喂,喂量逐渐增加到体重1%~1.2%,尽快完成过渡期。 育肥前期: 干物质采食量逐步达到8千克,日粮粗蛋白质12%,精粗比为55:45,预计日增重12-14千克。 育肥后期: 干物质采食量10千克,日粮粗蛋白质11%,精粗比为65:35,预计日增重1.5千克以上。饲喂时,一般采用先粗后精的原则,先将青贮添入槽内让牛自由采食,等吃一段时问之后(约30分钟),再加入精饲料,并与青贮充分拌匀,最大限度地让牛吃饱。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时,精粗料必须充分混合。 三、饲养万式 散栏饲养:将体重、品种、年龄相似的待育肥肉牛饲养在同一栏内,便于调整和控制日粮采食量,做到全进全出。 拴系饲养:是将牛按照大小、强弱定好槽位,拴系喂养。优点是采食均匀,可以个别照顾,减少争斗、爬跨,利于增重。但饲养劳动量大,牛舍利用率低。 四、管理要点 新购架子牛管理: ,并喂1克土霉素。经过长、短途运输到达牛场后,先提供清洁饮水,分多次饮用。夏天每头牛还应补充100克人工盐。到达育肥场后应隔离一周,观察精神、采食、饮水正常后,及时进行免疫注射。日粮以粗饲料为主,严格控制精饲料喂量。按体重、品种、膘情合理分群,佩戴耳标,驱虫健胃。 育肥期间管理: 架子牛育肥期间每日一般饲喂两次,早晚各1次。精料按要求饲喂,粗料自由采食。饲喂半小时后饮水1次,限制运动。夏季温度高时,饲喂时间应避开高温时段。搞好环境卫生,避免蚊蝇对牛的干扰和传染病发生。气温低于0℃时需采取保温措施,高于27℃时应防暑降温。每天观察牛只,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定期称重,根据牛的生长及采食剩料情况及时调整日粮,增重太慢的牛需尽快淘汰。膘情达一定水平(500千克以上),增重速度减慢时应及时出栏。 五、特点 该技术适用于牛骨架子已长成,通过强度育肥可快速增加肉牛体重,改善牛肉品质,降低饲料成本,缩短其育肥时间,加快资金周转的速度。利用架子牛快速育肥是我国目前肉牛生产主要方法。
  • 学会这五步,母牛发情规律不空怀!

    一、抓膘促情,提高瘦弱母牛的营养供给。除了白天选择良好的牧场单群放牧外,晚上还要进行补饲,夏秋季节最好放夜牧。圈养母牛每天必须运动1-2小时! 二、积极治疗,对于空怀母牛要精心护理。具体的是: 1、对于产后胎衣不下的母牛,要精心护理,做好子宫冲洗和消毒。 2、对于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牛,要进行及时治疗。治疗方法是:对于子宫壁无显著变化,粘液中有絮状物的母牛以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溶于100~200毫升无菌蒸馏水中,一次性注入子宫内;对于炎症比较严重的母牛,当子宫壁肥厚,粘液中混有浓汁或脓块时,以0.1%的碘甘油溶液200毫升注入子宫内。 三、促情配种,防止母牛空怀。具体措施是: 1、犊牛适时断奶。授乳母牛由于哺育犊牛,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乳素,抑制了促性腺激素(卵泡激素)的分泌,致使母牛生殖器官呈静止状态,如能在产后3~5个月及时断奶,有80%的母牛是可以在半个月左右发情的。 2、应用孕马血清浆和前列腺素促情。对于7月中下旬仍没有发情的母牛,可一次性注射孕马血清浆30毫升(采孕后60~90天无病的母马血,按每100毫升内加入5%的柠檬酸钠溶液6~7毫升,然后放入冰箱静止,取其上部清液备用)。也可采用肌注孕马血清浆20毫升,在43小时后再向母牛子宫内注入前列腺素2毫克。 四、做好早期妊娠诊断。发现未妊母牛或早期流产的母牛,要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其再次发情配种。 五、减少草场和饲养压力,果断淘汰老、弱、病、残母牛或确认无繁殖能力的母牛,提高饲养的经济效益。
  • 羊不吃食 不反刍 ?这招绝对管用!

    羊不吃草不反刍是啥原因?该怎么办?羊友反馈:俺家有只羊不吃草料有5天了,就吃一点干的玉米秸秆,打了两天针也不见效,反刍也不好。一些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相信在其他的养羊朋友的养羊生涯中也会时常出现,那么,遇到这个情况该如何应对呢?要是能够了解到其背后的因素是不是可以在日常饲养中提前预防下呢? 羊不吃草不反刍的原因分析,这个情况有很多种的可能。你站在羊屁股后面,仔细摸左腹,对照健康的羊摸,如果实在硬,里面有东西,可能是瘤胃积食。如果软,上半腹部略有气是前胃驰缓。如果空像皮球,拍着咚咚响,是瘤胃鼓气。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先健胃消食片二十颗,小苏打—两,菜油三两一半斤。 羊不吃草不反刍的病理因素,主要是前胃迟缓是前胃【瘤胃、网胃、瓣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转,会导致瘤胃内菌群失衡,长期会导致产生大量腐败和发酵的有毒物质,引发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以及全身机能障碍。前胃迟缓是前胃蠕动减弱或停止的一种疾病。 发病原因: 原发性前胃迟缓多是因为长期饲喂粉状柔软的饲草和饲喂缺乏营养难以消化的饲料或者腐败饲料,及长期饲喂单一饲料、且不定时间和饲喂量饲喂,饮水不足或者过多都会导致发病。 继发性前胃迟缓常继发于瘤胃胀气、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炎、产后酮血病、真胃变位、肝片吸虫病及腹膜炎等疾病的发生回复不良导致前胃迟缓的发病。多数疾病前期都会表现为瘤胃迟缓表现。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以:加强瘤胃蠕动、促进反刍、促进消化、制止发酵原则。 方法: 1、苏打水灌服 2、2小时后灌服菜油 3、再灌服反刍灵
  • 初生犊牛胎粪难下怎么办

