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犊牛早期断奶好吗?

    过去牛场一般六个月左右断奶,全程喂奶量为800-1000公斤。这种过多的哺乳量和过长的哺乳期虽然可以取得较高的日增重及断奶重。但不仅消耗大量牛奶,加大了成本,而且由于喂奶量大,对于犊牛的体质、体型和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均有不良影响。而早期断奶的犊牛,哺乳期为2—3月,喂奶量300—500公斤。早期断奶是根据犊牛瘤胃发育特点,通过缩短哺乳期,减少喂奶量,促使犊牛提前采食饲料,刺激瘤胃迅速增长和加快瘤胃中微生物的繁殖,使犊牛能提早依靠饲料而不是单纯依靠奶,解决其能量和蛋白质来源问题。这样既增强了犊牛消化机能、提高耐粗饲料的能力,又能够达到节约犊牛用奶,增加商品奶的供应,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于是很多牛场开始实行早期断奶。   早期断奶需要注意这些细节:出生后1-3天,要吃足初乳,每天分三次喂乳;犊牛自己是吃不到足够初乳的,一定要人工饲喂,要足量早喂,超过12小时,失去作用。第4~7天,每天常乳3公斤,分4次饲喂。第8~15天,每天常乳3-4公斤,分4次饲喂,从第十天开始补饲优质易消化犊牛精补料和干草或者是犊牛TMR日粮,每天少加一点,保持新鲜,训练采食。第16-28天,每天常乳3-4公斤,分3次饲喂,同时补饲0.5公斤日粮;第29~41天,每天常乳2~3㎏,分2次饲喂,同时补饲0.7kg日粮;第42~45天,每天常乳2㎏,一次饲喂,同时补饲0.8kg日粮;第46天,断奶,补饲1kg以上日粮;断奶要结合时间和采食量,出生超过40天,连续三天饲料采食0.8㎏就可断奶;断奶和换料不能同时进行,以免应激过大。犊牛的补饲:①补饲精料。在犊牛10~15日龄时补饲精料,喂完奶后用少量精料涂抹在其鼻镜和嘴唇上,或撒少许于奶桶上任其舐食,促其犊牛形成采食精料的习惯,1月龄时日采食犊牛料250~300克,2月龄时500~700克。②饲喂干草。从1周龄开始,在牛栏的草架内添入优质干草(如豆科青干草等),训练犊牛自由采食,以促进瘤网胃发育,并防止舔食异物。   新生的奶牛犊牛主要也液体食物作为主要饲料,而在开始饲喂固体饲料之后,犊牛的食道逐渐失去功能,并且开始建立瘤胃的细菌群。一般来说在出生后四天即可饲喂奶牛犊牛小牛饲料,奶牛犊牛在出生后的两个星期内食用的固体食物比较少,因此这时候应该诱使犊牛食用小牛饲料,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糖浆等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并保证饲料的新鲜。在饲喂犊牛饲料的时候,提供充足的饮水,这样可以提高犊牛对饲料的采食量。
  • 羔羊断奶时间的科学确定方法

    羔羊断奶时间的确定是现代化、规模化养羊必须面对和关注的问题。断奶过早,羔羊应激反应明显,表现为抗病力降低,发病率提高。断奶过迟,使得母羊膘情差,利用率降低,加大了养殖成本。羔羊断奶主要是根据母羊的产奶量,羔羊的生理发育等情况决定的。   (1)母羊产羔后,2-4周达泌乳高峰,3周内泌乳量相当于全期总泌乳量的75%,此后泌乳量明显下降,因此60日龄后母羊分泌的母乳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羔羊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2)羔羊瘤胃发育可分为:初生至3周龄的无反刍阶段,3~8周龄的过渡阶段和8周龄以后的反刍阶段。   研究表明,羔羊3周龄后才能慢慢的消化植物性饲料,7周龄时,麦芽糖酶的活性才逐渐显示出来,8周龄时胰脂肪酶的活力达到最高水平,使得羔羊能够利用全乳,此时瘤胃才充分发育,能采食和消化大量植物性饲料。   因此,理论认为早期断奶在8周龄较合理。但有些试验证明,羔羊40d断奶也不影响其生长发育,效果与常规的3-4月龄断奶差异不显著。也有采用出生后45-50d断奶,断奶后饲喂植物性饲料或在优质人工草地放牧。   (3)羔羊较早的采食了开食料等植物性饲料,能够促进羔羊消化器官,特别是瘤胃的发育,促进了羔羊提早采食饲草料的能力,提高了羔羊在后期培育中的采食量和粗饲料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建立起羔羊瘤胃内消化代谢的动态平衡。 综合考虑,认为羔羊适宜在45-55天断奶,或者是在羔羊活重增至初生重的2.5倍时断奶。
