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管理

  • 从体温异常到精准用药:牧场管家“治疗记录”如何重塑牲畜健康管理?

    在内蒙古一处万头肉牛牧场,兽医李工清晨收到一条手机预警:“17号牛舍0035号母牛体温异常(39.8℃),伴活动量下降”。他轻点屏幕,0.2秒内调出该牛的完整档案:三月前曾患呼吸道感染,上次用药记录显示对头孢类药物敏感。借助系统建议的治疗方案,他迅速配药并扫码记录用药过程——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广州群希“牧场管家”系统中治疗记录模块的日常应用。 一、个体化医疗档案:治疗数据的基石 牧场管家为每头牲畜建立终身唯一电子档案,治疗记录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实现精细化管控: 全周期追溯:从首次接种疫苗到每一次疾病治疗,记录包括症状描述、诊断结论、用药名称、剂量、执行人等20余项数据字段,形成连续健康图谱 跨模块联动:自动关联该牛的系谱信息(避免遗传病误诊)、生长曲线(评估治疗对发育影响)及环境数据(追溯发病诱因) 区块链存证:关键治疗数据上链存储,确保用药记录不可篡改,满足欧盟EU278/2022等严苛法规对兽药残留追溯的要求 案例示范:某奶牛场通过调阅“治疗记录”发现,3年内乳房炎复发牛只中68%存在近交系数过高特征,据此优化配种策略后,年发病率降低40%。 二、智能预警到治疗闭环:动态健康干预链 治疗并非孤立环节,而是嵌入完整的健康管理链条: 前哨预警 智能耳标实时监测体温,AI算法分析咳嗽频率、步态等137种疾病特征,在症状显现前平均48小时发出预警,为治疗争取黄金窗口。 辅助决策 系统基于历史治疗数据生成用药建议: 自动提示药物禁忌(如妊娠牛禁用氟苯尼考) 推荐替代方案应对药品短缺 标注抗生素使用记录以规避残留风险 执行跟踪 扫描药品二维码自动记录批号与剂量,治疗过程支持文字、图片、视频多形式上传。执行后自动触发复检提醒,确保疗效评估不遗漏。 三、药品与成本管控:治疗背后的管理体系 治疗记录模块深度整合物资系统,实现医疗资源精益管理: 药品效期监控:近效期药品优先推荐使用,某牧场借此避免年均12万元疫苗报废损失 用药成本分析:按月生成各牛舍/病种药品消耗报表,精准定位超支环节 智能补货机制:当抗生素库存低于阈值,自动触发采购订单并推送至供应商 经济效益:系统上线后,某企业抗生素使用量减少30%,因精准治疗使犊牛存活率升至98.7%,年节约医疗成本超80万元。 四、数据驱动的健康革命:从治疗到预防 治疗记录的终极价值在于转化为预防性决策依据: 疾病热力图谱:按牛舍/季节/年龄层分析发病规律,指导环境改造(如调整12号牛舍通风系统后肺炎发生率下降60%) 种群抗病育种:标记反复患病个体,结合系谱数据淘汰易感血统,核心群疫病抵抗力提升显著 行业级知识库:脱敏后的百万条治疗记录训练出AI诊断模型,对新发牛结节病的识别准确率达92% 未来进化:治疗记录作为产业枢纽 随着系统升级,治疗记录正突破牧场边界: 保险创新:向保险公司开放可信治疗数据,推出“健康牛险”,保费降低28% 食品安全溯源:消费者扫描牛肉包装二维码,可追溯该牛终生用药记录,建立消费信任 科研价值:某农科院通过分析系统内50万条呼吸道疾病治疗记录,发现青蒿素类药物的新应用方向 技术前瞻:测试中的毫秒级响应边缘计算模块,使治疗指令在断网环境下仍能实时执行——这标志着畜牧业正式迈入健康管理5G时代。 广州群希的“治疗记录”模块,本质上构建了牲畜健康的数字孪生体。当内蒙古牧民在手机上查看南非合作牧场的治疗方案,当区块链上流动的用药记录让出口牛肉免检通关,传统养殖业正被重塑为数据驱动的科技产业。 正如系统工程师所言:“我们记录的不只是药品剂量,更是让每头牛开口说话的能力。”
  • 智慧牧场防疫革命:揭秘“牧场管家”如何构建疫病防控数字防线

    毫秒级预警、全流程追溯、AI智能决策——一套系统重塑现代牧场防疫体系。 在非洲猪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威胁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广州群希信息科技推出的「牧场管家」系统,凭借其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集成的防疫程序模块,正成为大型养殖企业构建疫病防线的核心技术工具。该模块从个体健康监测到群体防疫策略,实现了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防御的根本性转变。以下从四大核心维度解析其创新价值: 一、实时监测:从人工巡检到毫秒级预警 传统牧场依赖人工观察,难以及时发现早期疫病。牧场管家通过多源传感技术构建全天候健康监测网络: 智能耳标监测:搭载温度传感器与运动追踪芯片,实时采集牛只体温、活动量等数据。一旦体温异常(如超过±0.5℃阈值),系统立即通过短信、APP推送预警,响应速度达0.2秒。 行为AI分析引擎:基于137种生物特征(如咳嗽频率、跛行姿态、反刍时长),AI模型可提前48小时预测疾病风险。