    初生犊牛有时发生胎粪难下的现象,也称初生犊牛便秘,产生原因为犊牛体弱,吃初乳过晚、过少。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不吃奶,肠音减弱或消失,卧地不起,努责,腹痛不安,24小时排少量栗色黏粪或不见排粪,即可认定为犊牛便秘。 治疗方法: 1.用温肥皂水给犊牛进行深部灌肠,可见大量胎粪排出,等所排出粪便变成黄色时,说明胎粪已全部排出,则结束灌肠。 2.肌肉注射安坦注射液10毫升,维生素B1用10毫升,安乃近10毫升,胃复安2毫升,使胃肠蠕动增强,促使肠道存留的粪便排出。 3.若有自体中毒表现可取10%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毫升,安那咖5毫升,维生素C10毫升,庆大霉素8毫克,混合后静脉输入。 4.严重便秘的犊牛,用上法治疗无效时,可施行剖腹隔肠注水按压法,使肠道通畅,消毒后闭合切口,肌注青霉素、链霉素每天2次,连用3天,7天拆除缝线。 预防措施: 1.犊牛出生能站立后,马上给予初乳500毫升,因为初乳中含有多量镁盐及抗体,可促进胃肠蠕动,还可防其它传染病。 2.在犊牛胎粪没见排出时,取开塞露1~2支,剪开封口挤入直肠,犊牛很快排出粪便。 3.弱犊可输入母血100~200毫升,有助于犊牛精神变好,开始吃奶,通畅排便。
  • 牛羊驱虫方法驱虫药物全解

    牛羊多采食粗饲料、牧草等食物易与细菌接触,消化道容易感染各种寄生虫病,影响肉牛羊生长效果。所以,为保证育肥牛羊效果的实现,最好在育肥前对其进行驱虫,做好驱虫应注意以下六点问题。 一、选对驱虫药 驱虫药物所对驱虫的效果最为关键,选用高效,低毒,经济、使用方便的驱虫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目前,寄生虫病种类繁多,驱虫药物也参差不齐,养殖户没有针对病种用好药物也是驱虫失败的主因;一般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为驱虫常用药物,对多种寄生虫病均有效,但对吸虫、绦虫等不适用。所以,驱虫应根据不同类型选用不同药物使用说明方能见效。 二、有目的和针对性 给牛羊驱虫时要明确所要驱除寄生虫的种类:一般牛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肝片吸虫、绦虫、牛虱、牛蜱、牛疥螨等;羊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肠结节虫、钩虫、鞭虫、肺丝虫、疥癣、羊鼻蝇、羊虱、蜱等;要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寄生虫的种类,做到见效、彻底。 三、定期进行驱虫 因季节、地区差异,一般驱虫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较好。可在每季度进行1 次预防性投药,对个别受寄生虫危害严重的再进行治疗性驱虫。 四、驱虫前先禁食 为便于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前应禁食12~18小时。群养的肉牛、肉羊,需先计算好用药量,再将驱虫药研碎,均匀捧入饲料中,晚上7~8点将药物与饲料拌匀,一次让其吃完。 五、驱虫后场舍的消毒 一般投喂驱虫药物后,动物排除的粪便应集中清理进行堆积发酵,圈舍、地面、墙壁和饲槽用石灰水消毒,确保驱虫后消毒的效果。 六、驱虫后要多观察 某些肉羊、肉牛投喂驱虫药物后若出现中毒,如呕吐、腹泻等症状,要立即让其饮服半熟的绿豆汤。对拉稀者,取木炭或锅底灰50克,拌入饲料中喂服,连服2~3天便可见效。
  • 春季如何催肥瘦牛?

    选好催肥牛,对于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低劣或劳役过度等原因所致的牛可作为首选牛。切忌购买年龄过大、患有消化道疾病、传染病及体质极度衰弱的牛。 1、合理分组 将新购进的牛按年龄、性别及营养状况进行分组饲养,这样不但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及时调整饲料配方。 2、建好圈舍 为牛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3、矫正体质 对于新购进的牛要进行全面检查,及时驱除其体内外寄生虫,并使用一些健胃开胃的药物促进其消化。 4、配好饲料 配制的饲料不但要营养充足,而且适口性要好,易被消化吸收。麸皮、玉米、大豆精饲料最好焖熟;甘薯等块茎类饲料一定要洗净、切碎;秸秆类饲料最好进行氨化或微贮处理;青绿饲料则要干净、鲜嫩、长度适中;枯草季节适量补青绿饲料或青贮饲料。 5、供应充足的饮水 保证牛的饮水温度和清洁,饮水中可添加0.3%的食盐,切忌饮污水和冷水,防止久渴暴饮。 6、预防疾病 瘦牛由于体质较差,加之运动量减少极易患病。因此,应根据牛的食欲、精神等情况,适量调整日粮。同时,还应强化饲养管理,及时清除粪便和杂物,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7、限制运动量 牛催肥期间应减少运动量,以降低能量消耗。同时要定期刷洗牛体,以保持清洁卫生。 8、合理使用添加剂 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添加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快牛的催肥速度。 9、适时出栏 牛催肥后期要定期进行称重,当其膘情良好、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时即可考虑出栏。若市场价格看好,可迅速出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