  • 羊氢氰酸中毒治疗方法与治疗实例

    氧氰酸中毒是因羊采食了含有氰苷的饲草,在胃内经酶水解和胃酸的作用,产生游离氢氰酸而致病。临床特征为发病急,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等组织中毒性缺氧症。 一、诊断要点 【发病原因】常因采食过量含有氰苷的植物,如高梁苗、玉米苗、马铃薯幼苗、亚麻叶、枇杷叶等发病。使用某些中药过多而致病,如杏仁、桃仁等过量。由于误食了氰化物污染的水或饲草而发病。 【临床诊断】突然发病,于采食过量含氰苷饲料后15-30分钟表现症状。病初兴奋不安,可视黏膜鲜红,[j流白色泡沫,腹痛腹胀,呼吸加快。病羊先兴奋,很快转入沉郁,随之极度衰弱,行走不稳或倒地抽搐而死。严重者体温下降,后肢麻痹,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全身反射减弱或消失,心动徐缓,呼吸浅表,最后昏迷死亡。 【剖检】尸僵不全,尸体不易腐败。血液鲜红,凝固不良。口腔内有血色泡沫。胃肠黏膜充血及出血。喉头、气管及支气管黏膜有出血点,肺充血或出血。 【实验室诊断】对饲料和瘤胃内容物作氢氰酸检查。 二、防治要点 【防治原则】禁止在含氰苷作物的地方放牧;慎用杏仁、桃仁等毒性较大的中药;严格保管氰化物农药。病后尽快抢救。 【治疗】病后迅速静注3%亚硝酸钠溶液,6-100毫克千克体重;然后静注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1-2毫升/千克体重。或静注10%对二甲氨基苯酚(4-dmap).10毫克/千克体重。 三、诊疗失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 本病应与亚硝酸盐中毒相鉴别,羊只偶尔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病,此病表现可视黏膜发绀,血液暗红。两病在治疗时,有明显的用药区别,如亚甲蓝、亚硝酸盐中毒时要用小剂量(1-2毫克/千克体重),而氢氰酸中毒要用大剂量(10-20毫克/千克体重)。因此,两病在用药前一定要诊断准确,方不出错。 四、案例及分析 【案例】10月11日,四川省某县李某喂养的6只南江黄羊全部发病,死亡2只。病前羊在田里放牧,主要采食再生稻苗。 (1)症状:羊食后1小时发病,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倒地不起,头部不时作摇摆状,前肢屈伸不安,腹痛,鸣叫,口中流涎,体温下降。继而呼吸加快,鼻中流出泡沫,心跳微弱,黏膜潮红,四肢肌肉发抖,张口伸颈,不断挣扎,体温显著下降。最后牙关紧闭,两眼突出,直视,瞳孔散大,皮肤感觉消失。急性的约经20分钟,慢性的2-4小时死亡。 (2)剖检:尸僵不全,不易腐败。血凝不良,血液呈鲜红色,口腔有血液泡沫,喉头有出血点,肺水肿及充血,胃内充满气体而有杏仁味,肠黏膜充血和出血。 (3)化验:取病羊胃内食物,按氢氰酸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苦味酸试纸法和普鲁士反应均为阳性。 (4)治疗:病羊立即用1%亚硝酸钠(1毫升/千克体重)加入25%葡萄糖50-10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而后注射5%硫代硫酸钠(2毫升/千克体重)。 【分析】本病例主要是羊只采食了过多的二茬稻苗而发病。通过毒物化验确诊。