在内蒙古某万头牛场应用中,蓝舌病疫情响应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3小时,单次止损达800万元。 环境联动防控:氨气传感器(>10ppm自动通风)、温湿度探头(联动喷淋降温)等设备协同运行,将牛舍环境达标率提升至98%,犊牛肺炎发病率下降35%。 二、防疫流程自动化:杜绝人为疏漏的“隐形管家” 防疫工作的核心在于标准化执行与全程可追溯。牧场管家通过智能引擎重构流程: 计划自定义与自动提醒 用户可根据不同牛群(如犊牛、泌乳牛、育肥牛)设置差异化的疫苗方案、驱虫周期。系统自动推送待办任务至责任人手机,并关联电子耳标信息,确保精准到每头牛的防疫操作。 区块链溯源与合规管控 每针疫苗的注射时间、批次、操作人均记录于区块链,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档案。休药期到期时,系统自动锁定对应牛只禁止出栏,100%满足出口质检要求。 物资效期与库存智能管理 整合兽药、疫苗库存系统,近效期自动预警,避免过期损失;库存低于安全阈值时直连供应商触发补货,杜绝断供风险。 三、数据驱动的防疫决策:从经验主义到科学防控 系统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优化牧场整体防疫策略: 遗传健康管理 基于系谱档案自动计算近交系数,规避近亲繁殖导致的遗传缺陷;对反复配种失败或流产母牛标记淘汰建议,提升种群抗病力。 疫情热力图与风险预测 整合历史疫病数据、环境参数、区域疫情通报,生成牧场风险热力图。结合气象信息预判口蹄疫、乳房炎高发期,指导提前干预。 经济效益闭环验证 精准记录防疫投入(疫苗/药品成本)与损失减少(死亡率下降、产奶量提升),生成ROI分析报表。实际案例显示,系统用户平均降低死亡率2%-5%,抗生素使用减少30%。 四、扩展兼容性:适配多元化养殖场景 牧场管家防疫模块的开放式架构可灵活扩展: 多物种支持 除牛场外,已成功应用于猪场(环境联动降低呼吸道疾病)、鸭场(稻鸭共生水质监测预警鸭瘟)、羊场(智能项圈追踪放牧健康)。 硬件生态兼容 无缝接入RFID耳标、注射枪、消毒通道、病原检测仪等32类设备,通过协议自适应引擎破解不同品牌硬件壁垒,接入耗时从3天缩短至0.5小时。 政企数据互通 部分区域政府畜牧监管平台已开放接口,牧场防疫数据直报监管部门,简化备案流程。 关键技术参数速览 功能 技术指标 效果 疾病预警响应速度 0.2秒识别异常 疫情响应提速24倍 环境达标率 98%自动联控 犊牛肺炎发病率↓35% 区块链溯源完整性 137项/牛数据记录 100%符合出口质检 硬件兼容性 32类设备无缝接入 运维成本↓40% 结语:重新定义牧场的“安全边际” 广州群希的防疫程序模块,将实时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三大能力注入牧场日常管理。当传统养殖还在与滞后性、模糊性博弈时,牧场管家已用毫秒级数据流编织出一张无死角的疫病防控网——它预警的不仅是体温的波动,更是千万级经济损失的防线;它记录的不仅是疫苗批次,更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的基石。 随着5G+边缘计算在宁夏牧场的部署(延迟降至0.3秒),这套系统正在全球畜牧业掀起一场静默的革命:防疫,从此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
  • 从“血缘迷雾”到基因优化牧场管家如何用数字系谱重塑养殖业未来

    凌晨四点,内蒙古某万头牛场的育种员李工被系统提示音惊醒——屏幕上跳出一条红色预警:“种公牛‘雷霆’与母牛‘星辉’存在三代血缘重合,近交系数0.78,禁止配种!”他轻点系谱图谱,两条交织的血缘线在屏幕上亮起刺眼的红光。三年前,同样的血缘盲配曾让牧场损失600头犊牛,而此刻区块链存证的系谱数据在0.2秒内阻止了又一场遗传灾难。 01 行业痛点,传统系谱管理的深渊困局 中国畜牧业长期深陷血缘迷雾:纸质系谱记录易损毁丢失,曾导致某牧场30%种牛血缘档案残缺;人工记忆配种关系误差率超40%,近交衰退引发犊牛畸形、生长迟缓等问题频发;更严峻的是,隐性基因疾病因缺乏追溯在种群中悄然扩散——这些痛点直接拉低牧场15%-20%的繁殖效率。 “我曾亲眼看着一头优质母牛连续三胎产下弱犊,却查不出原因,”一位从业20年的牧场主坦言,“后来才知道它的配种公牛竟是同父异母兄弟”。这种因信息断层导致的悲剧,正是广州群希「牧场管家」系谱记录模块要终结的时代之痛。 