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过,这个年也算过完了。农村很多归乡的游子开始打点行囊,准备回到城市工作。但与节后进城务工的大潮相反,一些年轻人家住城市,过完年后却要回到乡村工作。
这群年轻人被称为“逆流青年”,90后河南小伙靠卖“羊屎蛋”发了家,年销售额达200多万。
养羊养到“怀疑人生”,结果靠羊粪拯救了自己。河南“羊倌”赵祖一的创业路,听上去像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1991年出生的赵祖一家乡在河南新乡东荆楼村,当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依靠种地和外出打工。当初他选择回家养羊,还是受了电视里农业频道的“蛊惑”。
“那时有档栏目说羊肉市场好,有年轻人养了70多只羊,一年就能赚10多万。我看完后,就觉得这事儿不错,很值得尝试。”于是,赵祖一在农村租了地,盖起了羊棚,买回300多头小羊崽,过起了早上磨草料、中午喂羊,晚上放羊的乡村生活。
但羊养好了,到市场上一了解行情,赵祖一懵了。当年羊肉市场不景气,价格由一市斤15元跌到只有7、8元。再加上养羊新手的他,疾病防治这块没做好,当年还死了30多头羊,最终钱没赚到,还赔进去20多万。
但是羊还得继续养,2014年春节刚过,赵祖一就去为羊购买草料,没想到卖草料的商家拉住了他问: “你们那羊粪都是怎么处理的?”
赵祖一说,羊粪不值钱,都让别人随便拉走的。草料商家提出用草料换羊粪,赵祖一就答应了。自己家的羊粪便不多,赵祖一便去邻村养殖户的羊圈里掏羊粪,最终换回15吨草料,节省了一万多元。
这让赵祖一琢磨到了商机:当地养殖户的羊粪都没法处理,让人拉走还得说好话。于是他走村串户收羊粪,开了网店专门卖羊粪。
“目标客户就是养花的、种树的人,我就在他们聚集的论坛和社区里发帖子推广自己的店面。”赵祖一说。
如今,赵祖一的“羊粪”生意做到了云南、广东等全国各个省份,通过网店以及线下店铺,现在赵祖一卖羊粪销售额一年达200万元到300万元。
而时下,像赵祖一一样的在乡村创业的青年越来越多,2018年,阿里巴巴县域农产品电商卖家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已经占县域、乡村卖家的比例已经达到比77.5%。其中80后占比32.3%,90后占比最高,达41.3%。
网友热评:
@哈哈:这个确实是真的,隔壁村的,之前很小的规模,之前上班经常路过看到,甚至都不觉得会成功,现在做的挺大的,路过几次,都看到在装车。
@鼓捣猫:现在有机肥都是烘干的动物粪便
@清风徐来:东方不亮西方亮,努力总会有收获!
@一颗心:养牛也可以的,市场潜力很大。
@一生追随:不要拦我,明天我要回家收猪粪去……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