  • 牛瘤胃鼓气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牛瘤胃鼓气临床特征是左侧腹围增大,触诊有弹性,叩诊鼓音。瘤胃鼓气,依其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区别;从其性质上看,又有泡沫和非泡沫性的不同类型。本病多发于牛和绵羊,山羊少见。 牛瘤胃鼓气的临床特征 (1)急性瘤胃鼓气:腹围迅速膨大,饥窝突出。腹壁紧张而有弹性,叩诊呈鼓音。瘤胃收缩先增强,后减弱或消失。呼吸困难。呼吸促迫而用力,甚至头颈伸展、张口伸舌呼吸,呼吸数增至60次/分钟以上。心悸,脉搏快速,脉搏数可达100-120次/分钟以上。后期心力衰竭,脉搏微弱,病情危急。 病的后期,心力衰竭,血液循环障碍,静脉怒张,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奶牛乳房皮肤也变暗蓝色,目光恐惧,出汗,间或肩背部皮下气肿,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往往突然倒地、痉挛、抽搐,陷于窒息和心脏麻痹状态。 (2)慢性瘤胃鼓气:多为继发性因素引起,瘤胃中等度鼓气,时而消长,常在采食或饮水后反复发生。通常是为非泡沫性鼓气,穿刺排气后,继而又鼓气起来,瘤胃收缩运动正常或减弱,穿刺针随同瘤胃收缩而转动。病情发展缓慢,食欲、反刍减退,水草迟细,逐渐消瘦。生产性能降低,奶牛泌乳量显著减少。 牛瘤胃鼓气治疗案例 【案例】2岁、体重约170千克的西杂一代黄色公牛,早上放牧后发现该牛不倒嚼、发呆、肚胀。患牛精神不振,心率加快,心音增强、粗厉;瘤胃蠕动音弱而不整,触之柔软。患牛腹围膨大,左肷向上凸起。体温38.6℃,脉搏72次/分钟,呼吸28次/分钟。初诊为单纯性瘤胃臌气。治疗:浓盐水500毫升、安溴20毫升x3,一次静注;液体石蜡500毫升×2,鱼石脂20克,一次内服;胃肠动力注射液5毫升肌注,用药后一次而愈。7月3日,该牛又发生肚胀、发呆、不食,经他医用药多次不见效果,于9日再次求笔者往诊。 【临床症状】病牛精神高度沉郁,口腔干燥,口色白而舌苔黄厚,口气恶臭。有时从口腔、鼻孔返出多量带有草沫的胃液,味恶臭。听诊,心动加快、心音弱而节律不齐,肺音粗厉,呼吸节律加快,有明显的湿性哕音,瘤胃音、肠音绝止。瘤胃触诊柔软,仔细振动有振水音;同时患牛不安、躲闪、后肢踢弹。患畜腹围向两侧膨大,从腹下向上顶压,有振水音。病畜频频努责,排便稀,恶臭,喜饮。体温41.3℃,脉搏108次/分钟,呼吸42次/分钟,根据症状疑为穿孔性腹膜炎。患牛处于恶病质状态,无治疗价值,并于下午16时死亡。 【剖检】腹水增多、混浊,内有大量草沫,气味恶臭熏鼻。腹膜粗糙,腹腔脏器均被食糜所污染。在瘤胃左侧腹囊离腹侧冠状沟下端约6厘米处,有一长约2.5厘米的破裂口。切开瘤胃,其黏膜全部脱落,在胃壁上有不同程度的糜烂。瓣胃叶干涸,触之呈粉样脱落。 【分析】通过详细了解该牛在治疗中曾先后3次共投服硫酸钠1千克、人工盐500克(内含干燥硫酸钠22q克,碳酸氢钠180克,氯化钠90克,硫酸钟10克),患牛第5日体温开始升高,喜饮,腹泻。超剂量的盐类泻剂的重复应用,使瘤胃渗透压急剧升高,瘤胃严重积液,机体脱水严重。同时瘤胃内容物异常发酵分解、菌群失调,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及有毒物质。这些产物长期浸泡、压迫胃壁、并不断的刺激与腐蚀,而引发胃黏膜的发炎、坏死,直至穿孔。临床应用硫酸钠等盐类泻剂治疗牛病时,应根据患牛的体质、病性而定。切忌大剂量、反复地投服,以防止瘤胃炎、瓣胃干涸,直至胃壁穿孔等继发症的发生。尤其是使用泻剂时,要配合采取补液、强心、解毒、制酵和兴奋瘤胃机能等综合措施,方可达到较好效果。
  • 公羊养殖中如何提高公羊的繁殖力

    公羊养殖中如何提高公羊的繁殖力呢?我国科技工作者,通过遗传、营养、激素、深部输精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的研究,卓有成效地提高了羊的繁殖力,达到了优质、高效生产的目的,取得了重大进展。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保持和提高公羊的繁殖力的几个步骤。 1.科学的饲养管理 配种期的管理对预防不育和繁殖力下降极为重要。应给予足够的营养(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保持其中等体况。营养不足对精子产量有害,但高水平饲养使体况过肥也是不利的。