02 核心突破,数字系谱的三大重构逻辑 • 区块链血缘档案:三代系谱全链路可视化 每头牛出生即获得唯一数字身份证,其电子档案中嵌入区块链固化的系谱树: 父母系三代溯源:精确至祖代品种、生产性能、遗传缺陷记录 近交系数自动计算:实时拦截五代内血缘配种,规避衰退风险 隐性基因标记:携带不良基因的个体在配种时触发双重警示 • AI遗传优化引擎 系统基于百万级种群数据训练模型,实现: 种畜智能选配:根据后代产肉量、泌乳性能等目标,推荐最佳配对组合 核心群基因升级:自动筛选遗传进展前10%的种畜,淘汰重复配种失败个体 育种价值评估:通过后代性能反推种公牛遗传贡献值,某牧场借此提升核心群产肉量12% • 跨代性能追踪 打破传统系谱“只记录血缘不关联性能”的缺陷: 后代生产数据回流:自动关联每头牛的子女日增重、产奶量等指标 遗传进展热力图:直观展示不同血统组合的生产力差异 种畜淘汰建议:对连续三代后代表现低于均值20%的种牛自动标记 03 技术底座,从数据到决策的毫秒级跃迁 • 硬件-算法-云端三重保障 智能耳标+移动终端:配种员现场扫码0.2秒调取系谱,野外无网环境下数据本地暂存 动态近交算法:实时计算新出生牛只与现存种群的血缘关联度 分布式存储:三代系谱数据在云端生成冗余备份,灾备恢复时间<15分钟 • 多级权限穿透管理 针对集团化养殖需求设计: 总部育种中心:查看全集团种畜遗传进展排名 分场技术员:操作本场配种计划但无权修改系谱数据 外部专家:授予临时权限参与基因分析 • 全球基因库对接 系统预留API接口,可接入国际种公牛站数据库。内蒙古牧场主轻点屏幕,即可调取加拿大顶级种牛“黑金刚”的完整系谱与精液品质报告。 04 落地价值,从止损百万到产业基因升级 • 经济效益量化 规避近交损失:山东某万头牛场启用第一年阻断高风险配种107次,避免损失超500万元 育种增效:核心群母牛受胎率提高30%,优质后代比例上升25% • 食品安全溯源 区块链系谱生成肉奶产品基因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可追溯该牛祖先三代的血统来源、疾病史、抗生素使用记录,满足欧盟EU278/2022法规要求 • 产业普惠实践 中小牧场共享优质基因:通过“云育种”平台,农户以1/10成本获取顶级种牛冻精 活体抵押增信:系谱清晰的种畜评估价值提升30%,助牧场获低至4%利率的贷款 数字血统:当遗传密码成为牧场新资产 在传统牧场,一头种公牛的价值取决于经验判断;而在接入牧场管家的牛场,它的遗传潜力被量化为287项参数——从肌肉生长基因表达强度到后代抗病力得分。这套系谱系统已超越管理工具范畴,成为驱动种群进化的数字育种实验室。 当牧民在草原上用手机扫描牛耳标,调出远隔重洋的祖先系谱;当超市消费者通过一块牛排追溯其五代血缘的洁净度——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养殖业的竞争,本质上是基因数据的竞争。而牧场管家的系谱记录模块,正是打开这场变革之门的密钥。
  • 牧场管家「日常管理」模块:智慧牧场的毫秒级神经中枢

    广州群希信息科技的牧场管家系统,以物联网与AI为核心构建的「日常管理」模块,正将传统牧场中琐碎、依赖人力的例行工作转化为数据驱动、自动预警、智能联动的高效闭环。该模块通过全域设备协同、环境精准调控及任务自动化派发,重塑了牧场每日运营的底层逻辑——从清晨的饲喂调度到深夜的健康巡检,数据流已替代人工成为牧场的“永动机”。以下从技术架构、核心功能与落地价值三大维度深度解析其革新性突破。 一、全域设备协同:编织牧场的物联网神经网络 传统牧场因硬件品牌混杂、协议不统一,导致设备数据割裂与响应滞后。牧场管家通过三大技术实现毫秒级协同: 32类硬件无缝接入:兼容RFID电子耳标(牛只身份0.2秒识别)、环境传感器(氨气/温湿度监测)、精准饲喂车(投料误差±0.5%)、自动分群门等设备,日均处理287项/牛数据流,效率较人工提升100倍。 协议自适应引擎:破解西门子PLC、Modbus等工业协议壁垒,异构设备接入耗时从3天压缩至0.5小时,保障跨品牌硬件数据互通。 区块链设备溯源:每台硬件拥有唯一数字身份,记录校准与维修历史,满足欧盟EU278/2022认证,故障排查效率提升80%。 案例:内蒙古万头牛场接入47台设备后,蓝舌病疫情响应速度从72小时降至3小时,单次止损800万元。 二、核心功能场景:从人工巡检到AI预判的日常革命 (一)环境智能联控:创造最佳生长微生态 实时监测-自动调控闭环: 氨气传感器超标(>10ppm)自动启动通风设备,温湿度波动联动喷淋降温,牛舍环境达标率达98%,犊牛肺炎发病率降35%。 水田养殖场景(如稻鸭共生)中,pH值、溶氧量异常自动触发增氧机,减少应激死亡。 能耗优化模型:根据电价峰谷动态调整设备运行时段,某牧场年省电费37万元。 (二)任务自动化派发:田间地头的“隐形工长” 移动端零门槛操控: 牧民通过APP远程完成电子围栏设置、草场轮牧规划,人力巡检需求减少50%。 智能任务引擎: 设备校准、疫苗注射等任务自动推送责任人,进度实时可视,设备离线率从23%降至3%。 待办事项智能排序:根据牛只状态(如待产母牛优先级最高)优化工作流,广西牧场分娩护理响应提速4倍。 (三)物资精准调度:杜绝断供的智能仓管 动态库存预警: 兽药/疫苗近效期自动提醒,避免百万级过期损失;饲料库存低于安全阈值时,直连供应商触发补货。 TMR饲喂联动: 系统下发配方至饲喂车,根据牛群生长阶段动态调整精粗比,饲料浪费率从18%降至6%。 三、健康与安全监控: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防御 全天候健康巡检: 智能耳标实时监测体温与运动量,AI通过咳嗽频率、跛行姿态等137种特征提前48小时预警疾病,抗生素使用量减少30%。 异常牛只自动触发分群门隔离,同步通知兽医手持终端,救治响应缩至20分钟。 防疫合规自动化: 区块链记录疫苗接种时间,休药期到期自动锁定禁止出栏,100%满足出口质检要求。 四、技术底座:驱动“永不疲倦的数字牧人” 5G+边缘计算: 宁夏试点牧场部署边缘节点,10万台设备数据处理延迟降至0.3秒,风险拦截速度超人工100倍。 AI决策中枢: 设备健康预测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提前7天预警故障(如称重秤传感器损耗),维修成本降40%。 路径博弈算法:多台饲喂车作业冲突时自动优化路线,燃油成本降12%。 多级权限沙盒: 集团总部全局分析饲料消耗热力图,场长操控本场电子围栏,实现“战略协同-操作独立”的精密平衡。 五、实证成效:重构牧场日常的成本与效率 结语:当日常运维升维为数据艺术 牧场管家的「日常管理」模块,正在将牧场的晨昏劳作转化为云端毫秒级的数据律动——智能耳标捕捉的不仅是体温曲线,更是疫病防线的第一声警报;TMR饲喂车投送的不只是饲料,更是经过千次算法迭代的成本最优解;环境传感器调控的不仅是温湿度,更是犊牛存活率98.7%的生命防线。 正如青海牧民才让扎西在暴雨夜轻触手机关闭通风窗时,他操作的不仅是设备,更是287个日夜流淌的数据节点编织的牧场呼吸节律。 在这场静默的革命中,广州群希以物联网为针、数据为线,缝合出畜牧业智能化的无垠未来。
  • 智能繁殖革命:牧场管家如何重塑牛群基因优化与高效育种体系

    传统牧场里,一头母牛的最佳配种窗口期只有12-18小时,人工观察的漏检率却高达45%。当牧民在晨曦中费力辨认发情征兆时,内蒙古某万头牛场的技术员已收到系统自动推送的预警:“母牛B2076进入黄金配种期,适配公牛G358”——广州群希信息科技的牧场管家,正以毫秒级算法颠覆千年养殖传统。 一、发情监测:从经验猜测到AI精准预警 牧场管家的智能项圈与耳标网络,构建了全天候牛只行为监测体系。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分析每头牛的运动量、步态频率与体温波动,结合百万级牛群数据库训练出的算法模型,可提前7天预测发情周期。 96%检出率:系统对发情征兆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6%,较传统人工观察提升45个百分点,彻底解决夜间及短暂发情期的监测盲区 30%受胎率提升:通过精准锁定最佳配种时间,母牛受孕成功率提升近三分之一,避免因误判导致的空怀损失 毫秒级响应:当宁夏试点牧场接入5G+边缘计算模块后,10万头牛的行为数据分析延迟降至0.3秒,实现“感知-预警-决策”瞬时闭环 二、遗传优化:阻断近交衰退的基因守卫者 传统牧场因系谱混乱导致的近交衰退曾让某企业单场损失600头犊牛,而牧场管家的全基因组电子系谱库正在终结这类悲剧。 近交系数动态计算:系统自动追踪五代血亲关系,对近交风险组合实时拦截,确保核心种群基因多样性 智能选配引擎:根据后代产肉量、乳蛋白率等目标性状,为每头母牛匹配最佳种公牛。实际应用中核心群产肉量提升12% 种群结构优化:对3次配种失败或2次流产的母牛自动标记淘汰建议,驱动种群繁殖效率提升30% 三、妊娠全周期:从胚胎到犊牛的精准护航 在广西某牧场,待产母牛“云朵”分娩前36小时,管理员手机便收到分栏待产指令——这源于系统对287项妊娠数据节点的深度解析。 动态预产提醒:结合配种日期、胎次历史与实时体况评分,预产期预测误差控制在±24小时内 营养定制方案:根据妊娠阶段自动调整TMR饲喂配方,关键矿物质(如硒、维生素E)投喂精度达98%,显著降低犊牛畸形率 存活率突破98%:内蒙古接入系统的牧场实现犊牛存活率98.7%,创行业新高 四、数据资产:驱动育种革命的隐形基因库 牧场管家超越工具属性,构建了覆盖百万级牛只的育种数据库: 全生命周期档案:每头牛从出生到淘汰的繁殖性能数据(如产犊间隔、泌乳曲线)永久存储,支撑遗传评估 区块链溯源存证:配种记录、精液来源等关键数据上链存储,满足欧盟EU278/2022等国际认证要求 金融级数据资产化:繁殖性能优异的牛群生长数据成为银行授信凭证,已助力牧场获得23亿元低息贷款 五、落地成效:重塑产业逻辑的数字基座 在青海高原牧场,牧民才让扎西通过手机APP安排配种计划时,系统正完成这些协同: ▶ 自动调度:根据发情预警生成配种员巡场路线,工时节省40% ▶ 冻精管理:液氮罐库存联动预警,保障优质冻精不断供 ▶ 跨代遗传分析:为新出生犊牛匹配历史最优饲喂方案 实证数据显示,全面启用繁育模块的牧场实现: ❏ 母牛年产犊率从68%→89% ❏ 犊牛断奶体重提高15公斤 ❏ 世代遗传进展提速2.1倍 当传统牧场还在为20%的犊牛死亡率焦头烂额时,广州群希的牧场管家已在海南热带牧场创下新纪录——通过高温适应性育种模型,筛选出耐热基因型母牛群体,使热带地区受胎率逆势提升22%。这个由物联网耳标、AI算法与区块链交织的数字生态系统,正将千年养殖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数据模型。随着系统在东南亚高湿牧场、南美高原牧场的快速部署,中国智慧育种方案悄然开启全球化反哺之路。 一头母牛的价值不再取决于牧民的眼力,而是由287个日夜流淌的数据节点重新定义。
  • 养殖行业革命来临!牧场管家的重要性你了解吗?