由于精于发生周期约需49天,故在配种前期即应加强营养。 2.注意绵羊精液生产的季节性变化 精液品质,一般秋季最高,夏季较低。人工降温能补救或预防夏季不育。在炎热天气到来之前,给公羊及时剪毛和在白天进行降温,对精液生产有积极效果。 3.选择种羊,及时淘汰不育公羊 从繁殖力高的母羊后裔中选择公羊。注重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进行抗不育性的选择,因为在不良环境下更容易显示和发现繁殖力低的种羊。经常检查精液品质(ph值,正常运动精于百分率和畸形精子等),及时发现并剔除不育或不能担任配种的公羊,在自然交配情况下更要做到这一点。 4.对精液的恰当处理及体外保存,推广应用精液冷冻技术 精子的生命受本身所含能量所限,在活动状态下会很快衰老死亡。精液的各种保存方法其实质都是为了保存精予本身含有的有限能量。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是冷却保存(2-5℃),精子运动受抑,代谢减弱,存活时间延长。但由于只能部分地降低精子的活动,加之保存液的理化性质改变和微生物的不良作用等,精液保存时间短,使用期有限。二是冷冻保存(-79~-196℃)。精于在冷冻状态下,代谢完全停止,活动完全消失,生命以静止状态保存下来,俟环境适宜,即又复苏。该法保存时间长,可长期使用。人工授精,即从采精、保存到授精的全过程,应依据温度与精子活动和存活的密切关系,正确实施操作规程,即可求得理想的受胎效果。 5.严格掌握稀释液的渗透压 绵羊精液的渗透压为356毫渗量/公斤。在等渗情况下精予能长久保存其活动能力。当渗透压高时,会导致精细胞脱水,造成化学伤害,渗透压低时,会引起精细胞的肿胀破裂,造成稀释性损伤。一般说来,精子对低渗透压较敏感,即低渗透压对精于的影响远远大于高渗透压对精子的影响。在配制稀释液时,务必以准确的等渗稀释液处理精液,严禁精液直接与水接触。
  • 优质肉牛的外貌鉴定方法

    肉牛外貌是生产性能的表征,不同生产用途的牛,都各具与其相适应的体型外貌。因此,在肉牛生产中,必须选择相宜体型外貌的个体进行饲养,才能提高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内眼鉴定法 肉眼鉴定是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鉴定时,让被鉴定的牛自然地站在宽广而且平坦的广场上,鉴定人立于距牛体5~8米远的地方。首先进行一般观察,对整个牛体环视一周,观察牛体发育是否匀称,有个轮廓印象。然后按由前向后,由上向下顺序观察牛体的各个部位。先从头部开始,依次观察颈、肩、背、腰、胸、腹、臀、尾、乳房等部位,最后足四肢和蹄部。从前面观察头部的结构,胸和背腰的宽度,肋骨的扩张程度和前肢的姿势等,从侧面观察胸部的深度,整个体型、肩和臀的倾斜度,颈、背、腰、臀等部位的长度,乳房的发育情况及各部位结构是否匀称,从后面观察体躯的容积和臀部的发育情况。先用肉眼观察,进而用手触摸,了解其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毛、角和乳房等的发育。 最后,让牛自由行走,观察四肢的动作、姿势和步样。经过肉眼鉴定,优秀的肉牛体型呈长方形(矩形),在比例上,前、后躯较长,中躯较短,全身显得粗短、紧凑,皮肤细致、薄而松软,皮下脂肪发达。尤其是早熟的肉牛,其背、腰、臀及大腿等部位的肌肉中间夹有丰富的脂肪,被毛细密,富有光泽,并呈现卷曲状。 在进行肉眼鉴别时,对某些与产肉性能最关重要的部位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触摸,如髻甲、背腰、前胸、臀和股等;优良的肉牛髻甲宽厚多肉,与背腰在一条直线上。前胸饱满,突出于两前肢之间。垂肉细软而不甚发达。肋骨拱圆,肋间距较窄,显得十分丰满多肉。背腰宽广、平直、多肉。腰短肷小。中躯呈粗圆筒形,不可突出或下垂。腰角丰圆,不可突出。臀部对产肉牛至为重要,要求宽、长、平、直而富于肌肉,忌尖、斜臀。大腿宽、深厚、肌肉丰满。坐骨端距离宽、厚多肉,连接腰角、坐骨端与飞节三点,要构成丰满多肉的三角形。 (二)综合评定法 综合评定,可以辅助肉眼鉴定的不足,避免观感误差。对肉牛体型外貌要进行三方面的综合评定,即体型评定、肌肉发育程度评定和膘情评定。 1.体型评定 牛的体型既是载肉量和体况的直接反映,也受骨骼发育的影响。一般在周岁时评定比犊牛期准确。随年龄的增长,体型的差异日趋明显,用以下五个级别来表示: 1.骨骼粗短,腿短,体躯短。这样的牛易过早长肥,不适宜着生丰厚的肌肉。 2.骨架较粗短,周岁牛已类似成年牛的体态。 3.中等体型,周岁牛表现出很旺盛的生长潜力。 4.骨架显得较高、较长和较宽,周岁牛体态尚现稚幼,较晚熟。 5.骨架很大,具有高、长、宽的体型。周岁牛已有成年牛的体格,它的头和颈部呈小犊牛的体态.这是典型的晚熟牛体型。 2.肌肉发育评定 肌肉发育程度变化范围,由极瘦到极发达,无论是犊牛或是周岁牛,其发育程度,表现都较明显,比较容易评定。也用以下五个级别表示。 1.肌肉很不发达。前肢和后膝很消瘦,腰背侧肌肉贫乏,体躯狭窄,后躯瘦削。 2.肌肉不发达。肌肉束显得很细长,周岁牛瘦而纤细。 3.肌肉度中等。四肢都有较丰富的肌肉,前肢与后肢发育良好。前后肢站立姿势宽窄适中,后膝部很厚实,腰部丰满,厚薄中等。 4.肌肉度丰硕。犊牛肌肉发达,后躯肌肉更发达。肩和前肢肌肉突出,后躯内外侧丰满,发达的肌肉直至飞节处。 5.双肌肉。尾根部不清晰,前后躯肌肉间沟明显。其他部位的肌肉也极丰厚。 3.膘情评定 膘情评定可用以下五个级别来表示, 1.很瘦。膘情很差,周岁牛因过瘦而显得瘦骨嶙峋,全身看起来非常单薄。 2.瘦。肌肉薄,犊牛肋骨显露,四肢贫乏少肉,前后肋及其内侧清瘦,腰角突出,背部乾瘪无肉。 3.适中。有适当的膘度而又不太肥胖,肌肉匀称。肋骨,腰角、坐骨端和肩端部都覆盖良好。前胸、颈方正整齐。 4.中上等。膘度更好,背和臀部呈方形,肩静脉沟、肘突、肋部内侧都较丰满。前胸、垂皮丰厚。 5.肥。腰背、肋内侧和前胸过度肥胖。尾根,臀部、腰部、颈部都因过肥而显得不协调。躯干厚深饱满。阴囊囤积脂肪。 上述体型外貌三方面的等级评定,可在犊牛断奶、周岁和18个月龄时进行,要同时评定出体型、肌肉发育和膘情的等级,然后将结果进行综合,作为选择的依据。如果在上述三方面都达到第ⅳ级的要求,就是一头理想的牛。体型外貌评定,还可以作为种牛的选择标准和杂交效果评定。
  • 牛胎衣不下的简易疗法

    牛胎衣不下的治疗原则是,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防止胎衣腐败吸收;促进子宫收缩;局部和全身抗菌消炎;在条件适合时可以剥离胎衣。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 1.药物疗法 在确诊胎衣不下之后要尽早进行药物治疗。 (1)子宫腔内投药:向子宫腔内投放四环素族、土霉素、磺胺类或其他广谱抗生素粉剂及防腐消毒类药物,如0.1%高锰酸钾、0.5%新洁尔灭或0.01%碘溶液等,起到防止腐败、延缓溶解的作用,等待胎衣自行排出。药物应投放到子宫黏膜和胎衣之间。隔日投药一次,共用2-3次。 作为辅助疗法,可向子宫内投放一些其他药物,应用天花粉蛋白可以促进胎盘变性和脱落,加速胎衣的分离;胰蛋白酶可加速胎衣溶解过程;食盐则能造成高渗环境,减轻胎盘水肿和防止子宫内容物被机体吸收,并且刺激子宫收缩。 (2)开张子宫颈:用肌注射雌激素法,如己烯雌酚10-30毫克,使子宫颈口开放,以便排出腐败物,然后再放入防止感染的药物。雌激素尚能增强子宫收缩,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提高子宫的抵抗力。可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共用2-3次。 (3)肌肉注射抗生素:在胎衣不下的早期阶段,常常采用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创伤或坏死情况时,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缓急而增大药最,或改为静脉注射,并配合应用支持疗法。 (4)促进子宫收缩:加快排出子宫内已腐败分解的胎衣碎片和液体,可先肌肉注射己烯雌酚。1小叫后肌肉、皮下注射或催产素50-100国际单位,或麦角新碱1-2毫克,2小时后重复一次。