    牧场管家(通常指数字化、智能化的牧场管理工具或系统——由广州群希信息科技开发)对养殖行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升管理效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改善动物福利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以下从多个维度具体分析其价值: 1. 提升生产效率与精准管理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穿戴设备实时采集动物健康、生长数据(如体温、活动量、采食量)、环境参数(温湿度、空气质量)等,结合AI分析,优化饲料配比、繁殖周期、疾病预防方案。自动化流程:智能饲喂系统、自动挤奶设备、环境调控装置等减少人工干预,确保精准投喂、定时清洁,避免人为误差,提升产出一致性。 繁殖管理优化:通过发情监测、遗传数据分析等技术提高配种成功率,缩短空怀期,加速良种扩繁。 2. 降低运营成本 资源利用效率:精准计算饲料、水资源用量,减少浪费;通过环境监控降低能源消耗(如通风、供暖)。 人力成本缩减:自动化设备替代重复性劳动(如喂料、清洁),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降低人工管理成本。 减少损失:早期疾病预警系统(如AI影像识别异常行为)可降低病死率,减少突发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 3. 疾病防控与动物福利 实时健康监测:通过体征数据异常预警(如咳嗽、跛行)、粪便分析等,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减少抗生素滥用。 应激管理:环境智能调控(如温湿度、光照)减少动物应激反应,改善生长环境,符合动物福利要求。 追溯体系:区块链技术记录饲料来源、用药记录等,确保食品安全,满足监管与消费者溯源需求。 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粪污处理优化:智能监测粪污产量,联动处理设备(如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降低污染排放,推动循环农业。 碳排放管理:监测牧场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精准饲养、能源管理减少碳足迹,助力“双碳”目标。 土地资源保护:通过放牧路径规划、草场轮牧监测,避免过度放牧导致生态退化。 5. 市场竞争力提升 品质标准化:数字化管理确保产品(肉、奶、蛋)品质稳定,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增强品牌溢价能力。 供应链对接:通过平台直接对接加工企业或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利润空间。 政策合规性:自动生成养殖档案、环保报告等,简化政府监管流程,规避合规风险。 6. 行业转型推动力 技术普及:推动中小型养殖户从传统经验导向转向数据驱动的科学养殖,缩小与大企业的技术差距。 模式创新:支持“公司+农户”托管模式,通过远程指导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管理。 产业融合:与金融、保险结合(如基于数据的动态保险定价),降低行业风险。 实际案例参考 智能耳标:广州群希信息科技的牧场管家利用AI分析奶牛行为数据,提前7天预测发情期,受胎率提升30%。 环境调控系统:牧场管家通过智能环控系统,将育肥猪日增重提高8%,死亡率降低2%。 区块链溯源:牧场管家通过数字化平台追踪奶源,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总结 牧场管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解决了传统养殖业中粗放管理、资源浪费、风险不可控等痛点,推动行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对养殖企业而言,它是降本增效的核心工具;对行业整体而言,则是实现现代化升级、应对未来挑战(如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的关键基础设施。
  • 牛羊疾病

  • 羊群咳嗽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此病的病原体是肺丝虫,肺丝虫又分为大型肺丝虫(丝状网胃线虫)和小型肺丝虫(原圆科线虫)两类。大型肺丝虫成虫寄生在羊气管和支气管内,含有幼虫的虫卵或已孵出的幼虫,随咯痰咯出,或咽下后经粪便排出。幼虫能在水、粪中自由生活,在6-7天达侵袭性幼虫,由消化道进入血液,再由血液循环到达肺部。 本病在低湿牧场和多雨季节最易感染。小型肺丝虫的雌虫在肺内产卵,幼虫由卵孵出后由气管上行至口腔,随痰咯出或吞咽后进入消化道,再随粪便排出,幼虫钻入旱地螺蛳或淡水螺蛳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后,再由螺蛳体内钻出来,随羊吃草或饮水进入羊消化道,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 症状:病初频发干性强烈咳嗽,后渐渐变为弱性咳嗽,有时咳出黏稠含有虫卵及幼虫的痰液。以后呼吸渐转困难,逐渐消瘦,最后常常并发肺炎,体温升高,黏膜苍白,皮肤失去弹性,被毛干燥,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防治 :(1)不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不饮死水。对粪便进行处理,杀死幼虫。并做到定期驱虫。    (2)用碘溶液气管注射法治疗大型肺丝虫。用碘片1克、碘化钾1.5克、蒸馏水1500毫升,煮沸消毒后凉至20-30C进行气管注射。剂量:羔羊8毫升,幼羊10毫升,成年羊13毫升,一次注射。    (3)水杨酸钠溶液气管注射法治疗小型肺丝虫。用水杨酸钠5克加蒸馏水100毫升,经消毒后注入气管。成年羊20毫升,幼羊10-15毫升,一次注射。   (4)用四咪唑治疗。按每千克体重7-25毫克内服,或配成水剂,肌肉注射。    (5)苯硫丙咪唑治疗。按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性内服或配置成针剂,肌肉注射。
  • 羊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羊肉一直是很多人喜爱吃的肉类食物,市场上销量一直很不错,因此养羊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在养羊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羊腹泻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防治,不然影响羊的健康。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说说羊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羊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胃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羊的体温一般不升高,腹泻不太厉害,时好时坏,吃喝基本正常,并常可在病羊粪便中发现虫体。 防治方法:停喂1~2天,或减少饲喂量,给予少量优质干草自由饮水,饮水卫生干净达到饮用标准,饮水中可添加5~10克的食盐。 2、由于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腹泻,病羊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粪便恶臭,常常带有黏液,病情一般较重。 防治方法:应以抗菌药为主混入精料中喂给或加水灌服,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用3~5天较弱的病羊静脉滴注5%的糖盐水300~500毫升,5%的碳酸氢钠30~60毫升。亦可用中药治疗,如内服郁金散或三黄加白散水煎服,每日一剂。 3、消化不良或突然风寒引起的腹泻,病羊体温一般不高,拉出的稀便中常常带有未消化的草料残渣,粪便酸臭,病羊仍保持一定的食欲。 防治方法:可内服平胃散30~40克,加温水调匀灌服,每日一次,连服3~4天或内服青皮散。 4、吃了霉烂饲料引起的腹泻,体温不升高或稍微升高。但由于吃霉烂饲料的多少不同,以及饲料霉烂的程度、季节、种类等等不同,腹泻有轻有重。 防治方法:应立即停喂霉烂饲料,内服清理胃肠和帮助消化的药物一次灌服每日一次,酌情使用一般不宜急于止泻。 二、小羊腹泻的预防方法 1、供足营养 选用新鲜的青草或豆科干草,适当补充由豆饼、玉米、麦麸、食盐、矿物质等配成的精料,定时定量饲喂,少喂勤添,避免小羊伤食。 2、保持羊舍清洁卫生 群饲养密度不要太大,要勤换垫草,及时清除粪便,供足饮水,定期用10%的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喷洒消毒。保持羊舍干燥清洁。 3、适时户外放牧 晴天将小羊赶到户外,让小羊接受阳光照射,增加活动量,增加小羊体内维生素D和胆固醇的含量,促进骨骼发育,增强体质。寒流和霜冻天气不要放牧,以免小羊受风寒或采食有霜冻的草导致腹泻发生。 看完上文,估计大家也都知道家里养的羊为什么会产生腹泻现象了吧,大多数是上文的四大原因,小编也给大家分享了一些相关的防治方法,养羊户以后可以尝试下。
  •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治措施

    羊传染性结膜角膜炎也称为流行性眼炎或者红眼病,是由于感染多种病原菌而导致的一种多发急性传染病。不同性别、各个年龄的羊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有时甚至刚出生数日的羔羊也会表现出典型症状。该病主要在春秋季节发生,快速传播,通常1周即可扩散至全群,往往呈地方性流行。病羊主要特征是眼角膜和结膜明显发炎,且在发病过程中往往伴有大量流泪,接着角膜变得浑浊或者角膜发生水肿,甚至完全失明,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于多种病原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病原是结膜支原体、结膜立克次氏体、衣原体以及某些细菌,有时是同时感染3种病原导致,其中以感染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而引起发病更为多见。 1.2 易感动物 任何性别和各个年龄的羊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有时甚至刚出生数日的羔羊就会表现出典型症状。 1.3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和带菌羊,其结膜囊和鼻泪管中存在病原,通过眼分泌物和鼻分泌物排出病原,即使康复,眼分泌物中也会长时间存在病原,导致该病每年都发生或者从一个季节持续至另一个季节。因此,该病主要经由直接或者密切接触传播,如彼此摩擦、咳嗽、打喷嚏等,还有某些飞蛾和蝇类也能够机械地传播该病。另外,厩舍潮湿、狭小、空气污浊以及大量尘土等,都可诱使该病的发生和加速传播。 1.4 发病特点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以春秋季节比较常见,且只要出现发病,1周之内就会快速蔓延至全群,往往呈流行性或者地方性流行。 