这类制剂应在产后尽早使用,对分娩后超过12小时或难产后继发子宫弛缓者,效果不佳。 2.手术疗法 即徒手剥离胎衣。采用手术剥离的原则是,易剥离则剥,不易剥离不要强剥,剥离不净不如不剥,患牛体温升高时不能剥。剥离胎衣应做到“快(5-20分钟内剥完)、净(无菌操作,彻底剥净)、轻(动作要轻,不可粗暴)”,严禁损伤子宫内膜。对患急性子宫内膜炎和体温升高的病牛,不可进行剥离。 (1)术前准备:术者穿戴长靴及橡胶围裙,清洗母牛的外阴及其周围,并按常规消毒。用绷带包缠病牛的尾根,拉向一侧系于颈部。手上如有伤口,应注意防止受到感染。 (2)剥离方法:在母体胎盘与其蒂交界处,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胎儿胎盘的边缘,轻轻将它自母体胎盘上撕开一点,或者用食指尖把它抠开一点。再将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逐步分开,剥得越完整效果越好。辨别一个胎盘是否剥过的依据是,剥过的胎盘表面粗糙,不连胎膜;未剥过的胎盘和胎膜相连,表面光滑。如果一次不能剥完,可在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物,等1-3天再剥或留下让其自行脱落。 (3)胎衣剥离完毕后,用虹吸管将子宫内的腐败液体吸出,并向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物,每天或隔天一次,持续1-3次。
  • 导致母牛不怀孕的原因有哪些?

    母牛的繁殖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从发情、排卵开始,经过配种、受精附植及妊娠,直到分娩及泌乳,其中任何环节遭受破坏,都可造成牛的损失,造成母牛不孕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习惯上将超过始配年龄或产后三个发情周期配种不孕的都称为不孕。 母牛不孕症的病因   1、生理性不孕症:主要指生殖器官异常。常见的有输卵管阻塞和子宫闭锁,致使精子不能达到受精部位,从而导致不孕。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牛,其发情周期和排卵均正常,直肠检查可见生殖器官异常。2、病理性不孕症:一般经产母牛多发,卵巢囊肿、卵巢炎及子宫炎、发情周期异常较为常见。造成上述病因主要是人工授精消毒不严格、助产或胎衣摘除不当而致。 母牛不孕症的症状   1、隐性子宫内膜炎:发情周期多正常,发情时黏液增多,直肠检查子宫角稍增厚,其弹力和柔软度基本正常。2、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发情周期不规律,可见阴道内流出"酸浆状"或"乳状"分泌物,气味异常、恶臭,发情时分泌物特别多。直肠检查可摸到子宫壁增厚、弹性降低,病重的子宫角增粗、增厚,囊内液体充盈。 母牛不孕症的治疗   1、卵泡囊肿:①采用乳肿卡因,20~30毫升,每天1次,连用5天。②地塞米松30毫克肌注,每天1次,连用5天。2、隐性子宫内膜炎:母牛发情时采用温生理盐水500毫升左右冲洗子宫,洗后排净液体,然后向子宫内注入乳肿卡因30毫升,每天1次,连用3天。3、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先用0.1%高锰酸钾,反复冲洗2~3次,隔日1次,当脓性分泌液减少后注入头孢西林1支,1日1次,一般需3天左右便可治愈。4、发情周期异常:采用八珍益母丸3盒,当归片2袋,从发情前7天开始,每天1次,连续内服3次。   总结:其实对于母牛不孕症只要及时正确诊治,治愈率可达85%左右。根据病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新生犊牛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

    养牛是我国重要的养殖业,而且养殖的人比较多,养牛时最怕就是死亡现象,尤其是刚出生的的牛犊,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新生犊牛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吧! 一、难产 母猪在分娩困难或者人工助产不当都好可能助产新生犊牛发生某些疾病,比如吸入羊水导致窒息或者感染肺炎,还好发生肢体拉伤和关节脱臼等。主要原因是接产人员技术不过关,责任心不强,对于母牛分娩情况观察不及时,导致母牛羊水破裂造成伤害。 预防措施:要科学及时接助产,确保母牛和犊牛平安,接产人员在分娩前要做好观察记录,分娩前兆时要及时赶入产房待产,做好接产准备工作,产房环境要安静卫生,地面要垫好柔软的草,难产是要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帮助。 二、护理不当 新生的犊牛抵抗力较弱,如果这是护理不当,极易导致它发生多种疾病,比如感冒、肺炎、腹泻等,这些病害对于成年牛不会危害到生命,但是对于弱小的犊牛而言是致命的,一旦患上这些病害极易饲喂。或者因为护理不当之处犊牛冻死、卡死的现象也有发生。 预防措施:对于犊牛的护理一定要用心,保持牛舍的适宜温度湿度,以免感染病害,确保犊牛健康生长发育。 三、母牛老弱病残 老弱病残的母牛身体素质较低,生产性能夏季,甚至丧失生产能力,有些母牛产后无奈,在受孕期间饲养管理跟不上,极易出现死胎和难产的现象,产下的犊牛成活率也比较低。 预防措施:对于老弱病残母牛要及时淘汰掉,更换年轻、有活力的母牛,确保养殖场繁殖力良好。 四、喂养不当 新生的犊牛生长发育较快,新陈代谢能力强,随着它的体重增加,对于营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母牛奶量不足或者营养饲料缺乏,极易导致它营养不良、生长速度较慢、体质较差,对于环境适应力差,抵抗力弱,极易感染病害而死亡。 预防措施:对于新生犊牛的饲养要加强,供应充足的营养性饲料,确保犊牛生长的又快又好。
  • 山羊引种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肉食需求量加大,羊肉的需求量也随着加大,山羊养殖业的兴起,带动了多地区农村养羊积极性。而为了避免养羊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在山羊引种时就需要引起重视,下面一起来看看山羊引种需要注意的几点吧。   一、养殖环境   在养殖前首先要查看当地环境是否适合,草料是否充足,这些都是关系到养羊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羊的生长环境包括海拔和温度,低海拔的山羊引种到高海拔养羊,那么极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炎热地区的山羊引种到寒冷地区,那么羔羊极易冻死。所以在引种前这些都要考虑清楚,另外养羊需要草料充足,解决了草料供应问题,那么养羊就成功了一半。   二、种羊引进   在引种前要考虑好山羊的产品定位,是作为肉用山羊还是种羊销售,如果是肉用山羊,那么公羊和母羊可以引进不同品种,因为杂交山羊具有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屠宰率高的优点;而作为种羊,则公羊和母羊品种必须一致,以保证品质纯正。有些羊在引种前还有疾病发生情况,对引到的种羊要进行抗体检测,输出地和引种低都需要提前对常见疾病进行提前免疫。   三、运输注意事项   在种羊运输前,需要对其进行常见疾病的免疫注射,在半月后进行口蹄疫、布病的检测,不合格的要及时提出,全部合格后才能运输。在运输前2小时,只饲喂少量的干草和水,以免运输过程中出现羊应激反应,运输的车辆应该彻底消毒。对途径地区的流行病要清楚,一定发生疾病,须提前准备,以免感染疾病。   在达到目的地后,要尽快改变羊的体况,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降低死亡率。到到养殖场后,当天饲喂少量的干草和盐水,第二天用输出地草料进行过度,三天后加入精饲,再逐渐换成当地的草料,一般需要过渡一周。对于种羊需进行隔离观察,一月后确定没有疾病和异常情况时才能合群饲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