尽管该病较少引起死亡,但病羊彻底失明后,由于行动不便而乱闯乱撞,遇到陡坡、陡坎时容易摔伤;同时,由于无法自行采食,体重急剧减轻,如果长时间未补充营养,容易因过度饥饿而死。 2 临床症状 该病通常具有2~7天的潜伏期。病羊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体温基本无变化,个别症状严重时体温可升高至40℃;有时一侧眼睛症状比较严重,而另一侧比较轻微,基本不会两侧眼睛一起出现发病。初期为结膜炎症状,眼睑半闭,流泪增多,羞明。眼内角先有黏液性或者浆液性分泌物流出,很快变成脓性。上下眼睑发生肿胀,伴有疼痛,结膜潮红,并出现树枝状充血。接着变为角膜结膜炎,还会出现角膜溃疡。随着病程的进展,结膜上的血管逐渐向角膜伸展,可见角膜边缘存在红色带。当炎症继续扩散,可继发引起虹膜炎。角膜初期通常不会有明显变化,在1~2天之后才变得混浊,严重时角膜变厚,并出现溃疡,引起角膜瘢痕,有时甚至会扩散至整个眼球组织,角膜破裂或者眼前房积脓,晶状体可能发生脱落,最终永久性失明。 3 防治措施 3.1 疫情处理 病羊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疫情传播。病羊污染的羊舍要彻底清扫,确保将栏舍内的羊粪清扫干净,并运送至指定点进行堆沤发酵。清扫后,栏舍和四周环境要每天进行1次消毒。 病羊应转移至黑暗处休息,防止光线刺激,并保持环境安静,有利于尽快恢复,同时采取药物治疗。 3.2 西医治疗 方1:病羊患眼可先用2%~4%硼砂溶液或者浓度非常低的盐水清洗,擦干后在向眼结膜囊内涂抹四环素、红霉素或者2%可的松眼膏,每天2~3次。 方2:用纸筒或者竹管取0.1 g土霉素粉、5 g三砂粉(由等量朱砂、硼砂、卤砂等组成,全部研成细末),吹入病羊眼内,每天1~2次。 方3:也可在病羊眼睑皮下注射2 mL 0.5%的氢化可的松、40万IU青霉素。注意病羊保定后才可注射药物,并选择准确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眼球,且注药后尽量避免受到强光刺激。 病羊不管采取上述哪种治疗方案,要尤其注意连续用药,直到角膜变得透亮。个别还要配合采取全身抗感染治疗。 3.3 中医治疗 内服龙胆夏枯汤,即取50 g龙胆草、500 g夏枯草,木贼草、金银花各350 g,谷精草、青葙子各400 g,加入15000 mL水,以温火煎煮至剩余10000 mL,给病羊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5~7天,成年羊每天用量为150 mL,中年羊用量为100 mL,羔羊用量为50 mL。 方中龙胆草性寒、味苦,具有泻肝胆实火、凉肝明目、除下焦湿热、治目赤的作用。夏枯草性寒,具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的作用。谷精草性凉、味甘,是治疗眼部疾病的必选首药,专门用于治疗周期性眼炎、风火烂眼,并能够去瞳孔之翳。青葙子性凉,是眼科常用药物,具有清肝明目、去翳明目的作用。木贼草性平,具有疏风散热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目疾、退翳膜,还可消积块、清明目、疏肝血、补肝益胆。金银花性凉,具有清火、凉血通脉、去痛肿苍毒、去血凝的作用。 对于少数严重结膜翳的病羊,可在太阳穴、睛明、睛俞进行针炙,每天1次,连续使用5次。 3.4 加强饲养管理 每栋羊舍要相对固定饲养员,禁止相互串门。不同栋羊舍内的各种工具(用具)禁止交叉使用,并确保干燥清洁。用0.1%的高锰酸钾水对食槽和饮水槽进行消毒,每2周1次。 每天清扫羊舍,确保整齐、干净、卫生,确保无污物、无污水、少臭气,每周至少进行1次消毒。 如果羊场条件允许,有羊出现发病后要立即隔离,并立即划定疫区,及时进行清扫消毒,禁止牛、羊等易感动物流动。 4 小结与体会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发生后会快速传播,幼龄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繁殖羊群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发病后要尽快隔离病羊,这是治愈该病并避免疫情蔓延的关键。 当羊舍湿度大、通风不良、舍内存在大量氨气、羊群过于拥挤以及机体抵抗力降低时,都会在短期内导致全群出现发病。因此,必须保持羊舍环境干净卫生,栏舍定期进行严格消毒,禁止羊舍外用具和羊舍内用具交替使用,这对预防该病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 夏季羊羔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夏季羊羔常患痢疾、肺炎等疾病,其预防方法主要有: 一、痢疾:刚出生的羊羔肠胃功能弱,易受细菌侵害而患病,应特别注意预防。预防办法是羊羔出生后半个小时内让其吃上初乳。同时,还要及时给羊羔补料,锻炼其肠胃功能。并注意给羊羔饮清净的水。对已经患痢疾的羊羔,可给其内服痢特灵和磺胺嘧啶,每日1次,每次各1片,连服3至5天,即可治愈。 二、肺炎:羊羔的肺炎病一般有感冒引起。小羊出生后体温调节能力差,当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时,羊羔最易感冒。羊羔感冒后,体温升高,结膜发红,精神不振,不爱吃奶,流鼻涕,咳嗽,走路乏力。治疗方发;用磺胺药配安乃近喂羊羔,每日1次,每次各1片。
  • 夏季羊鼻蝇蛆的治疗方法

    羊狂蝇蛆病是由羊狂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中引起的疾病。有的地方也称为“脑蛆”。 羊鼻蝇蛆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寄生在羊鼻腔里面的小小寄生虫而已,但是随着羊鼻蝇蛆逐渐长大,如果不加治疗的话,这些长大的寄生虫就回导致羊不舒服、摇头、乱撞,轻者影响食欲和长势,严重还会导致羊鼻腔堵塞而窒息。 一、病原形态 成虫比家蝇大,长 10-12毫米。头大呈半圆形,黄棕色,基部膨大、光滑。胸部黄棕色并有黑色纵纹。 本虫在北方较冷地区每年仅繁殖一代,而在温暖地区,每年可繁殖两代。此外,绵羊的感染率比山羊高。 二、症状 成虫在侵袭羊群产幼虫时,羊只不安,互相拥挤,频频摇头、喷鼻,或以鼻孔抵于地,或以头部埋于另一只羊的腹下或腿间。鼻腔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鼻液在鼻孔周围干涸,形成鼻痂,致鼻孔堵塞、呼吸困难。患羊表现为打喷嚏、摇头。 三、治疗 1、伊维菌素针剂皮下注射; 2、3%的来苏尔溶液喷洗鼻腔,两侧鼻孔各喷药液30ml; 3、3%敌百虫溶液两侧鼻腔喷药液,每侧10ml左右; 4、用敌敌畏按1毫升0.5立方米,放在烧热的铁皮上,熏蒸。 四、预防 1、定期打扫卫生,圈舍消毒,清理圈舍围栏及周围墙角存在的蛆蛹。 2、加强粪便管理,每天清扫圈舍,粪便集中发酵。 3、春夏季节及时驱杀蚊蝇。
  • 夏天养羊必防这五种病

    夏天是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和传播的季节,由于气候炎热,羊的抗病力降低,容易得各种疾病。下面就说几条易发病及预防措施。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是急性的毒血症,一般患病原因是羊肠道中D型魏氏梭菌大量繁殖,而后产生毒素引起发病。羊肠毒血症会呈急性发作,并且导致羊只死亡,羊死后肾脏软化。一般羊肠毒血症大多发生于2岁以下并且膘情较好的羊群,绵羊较山羊更易感染发病。 病羊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目光呆滞,卧地不起,常咬牙,采取侧身倒地姿势,呈左右翻滚状态,抽搐,头颈弯曲,呼吸急促,口吐白沫,个别病羊呈痛苦的呻吟状。病羊一般在发病1~2小时内死亡。 防治本病可以皮下或肌肉注射羊快疫、羊猝疽、肠毒血症、羊痢疾四联疫苗5毫升。但是要严格控制羊的采食量,并且让羊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圈养羊尤应注意,每天都要驱赶羊群,达到强迫运动的目的。患病羊症状较轻者,可以肌肉注射环丙沙星注射液15~30毫升,同时喂给患羊链霉素2克,每天2次,连续使用1~2天。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是由产气荚膜杆菌导致的急性毒血症,另外也能由大肠杆菌、链球菌及沙门氏杆菌引起而发病。羔羊痢疾大多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羔羊,因为这个生长时期的羔羊肠胃功能不健全且免疫力比较低,所以很容易遭到病菌的侵害。羔羊脐带有创伤,羔羊食量不固定,气候变化大的时候特别容易感染此病。羔羊持续下痢,且会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 针对羔羊患病的临床症状,为防止羔羊痢疾的发生,要提前推断母羊的预产期,生产前的20~30天和10~20天之间可以采用羔羊痢疾甲醛菌苗于母羊双后腿内侧进行皮下注射2~3毫升,保证羔羊在出生前就能获得应有的免疫力。给羔羊接生时应该注意不把羔羊的脐带弄伤,应该严格控制羔羊的采食量,要做到均匀饲喂。 羔羊患病时,要立即给患羊灌服抗生素,添加胃蛋白酶0.3克,每天2次。还可以给患病羔羊一次性灌服磺胺脒0.5克,小苏打0.2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铋0.2克,每天喂服3次。表现出脱水症状的患羊,每天还需要进行补液1~2次。 羊痘 羊痘是急性传染病,一般在夏季多发,山羊和绵羊都易感,但羔羊的死亡率相对较高。病初羔羊精神不振,不进食也不饮水,表现流鼻涕和眼泪,体温呈现升高的趋势,并且患羊心跳和呼吸次数都增加。患羊鼻子、眼周和嘴唇、阴门外及乳头等处都可以见到小红点,且会立刻形成硬圆的丘疹,直径3~5毫米。 发病经过6天左右,可见患羊丘疹逐渐增大,并且形成水疱,此时检查患羊可知其体温有所下降但是不明显,形成的水疱会经过2~5天后变成脓包。患羊的体温可再次升高,并且高温一般会持续2天左右。最后脓包变得干固,然后形成的痂皮呈黑褐色,个别患病羊还有腿瘸、眼瞎、咳嗽、腹泻等症状出现。 预防时应该按制定的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羊痘疫苗,用0.1%高锰酸钾溶液给患病羊洗擦患部,还要给其服用升麻葛根汤,组方为升麻15克,苍术15克,白糖50克,葛根15克,黄连6克,绿豆50克,紫草15克,煎汤内服,每天喂服1剂,连喂3天。 腐蹄病 本病一般于高温季节,圈舍潮湿的情况下发生。患羊跛行,食欲下降,喜欢躺卧,害怕站立,并且走路困难,用刀进行扩创操作以后,会发现患羊蹄部呈乌黑色且有液体流出,常可见蹄间有溃疡面,表面覆有坏死物且有恶臭味。腐蹄严重的患羊,其蹄壳会腐烂变形,而且羊因长时间躺卧地面,不愿起立,最后会导致全身的败血症。 羊患腐蹄病以后应及时进行蹄部修整,如果患羊的蹄叉已经腐烂,涂洗可以用5%~10%的浓碘酊或者1%~2%的高锰酸钾溶液。若患羊的蹄部软组织已经腐烂,就要进行彻底的扩创以及清洗,然后在蹄底孔或洞内用5%硫酸铜粉或5%水杨酸粉填塞包扎,并在外部涂擦松节油,以达到防腐与防酸的目的。 胃肠炎 胃肠炎是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本病通常是由于羊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引起,肠胃受到冷水刺激等原因都可导致羊患胃肠炎,还会继发其他的细菌感染。 夏天羊群极易患胃肠炎,所以要加强羊群的饲养管理,按时给羊群提供优质、清洁的草料以及饮用水。给胃肠炎病羊口服磺胺脒4~8克,小苏打3~5克加水或内服,0.1%~0.2%高锰酸钾溶液500~1 000毫升,每天1~2次。还可以给患羊肌肉注射青霉素40~80万单位。
回到顶部